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雷射雷達出現在特斯拉汽車上是否意味著特斯拉戰略轉變?

2020-12-15 騰訊汽車

北京時間10月9日消息,據福布斯網站報導,上周在聖塔克拉拉列維體育場舉辦了世界自動駕駛技術安全峰會上,與會者在這次峰會上的反應不一。

頂級雷射雷達傳感器製造商Velodyne組織了關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年度盛會,參與者都是對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未來感興趣的人。主講人包括主要汽車製造商的傑出人物、著名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公司、汽車標準組織的代表以及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和研究人員。

與會者在看到一輛特斯拉電動車裝載了雷射雷達後出現了不同的反應,不少人都感到困惑。因為不少人都知道,埃隆·馬斯克和特斯拉都反對在汽車上裝載雷射雷達。

背後的故事

雷射雷達是一種由光和雷達混合而成的電子傳感器。幾乎所有的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和車型都使用雷射雷達傳感器,因此,雷射雷達設備的市場正在蓬勃發展,一旦無人駕駛汽車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預計該市場將呈指數級增長。不過,特斯拉和埃隆·馬斯克卻避免使用雷射雷達。

在特斯拉舉行的投資者自治日活動中,埃隆?馬斯克曾對特斯拉將要做的事情發表了各種各樣的聲明,還毫不含糊地對其他試圖製造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做出了大膽預測。

他對其他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的大膽斷言:「雷射雷達是徒勞的。任何依賴雷射雷達的人都是註定要失敗的。命中注定的!」

這似乎是一個不太合適的表態,因為除了特斯拉,幾乎所有的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都在使用雷射雷達。因此,馬斯克的言論基本上是一個籠統的聲明,模糊了無人駕駛汽車細分市場上其他所有人的意思。這是一些大膽、直言不諱的言論,但或許符合馬斯克的風格。

反對雷射雷達的立場影響了特斯拉,但雷射雷達也有自己的優點。如果雷射雷達裝備到了特斯拉的汽車上,那麼一些潛在的車禍和相關的巨額訴訟是有可能避免的。

知道了上述背景,就不難理解與會者看到一輛裝有雷射雷達設備的特斯拉後會感到吃驚。Velodyne把自己的雷射雷達裝置裝進了一輛特斯拉電動車。

有人會說,這就像看到油和水居然混合到了一起。或者,對於那些擔心世界末日和其跡象的人來說,也許把雷射雷達裝置放進特斯拉電動汽車就像把物質和反物質結合起來一樣,不可能。

對於特斯拉粉絲們來說,雷射雷達裝置僅僅是一個獨立的設備,並沒有融合到特斯拉的自動化系統中。

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展示,其表明雷射雷達設備有可能安裝到特斯拉電動汽車上。在特斯拉電動車上,雷射雷達裝置被巧妙地安裝在前擋風玻璃的下方,任何人站在車外都能看到它(原來的擋風玻璃已經被相應地更換了)。

雷射雷達設備可能會裝備進特斯拉電動汽車,通過這樣的方式還能保留特斯拉電動汽車的時尚的外觀。此舉也引發相當激烈的討論,話題的關注點是自動駕駛汽車的未來、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以及所使用的傳感器是否會大幅影響自動駕駛汽車的興起和成功。

所謂的末日

對於雷射雷達和反雷射雷達的話題,上述舉動很方便地解決了選擇使用雷射雷達而面臨的所謂末日問題。

對於任何一家汽車製造商或科技公司來說,如果他們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會因為使用雷射雷達而走向滅亡,也許這將是一個有益的信號,提前透露這種厄運或毀滅可能會以某種方式潛伏在哪裡。

隱含觀點1:只使用雷射雷達而失敗

如果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只使用雷射雷達,不使用任何其他設備,例如放棄使用攝像頭和視覺處理設備,那麼自動駕駛汽車很可能是註定要失敗的。因為這款車無法使用適當的平衡的多重感官方式測量周圍的世界,對於無人駕駛汽車來說,視覺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元素。

話雖如此,但人們還沒見過或聽說過任何一家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採取這樣一種古怪且不可接受的立場,即它們只會使用雷射雷達,而不會使用其他任何設備。

