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2020-12-20 紅星新聞

11月30日,騰衝市火山景區內,一隻熱氣球緩緩飛升,人群的驚呼聲中,一名負責升放熱氣球的地勤人員被帶上了天空。該地勤人員抓在安全繩上,隨後慢慢滑脫、墜落。經醫護人員現場確認,墜落人員已無生命體徵。

▲騰衝一景區工作人員從高空熱氣球上墜落。圖據網絡

據云南省騰衝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隨後通報,事發當日,該市火山景區「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經營項目——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地面工作人員準備收起熱氣球時突然颳起大風,導致熱氣球被風吹起再次升空,1名地勤工作人員未及時放手,被帶到空中後發生墜落。目前,火山景區停業整頓,事件調查及善後處理工作正在進行。

然而,這並不是今年第一起熱氣球意外事故:10月2日,湖南株洲,一名大學生兼職做地勤時被熱氣球帶至空中,隨後墜落身亡;5天後,陝西西安一景區放飛熱氣球時,又有一名地勤人員掛在吊籃外被帶上半空。

國際航空聯合會曾將熱氣球列為最安全的飛行器,為何近日卻頻頻發生事故?

從業25年的熱氣球飛行專家、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之子劉翔認為,事故並不應由熱氣球來「背鍋」。

▲當地時間12月2日,烏克蘭基輔舉行熱氣球節。圖據視覺中國

「目前行業內只有針對運動、比賽競技的熱氣球規範,並沒有針對載客熱氣球的規範。」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今年國內的熱氣球觀光旅遊發展迅速,然而相關行業規範卻沒有及時跟上,是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

他表示,受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委託,自己正在編寫《熱氣球載客安全運行指南》,讓熱氣球載客未來有規範可依照。

載客熱氣球項目迅速擴張

運行規範仍是空白

劉翔的父親劉連成是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據新華社報導,1983年,劉連成在美國教練員的指導下,初步掌握了熱氣球的飛行技術,並作為主飛完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熱氣球自由飛行;1985年,中國開始生產自己的熱氣球;次年,中國舉辦了第一個熱氣球訓練班。中國的熱氣球運動自此開始。

受父親影響,劉翔也選擇將熱氣球作為自己的事業。他於1996年取得熱氣球飛行執照,曾六次摘取全國熱氣球錦標賽冠軍,並代表中國參加世界錦標賽。同樣,劉翔的兒子劉忠羽也繼承了父親的道路。2018年全國熱氣球錦標賽上,20歲的劉忠羽取得了冠軍。

▲資料圖:10月1日,海口市慶國慶·迎中秋熱氣球主題嘉年華活動在萬綠園舉行,緩緩升空的熱氣球吸引市民觀賞

國際航空聯合會曾將熱氣球列為最安全的飛行器,用劉翔的話說,「如果熱氣球不安全,我父親和我為什麼都會讓自己的孩子從事這項運動?」

那麼,為何「最安全的飛行器」近日卻頻頻發生事故?

「基數變大了。」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而熱氣球的定義也從航空器擴展到了遊樂工具。

在劉翔的印象中,今年之前,國內很少有熱氣球事故發生。他認為,因為之前中國熱氣球很少用於商業,就算是應用於一般商業活動,也多是廣告、慶典、飛行表演等。因此,在那個階段,熱氣球領域飛行量小、基數小,操作熱氣球的飛行員與地勤大部分是專業人士,很少進行規模性載客。

▲自由飛熱氣球。受訪人供圖

「今年熱氣球的載客量要超過熱氣球在1983年進入中國至去年的總載客量。據我所知,截至今年國慶,中國就有上百個俱樂部有系留熱氣球活動。」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據悉,熱氣球一般分為「系留熱氣球」與「自由飛熱氣球」。顧名思義,「系留熱氣球」指的是有纜繩拴在地面固定物上並可控制飄浮高度的熱氣球;「自由飛熱氣球」即熱氣球脫離纜繩的束縛,可以在空中隨風而動、自由前行。相較而言,前者在國內民間熱氣球項目裡更為常見。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國內熱氣球行業裡,針對競賽體育與一般商業活動的規定已較為齊全。如果要進行一場熱氣球活動,需要辦理的資質許可很多:俱樂部需要擁有帶有民航局頒發的《國籍登記證》和《標準適航證》的熱氣球,飛行員也要有《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執照》(以下簡稱「飛行執照」);同時俱樂部要擁有《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要向體育總局申請航空飛行營地,註冊為會員,俱樂部的開辦需要經過工商登記註冊;飛行前向空管部門申請臨時空域,如果要進行自由飛空中遊覽,則還需要《運行合格證》。

