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輩賀龍之女賀曉明故地重遊「八辦」

2021-01-08 西安文旅之聲

時光荏苒,往事歷歷。5月20日,西安迎來了解放70周年紀念日。作為革命先輩賀龍之女,賀曉明應邀參加了「紀念西安解放七十周年」相關活動。活動結束後,賀曉明專程來到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故地重遊」。

抵達紀念館,賀曉明迫不及待地參觀了父親賀龍當年居住過的房間,她佇立良久,看著父親當年用過的那些老物件,激動地向身邊同志講,就像看到了父親為祖國革命事業徹夜奮鬥的身影。隨後,她又前往母親薛明住過的房間駐足參觀,並在房間門口合影留念。站在臺階上,她熱淚盈眶,深情地說「來這裡就像回到了久違的家」。

陳斌館長就紀念館近些年來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情況做了簡要介紹,賀曉明肯定地說,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的平臺特別好,對青少年教育,革命精神傳承,紅色黨性建設等都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她以八路軍上海辦事處紀念館話劇演出為例,提出了「要多策劃一些活動,多與社會接軌,讓群眾都能參與到紅色革命精神傳承中」的發展建議。

參觀行程結束,賀曉明同紀念館工作人員一一握手道別,她說希望以後有機會還能再回「八辦」這個家看一看!

