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年淨增森林面積全球之最,為何「植樹造林」項目仍存爭議?

2020-12-18 百家號
中國從二十多年前開始推行防沙治沙和退耕還林等多個工程

一份新發布的聯合國報告顯示,在2010至2020年間,中國、澳大利亞和印度是全球森林面積年均淨增加最多的三個國家,而森林淨損失最多的國家為巴西。

這份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在過去10年中平均每年增加了193.7萬公頃的森林,增長率為0.93%,遠遠高出其他國家。

中國多年來一直在廣袤的西部和北部地區推行防沙治沙和退耕還林工程。官方媒體在今年4月曾報導稱,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

中國數十年龐大的生態治理工程有何秘訣,又有何經驗與教訓?

中國年均淨增加最多

聯合國糧農組織周二(7月21日)發布了2020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的完整版本。

報告顯示,過去十年,全球森林年均淨損失面積最大的十個國家為巴西、剛果民主共和國、印度尼西亞、安哥拉、坦尚尼亞、巴拉圭、緬甸、柬埔寨、玻利維亞和莫三比克。

而同一時期森林面積年均淨增加最多的十個國家分別是中國、澳大利亞、印度、智利、越南、土耳其、美國、法國、義大利和羅馬尼亞。

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的陝西榆林如今已綠樹成蔭

報告稱,中國在過去10年中平均每年淨增加了193.7萬公頃的森林,增長率為0.93%。這意味著10年間中國淨增長的森林面積總量與其北方的河北省的面積接近。

每5年發布一次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涉及森林面積、林地管理、森林歸屬和森林使用等60多個關鍵指標。該報告的簡要版本已在今年5月發布,但此次發布的完整版本中包含對近240個國家和地區森林資源情況的詳細數據和分析。

該報告顯示,全球森林面積自1990年以來持續減少。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自1990年以來,森林砍伐已經奪走了全世界大約4.2億公頃的土地,主要是在非洲和南美洲。

不過,一個好消息是,由於部分國家減少森林砍伐、植樹造林及林地自然增長等多重因素,在過去30年間森林消失的速度已顯著放緩。

「我們需要加緊努力制止森林砍伐,以便充分發揮森林在促進可持續的糧食生產、減貧、糧食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氣候變化方面的潛力,」該項目的協調人、聯合國糧農組織高級林業官員安西·佩卡琳寧(Anssi Pekkarinen)說道。

「綠色屏障」

中國本身擁有世界第五位的森林面積,排在俄羅斯、巴西、加拿大和美國之後。由於森林分布的不均勻,這五個國家的森林總面積超過了世界森林總面積的一半。

儘管看似擁有龐大的森林面積,但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只有20%左右。在西部和北部地區,乾旱的氣候和人為活動一直在加速荒漠化的過程。在2001年一則官方報導中,中國的林業官員憂心忡忡地說,中國的沙化土地每年擴展2460平方公裡,比上世紀50年代增加了60%。

這甚至讓首都北京都一度受到威脅——強風會在每年春天將沙漠中的沙塵帶到北京和其他中國北方城市,甚至遠至韓國和日本。

那麼,中國是如何改變這種情況,讓沙漠減少而森林增加的呢?

中國北方曾飽受沙塵暴的困擾

中國從二十多年前開始推行防沙治沙和退耕還林等多個工程。地方政府開始植樹活動,試圖在沙漠和北方主要城市之間形成綠色緩衝區。其中,陝西、內蒙古和甘肅是該工程的核心地區。

例如,內蒙古的多倫縣位於渾善達克沙地的南部邊緣。過度放牧和乾旱的自然條件讓這裡形成大片沙漠。2000年時,該縣87%的面積都已經淪為沙地。中國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來到這裡視察後說,「治沙止漠刻不容緩,綠色屏障勢在必建」。

在隨後的十幾年間,當局在這裡種植了數百萬棵松樹,希望用草和樹將沙子固定住。據官方統計,截至2018年,多倫縣的森林覆蓋率從6.8%增長到37.9%。

多倫縣只是中國龐大的治沙工程中的一個縮影。官方媒體2019年的一則報導說,自1981年中國開展全民植樹活動以來,內蒙古已經在大約118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種植了超過17億棵樹。