然而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運行規範卻仍是一個空白。

▲民航局頒發的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執照。受訪人供圖

地勤被熱氣球剩餘升力帶起

類似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劉翔表示,湖南株洲熱氣球事故與此次雲南騰衝熱氣球事故的原因大致相同,都是熱氣球剩餘升力將地勤帶上天空。

以往熱氣球飛行員飛廣告、慶典等一般商業化活動,熱氣球中只會搭乘一兩個人,所以熱氣球不需要那麼大的升力。同樣在熱氣球降落的時候,也不會產生很多的剩餘升力。但是一旦形成載客,就會出現多人同時下熱氣球的情況。

載人熱氣球上下都是上一波客人下去一個、下一波客人再上去一個,如此接替反覆,使熱氣球的剩餘升力不大於一個人。那麼,在最後一波客人下熱氣球的時候,誰來「壓」住熱氣球呢?

▲熱氣球項目地勤人員。圖據視覺中國

據劉翔介紹,株洲與騰衝這兩次事故中的熱氣球,都採用以地勤人員的體重壓住剩餘升力的方式。打個比方,如果最後一波客人有5個人,每個人體重70公斤,那麼就產生了350公斤的剩餘升力,這個時候就需要幾個地勤人員用體重去平衡這個剩餘升力。

「平時幾個地勤人員可以壓住這個熱氣球,但是一旦中間出現人為失誤,比如有人絆了一下,或者突然起風,就可能有人鬆手。這時候沒有鬆手的那個人,自己壓不住那麼大的剩餘升力,就會被帶到空中。」

劉翔認為,如果有規範的運行標準,類似的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劉翔已在柬埔寨做了八、九年的熱氣球商業運營,其公司運營的最大熱氣球可以同時承載16個人,但是並沒有出現過一次地勤人員被熱氣球帶上天的意外事故。

劉翔介紹道,因為在最後一波客人下熱氣球之前,工作人員需要先拉排氣閥,降低剩餘升力至安全水平——即使沒有地勤去壓,熱氣球也升起不來。這樣客人一個一個下熱氣球,並不會出現任何安全問題。

有的飛行員並無資質

有的地勤培訓1小時就上崗

據中國小康網報導,在騰衝熱氣球事件中,根據現場目擊者介紹,事故似乎是由於系熱氣球的繩子斷裂、氣球自己飄走所致。那麼,該起事故是否與繫繩質量有關?

▲騰衝熱氣球事故。圖據網絡

紅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火山景區及此次熱氣球事故中的項目經營方「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相關負責人均未接聽電話。

公開資料顯示,經營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的公司是雲南飛火山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於2010年7月26日成立,經營範圍包括空中遊覽、航空表演飛行、個人娛樂飛行等。

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是國內最規範的熱氣球俱樂部之一,按規定辦了《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也取得了《運行合格證》,可進行系留飛也可進行自由飛。俱樂部僱傭的飛行員有飛行執照,並且景區和俱樂部都具備幾年的熱氣球經營經驗。

「飛行員應該在登上熱氣球之前就檢查好繩子(繫繩,下同),如果熱氣球的資質健全,繩子斷裂的概率也會大大降低。」劉翔介紹道。但他同時認為,騰衝事故中熱氣球本身及繫繩的質量如何並不是最主要的問題,「繩子可以承受幾噸的拉力,但是如果幾個地勤一起向下跳,氣球上升產生的力瞬間將繩子繃緊,再好的繩子都有可能崩斷。」

而湖南株洲相關事件中,熱氣球繫繩未出現意外斷裂,地勤人員仍然被帶至高空後墜落。據劉翔了解,事發當天的飛行員沒有飛行執照,「如果有資質,按流程要求,飛行員是有可能抓住被帶離升空的地勤人員的。」

「我們業內有過系留飛的繩子斷裂變為自由飛的情況,但是如果有專業飛行員在熱氣球的吊籃裡駕駛,基本都會安全著落。」劉翔強調。

事實上,除了飛行員資質外,地勤人員的培訓同樣重要。

▲系留熱氣球。受訪人供圖

據劉翔了解,騰衝的俱樂部每天都要對地勤人員進行總結教育。事件發生後,他曾與該俱樂部的負責人通過電話。該負責人告訴他,在出事早晨提醒過地勤,一旦熱氣球飛了一定要放手,結果悲劇還是發生了。「業內人士聽說這個事情都覺得不可思議。」

