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故地重遊,這首七律開篇就氣勢雄渾,最後14字更令人振奮

2020-12-12 品詩賞詞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華夏大地、富饒美麗。自古及今,曾有無數人為了追求美好,並實現心中的夢想而頑強地奮鬥。

雖然有人壯志未酬身先死,更引得後人淚沾襟,但依然有無數後繼者,不畏艱難和困苦,最後終於描繪出前輩們曾經朝思暮想的宏偉藍圖。下面介紹的是偉人故地重遊,這首七律開篇就氣勢雄渾,最後14字更令人振奮。

七律·洪都

作者:毛澤東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擊楫至今傳。

聞雞久聽南天雨,立馬曾揮北地鞭。

鬢雪飛來成廢料,彩雲長在有新天。

年年後浪推前浪,江草江花處處鮮。

1965年,已過古稀之年的詩人來到革命聖地南昌,稍作休息之後,就參觀了著名的滕王閣。南昌是革命的發祥地,舊地重遊,自然會感慨萬千,詩人於是即興賦詩,抒懷明志。

南昌古稱洪都,這裡不僅人傑地靈,而且交通發達,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就曾在此題寫著名的《滕王閣序》。北宋的晏殊和晏幾道父子也是洪都人,還有江西詩派的創始人黃庭堅,也曾多次在此辦學講座。

如今這裡又翻開了新的篇章,當年無數熱血青年、和工農子弟一起登上井岡山,為了革命前途不惜一切,終於有了美好的新中國。詩人想起這些往事,雖然有些感慨,但更覺得開懷。比起東晉名將祖逖的抱負,詩人更顯氣概豪邁。

時間飛逝,令人遙想起當年還很年輕的東晉名將祖逖,曾慷慨擊楫於大江之上。他立誓報效祖國,那勇武壯烈的英雄氣概,一直到現在還在流傳。詩的首聯以洪都之行起興,引發思古之情,接下來就開始細緻地展現古人的不凡之舉。

喔喔的雞鳴之聲,喚起人們為國效力的情懷;在江南瀟瀟的夜雨聲中,詩人不盡的思緒,更是長久地馳騁和盤桓。三國時的曹操曾經渴望華夏統一,如今他的在天之靈,應該欣慰其宏願正在實現。

作者看見眼前成長中的祖國,正蓬蓬勃勃,以一派欣欣向榮的姿態,引人矚目,更令人振奮。

詩人回首過往,展望未來,心中正充滿了無限期待。雖然歲月不饒人,但滿腔豪情卻從未更改。頸聯就彰顯出廣闊襟懷,詩人語氣舒緩地說,且莫慨嘆,倏然生出的滿頭白髮,好像無用的廢料;也不要惆悵,流水一般的人生,仿佛晨露一樣短暫。

應該放開眼界,五色繽紛的雲霞幻化無窮,也將永遠裝扮未來的天空。作者用「鬢雪、彩雲」進行對比,彰顯出一種革命家的豪邁氣概。

最後兩句更是充滿寓意,後面的波浪永遠推擁前面的波浪,滾滾不停地向前。大江兩岸鬱鬱蔥蔥,到處都是碧草鮮花。

祖國的藍天雲蒸霞蔚,神州大地也滿園春色,正顯示出一派盎然的生機。作者以「滿園出色作比」,含蓄地期望更多的年輕人可以加速成長,早已為國盡力。

縱覽偉人的這首七律,氣勢豪邁、意蘊深長。作者巧妙用典,概括性非常強,全篇充滿了豪情,更對祖國的未來寄予了熱切的期待。詩人雖然提到了壯心不已的曹操,其實更是對現實的肯定、以及一種強烈的自信。

最後14字寓意深刻,令人倍感振奮。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詩人非常清楚,只有更多的青年才俊成長起來,祖國的明天才會更有希望,也會越來越走向富強。

