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怎麼寫?寫作素材其實無處不在

2021-01-08 師訓君

師訓君評

培根曾經說過:「讀書造成充實的人,會議造成未能覺悟的人,寫作造成正確的人。」寫作,是學生語文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

閱讀時間:4分鐘

感謝李國龍老師投稿

寫這篇文章的想法,源於上周布置的一篇作文:

初二年級去年期末考試大作文,題目為「意料中的美好」或「意料之外的美好」二選一,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字,周末上課時提交。

周五晚上10點前後,四個孩子跟我說完全不知道怎麼寫,完全沒有思路,還有一個孩子直接說老師沒教。

說實話,看到老師沒教這幾個字,我也是五味雜陳。

到底老師的作文課講了些什麼?

當時我有點生氣了,連發了三個問句,然後語音講解了素材來源、作文寫法,並告誡他在平常語文學習中要關注什麼等等。

作文一名語文老師,偶爾在上作文課的時候,跟學生們回憶自己的「當年」。

那個時候沒有人專門教我們怎麼寫好一篇作文,我們好像也很少知道讓自己作文妙筆生花的方法都有些什麼,但我們的作文都寫得還不錯。

就在剛才,我專門翻箱倒櫃找了找自己曾經的作文比賽獲獎獎狀。比較意外的是,只找到一個全國二等獎的獎狀。

我努力回想當時我們寫作文之前都在幹什麼。和現在的孩子有同樣的經歷,也會去翻作文書,翻各種作文書。

小時候的我喜歡看書,看作文書時,我會學著老師的模樣,給每一篇作文打個分數,我覺得作文書裡面至少一多半的作文沒有我寫得好。

真不知道我當時哪來的自信,可能是當時的語文老師給的。我作文經常得滿分,那一年中考,我的作文也是滿分。

做語文老師這麼多年,我不斷地給學生講作文該怎麼寫,不同主題的作文怎麼寫能拿高分。發現好像無論你講了什麼方法,總有很多孩子依然不會寫、學不會,那些時候我質疑自己講的內容。

2015年的時候,我有機會去新東方集團參加教師培訓,當時遇到了傳說中的新東方最牛的語文老師國佳瑋老師和楊洋老師。

兩位老師都展示了讓現場語文老師都驚嘆的當堂寫作文水平,洋洋灑灑,字字珠璣。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語文老師教學生寫作文,千萬別教自己寫作時不用的方法。

換言之,你怎麼寫就怎麼教。

初中生作文到底怎麼寫?寫什麼?

很多孩子看到作文題目無法下筆,當然這裡面有很多的原因,一大部分學生是沒有東西可寫。

然而,說到這兒,每一個學校的老師應該都是傷心的:

那麼多堂語文課,我們到底學了什麼?每一篇經典課文給的內容,學生為什麼都一掃而過,幾乎所有內容都沒裝在腦子裡。

初中生作文素材從哪裡來?

如下是我給學生製作的一張素材積累表,寫作素材其實無處不在。

單獨看表格,必然很懵,把它補充完整,是這樣的:

學生們往往都習慣性從親身參與的環節去找素材,發現真的沒什麼事情可寫,能寫的事情也寫過很多次了,所以這就將自己的思路局限。而真正影響初中生寫作的是旁觀旁聽和閱讀積累。

作文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因為作文本身應該是個動賓短語。「作」的過程是創作,是與生活建立聯繫,是展現自己的見解,不同於簡單地編故事。

以剛才提到的作文題目為例:

「意料之外的美好」,意料之外的東西太多了,比如不期而遇的朋友,比如心情低落時看到的美景,比如回家路上看到的溫情畫面,比如牆角的花、飛翔的鳥、鳴叫的蟬。

但倘若我們在生活中都發現不了,我們可以藉助旁觀旁聽,藉助閱讀積累。

舉例一七年級課文《紫藤蘿瀑布》

《紫藤蘿瀑布》是當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文章寫於1982年5月。當時作者的弟弟身患絕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於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轉悲為喜,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

同樣,親人經歷的事情我們沒有經歷,也無需編造。漫步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周末寫完作業後起身活動時看到的窗外一景,在家附近的公園溜達時......

場景的確定是我們找到素材的關鍵。

如果某一刻,你也如作者一樣,見到了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

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

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那你必然覺得是意料之外的美好。

舉例二八年級課文《背影》

《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作者腦海裡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

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尤其買橘子的故事打動了很多師生,這個畫面的寫法也走進了很多老師的作文仿寫課。

回想一下,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同類事件嗎?