據劉翔所知,今年因為騰衝火山景區熱氣球業務量增長,該俱樂部又新僱傭了一些地勤人員,「墜亡的地勤是今年新僱傭的」。

此前湖南株洲熱氣球事件發生後,涉事俱樂部負責人曾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在兼職大學生上崗之前,俱樂部已對他們進行過1個小時的培訓。「我們對他們進行培訓時就教授了這個過程(的應對處理),但他沒有按培訓的方法辦,就是說當時大家都沒有壓籃子、都鬆手了,但他好像沒注意,還抓住這個籃子,然後跟著熱氣球升上去了。」

據劉翔介紹,十多年前編寫的熱氣球培訓飛行員教材就已經寫明了安全程序,包括系留熱氣球操作規範。根據教材所示,如果地勤人員被帶上空中,應該立即鬆手;如果地勤爬進了熱氣球的吊籃裡,也不會出現高空墜落的情況。

劉翔指出,問題在於,只有真正通過正規程序學習飛行駕駛的人才會接觸到這些教材。在熱氣球載客市場迅速擴張的過程中,那些僅僅接受幾個小時培訓就上崗的地勤人員很難理解、消化這些知識。

《熱氣球載客安全運行指南》正在編寫

載人熱氣球飛行有望正規化

一位資深熱氣球飛行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由持有飛行駕照的駕駛員帶人一起飛熱氣球往往會「很貴」,「飛一次成本可能要上萬元」。但是現在景區因為有完整的運營系統,每個乘客的收費並不高——因為並不是專為某個人服務。這類似於一輛大巴車滿載乘客和搭載一名乘客的區別。

據劉翔介紹,騰衝的熱氣球項目在全國已經做得很成熟。遊客量很大,每天都有固定飛行。即便按最便宜的價格來算——比如每位遊客只需花200多元就可以乘坐熱氣球——全年下來,單是熱氣球項目就能營收幾百萬元。

▲自由飛熱氣球。受訪人供圖

「當你一直都飛得很順、飛行成為了自然而然的時候,有時候一些細節會忽略,一旦忽略就可能釀成大禍。」據劉翔介紹,他在柬埔寨經營的公司,每年乘坐自由飛熱氣球的客人能有幾千人,而3月下旬往往是「小問題頻發」時段,因為這時候是他們公司管理的疲憊期。

「每年12月開始大批遊客到達,次年3月中旬後客人逐漸減少,這時候大家就可能在心理上懈怠了。有時候,降落的位置會有些急躁,有時候容易走神放鬆。」

劉翔和前述飛行員都認為,熱氣球本身並不危險,大部分事故都是人為操作、管理不當造成的。現在整個行業都處於上升過渡期,今年國內的熱氣球觀光旅遊發展迅速,然而相關行業規範卻沒有及時跟上。

一位在騰衝熱氣球事故發生當天身處火山景區的旅行博主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看到該景區的熱氣球後,她「沒敢上去坐」:「我在非洲坐過熱氣球,那裡的管理方式和安全措施相對更成熟。有30分鐘到1小時來告訴乘客飛行路線、安全須知,登記報名熱氣球時要問體重,以便合理分配人員。」

▲熱氣球地勤工作人員。圖據東方IC

「不出事則已,一出事則會導致行業的震動」。用上述飛行員的話來說,「出一次事故,整個國內熱氣球行業倒退幾年,因為人們害怕了,不相信熱氣球了。」

在今年10月的兩起熱氣球事故發生後,受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委託,劉翔正在編寫《熱氣球載客安全運行指南》以供參考——此前熱氣球載客,尤其是系留熱氣球載客數量並不多,但是從今年開始,很多俱樂部從事系留載客,就有了編寫相關指南的必要。

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指南會對系留熱氣球和自由飛熱氣球載客分別做指導,並要求熱氣球經營者一定要提前做熱氣球乘客教育。「我們需要提前二、三十分鐘就告訴乘客們,一會兒他們會經歷什麼。比如落地的時候要先上後下,要聽飛行員指揮,防止剩餘升力將熱氣球帶離地面。」

同時,指南中也會要求無論是系留飛還是自由飛的載人熱氣球,飛行員都應具備飛行執照,熱氣球也應具有《國籍登記證》和《標準適航證》。劉翔認為,載人熱氣球的要求甚至應當比運動、比賽的要求還嚴格。