相關焦點

  • 戚繼光的一首七律,僅是最後14字,就讓人欽佩不已
    明代有一位大英雄,一生為民族和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可是最後卻遭到排擠。下面介紹戚繼光的一首七律,僅是最後14字,就讓人欽佩不已。放舟蓬萊閣下明代:戚繼光三十年來續舊遊,山川無語自悠悠。戚繼光文武全才,在戎馬倥傯之際,不僅寫了很多軍事著作,而且留下了《止止堂集》等詩文篇章,當時就獲得了「偉負文武才如公者,一時鮮有其儷」的讚譽,這首詩作於詩人晚年回歸故裡山東蓬萊之時。詩人戎馬一生,終於樂享晚年,他回首往事,感慨萬千,「三十年來續舊遊,山川無語自悠悠。」
  • 杜甫的不朽之作,開篇就悲壯雄渾,最後兩句更是貫穿古今
    人們喜歡詩仙的乘風破浪,欣賞杜牧的風流倜儻,但也同情李商隱的愁多夜長,更讚美詩聖的飽經滄桑。杜甫一生顛沛流離、貧困交加,但是好在他有詩歌相伴。無論多麼艱難,也不管如何坎坷,只要吟起詩來,他就忘記了傷痛和悲涼。下面分享杜甫的不朽之作,開篇就悲壯雄渾,最後兩句更是貫穿古今。
  • 故地重遊——悼衝繩首裡城
    突然意識到這個地方再難故地重遊了。遊歷斯時斯處的記憶一旦變成了一輩子的唯一一次,記憶就會像時間停頓在這一環上一樣,定格了。  人近中年,漸漸有了幾次故地重遊的經歷。故地重遊,當然不同於衣錦還鄉。畢業了回母校,退休了返家鄉,那是狐死首丘;而故地重遊,前次和今次,相比人生漫漫,只是兩個一瞬間的量子關聯。初遇既是命中偶得,重遊也常為機緣恰巧。
  • 王安石的一首七律,以物喻己,動靜結合,最後14字更顯不俗胸懷
    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七律,以物喻己,動靜結合,最後14字更顯不俗胸懷。古松宋代:王安石森森直幹百餘尋,高入青冥不附林。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這首詩的大意是:古松枝幹高聳,直上雲天,迥然超出眾木。山壑間夜風吹拂,松濤陣陣,月籠千山,陰雲罥掛。豈是憑藉沃土的栽培,不過倚靠造化的神功。朝廷宗廟若缺少良材,正可材盡其用,但如果沒有良匠,就不要隨意砍伐。北宋嘉佑三年,王安石任提點江西刑獄。
  • 王士禎的一首絕句,開篇描繪了壯美畫面,最後7字卻盡顯悠閒
    詩歌是詩人心境的傳達,更展現了作者的性格特點。大自然多彩多姿、千變萬化,不同的作者從中提取的素材卻不盡相同。有人豁達不羈,眼中常見雄渾壯觀之景;有人多愁善感,就經常注意到落花春去。其實人生苦短,就需要體驗各種不同的境遇。
  • 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一首詩有一個令人驚異的開篇,又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必然會讓無數人感到驚豔。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作也是如此,好的開篇可以統領全文、提綱契領,但如果虎頭蛇尾,也會令人遺憾。比如白居易的《憶江南》,開篇「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強調自己的親身感受,令人信服;結尾「能不憶江南?」以反詰作結,作者無疑問而提問,卻加強了所肯定的意思。雖然全文只有短短的27字,作者卻非常用心地處理好了這些細節。下面介紹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 杜甫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其中10字輕鬆秒殺李白,詩聖筆力已入化境
    事實上除了最擅長的七律,寫五律杜甫也是高手。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杜甫的一首五律,詩名《旅夜書懷》。這是杜甫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共4句就有兩個千古名句,其中10個字輕鬆秒殺李白,不得不說:晚年的詩聖筆力確實已入化境。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七律,空靈縹緲,最後14字更彰顯非凡才華
    下面就分享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七律,空靈縹緲,最後14字更彰顯非凡才華。重過聖女祠唐代:李商隱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最後兩句轉想聖女從前的狀況,「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 詩人遙想從前,職掌仙籍的玉郎仙官曾與聖女相會,幫她登上仙界。她還曾在天宮的臺階上採取紫芝,悠閒自在地生活,而此時卻淪謫塵世,悽寂無託,令人慨然。紫芝,是一種真菌,古人以為瑞草,此處喻指朝中之官職。
  • 偉人的一首賀新郎,起句就飽含深情,最後6字更富於想像
    1920年冬,她和偉人結婚,並成為其助手。10年後妻子被害,丈夫悲痛萬分,還親自寫了一首《蝶戀花》,「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下面一起學習偉人的一首賀新郎,起句就飽含深情,最後6字更富於想像。賀新郎作者:毛澤東揮手從茲去。
  • 不輸《定風波》,蘇軾這首七言律詩,同樣寫出驚豔千古的哲理