來源: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

編輯:甘棠

審核:王薇

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毛澤東之孫毛新宇賀龍之女賀曉明回鄉祭祖(圖)
    原標題:毛澤東之孫毛新宇、賀龍之女賀曉明、彭雪楓之子彭小楓回鄉祭祖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政事兒News」注意到,在清明節前後,毛澤東唯一嫡孫毛新宇,賀龍之女賀曉明,彭雪楓之子彭小楓都回鄉祭掃先輩。
  • 永遠高揚的旗幟——訪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賀龍元帥之女賀曉明
    新華社南昌7月31日電 題:永遠高揚的旗幟,奔流不息的血脈——訪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賀龍元帥之女賀曉明  新華社記者 樊永強、賴星  1927年,賀龍主動選擇並跟定中國共產黨,率領包括三千湘西子弟兵在內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開赴南昌參加起義……  八一建軍節前夕,南昌起義總指揮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曉明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 賀龍之女賀曉明:我家有109位烈士
    賀龍之女賀曉明(攝影/高鵬 )在保利大廈幽暗的茶室裡,伴著毛尖淡淡的茶香,賀龍之女賀曉明的思緒回到了父親的世界。1942年8月1日,晉西北軍區司令員賀龍與中共延安縣委組織部部長薛明在延安結婚。除了賀龍與第二任妻子蹇先任所生的女兒賀捷生外,兒子賀鵬飛和兩個女兒賀曉明、賀黎明全為薛明所生。賀曉明坦率地說,了解父親的過程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賀龍在世時不愛講、也沒有主動提及他的一些往事,「我也想不到要去問他什麼;等我急切想了解他的時候,他又不在了」。通過尋訪,賀曉明不斷接近父親賀龍。
  • 賀龍元帥之女賀曉明到訪這個小縣城,緬懷父親的一位老戰友
    【編輯/何婧 統籌/劉姝蓉】近日,賀龍元帥次女賀曉明少將攜家屬到海豐縣,並先後參觀了紅宮紅場革命舊址紀念館、彭湃故居、得趣書室參觀,詳細了解彭湃烈士傳播馬列主義和海陸豐農民運動興起、武裝鬥爭等革命史,瞻仰革命文物,深切懷緬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
  • 讓抗戰的歷史永遠活在百姓心中——專訪賀龍之女賀曉明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題:讓抗戰的歷史永遠活在百姓心中——專訪賀龍之女賀曉明樊永強、吳琪「父親所帶的120師特點是打仗英勇頑強,善於誘敵深入打殲滅戰。」賀龍元帥之女賀曉明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抗日戰場上,八路軍120師是一個讓敵人頭痛的部隊番號。
  • ...有著不解之緣」——專訪新中國體育事業奠基人賀龍元帥之女賀曉明
    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 題:「體育和人民軍隊有著不解之緣」——專訪新中國體育事業奠基人賀龍元帥之女賀曉明新華社記者樊永強、楊雅雯軍事特色項目摘金奪銀並打破賽會紀錄,傳統優勢項目繼續保持強大優勢……武漢軍運賽場一次次傳來的好消息、中國八一健兒不斷創造的新輝煌
  • 將帥子女周秉鈞、賀曉明、陳知建、周堅做客強壇
    將帥子女周秉鈞、賀曉明、陳知建、周堅做客強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2日 00:13 來源:人民網 將帥子女周秉鈞、賀曉明、陳知建、周堅做客強壇2007年07月30日09:50 來源:人民網
  • 故地重遊——悼衝繩首裡城
    【財新博客】  文 | 高爾基(財新傳媒副總裁)  早就想寫一段有關故地重遊的感悟,只是沒想到,是寫在首裡城被一場大火吞噬之後。  今天驚聞這個消息,心裡非常難過。首裡城是我去年冬天剛剛拜訪過的一處古蹟,衝繩的萬裡津梁則是神交已久的一片聖土。
  • 楊其昌與賀龍的革命情誼
    賀龍1926年8月,賀龍、楊其昌倒戈易幟,率部編入國民革命軍。賀龍、楊其昌分別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第二師師長。賀龍與楊其昌同庚,長半歲。兩人都傾向革命,十分投緣,結下袍澤之誼,歃血為盟,結拜為兄弟。
  • 於一個因緣下,故地重遊時,人已成年,樹已成材!
    於一個因緣下,故地重遊時,人已成年,樹已成材!當一段時光翩躚成蝶,漸漸遠去時,銅綠、年輪、長滿青苔的瓦片是時間留下的痕跡。一個似曾相識的地方,一段唱詞,一瓶老酒,藏著我們不知道的過往。江河向東,歲月流淌。當年親手栽下的白楊,在席捲全城的陽光下,已漸吐新綠。
