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一段雲南騰衝火山地質公園一名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意外墜亡的視頻衝上微博熱搜,此名工作人員在下午準備收回快到地面的熱氣球時,由於風大沒扣好,熱氣球突然被風颳起,他被帶離地面意外墜亡。該視頻引發眾人關注,網友紛紛感嘆這是最絕望的生命最後一分鐘。無獨有偶,10月2日湖南株洲一大學生兼職地勤時也不幸從熱氣球墜亡,涉事俱樂部稱系其未按照規範操作所致。
熱氣球曾被列為世界上最安全的飛行器之一,隨著國家低空政策的開放,我國很多旅遊地都可以體驗熱氣球飛行帶來的樂趣,國外很多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土耳其、埃及等也可以乘坐熱氣球來欣賞大好的風光和美麗的日出。但是,頻頻發生的安全事故,加上需要飛到天上去,不少遊客在心中犯嘀咕:乘坐熱氣球到底安全嗎?
熱氣球的飛行原理
熱氣球主要由球囊、吊籃和加熱裝置三部分構成。球囊由強化尼龍或滌綸製成,儘管質量很輕,但是卻非常結實;吊籃由藤條編織而成,著陸時能起到緩和衝擊的作用。熱氣球通常用的燃料是丙烷或液化石油氣,氣瓶固定在吊籃內,一般情況下,熱氣球能自帶80千克的液體燃料。
熱氣球的升空原理主要是利用了空氣浮力和重量之間的關係。熱氣球在飛行時,靠燃燒器加熱球囊中的空氣,從而增加浮力,就可以升空了。一般飛行員能通過燃燒器改變溫度從而調節熱氣球的高度,同時讓熱氣球受不同風向、風力的影響,從而改變熱氣球的方向。如果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和方向,駕駛員維持熱氣球的高度即可。
影響熱氣球的安全因素有哪些?
熱氣球的安全性受到風速、設備、技術人員操作等多種因素影響,但事故大多還是因為人為因素所導致。
駕駛技術是安全關鍵 在熱氣球飛行過程中,駕駛員不僅要注意風向、天氣變化,還要操控燃氣控制熱氣球的高度,時刻提醒乘客安全,所以說駕駛員非常重要。一旦出現事故,熱氣球駕駛員和飛機駕駛員一樣,絕對是最後的「救命稻草」。在外旅遊時,一定要選擇運行成熟、有資質的正規熱氣球公司體驗飛行,這樣的公司在招聘駕駛員時要求更高且必須具備相關執照,還可以出示熱氣球設備年檢合格證。
起飛時間與天氣事關安全 一天之中,只有兩個時段是最適合熱氣球飛行的:一個是早晨日出,另一個是傍晚日落之前。這個時間段的天氣比較平靜,尤其是風很和緩,氣流很平穩。因為風很多變或者風量很大都會影響熱氣球的飛行,是不安全因素。按照規定,熱氣球如果想要自由飛行,風速要小於6米/秒,能見度要高於1.5千米,並且不能夠有降水、降雪、大風、大霧這些天氣現象。如果天氣惡劣,遊客千萬不要固執己見,堅持飛行,畢竟生命安全才是至關重要的。
飛行場地一定要保證安全 熱氣球的飛行對於地點也有很高的要求,至少要有一個30×30米的平整空地,並儘量選擇在空曠的地面上空飛行。有不少熱氣球事故是因為撞上高壓電線引發的,所以當飛行過程中地面有高壓線、高大的建築、養殖場、村莊等環境時,駕駛員都要格外注意飛行高度和可能突然變化的風,避免事故。
遊客穿衣需注重安全 由於熱氣球一般都在日出或者日落的時間段飛行,建議大家穿著較厚、較保暖的純棉衣服、帽子、鞋子和手套等,一定要身著長衣長褲,不宜穿裙裝、高跟鞋、涼鞋等。這樣可以防止被灼傷,且一旦失火,純棉衣物不會粘在身上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遊客需確認自身身體健康 如果遊客在飛行前感到不適或本身有一些疾病如癲癇、高血壓、心臟病、恐高症及醫學上認為不適合高空運動的其他疾病,建議不要嘗試乘坐熱氣球。
正確著陸確保安全 落地是乘坐熱氣球的危險時刻,需要大家以雙腿彎曲、雙手扶在吊籃的邊緣或者杆上的緩衝姿勢防止受傷。熱氣球的落地就是撞擊地面,第一次撞擊地面時並不是完整地落地,由於反作用力的原理吊籃會反彈一次到兩次,所以當駕駛員告訴你可以站起來的時候,才是熱氣球正式平穩落地的時候。
飛行中遭遇危險的自救辦法
在熱氣球飛行過程中,會有遇到危險的可能性,比如燃燒瓶嘴洩漏。這個時候應用最快的速度堵住燃燒瓶嘴或者關閉閥門,才不會造成爆炸,提高人員生還的可能性。還有就是進入熱氣球吊籃時,要觀察滅火器的位置,一旦發生火情,應儘快使用滅火器滅火。
總之,我們只有不斷提高各項影響熱氣球飛行的安全係數,才能確保乘坐熱氣球是安全的。
湖南省科普作家協會 段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