中國還頒布了專門的《防沙治沙法》,對土地沙化進行預防,並鼓勵民眾退耕還林、植樹種草。根據當局的政策,退耕農戶將享有優惠政策和補償。

私營公司的參與

由於很多地方政府缺乏足夠的人力,一些地方決定將治沙工程外包給民營公司和合作社。

例如,在被兩片龐大沙漠包圍的甘肅省民勤縣,當地政府從2012年開始將防沙治沙項目外包出去。據中國媒體報導,截至2018年,民勤縣共有60家合作社競爭防沙治沙的合同。

「螞蟻森林」由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集團於2016年在手機程式支付寶推出

由於很多地方採用大量種植梭梭樹來防範沙漠化,而這種梭梭樹的根部可以讓據稱有著高營養價值的草本植物肉蓯蓉寄生,很多民營公司開始與農民合作,通過治沙產業換取經濟回報。

此外,一些中國私營公司也開始開展公益性的植樹造林項目,「螞蟻森林」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案例。

「螞蟻森林」由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集團於2016年在手機程式支付寶推出,它鼓勵用戶通過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積攢積分,例如乘坐公共運輸出行等。

等用戶的積分累積到一定數額時,便可以換取一棵虛擬樹,與之匹配的是一棵在戈壁沙漠上種植的真實樹苗,用戶可以通過衛星圖像查看自己種的樹,這些成本由該公司承擔。

2019年4月,螞蟻金服公布數據稱,螞蟻森林的用戶數達到了5億人,他們共同在荒漠化地區種下1億棵真樹,種樹總面積近140萬畝(933平方公裡)。

在騰格里沙漠南緣的甘肅省武威市,當地人正通過扎草方格的方式固定沙子

爭議

儘管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中國規模浩大的治理計劃也伴隨著爭議。

《穀物中的世界:沙的故事及其如何改變文明》(The World in a Grain: The Story of Sand and How It Transformed Civilization)一書作者文斯·貝瑟(Vince Beiser)認為,許多大規模栽種的樹木與當地的氣候不符,幾年後就會死亡。一些倖存下來的植物吸收大量的地下水,導致原生的草和灌木因乾渴而死亡,從而加劇了土壤退化。

一篇中國官方媒體早年發布的報導印證了這種擔憂。中國央視新聞報導稱,一支探索沙塵暴的科考隊在民勤縣考察時發現,當地一些人追求經濟利益,違反自然規律,破壞了本來適應在乾旱、半乾旱地區生長的植被,轉而種植其它植物,「不僅起不到防風治沙的作用,而且還加劇了當地的沙漠化」。

中國並不是第一個嘗試用人造森林來修復沙化土地的國家。上世紀30年代,美國中部強烈的黑色沙塵暴在多個州肆虐。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將百萬失業工人組成植樹大軍,種植了約2.2億棵樹。

蘇聯領導人史達林也在上世紀40年代發起「自然改造大計劃」,在南部的平原地區大規模種植類似防風林的森林,但部分地區通過高密度種植法栽種的樹苗在短短數年內便死亡了,該計劃在史達林去世後也完全遭到廢棄。

中國治理工程的另一個遭到質疑之處是對當地人生活的影響。牛津大學的地理學者特洛伊·斯滕伯格曾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國通過多個計劃,將農民、特別是牧民從原本生活的土地上遷移出去,但沒有提供做出評估的方法。

他表示,在內蒙古,採礦會消耗大量的水和土地,但牧民卻被告知「不能放牧山羊」,因為它們會導致土地退化。

「一切都按照同樣的說法,引用同樣的數字,通常是說荒漠化達78%到85%。從來不提農業、採礦、開發,以及缺少水資源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他說道。