紅星新聞記者 藍婧 實習記者 郭懿萌

編輯 李彬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2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11月30日,騰衝市火山景區內,一隻熱氣球緩緩飛升,人群的驚呼聲中,一名負責升放熱氣球的地勤人員被帶上了天空。該地勤人員抓在安全繩上,隨後慢慢滑脫、墜落。經醫護人員現場確認,墜落人員已無生命體徵。▲騰衝一景區工作人員從高空熱氣球上墜落。
  • 載人熱氣球活動事故頻發 「山寨」熱氣球亟須「真監管」
    「山寨」熱氣球亟須「真監管」  據媒體報導,曾被國際航空聯合會列為最安全的飛行器的載人熱氣球,在近2個月內,已發生3起人員墜落事故,引發各界關注。有關專家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
  • 熱氣球事故頻發,不要再拿生命開玩笑!
    從目擊者拍攝到的畫面中可以看出來,氫氣球在空中不斷的墜落,很多的圍觀者大叫:「完了」。隨後,景區負責人員表示已緊急暫停了所有項目,並著手開始退票。 類似的事故也在湖南上演。10月2日,湖南株洲悠移莊園熱氣球飛行營地發生墜落事故。
  • 楚天都市報:熱氣球事故頻發不能頭痛醫頭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11月30日,雲南省騰衝市火山景區內發生一起升放熱氣球工作人員意外墜落事件,致1名地勤工作人員死亡。目前,火山景區已被停業整頓,事件調查及善後處理工作正在進行。
  • 熱氣球墜亡事故頻發,行業存在監管漏洞
    記者 | 鄭萃穎 編輯 | 殷幼安 1 過去兩個月,國內連續發生了兩起熱氣球墜亡事件。 今年10月,湖南株洲飛行營地一名打工大學生在操作熱氣球起飛時,因未及時離開弔籃,被熱氣球帶上半空,不幸墜亡。據紅星新聞報導,該學生上崗前只接受了一個多小時的崗前培訓。 11月30日,雲南騰衝火山地質公園一名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意外墜亡。
  • 美國懷俄明州發生熱氣球墜落事故,約20人受傷
    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發言人特裡·威廉士(Terry William)說,當地時間3日早8點多,「懷俄明州熱氣球公司」運營的3隻熱氣球「不知為何」在位於懷俄明州傑克遜市西北約6英裡的提頓村(Teton Village)附近「硬著陸」。墜落現場橫跨大約1/3英裡的區域,具體原因尚不清楚。
  • 熱氣球事故頻發,行業監管不能再留空白
    11月30日,雲南騰衝市火山景區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地面1名地勤工作人員被帶到空中後發生墜落死亡。媒體進一步調查發現,載客熱氣球除了運行規範問題,還有不少「黑飛」亂象——從器材、俱樂部、到飛行員等都存在「山寨」問題,但該領域的監管仍是空白。   今年以來,熱氣球飛行領域,連續發生了幾起意外事故。
  • 雲南一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墜亡,墜落瞬間太揪心
    墜亡者系地面工作人員熱氣球升空時未及時放手通報稱,11月30日上午11時25分,火山景區內「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經營項目——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在3號飛行場地外側約10米處的旅遊道上,地面工作人員準備收起熱氣球時突然颳起大風,導致熱氣球被風吹起再次升空,1名地勤工作人員未及時放手,被帶到空中後發生墜落。
  • 兩個月熱氣球3次脫韁 生命墜落 不該由熱氣球來「背鍋」
    11月30日,騰衝市火山景區內,一隻熱氣球緩緩飛升,人群的驚呼聲中,一名負責升放熱氣球的地勤人員被帶上了空中,隨後墜落身亡;10月2日,湖南株洲,一名大學生兼職做地勤時被熱氣球帶至空中,隨後墜落身亡;10月7日,陝西西安一景區放飛熱氣球時,又有一名地勤人員掛在吊籃外被帶上半空,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土耳其熱氣球墜落事故遇難者是重慶留英學生
    ▲12月17日,事故調查人員在土耳其卡帕多奇亞熱氣球墜落事故現場勘查。據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外交官進一步核實,17日上午發生在土耳其卡帕多奇亞的熱氣球墜落事故,共造成中國遊客1死4傷,其中2人重傷、2人輕傷。
  • 騰衝「熱氣球意外墜亡事件」官方發布事故通報!涉事景區停業整頓
    ▲網友乘坐騰衝熱氣球視頻截圖十多秒的墜落過程不知該有多絕望!11月30日,在雲南騰衝火山地質公園內,一名熱氣球工作人員不幸從高空墜落、當場身亡。2020年11月30日上午11時25分,火山景區內「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經營項目—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在3號飛行場地外側約10米處的旅遊道上,地面工作人員準備收起熱氣球時突然颳起大風,導致熱氣球被風吹起再次升空。