比如,北方地區家裡供暖結束的時候,家裡真的是比外面還要冷,在家寫作業的你,除了寫作業,還得隔一會暖暖手。父親貼心地從地下室找到電熱器,他一邊憨笑著,一邊將電熱扇放置在地上,從肩上抽出一條抹布,便開始擦拭按鈕。

他如何在一長串動作之後,讓屋子裡有了溫度,這就是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所以,任何一篇作文可以寫的東西很多。

我們不單單要關注生活,更要多關注這個世界。語文課堂,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見的人,看到的風景,都是作文中的寶貴素材。

相關焦點

  • 命題作文「我的理想」怎麼寫?語文老師教方法,附寫作素材
    命題作文「我的理想」怎麼寫?語文老師教方法,附寫作素材關於「理想」的作文,相信同學們不會陌生,是我們語文作文寫作常見的作文題目。那麼,我們怎麼來寫好關於理想的作文呢?一般來說,我們的寫作格式是先介紹自己的理想,然後說明為什麼自己有這個理想,之後可以敘述自己如何去實現這個理想。
  • 初中作文寫作指導:「寫什麼」比「怎麼寫」重要
    初中作文寫作指導:「寫什麼」比「怎麼寫」重要     語文教育,閱讀教學是重點,寫作教學是難點,讀寫結合是關鍵點。     閱讀教學怎麼搞?     王榮生教授提出一個觀點:「教什麼」比「怎麼教」重要。
  • 小學生寫作難?寫作大難題怎麼解決?這三招教會你輕鬆寫作文!
    我們知道中小學階段,寫作是考試的一大難點,而怎麼來幫助孩子提升寫作能力,成為了家長的難題!三年級開始,老師會要求孩子開始寫作文,有的老師二年級就會開始引導孩子寫作。我們孩子現在二年級,最近老師也是在要求孩子寫作。
  • 小升初考試:語文作文四大「秘訣」!學會了,寫作不愁寫不好
    小升初考試:語文作文四大「秘訣」!學會了,寫作不愁寫不好語文作文可以說是,現在小學階段的孩子一大「絆腳石」,不知道怎麼寫、寫不好作文、寫出來的文字在記流水帳等都是很常見的問題。那麼如何才能改善這一問題,並讓孩子學會寫作文呢?方式方法是關鍵,特別是對於六年級,即將小升初的孩子,學會寫作文不僅能提高自己的解題效率,同時語文思維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升。其實,之前很多孩子寫作文的時候都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多背多記素材肯定就能寫好作文了。
  • 寫作乾貨|怎麼寫好作文?
    有很多小筆桿過來問筆小神 「怎麼才能寫好作文?」,其實筆小神在讀小學的時候,最頭疼的就是寫作文,一到作文課,我都有無數次想裝病逃走的念頭,可是躲的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該寫還是要寫。 如果老師規定是400字,我絕對是扳著手指頭算著,絕對不可能多寫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行!
  • 作文素材|30個人物事件素材,記住了寫作文不愁沒思路
    對於高中生寫作最大的障礙就在於素材的缺乏,想表達觀點心有餘而力不足。其實,寫作的素材就如一顆顆貝殼,在沙灘上閃閃發光,只看有心人是否撿起它,成為自己寫作中最亮麗的點綴。所以學生應該學會積累素材,有意識地積累,這樣寫起文章來就不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文思泉湧,亮點多多 。
  • 如何使用寫作素材考取GMAT作文高分?
    【MBA中國網訊】論據是GMAT作文中非常關鍵的一個部分,如果論據缺乏說服力,無法很好地支持你的觀點和論述,那麼哪怕你寫得再怎麼天花亂墜,還是會給人空中樓閣的無力感。而這些論據其實就是我們所說得寫作素材,本文就把GMAT寫素材如何使用分數高給大家介紹下。
  • 別的同學寫作文生動有趣,你寫作文是流水帳,寫作能力該如何提高
    有家長問我,老師讓同學們建立作文素材庫,作為日常寫作練習的參考,以免在考試的時候,不知道寫什麼,這個練筆方法可以幫助小學生寫好作文嗎?請問該如何建立作文素材庫?面對家長這樣的問題,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寫作的方法千千萬,讓小學生建立作文庫,我想連老師估計也沒搞清楚,什麼是素材庫吧。是從摘抄本裡分門別類?還是把作文素材當作大數據轉存?
  • 三年級的孩子不會寫作文怎麼辦?不閱讀的孩子不會寫作!
    朋友家的孩子三年級了,數學和英語成績還不錯,語文總是不拔尖,每次考試寫作文,她總是憋了很久都寫不出來。朋友很是煩惱,孩子每次有作文作業的時候,她就要在旁邊給孩子輔導,往往她說得口乾舌燥了,孩子還是不會。
  • 登山尋作文素材?這經歷簡直可以寫本書!
    作文素材從哪來? ·公服小編知道,在給學生上寫作指導課時, 最怕的就是孩子不知寫什麼,不管怎麼啟發,他的腦海裡都是一片空白,怎麼都喚醒不了對應的記憶。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就很無力,因為孩子的生活老師是無法替代的,我可以教他怎麼謀篇布局,怎麼遣詞造句,可我沒法幫他選材,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所以,在協助孩子積累素材方面,父母的重要性是老師無法替代的。但是我們該怎麼幫助孩子尋找作文素材呢?難道真的要「一起去爬山」嗎?
  • 作文素材:100個經典排比句,給孩子列印天天看,考試寫作不愁!
    「學霸札記」一個分享學習資料的地方 每晚20:30與你相約~ ▼ 作文素材:100個經典排比句,給孩子列印天天看,考試寫作不愁!
  • 孩子寫作文不知道寫什麼?生活中的素材隨處可見