相關焦點

  • 中國讓地球更綠了!10年增加森林面積1936萬公頃,印度等國也很綠
    我國的森林面積年均淨增加量位於全世界第一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全球森林資源評估》科學報告指出,我們地球當前的森林面積加起來大約為40.6億公頃,大約是陸地總面積的31%,意味著地球近三分之一的土地都被森林覆蓋。
  • BBC:中國植樹造林的作用「被低估了」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一個國際團隊近日研究發現,中國森林碳吸收量對全球的貢獻被低估了。這一報告於10月28日發表在《自然》(Nature)科學期刊上,研究人員基於實地考察和衛星觀測,分析出中國兩個區域的新造樹林吸收二氧化碳規模被低估了。
  • BBC難得說了一次中國的好話,卻是大實話
    據稱希臘當局將從歐盟復甦基金的撥款中預留3.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4.6億元),作為植樹和保育森林之用,各地政府將組織志願者、非盈利機構和學生等進行大規模植樹。
  • 我國綠化出好消息,森林面積增長18%,地圖顯示中國越來越綠了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都會通過光合作用來製造大量有機物,並且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為人類產生供其呼吸的氧氣。所以森林被人們形象地譽為「地球之肺」,但是因為人類的亂砍濫伐,森林的處境已經是水深火熱。根據聯合國環境署所給出的數據顯示,因人為原因,全球森林數量已經減少了一半,而且每年還正在以近千萬公頃的速度消失。
  • 好消息:中國變得更綠了!清華大學專家分析:森林面積逐年增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關於環境保護的話已經深深印刻在許多國人的心中,近年來,我國展開了一系列生態治理和保護的項目,使得我國在環境保護這一領域快速進步。不少人的感受也很明顯——藍天白雲更多了,河流湖泊更乾淨了,許多地方都變得更綠了。
  • 「中國被低估了!」研究發現中國植樹造林的碳吸收規模令人驚訝丨...
    文章來源丨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據英國BBC報導,一個國際團隊近日研究發現,中國森林碳吸收量對全球的貢獻被低估了(「underestimated」)。
  • 要「和優衣庫拼了」的海瀾之家,為何要瘋狂開店?加盟模式有啥爭議?
    ▲海瀾之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建平。曾揚言「要跟優衣庫拼了」的創始人周建平有何底氣?如何靠加盟店擴張出800億市值?加盟店模式為何爭議不斷?從30萬到800億1988年,海瀾之家創始人周建平拿著開照相館所積攢的30萬,承包了當時鎮裡面的第三毛紡廠,做起了服裝。
  • 人民日報:增加綠化面積 提升森林質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中林集團雷州林業局有限公司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努力提升林業發展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在助推美麗中國建設中展現央企的責任擔當。   發揮生態效益。造林綠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代接著一代幹,擼起袖子加油幹。
  • 中國森林植被恢復
    人工林建設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把人工林建設作為森林植被恢復的最重要措施,確立了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的方針,制定了每個五年或十年的造林綠化規劃,不斷加大對造林綠化的投資力度,採取義務植樹、工程造林、社會造林相結合的形式,促進了人工林的快速發展,使中國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的國家。
  • 國際期刊自然通訊遙感技術研究,全球僅40%森林有高生態完整性
    西歐,中歐,美國東南部,紐幾內亞以西的島嶼和東南亞大陸,安第斯山脈,中國,印度等地區的森林生態完整性較低。應對生態問題,中國植樹造林成效顯然恢復森林生態活力,提高生態完整性無疑成為當下中國生態建設的重要一環。
  • 全球森林面積最多的十個國家
    森林自然帶是陸地自然帶(包括森林、草原、荒漠三種)的一種,森林是陸地自然帶中最重要的一種,提供了大量的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資源價值等等,對整個地理環境和人類社會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我們來盤點下全球全球森林面積最多的十個國家:世界森林面積最大的十個國家分布圖1、俄羅斯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森林面積最大的國家,其森林面積達776萬平方千米,佔其國土面積的