隱含觀點2:因為雷射雷達無效而失敗

目前大多數無人駕駛汽車已經使用雷射雷達。事實上,最近的一項研究把攝像頭捕獲的數據重新轉換成一個偽雷射雷達數據進行轉換,部分證明,用於雷射雷達的算法可以提高分析視覺數據和視覺處理的能力。此外,還有大量有關雷射雷達數據和能力的分析研究。雷射雷達是有效的,所以公平來說,認為雷射雷達行不通的觀點是不能接受的。

隱含觀點3:由於過於關注雷射雷達,而忽視了攝像頭等其他傳感器而導致失敗

馬斯克似乎特別強調雷射雷達將成為一種拐杖的概念(他在之前的場合中也曾提到過),這意味著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將專注於雷射雷達,而不會給予攝像頭和其他傳感器足夠的關注。這其實在假設其他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目光短淺,不能邊走路邊嚼口香糖。

眾所周知,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需要在無數的感知方法之間取得平衡,並努力在各個方面都擁有最好的感知能力。汽車廠商普遍都是在為多種傳感器的融合做準備,但因為無法準確識別無人駕駛汽車周圍的環境,而形成感知「盲區」。有人認為,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可能會放棄使用攝像頭,但人們從未見過、也沒聽說過有哪家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為了提高雷射雷達的使用,放棄使用攝像頭。

隱含觀點4:雷射雷達的使用起來可能過於複雜

與日常的攝像頭或傳統雷達相比,雷射雷達是一種相對複雜的感知設備。不過,自動駕駛汽車的攝像頭圖像的視覺處理也很複雜。當然,在駕駛汽車時,試圖達到實時分析視覺數據的類人水平,這的確非常複雜。

但是,具有複雜性本身並非是拒絕某種技術的正當理由,因為具有相當複雜性的設備提供了關鍵的有利功能。人們會認為,任何採用雷射雷達的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大概都會確保自己擁有利用雷射雷達的適當專業知識。

但實事是,任何無人駕駛汽車製造商都只是把雷射雷達裝到合適的位置,而且並不一定掌握有關雷射雷達的專業知識。

此外,如果有廠商以某種方式繞過應用雷射雷達,那麼他們的自動駕駛汽車將無法充分承擔自動駕駛任務。這將顯而易見,我們也不太可能看到這樣的無人駕駛汽車行駛在我們的街道上。

隱含觀點5:雷射雷達過於昂貴和過於龐大

如果有人告訴你,有一部手機,重約20磅,價值4000美元,你肯定會說太貴了。在1982年,這是第一款商用手機的重量和價格。可如今,手機的尺寸要小得多,價格也比以前低得多。

關於雷射雷達過於昂貴和過於龐大的說法在早期雷射雷達發展時期是正確的,但是最新版本的雷射雷達在價格和尺寸上都已下降。

此外,考慮到與自動駕駛汽車感官設備相關的投資回報率也很重要。如果某一個感官裝置「昂貴」,但卻能顯著提升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那麼它的高成本很可能是值得的,因為其能夠幫助打造真正的、安全性最高的自動駕駛汽車。

結論

那些反雷射雷達陣營的人聲稱,他們能夠不使用雷射雷達而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沒有人知道這種觀點是對還是錯。到目前為止,除了特斯拉和馬斯克,幾乎所有的無人駕駛汽車從業者都認為雷射雷達是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最初曾表示,他不確定是否需要雷射雷達。不過,他也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證明,不認可雷射雷達的潛在用途是錯誤的。

這些年來,埃隆·馬斯克似乎讓自己和特斯拉陷入了困境,因為他們一直在說,特斯拉電動汽車已配備了實現真正自動駕駛所需的所有硬體。但其中沒有雷射雷達。

一些人認為,如果馬斯克決定使用雷射雷達,那麼改造當今市場上所有的特斯拉電動車都將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努力。因此,他需要在戰略上加倍努力,在堅持不需要雷射雷達的立場上更加大膽。目前,有一輛特斯拉電動車上已配備了雷射雷達,也可能僅此而已。

