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訓君評
培根曾經說過:「讀書造成充實的人,會議造成未能覺悟的人,寫作造成正確的人。」寫作,是學生語文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
閱讀時間:4分鐘
感謝李國龍老師投稿
寫這篇文章的想法,源於上周布置的一篇作文:
初二年級去年期末考試大作文,題目為「意料中的美好」或「意料之外的美好」二選一,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字,周末上課時提交。
周五晚上10點前後,四個孩子跟我說完全不知道怎麼寫,完全沒有思路,還有一個孩子直接說老師沒教。
說實話,看到老師沒教這幾個字,我也是五味雜陳。
到底老師的作文課講了些什麼?
當時我有點生氣了,連發了三個問句,然後語音講解了素材來源、作文寫法,並告誡他在平常語文學習中要關注什麼等等。
作文一名語文老師,偶爾在上作文課的時候,跟學生們回憶自己的「當年」。
那個時候沒有人專門教我們怎麼寫好一篇作文,我們好像也很少知道讓自己作文妙筆生花的方法都有些什麼,但我們的作文都寫得還不錯。
就在剛才,我專門翻箱倒櫃找了找自己曾經的作文比賽獲獎獎狀。比較意外的是,只找到一個全國二等獎的獎狀。
我努力回想當時我們寫作文之前都在幹什麼。和現在的孩子有同樣的經歷,也會去翻作文書,翻各種作文書。
小時候的我喜歡看書,看作文書時,我會學著老師的模樣,給每一篇作文打個分數,我覺得作文書裡面至少一多半的作文沒有我寫得好。
真不知道我當時哪來的自信,可能是當時的語文老師給的。我作文經常得滿分,那一年中考,我的作文也是滿分。
做語文老師這麼多年,我不斷地給學生講作文該怎麼寫,不同主題的作文怎麼寫能拿高分。發現好像無論你講了什麼方法,總有很多孩子依然不會寫、學不會,那些時候我質疑自己講的內容。
2015年的時候,我有機會去新東方集團參加教師培訓,當時遇到了傳說中的新東方最牛的語文老師國佳瑋老師和楊洋老師。
兩位老師都展示了讓現場語文老師都驚嘆的當堂寫作文水平,洋洋灑灑,字字珠璣。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語文老師教學生寫作文,千萬別教自己寫作時不用的方法。
換言之,你怎麼寫就怎麼教。
初中生作文到底怎麼寫?寫什麼?
很多孩子看到作文題目無法下筆,當然這裡面有很多的原因,一大部分學生是沒有東西可寫。
然而,說到這兒,每一個學校的老師應該都是傷心的:
那麼多堂語文課,我們到底學了什麼?每一篇經典課文給的內容,學生為什麼都一掃而過,幾乎所有內容都沒裝在腦子裡。
初中生作文素材從哪裡來?
如下是我給學生製作的一張素材積累表,寫作素材其實無處不在。
單獨看表格,必然很懵,把它補充完整,是這樣的:
學生們往往都習慣性從親身參與的環節去找素材,發現真的沒什麼事情可寫,能寫的事情也寫過很多次了,所以這就將自己的思路局限。而真正影響初中生寫作的是旁觀旁聽和閱讀積累。
作文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因為作文本身應該是個動賓短語。「作」的過程是創作,是與生活建立聯繫,是展現自己的見解,不同於簡單地編故事。
以剛才提到的作文題目為例:
「意料之外的美好」,意料之外的東西太多了,比如不期而遇的朋友,比如心情低落時看到的美景,比如回家路上看到的溫情畫面,比如牆角的花、飛翔的鳥、鳴叫的蟬。
但倘若我們在生活中都發現不了,我們可以藉助旁觀旁聽,藉助閱讀積累。
舉例一七年級課文《紫藤蘿瀑布》
《紫藤蘿瀑布》是當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文章寫於1982年5月。當時作者的弟弟身患絕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於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轉悲為喜,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
同樣,親人經歷的事情我們沒有經歷,也無需編造。漫步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周末寫完作業後起身活動時看到的窗外一景,在家附近的公園溜達時......
場景的確定是我們找到素材的關鍵。
如果某一刻,你也如作者一樣,見到了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
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
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那你必然覺得是意料之外的美好。
舉例二八年級課文《背影》
《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作者腦海裡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
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尤其買橘子的故事打動了很多師生,這個畫面的寫法也走進了很多老師的作文仿寫課。
回想一下,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同類事件嗎?
比如,北方地區家裡供暖結束的時候,家裡真的是比外面還要冷,在家寫作業的你,除了寫作業,還得隔一會暖暖手。父親貼心地從地下室找到電熱器,他一邊憨笑著,一邊將電熱扇放置在地上,從肩上抽出一條抹布,便開始擦拭按鈕。
他如何在一長串動作之後,讓屋子裡有了溫度,這就是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所以,任何一篇作文可以寫的東西很多。
我們不單單要關注生活,更要多關注這個世界。語文課堂,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見的人,看到的風景,都是作文中的寶貴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