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點題,鄭州西郊最有「鄭州味」的公園,可能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碧沙崗公園」,畢竟這個公園在鄭州還是相當有名氣的,與人民公園和紫荊山公園可以相媲美,但是,今天「鏡頭君」說的恰恰不是這個公園,說的是碧沙崗公園向西不到一公裡的「五一公園」(文化宮)。
可能大家看到上圖之後,會說這哪裡是五一公園啊,這是五一公園旁邊的河南省工人文化宮活動中心,沒錯,其實大家經常也會將這裡說成「五一公園」,畢竟那個名字太長太繞口,好了,不在絮叨這個稱呼上的事了,說說為啥這裡最有「鄭州味」!
走進活動中心內部,讓人感覺到特別的「西郊」,特別的有「鄭州味」,為什麼?因為這可能是西郊自帶的氣質吧,整個氛圍特別愜意、閒適,娛樂設施中穿梭者男女老少,操著一口西郊特有的口音,明顯讓你感覺到鄭州土著獨有的氣質,就是這個feel!完全不像鄭州其他的幾個區!
這裡面最多的設施都是跟體育運動有關,桌球、網球、籃球,門球一應俱全,在鄭州範圍內,像這樣規模的場地其實還真的不多,頗受大家的歡迎,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們來這裡,休閒運動,以前老是聽說過這裡,去了一次之後,感覺得真的很不錯!
中間是一個標準的跑到,這裡人氣也是最旺的,跑步的、快走的、訓練的、比賽的,真的樣樣俱全,像「鏡頭君」這的愛好運動的人,來到這裡簡直是感覺太爽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看到年輕的他們,無不回想以前的自己!
其實,這裡以前並不是這樣的景象,與其說今天的這一番盛況,不如說這裡是在慢慢顛覆中才到現在這樣的狀態,文化宮承載了六七十年代的東西,在承受各種各樣形式的刷新之後,改變也是必須要走的路。只不過在「職工的學校和樂園」之外,又賦予和增加了它的園林和公園功能。
河南工人文化宮現如今佔地面積數十萬平方米,遠處鬱鬱蔥蔥的大樹,都是當初建設工人文化宮時種植的,這些上了年紀的樹木,也是記載了工人文化宮的改變。現如今每天的下午和晚上,五一公園(文化宮)都會迎來一到兩萬的市民,這裡最熱鬧的夜間各種社團的演出,吸引了源源不斷的市民前來。
公園內的廣場一塊石頭上面寫著五一公園。據有關人士說,五一公園這個名字其實並不是官方氣的名字,而是群眾給賦予它的名字如今的鄭州正值蓬勃發展之時,這裡的容顏也是日新月異。這裡原有的建築和特質的會隨著時間丟失,但是唯一不變的是西郊人們在這裡的一些真實的記憶。
您是否來過這裡?您是否在這裡也留下過記憶?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