馬斯克的目標是開發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而他的車隊是否配備了適當的武器裝備,是否能實現上述目標,人們必須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特斯拉:我為雷射雷達代言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特斯拉,準確地說是 Elon Musk 本人,在雷射雷達的問題上出爾反爾、反覆無常、朝三暮四、言而無信、信口雌黃、翻雲覆雨的搖擺態度呢:)Ground Truth先來看看這幾張照片的細節。有賴於造型的獨特,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分辨出這是雷射雷達供應商 Luminar 旗下的 Hydra 系列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這道選擇題,特斯拉做對了嗎?-虎嗅網
    從馬斯克與何小鵬兩位CEO相隔大洋抄起鍵盤隔空互懟,再到25歲天才少年Austin  Russell創立的公司Luminar登錄納斯達克,公司股價在12個交易日股價漲幅超過4倍,一切都圍繞著一個話題「雷射雷達」。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絕對標杆型企業,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抨擊雷射雷達在無人駕駛方面應用前景。
  • 被特斯拉摒棄卻受資本熱捧,雷射雷達領域華為能否一馬當先?
    【導語:2020年即使在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出現大規模衰退,但雷射雷達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卻異常火爆。Innoviz、Luminar 和 Aeva三大雷射雷達初創公司在今年相繼通過SPAC(特別併購方式)登陸資本市場。
  • 沒有雷射雷達,特斯拉能否在這場無人駕駛的進化中存活下來?
    有人說馬斯克認為雷射雷達貴,可特斯拉決定做電動車的時候,也有人說電池貴,結果特斯拉一入局,電池成本立馬就降下來了。再說,FSD軟體都已經賣到64000人民幣了,如果雷射雷達能夠讓自動駕駛成為現實,你覺得馬斯克會在乎再加幾萬塊錢麼?畢竟Model 3降一次價就幾萬塊。 所以,原因肯定不是貴,至少不僅僅是貴。
  • 上汽R搶入5G,蔚來跟進雷射雷達,特斯拉去哪了?
    目前未來汽車形態的第一條比拼賽道自然是比較明顯的就是L5級別的無人駕駛。而從L2往上的無人駕駛最基本的依靠就是兩個東西,雷射雷達和5G。如果單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品牌確實比較快。上汽率先拿下5G賽道其實無人駕駛的第一戰場肯定是5G,這裡5G的重要性就無需贅述了。在5G產品的落地上,上汽和廣汽確實先人一步,很快消費者就能買到真正的5G產品了。
  • 小鵬汽車將在汽車界率先應用雷射雷達,阻止特斯拉的是成本?
    隨著智能汽車的興起,自動駕駛技術成為了智能汽車的標配,強調不造車的華為也在入局智能車機、自動駕駛領域,為未來的智能汽車提供服務,據悉華為也在研發雷射雷達,在汽車圈比較火熱的小鵬汽車更是宣布將在2021年發布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 華為、小鵬爭相入局,雷達概念美股大漲, 雷射雷達成汽車行業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引起汽車行業高度關注的蘋果,在雷射雷達領域亦有相當積累,因此業界亦有分析意見指出蘋果造車計劃對雷達概念股有刺激作用。綜觀自動駕駛技術現狀,車輛環境感知技術大致可分兩類,在雷射雷達之外,還有特斯拉在堅持使用的攝像頭視覺識別路線。
  • 纏鬥特斯拉,小鵬汽車的危險遊戲
    當初沒有做整車,而是選擇做自動駕駛系統,不知道李彥宏會不會後悔,因為新能源車公司如今股價扶搖直上,小鵬汽車 24 號市值已經超過百度,而原因之一居然是何小鵬與馬斯克的一場隔空罵戰。前幾日剛剛開展的廣東車展,小鵬汽車官宣將在 2021 年在全球推出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 華為、小鵬爭相入局,雷達概念美股大漲,雷射雷達成汽車行業下一風口?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引起汽車行業高度關注的蘋果,在雷射雷達領域亦有相當積累,因此業界亦有分析意見指出蘋果造車計劃對雷達概念股有刺激作用。綜觀自動駕駛技術現狀,車輛環境感知技術大致可分兩類,在雷射雷達之外,還有特斯拉在堅持使用的攝像頭視覺識別路線。
  • Waymo、特斯拉、百度力推的單車智能,為何繞不開雷射雷達?
    單車智能鼻祖——Waymo在Waymo官方網站,首頁就寫著「我們正在打造世界上最有經驗的司機」。這句話顯示的就是Waymo在自動駕駛技術的路線——單車智能。這也是目前科技巨頭、汽車巨頭、創業公司等進軍自動駕駛領域選擇最多的路線。
