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6月29日報導:
很多跑者有過這樣的經歷,腳趾抽搐,某一個腳趾不自覺的向旁邊的腳趾靠攏,半夜醒來感覺腳是扭曲且無法動彈,甚至有些疼痛。這些都是腳抽筋的症狀。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魯斯克康復醫院肌肉與骨骼修復專家查爾斯·吉姆表示:「這通常預示著跑者讓腳承擔了過多的壓力。」大部分情況下,跑者可以自我治療腳抽筋,「但是,如果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就需要諮詢醫生。」頻繁的腳抽筋可能意味著血液循環系統或者中樞神經系統出現了狀況。
導致腳抽筋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常見的有三大原因。
一是脫水。如果跑者對補水重視不足,不僅會導致體內缺水,也會導致鉀、鈣、鎂等礦物質的不足。跑步出汗會讓礦物質隨汗水而流失,進而影響肌肉功能的正常發揮,從而導致肌肉痙攣,腳抽筋也就在所難免。
第二點是跑鞋太緊。跑鞋太緊的話,會限制腳的移動,妨礙血液的正常流通,讓腳承受不必要的壓力。如果穿著跑鞋的時候,腳趾一點都無法移動,或者脫鞋後感到腳痛,說明跑鞋太緊不合腳。
第三就是年齡大了。50歲以上的人出現腳抽筋的風險較大,就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裡面的鈣會流失,肌肉喪失彈性,神經和血管功能都會出現退化,它們無法為肌肉輸送足夠的營養和信息,進而導致抽筋。
目前,並沒有任何一種治療方法或者藥物能夠非常有效的治癒痙攣。但是,跑者可以採取一些辦法來預防或者緩解腳抽筋。
1、選擇合腳的跑鞋。既然跑鞋太緊會導致腳抽筋,那麼跑者就需要一雙合腳的跑鞋。真正合腳的跑鞋並不是和腳一樣大,而是穿上之後尚有一點空間。畢竟跑步時腳是前後移動的,需要為腳留一點空間。
2、保持水分充足。跑者主要通過喝水或運動飲料來補充礦物質,保持體內的電解質平衡。
3、適量運動。跑步過多的話,會讓肌肉承受更多的壓力,進而出現痙攣。而如果久坐不動,肌肉就會萎縮,體內循環變慢。這兩種做法都不利於身體健康。
4、拉伸。經常扭動腳趾,讓腳趾向外擴張,或者腳尖翹起,踮腳走路等都是對腳的拉伸,再加上按摩和溫水泡腳,都有助於緩解腳部肌肉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