  • 德國衛星瞄準各國森林,繪製世界森林地圖,我國植物覆蓋率極高
    這張全球森林面積覆蓋圖是由TanDEM-X衛星拍攝的,這顆衛星在一個高達514公裡的軌道上運行,主要是觀察世界各地森林的基本情況,然後進行分析,拍攝,最後統計數據發送回本部。我們都知道如今的世界因為之前的亂砍亂伐,所以森林元氣大損,世界各地的森林植被一年一年的在減少,甚至有相關的媒體報導,全球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森林面積被覆蓋了。
  • 中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公園與中國最冷的城市
    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莫爾道嘎鎮境內,地處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森林腹地,是中國位置最北、觀光線路最長、面積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莫爾道嘎森林公園是以我國北部特色的針葉原始森林為主,有很多森林、河流的風光,每年秋季樹葉泛黃泛紅十分美麗,是攝影愛好者們的最愛。莫爾道嘎森林公園是一個天然氧吧。
  • 綠化,高原永恆的主題——2018年青海春季植樹造林綜述
    植苗造林和森林撫育補植補栽已基本完成,灌木直播造林於在6月份雨季展開,封山育林(11.97萬公頃)和森林撫育其他建設內容於下半年實施,全年營造林任務預計能夠全面完成。啟動333公頃綠地建設,新建10個精品主題公園遊園,新改建街頭綠地、道路景觀28處,新增園林綠地面積80公頃。西堡生態森林公園2200公頃綠化、園博園120公頃防護林造林工程「火力全開」;綠化區、路邊、河邊、城區各街道和公園、廣場裡,一系列大規模的植樹護綠行動正在開展;西寧市崑崙橋兩側、湟水河沿岸、南川河沿岸等多處地段完成綠化。
  • 全球森林覆蓋率排名:日本68.4%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和巴西呢?
    相信大家都是極為清楚森林覆蓋率在全球環境當中所佔據的重要性,現如今的地球在經歷了人類幾個世紀的燒殺掠奪之後,全球環境已然是破敗不堪,地球上的冰川正因為溫室效應而導致了融化,這樣一來的話,全球的海平面將會上升,對於地勢地平的島嶼這是一個致命打擊,或許整個島嶼都會被淹沒,另尋家園。
  • Zippo 啟動Fight Fire with Fire項目,抵禦全球森林退化
    2019年8月7日,中國北京- 作為有史以來最著名的火焰之一的創造者,Zippo非常清楚火焰的作用——一種回歸自然的力量。但是,如果這種力量使用不當,很可能會產生毀滅性的影響。火災是摧毀全球森林的罪魁禍首,野火每年摧毀地球表面4%的面積,其中84%是人為造成的。
  • 馬來西亞碧桂園森林城市出大事啦!
    並且在短短2年多時間內,吸引多家國際頂尖機構籤約合作,榮獲近10項國際大獎嘉譽,並上榜福布斯雙周刊網站盤點的《影響未來的五座新城》,與雄安新區(中國)等5座城市一起被認為是對整個國家進行重新定義及其未來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的一種嘗試。下面,請大家跟隨我,正式開始未來城市之旅。
  • 中國綠化基金會:今年前五月籌集資金2.15億元植樹造林1.01億株
    近日小編獲悉,今年前五月,中國綠化基金會共籌集資金總額2.15億元,重點項目植樹造林1.01億株,造林面積71.75萬畝。圖片來源:網絡中國綠化基金會2020年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正式成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全球會員,在西非國家啟動中國綠化基金會首個境外項目,積極貢獻中國經驗。圖片來源:網絡中國綠化基金會將繼續重點抓好項目建設,擴大募資規模,強化內控管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綠化公益事業發展。(作者 黃山 孫閣)——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黑龍江力推植樹造林:2019年完成造林117萬畝
    中新網哈爾濱3月12日電 3月12日是中國第42個植樹節,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於當日倡議「植樹造林,綠化龍江大地」。同時公布數據,該省2019年共完成造林117萬畝,佔計劃任務的100%。黑龍江是中國林業大省,森林面積、森林總蓄積和木材產量均居全國前列。2019年,該省共完成造林117萬畝,其中人工造林74.08萬畝,封山育林37.92萬畝,退化林修復5萬畝。全省共綠化村莊3744個,綠化面積14.34萬畝,有4773個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15%以上。黑龍江的綠蔭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