  • 特斯拉從德爾福挖人,加速推進雷達傳感器的自主研發
    但特斯拉並不打算退卻,反而加速積累相關技術,特別是對自動駕駛比較關鍵的雷達領域。今年早些時候,特斯拉與其雷達(radar antenna)供應商博世(Bosch)合作在其Model S和Model X車型上更新了雷達設備,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信號接收單元。這些努力最後都集成到今年9月份特斯拉發布的8.0軟體系統更新上,提升了Autopilot的相關特性。
  • 愛迪生和特斯拉的糾葛,要在馬斯克和何小鵬身上重演?
    而這位曹姓工程師到底是否從特斯拉Copy自動駕駛數據,提供給小鵬汽車?我們作為不了解內幕的吃瓜群眾,實在不好胡亂斷言。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雷射雷達戳中了馬斯克的軟肋。馬斯克在欲蓋彌彰?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發布了一款"鵬翼版"全新P7,並聲稱在明年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馬斯克的朋友ARK基金的分析師Tasha Keeney將這一消息轉發到了推特,馬斯克也隨即回應稱:"他們擁有特斯拉軟體的舊版本,並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隨著特斯拉FSD的測試版發布,是個大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駕駛離實際使用越來越近了。2021年應當是自動駕駛進入大眾生活的元年。汽車制動駕駛離不開雷射雷達,雖然Musk說不用雷射雷達,那是因為雷射雷達貴,如果雷射雷達能夠達到1000美元或是500美元,我相信會Musk也會用雷射雷達的。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如果從結果上來看,這些都是處於AutoPilot開啟狀態的汽車無法識別被測物體而導致的意外事故。但在技術層面上,早期特斯拉產品的傳感器配置和如今特斯拉產品的傳感器配置已經發生了質的改變。2016年之前的Model S使用的晶片是Mobileye公司的EyeQ3晶片技術,以單攝像頭為主,輔以毫米波雷達等傳感設備。
  • 實現高級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是關鍵一步嗎?
    那麼這意味著採用雷射雷達的audi AI的勝利嗎?從技術的性能效果上,確實如此,而從商業成本上則是ProPilot 2.0佔優。畢竟Skyline和奧迪A8L在價格上差著2倍多的差距,堅持視覺計算路線的ProPilot 2.0顯然會有更大的商業空間。
  • 什麼是「軟體定義汽車」?特斯拉靠這一招直接碾壓競爭對手
    想像一個場景,如果特斯拉達到了自動駕駛的Level 4級,其他廠商沒有達到,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具體到Level 4級這個級別,意味著我們在大部分環境下,再也不需要對車輛進行監控,車子完全具備自主行為能力了。可以自己去充電,可以自己規劃導航,帶你抵達目的地。是不是大部分人就需要這麼一輛車?
  • 特斯拉黑科技:車載雷射清潔系統,洗車無憂
    當車載的傳感器檢測到玻璃上附著有汙漬時,雷射此時會發射高能光束,將玻璃及車頂上的汙漬燒掉,從而實現保持玻璃清潔的作用。從專利圖中可以看出,該系統組件被安裝在汽車「引擎蓋」下方靠近前擋風玻璃的位置,「引擎蓋」上會探出兩個出口,就像所有汽車引擎蓋上的出水口一樣,不過它們噴射的不是水,而是雷射束。
  • 10月汽車出行大事件:特斯拉召回近3萬輛汽車
    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回暖,但也有部分企業經營不善邁入寒冬。本月,新能源市場幾家歡喜幾家愁。造車新勢力上,蔚來、小鵬、高合HiPhi X產能提升,各自迎來下線數量的突破。新能源領軍企業特斯拉則在能源、製造、政企合作等方向齊頭並進。而與此同時,造車新勢力裡的威馬和理想汽車則因為事故而陷入輿論漩渦。本月,科技公司在資本市場上消息不斷。
  • 特斯拉撞上消防車,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
    特斯拉的車主手冊是這樣寫的:警告:交通感知巡航控制無法檢測到所有物體,並且可能無法在停下來的車輛前進行制動或減速,尤其是在駕駛時速超過每小時80公裡時並而您前面的汽車駛離了您所在的車道,或者是出現在你面前靜止的車輛或物體,自行車或行人。
  • 馬斯克「獨孤求敗」的自動駕駛路徑,與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附...
    「客觀說這是世界上最好的晶片」、「任何依賴雷射雷達的人都註定失敗」、「明年年中,將有超過 100 萬輛特斯拉汽車在路上使用全自動駕駛硬體,這意味著屆時將有 100 萬臺 Robotaxi 的潛力。」經典的埃隆馬斯克再次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