    20多年來首次告別,蘇軾對弟弟依依不捨,寫下少見的七律名篇今天介紹一首七律,與兄弟之情有關。兄為蘇軾,弟為蘇轍。讀者都把目光給了蘇軾,顯得蘇轍看起來似乎更像是哥哥創作的催化劑。稍微留點心的,恐怕也只會認為蘇轍就是一個活在蘇軾詩文裡的平庸之輩。蘇轍平庸嗎?18歲和哥哥同年中進士,做到尚書,副宰相,宋仁宗欽點的兩宰相之一。蘇軾常說文章「吾不及子由」,在蘇軾那裡,這絕對是真心話。蘇軾兄弟,彼此都是推心置腹的。
  • 清代詩人的一首七律,融貫古今,偉人也愛不釋手,還親自手書詩文
    詩人們懷念先賢、再對照自己的身世,更覺得有一種蹉跎和落寞之感。大多數人之所以平淡無奇,既是因為沒有那種身歷險境、劫後餘生的遭遇,也是由於缺少獨立、自信和堅持的精神。曾經有一位詩人研究了五代的歷史,就有這樣的感受。下面介紹清代詩人的一首七律,融貫古今,偉人也愛不釋手,還親自手書詩文。
  • 偉人的三首經典之作,比喻和誇張生動形象,更充滿了豪邁氣概
    下面介紹偉人的三首經典之作,比喻和誇張生動形象,更充滿了豪邁氣概。十六字令三首(其一)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這首詩開篇運用比喻手法,詩人把高山比作大海,遠遠望去,崇山峻岭、逶迤起伏,山中雲霧騰騰、松濤陣陣,仿佛狂風捲起巨浪,給人一種倒海翻江的氣勢。作者連續使用「倒、翻、卷」三個動詞,描繪出千山萬壑、深山幽谷中,變幻不定的壯觀景象,可謂想像豐富、用筆靈動,真是疊峰如積浪、連山若波濤。
  • 王安石的這首詩很冷門,最後14字卻是離別經典贈言,如今仍然適用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送項判官》,就是王安石筆下一首動人心弦的送別詩。不過相較於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贈汪倫》等送別名篇,這首《送項判官》就要冷門很多了。但王安石這首詩的最後14字,卻是離別經典贈言,即便千年後的今天看來,也依然適用。
  • 於一個因緣下,故地重遊時,人已成年,樹已成材!
    於一個因緣下,故地重遊時,人已成年,樹已成材!當一段時光翩躚成蝶,漸漸遠去時,銅綠、年輪、長滿青苔的瓦片是時間留下的痕跡。一個似曾相識的地方,一段唱詞,一瓶老酒,藏著我們不知道的過往。江河向東,歲月流淌。當年親手栽下的白楊,在席捲全城的陽光下,已漸吐新綠。
  • 李白最經典的邊塞詩,開篇氣勢恢宏,中間風光奇特,結尾滿是幽怨
    相比於王昌齡的雄渾,王翰更是霸氣,他在《涼州詞》中寫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沙場點兵的氣勢油然而生! 而描寫邊塞的美景,王維更是以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人心嚮往之。
  • 「故地重遊」盜竊,遇警察上門,想看熱鬧竟睡著
    4天後,他酒後想起這戶人家還有部分金器,便想「故地重遊」,沒想到和主人撞個正著。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11月5日晚10時許,李某從外面返回家中.在走進二樓房間時,發現一陌生男子從另一間臥室走出。李某詢問男子身份,男子自稱是同村人,因為喝醉酒走錯門。
  •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
    即便他的作品很少,但整體來說,好幾首出名的已經達到了最高水平,最有代表性的也有無數名篇,不過最為出名的是下面這一篇。這首詩的名《積雨輞川莊作》,主要講述了詩人歸隱後的心態 .從在田園生活到心向平靜可見詞人經歷了一系列的波折, 在看到白鷺,黃鸝後悵然自若的心情,從而作出了這首意蘊深刻的詩,不過從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來說,這詞背後意義深刻,一方面是詩人逃離官場來到世外園林的喜慶 ,另一方面詩人藉此詩控訴自己的遭遇。
  • 20年後,他故地重遊,寫下一首詞,將物是人非寫到了極致!
    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唐多令·蘆葉滿汀洲》,便是劉過的一首千古名作。這首詞是劉過創作的一首故地重遊的憶舊之作。20年前,他曾在南樓(今武昌黃鵠山上)與朋友歡聚。20年後,他故地重遊,感嘆物是人非,因此寫了這首詞。全詞言簡義豐,情致哀婉。這首詞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 杜甫的這首詠史懷古詩,被譽為「詠昭君詩此為絕唱」
    題幹中有人認為這首詩起句「發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也有人認為「群山萬壑赴荊門,當似生長英雄起句,此未為合作」。對此你有何看法?請簡要分析。很顯然,這是兩種不同的評價。「發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的意思是這首七律的起筆與眾不同,堪稱七律的上等起句。如果支持這個觀點就要回歸詩句首聯,去把握它的「不凡」。
  • 袁枚春日郊行,這首七律清新明快,驚豔了整個春耕季節
    詩人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更等不及三月的絢爛美景,便脫下厚厚的冬裝,趁著晴好的天氣,外出郊遊。下面介紹袁枚的一首七律,意境很美,驚豔了整個春耕季節。春日郊行清代:袁枚二月郊行最有情,青山帶雨畫清明。袁枚在創作上反對虛偽矯飾,追求真善美,他熱愛大自然,更熱情地謳歌美好。這首詩描寫春天的睛明景色、和鄉村春耕的忙碌景象。面對這一派田園風光,詩人也不由得想起自己仕途奔忙的勞苦。這首七律起首就充滿激情,全篇更是醉美如畫。二月裡依然天氣寒冷,很多花兒都沒有開放,詩人卻說此時郊遊最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