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何婧 統籌/劉姝蓉】近日,賀龍元帥次女賀曉明少將攜家屬到海豐縣,並先後參觀了紅宮紅場革命舊址紀念館、彭湃故居、得趣書室參觀,詳細了解彭湃烈士傳播馬列主義和海陸豐農民運動興起、武裝鬥爭等革命史,瞻仰革命文物,深切懷緬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
海陸豐是全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誕生地、13塊著名革命根據地之一,也是黨的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彭湃同志的家鄉。
大白新聞注意到,賀龍參加南昌起義後,在這裡曾留下不少足跡,跟彭湃還是「生死之交」。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9月7日,賀龍元帥之女賀曉明少將先後到紅宮紅場革命舊址紀念館、彭湃故居、得趣書室參觀(圖片來源:汕尾在線網站)
1
賀龍曾誇彭湃是農民大王
1927年,南昌起義軍入粵。9月27日,揭陽汾水戰役開始了。南昌起義部隊的二十軍一、二師,十一軍的二十四師共6000餘人開赴前線,參加戰役的戰鬥。
在彭湃的發動下,揭陽人民形成巨大的支援前線的洪流,成千上萬的工農群眾組成了運糧隊、運彈隊、擔架隊隨軍前進。一、二、四區的兩千多名農會會員和赤衛隊員,也隨軍開拔,以協助戰勤和外圍警戒。他們打著農會會旗、赤衛隊隊旗,和起義部隊官兵一起匯成了滾滾的鐵流。
賀龍看到這龐大的支前隊伍,對彭湃伸出大拇指,說:「一天的時間就組織了這麼大的支前隊伍,你這個農民大王不簡單!」
彭湃打趣地說:「你神龍發威,我和揭陽黨組織不敢怠慢!」
2
南昌起義領導人全部轉移
10月3日,南昌起義軍在流沙遭到嚴重挫折。散失部隊失去聯繫,先後進入陸豐境內。
在這十分危險的時刻,彭湃首先想到的是代總指揮賀龍,因他是蔣介石、汪精衛的心頭大患,要抓的頭號首領。他利用自已對當地熟悉的優勢,與夫人許冰帶上了賀龍,隨後又帶上劉伯承、廖乾五、林伯渠、徐以新等人,安全抵達湖東港,在陳宗堯的組織下,他們一行安全出海。
周恩來、葉挺、聶榮臻等循彭湃行進的路線到達湖東,葉挺、聶榮臻恐怕患重病的周恩來在海上有危險,於是轉移至南塘蘭湖。
在當地黨組織和群眾掩護下,許多領導人和起義官兵先後離開海陸豐渡海去香港和上海。南昌起義領導人轉移,在陸豐黨組織和革命群眾掩護下,沒有一位被捕被殺,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
3
彭湃手書「紅場」
1927年10月在中共東江特委領導下,海陸豐人民舉行第三次起義,奪取了政權。1927年11月13至16日,陸豐縣召開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了陸豐縣蘇維埃政府。
11月18至21日,在學宮大成殿召開了海豐工農兵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沒收土地案」等 8項政治綱領,宣布成立海豐縣蘇維埃政府,當時會場四周和街道牆壁都刷成紅色,會場內用紅布覆蓋牆壁,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在此誕生,因此把學宮改稱「紅宮」。此後,革命政權的許多重要會議都在這裡召開。
海豐蘇維埃政權成立後,彭湃號召在此地興建紅場大門和司令臺。大門門額上浮塑「紅場」二個大字,即為彭湃手書,
賀曉明說,紅宮紅場革命舊址紀念館和革命歷史資料都保存得較為完整,充分還原了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建立以及兩次東徵等革命歷史,是非常寶貴的紅色資源。【資料來源:海豐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汕尾日報、汕尾在線網站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