2004年,新疆參照內地「新疆高中班」的辦班模式,在烏魯木齊、克拉瑪依、石河子、奎屯、昌吉、哈密、庫爾勒和阿克蘇等8座城市開辦了新疆「區內初中班」。
2004年9月,克拉瑪依市區內初中班在該市落成。當年,從新疆和田地區、博爾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招生150名。翌年9月,克拉瑪依市區內初中班同第十中學合併。
實踐課
課餘時間,孩子們自己做的手工品
克拉瑪依市第十中學在2004年起承擔區內初中班教學工作,學校一直積極探索「雙語」新模式。該校招收的和田、博州的小學畢業生,少數民族生源佔90%,80%來自農牧區。由於和田學生漢語基礎比較薄弱,為使這批幾乎不懂漢語的學生,能在三年後順利參加新疆統一漢語言中考,學校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在課程設置上按「最佳發展期」設課,提高教學效益;在教學過程中按「最近發展區」組織教學,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克拉瑪依市十中校長孫定國介紹說,學校以「養成教育」為基礎、以「情感教育」為臺階、以「方向教育」為路標為辦學思路。這些學生要在三年內完成漢族學生九年的學習課程,同時各課漢語授課同步進行,這對學生和學校來說壓力都很大。在學習上,學校、老師、學生之間相互配合,以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上,學校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住宿和飲食條件,為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提供後勤保障。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過年了更熱鬧
為讓廣大學生家長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第二故鄉學習、生活的情況,克拉瑪依市十中還專門製作了專題片碟寄給每位學生家長,這讓很多家長非常感動。和田地區還將此專題片作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教材。2005年,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組織40名退休老校長來區內初中班參觀,對該校「雙語」教學取得的成績讚不絕口。
2006年9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來新疆考察時,在教師節專程看望區內初中班,並給予充分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在聽取區內初中班的情況匯報後說,區內初中班的舉辦有力地拉動了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發展,對未來新疆的雙語教育有著深遠的意義。
開設了「內初班」的克拉瑪依市第三中學校園寬闊整潔、教室乾淨明亮,體育場按專業標準建設……這裡不僅學生的學習環境很好,老師也有舒適的休閒場所。
春遊
第一次堆雪人,孩子們高興極了!
該市副市長趙武生告訴記者,克拉瑪依社會各界都十分關注這項「民心工程」。在2004年9月的開學典禮上,市婦聯、團委等單位和企業捐款7萬多元,每逢節假日,還去看望這些孩子們,並在財力、物力、人力很緊張的情況下,優先保證區內初中班的需要。
目前,克市「內初班」各項工作開展順利,「雙語」教學工作穩步推進。第一批學生即將參加中考,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回報學校和第二故鄉關心他們的人們。(本文圖片由克拉瑪依市第十中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