  • 美國懷俄明州發生熱氣球墜落事故 20人受傷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當地時間8月3日,美國懷俄明州3個熱氣球接連墜落地面,造成20人受傷。有遊客回憶稱,當時的場景宛如在地獄一般。據報導,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發言人說,當天上午8點後不久,熱氣球在懷俄明州西部傑克遜附近的提頓「在未知情況下硬著陸」,翻倒在地。提頓縣治安官馬特•卡爾表示,應急人員對16至20人進行了救治,無人死亡。事故原因可能與天氣有關。目前,有關此次事故的詳細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責任編輯:李曉(EN035)
  • 雲南一景區工作人員從熱氣球墜亡現場圖曝光!騰衝熱氣球墜亡事故...
    熱氣球是一個「網紅」項目,充滿一定的趣味性也摻雜著或多或少的危險。就在昨天,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公園景區內的熱氣球項目就引發了一起墜亡事故。根據《春城晚報》的報導,騰衝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為我們還原了事故的經過:上午11點30分,俱樂部的工作人員在收熱氣球的過程中,因為起風,這個熱氣球又重新被風吹起來了。一位地勤的工作人員沒有及時放開手,被風帶到空中,然後發生了墜落。
  • 土耳其熱氣球墜落事故致1死20傷
    土耳其中部旅遊勝地卡帕多基亞9日清晨發生一起熱氣球墜落事故,造成至少1人死亡、20人受傷。 據土耳其NTV電視臺報導,事故熱氣球在著陸時遭遇大風,碰到高壓線後墜落。目前傷者已全部送往當地醫院進行救治。
  • 德克薩斯熱氣球墜毀 全球熱氣球致死事故盤點
    美國德克薩斯州中部城市洛克哈特附近7月30日發生熱氣球起火墜毀事故。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31日確認,至少16人死亡。這是美國歷史上最為慘烈的一起熱氣球墜毀事故。以下盤點了全球範圍內的一些致命熱氣球事故:2014年12月,土耳其熱門景區卡帕多基亞發生一起熱氣球墜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9人受傷。
  • 國內持證生產熱氣球的企業僅3家,熱氣球也需持證起飛
    健康時報 記者郭鳳羽11月30日,雲南騰衝市火山景區1名地勤人員被熱氣球帶到數十米高空後墜落死亡。景區負責人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目前該景區熱氣球項目已經進行停業整頓,且開放時間未定。今年10月至11月連續發生了3起熱氣球意外事故:10月2日,湖南株洲一名大學生兼職地勤時被熱氣球帶至空中,墜落身亡;10月7日,陝西白鹿原白鹿倉景區在執行熱氣球活動飛行時突遇瞬間強陣風,熱氣球離地,一名地勤人員被帶起,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11月30日,雲南騰衝市火山景區又有一名地勤人員被離地的熱氣球帶到高空,墜落死亡。
  • 熱氣球事故頻發,「最安全的飛行器」安全嗎?
    11月30日,一段雲南騰衝火山地質公園一名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意外墜亡的視頻衝上微博熱搜,此名工作人員在下午準備收回快到地面的熱氣球時,由於風大沒扣好,熱氣球突然被風颳起,他被帶離地面意外墜亡。該視頻引發眾人關注,網友紛紛感嘆這是最絕望的生命最後一分鐘。無獨有偶,10月2日湖南株洲一大學生兼職地勤時也不幸從熱氣球墜亡,涉事俱樂部稱系其未按照規範操作所致。
  • 評論|熱氣球屢出事故,不能頭痛只醫頭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 11月30日,雲南省騰衝市火山景區內發生一起升放熱氣球工作人員意外墜落事件,致1名地勤工作人員死亡。目前,火山景區已被停業整頓,事件調查及善後處理工作正在進行。
  • 土耳其熱氣球事故親歷者回憶遇難的中國女孩
    ▲12月17日,事故調查人員在土耳其卡帕多奇亞熱氣球墜落事故現場勘查。據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外交官進一步核實,17日上午發生在土耳其卡帕多奇亞的熱氣球墜落事故,共造成中國遊客1死4傷,其中2人重傷、2人輕傷。
  • 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墜亡,什麼造成了「絕望時刻」?
    復盤這起悲劇,我們可以看到:11月30日11時25分,騰衝市火山景區內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在3號飛行場地外側約10米處的旅遊道上,由於地面工作人員準備收起熱氣球時突然颳起大風,導致熱氣球被風吹起再次升空,一名地勤工作人員未及時放手,被帶到空中後發生墜落。可怕的是,整個墜落的過程有較長的持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