  • 五年後的我故地重遊江南之行,才理解物是人非事事休
    承受了孕期之難,熬過了帶娃之苦,她們一個三歲八個月,一個兩歲。終於某一天先生提出,讓我出去玩吧,娃他可以搞定的。這份驚喜如雨後春筍一般迷人,我也沒奢求過能有這樣的機會,可是再想想,娃也大了,或許我不必要每時每刻與她們共生,我若走開幾天,也沒什麼影響的。
  • 賀龍女兒坦言:我要不是他女兒,生在他們那個年代,一定追求他!
    02多一點堅強,少一點嬌氣生活中的賀龍元帥性格開朗,頗有俠士之風。他很有品味,注重儀表,喜歡體育運動,在釣魚、戲曲方面也很在行。女兒賀曉明回憶,父親從來沒有對孩子們動過粗,即便是兒子賀鵬飛,也沒有打過。父親很愛小孩,不打孩子。小的時候,賀龍曾經拿尺子打過賀曉明的手心,但女兒狠狠地咬了自己父親一口。自此,賀龍再也沒體罰過孩子。孩子們成績好,他非常開心,邊笑邊豎起大拇指。孩子們的在體育比賽中獲得好名次,他也會誇獎。
  • 賀龍元帥稱讚綦江是個好地方
    綦江這方發展的熱土,正高唱改革發展之歌,昂首闊步邁向遠方。  1924年2月,賀龍擔任四川討賊軍第一混成旅旅長,在與北洋軍閥吳佩孚作戰後,率部從成都向黔東撤退,借道東溪。  當時,佔據東溪的匪首曹天全以為賀龍要搶他地盤,準備率兵攔截,並以枇杷山為依託,在東溪擺開架勢,阻擋賀龍進入東溪。為了避免引起戰端,賀龍以超人的膽略,引數騎直奔曹營,與曹天全進行談判。
  • 「故地重遊」盜竊,遇警察上門,想看熱鬧竟睡著
    4天後,他酒後想起這戶人家還有部分金器,便想「故地重遊」,沒想到和主人撞個正著。 「故地重遊」遇警察辦案 想看熱鬧卻當場睡著想到之前偷的那家還有金器沒拿,戴某便又「故地重遊」。當他走到李某住宅時,發現後門還是沒關,他便又從後門進入直接上二樓,正要翻東西時遇到上樓的主人李某,兩人打了個照面,戴某謊稱酒喝多了走錯門。
  • 湖南張家界西線賀龍元帥故居旅遊景區導遊詞上篇
    文革時期賀龍遭到誣害被打倒,剩下的殘牆也被搗毀,屋基被平整為稻田。現在的賀龍故居是1977年省縣兩級政府撥款,按舊居原貌修復的。1983將賀龍故居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來經中央批准,賀龍同志的骨灰由北京遷葬家鄉張家界。2009年6月28日上午,賀龍同志骨灰回歸故裡安葬儀式在張家界天子山賀龍公園隆重舉行。
  • 偉人故地重遊,這首七律開篇就氣勢雄渾,最後14字更令人振奮
    下面介紹的是偉人故地重遊,這首七律開篇就氣勢雄渾,最後14字更令人振奮。七律·洪都作者:毛澤東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擊楫至今傳。聞雞久聽南天雨,立馬曾揮北地鞭。1965年,已過古稀之年的詩人來到革命聖地南昌,稍作休息之後,就參觀了著名的滕王閣。南昌是革命的發祥地,舊地重遊,自然會感慨萬千,詩人於是即興賦詩,抒懷明志。南昌古稱洪都,這裡不僅人傑地靈,而且交通發達,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就曾在此題寫著名的《滕王閣序》。
  • 革命搖籃井岡山
    1965年5月,時隔三十八年,毛澤東同志重上井岡山,對身邊工作人員說:「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 1962年3月,故地重遊,朱德同志在井岡山揮筆題寫:「天下第一山。」 1965年6月至7月間,文壇泰鬥郭沫若訪問井岡山,飽含深情地賦詩:「風來桐木嶺,人上井岡山。千曲縈公路,群峰卷巨瀾。翻身根據地,革命母胎盤。陽光彌六合,紅星萬古丹。」
  • 故地重遊特呈島-遊記
    秋天的海島,是最適合登島的季節,不似春之多雨、夏之炎烈、冬之寂寥。秋風微涼,天高氣爽,對於遊客登島而言,一切剛剛好。國慶節假日,難得的好時節,陪伴家人,親戚朋友,來個忙裡偷閒。節日的人流雖然有點擁擠,但有一種幸福熱鬧感。
  • 時代的變遷下,末代皇帝溥儀故地重遊,卻沒想到受到如此的待遇
    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任皇帝,溥儀讓不少人都感嘆,甚至是惋惜,感嘆他身有皇室的血統,惋惜他沒有享受過多長時間的皇帝待遇,也讓人感受到時代變遷之快。在他晚年,發生了一件極富戲劇性的事情,年事已高的溥儀與妻子一起遊覽故宮的時候,一邊遊覽故宮,一邊向妻子講述當年的事,一幕幕場景讓溥儀倍感熟悉,這是正好遇到了鹿鍾麟,大家肯定不知道這人是誰,他就是當年將溥儀趕出紫禁城的人,也是他讓溥儀告別了自己的家,這一幕的相見,真是讓人感嘆時代變遷之快。
  • 故地重遊「千洞之島」——台州三門「蛇蟠島」
    原本以為,在「新冠疫情」尚未被全面控制之前,除了按習俗祭掃先人安寢之所外,不會有太多人出門遊玩踏青的。因為,畢竟大規模出遊造成的人流聚集,是可能引發疫情再度蔓延的危險因素嘛!但事實又一次顛覆了我的想像,全國多個景區都出現了旅遊人數井噴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不知讓人是喜還是憂嘍!且不說別人了吧,就說說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