    孩子害怕寫作文,無外乎兩個原因,要麼是積累的詞語不夠,要麼就是提筆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寫什麼。其實,如果教會孩子一雙發現的眼睛,生活中處處有寫作的素材。爸爸媽媽今天做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用什麼語氣說的,說話時臉上是什麼表情,這些可以寫。家裡養了小動物,它淘氣時是什麼樣子,委屈時是什麼樣子,淘氣時你是怎麼處理的。委屈時你是怎麼安撫的,安撫效果如何,這些也可以寫。
  • 小學語文寫作必備:描寫夏天的作文素材,孩子積累好,作文分數高
    小學語文寫作必備:描寫夏天的作文素材,孩子積累好,作文分數高很多孩子把作文寫作當成一個很累的學習任務,家長在一邊看著也很著急。孩子拿到一道作文題,半天都不動筆,一問孩子,孩子哭著說「寫不來」。我們都知道,小學語文作文總分30分,差不多佔了總成績的三分之一。如果語文成績想要拿高分,那麼作文分數就不能低。我們應該怎麼來提高作文成績呢?
  • 作文素材:寫作必備的萬能人物素材,隨意套用,作文拿高分!
    作文素材:寫作必備的萬能人物素材,隨意套用,作文拿高分!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同學們想要寫好作文,關鍵就在於平時的積累,而假期就正是積累的好時機!這裡的積累可以是生活中的積累,自己的經歷,這就要同學們學會觀察,把自己所看到的、經歷的作為寫作素材,比如寫景的作文,可以寫自己曾經去過的美麗景區,表達對大自然的讚美;或者是生活中的小事,跟朋友之間的友誼,表達自己對友誼的看法;積累也可以是書裡讀到的,比如在課內外閱讀中,讀到的好詞好句,同學們可以摘抄積累
  • 小學作文不會寫?這份寫作萬能公式+素材整理,備一份高分不愁!
    小學作文不會寫?這份寫作萬能公式+素材整理,備一份高分不愁!作文一直以來都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更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小學做作為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除了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對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也是不可忽視的。小學作文相對來說都比較簡單,能做夠運用平時所學的知識將自己的接觸的事情、接受的信息清楚地表達出來,並做到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當然能多用優美的語句,再加上一些真情實感,會給作文增添不少色彩。
  • 議論文寫作精彩開頭結尾,寫議論文的萬能素材!掌握好寫高分作文
    議論文是語文寫作中很常見的一種文體,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通常來說,就是考試給你一個相關的素材,讓你寫一篇議論文去分析。在整個議論文的寫作過程中,理性的判斷力佔據很大的比重,有時候甚至是能脫離經驗的法則與感官的知覺,這樣的目的就是為了將我們那些感性的動機給排除掉,儘量讓自己的文章更加客觀,對問題也更加深入。實際的學習中,中小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老師是不會給你過高的要求的,能夠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並具備一定的合理性,這篇文章就是優秀的。
  • 作文:對於小學生,這樣收集素材,寫作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也許,對於已經上了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老師讓寫作文,寫的跟流水帳似的,早晨幹了啥,中午幹了啥,下午又做了什麼,一天很高興或者一天和鬱悶。就這樣快了的假期生活作文就完成了。其實對於有的孩子根本不喜歡寫作文,主要是沒啥可寫的。
  • 高考語文寫作萬能素材,全部掌握,作文55分沒問題!
    高考語文寫作滿分60,可謂是佔了語文的半壁江山,所以寫好作文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要注意字跡工整,如果字跡太過於草書,那作文寫得再好有什麼用呢?老師也看不清,怎麼給分?其實要想寫出好作文平時就少不了積累,看到好的句子、素材都積累下來,久而久之這些知識都會印在你的腦子裡,考試的時候想不拿高分都難!下面是給同學們整理的高考語文寫作素材,正好幫助大家積累素材,掌握寫作方向。列印學習,相信只要大家用心都能考個50往上!
  • 小學生寫作文,學會這一招,寫作水平趕超作文學霸
    口頭作文從二年級起,我會經常讓孩子寫日記練筆。一開始他很有興趣,自由地寫,也曾寫過流水帳日記,後來經我點撥後會寫一個明確的主題,但後來他寫得越來越痛苦了。他遇到的障礙其實是不知道寫什麼(找素材),還有不知道怎麼寫(寫作方法),學校老師確實也沒教這個。所以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日記,有時是勉強硬擠的,也沒真正練到寫作能力。
  • 寫作低年級作文該如何找素材
    最近給大家說了很多關於孩子寫作文的方法。後臺很多爸媽們問說,孩子日記啊周記啊各種作業,但他老說不知道寫什麼。今天給大家說說關於發現身邊素材的好方法!   3   我的故事你來講   在我小的時候,爸爸總會給我講一些他小時候的故事,也會給我看一些他小時候的照片,所以在我後來進行創作的時候,爸爸的故事就成了我寫作的素材。我有幾篇文章就是專門寫爸爸給我講故事的經過。所以家長可以給孩子分享一些你們小時候的故事,或是講一講他在嬰兒時有趣的時期。孩子記得這些,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