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是第三任老師,把廢舊材料和環境有效的結合,利用廢物資源,充分發揮幼兒創新能力,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增進親子關係,促進家園互動,從而促進幼兒發展是本文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廢舊材料;幼兒園環境;環保意識;親子關係;家園互動
幼兒園《新綱要》提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環境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良好的環境創設能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各方面能力發展。如何利用廢舊材料布置幼兒園的環境?不但要推陳出新,還要有欣賞美感,既能開源節流,又能讓幼兒從中接受和體驗到環保意識,知道廢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我園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
首先,我們根據孩子生活中接觸到的廢舊物品,進行了分類,大致歸納為五類①:(一)各種繩子類:如蛋糕盒子的帶子、花邊等。(二)各種盒子類:如蛋糕盒、泡沫盒、塑料盒、鞋盒。(三)廢布類:如棉布、滌綸布等各種碎布。(四)生活用品類:如瓶蓋、瓶子、蛋殼、蟹殼、貝殼、瓶子、吸管、碟片等。(五)廢紙品類:如牛奶箱、硬紙板、賀卡、雜誌、報紙、餐巾紙、包裝袋、雞蛋包裝盒等。
其次,我們對有效利用廢舊材料的意義進行了總結
一、廢舊材料的利用有利的節約辦園經費。
幼兒園環境布置需要大量的材料,以往這些材料都是通過經費購買。因此廢舊材料資源的收集和利用不僅美化了環境、實踐,而且也為幼兒園節省了一筆昂貴的開支。據統計全園一學年可節約經費上萬元。
二、提高教師的敬業精神,有效發揮了教師內在的潛力
因為廢舊材料的利用沒有固定的模式,在使用的過程中這就需要老師發揮自覺性,上網查資料,上書店看書,討論,相互學習,從而自覺提高了自己的敬業精神,有效地運用關於幼兒發展的知識和其他知識,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內在潛力,看懂幼兒的內心世界並與他們積極地互動,能為他們的發展和權利的實現創設最適宜的環境和條件
三、廢舊材料的利用促進家園互動。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幼兒園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在廢舊材料的收集過程中,把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力量進行了整合,家長對幼兒園經常收集廢舊材料的行為不理解,我們通過開家長會、家園通信息平臺等活動向他們宣傳環保理念後。我們的行動得到了家長積極配合,家長們樂意與孩子一起收集廢舊材料,一起做手工,變廢為寶。
四、教師在廢物變寶的過程中,言傳身教的影響著幼兒的環保意識。
教師的態度、管理方式和言談舉止都是隱性教育因素,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幼兒的發展,在老師和幼兒不斷變廢為寶,創造一件有一件藝術品的過程中,耳濡目染的影響著幼兒,自信、樂觀、開朗、興趣廣泛,做事認真,形成了溫馨的心理環境和良好的班級氛圍。如: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後,大班的大部分幼兒在吃完東西後,都自覺的把剩下的盒子,瓶子等放到收集箱,要做創意作品。有效的形成了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和情感。
幼兒教育是人接受知識最初的學習活動,幼兒環保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環保意識的培養有利於激發幼兒認識的興趣和探究欲望,「環境是我們的第三位教師」,如何把環保教育和幼兒園的環境布置進行有效整合,以環境教育為載體對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我們幼兒園也在探索當中,通過觀察和實踐。
1.廢舊材料在教室牆面上的利用
根據不同年段幼兒的心理特點,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在教室牆面裝飾中體現幼兒認知特點,色彩上以豔麗的純色為主,造型以稚拙、簡潔為主要表現手法,內容應以幼兒熟悉的東西為主。
2.廢舊材料在走廊掛飾上的應用
幼兒園是個大環境,大環境有很大部分都是走廊組成的,幾乎每個教室門口都有走廊,所以除了教室的牆面外,走廊環境也是重點要利用的,在走廊我們採用掛飾來美化環境,當然體現不同是根據班級的特色,大班的幼兒對美術的愛好特別濃,大班馮老師力求把環保和美術特色整合,用鞋盒子做各種造型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不禁激發了幼兒的表現欲望,更激勵大班幼兒創作更好的作品。中班年段老師根據幼兒喜歡建築物的特點,用廢箱子製作出各種各樣的房子,平方、樓房、小屋等物體當掛飾,這些事物開拓了幼兒的思維,發揮了想像。小班幼兒年紀小,教室外走廊掛的是用易拉罐做的風鈴。風一來,清脆的聲音叮叮噹噹,賦予幼兒快樂的心情。
掛飾還有家園聯繫角,小牆面及各活動角的牆飾等,應將這些畫面作統一的安排布局,以大牆面為主體設計一個主題,小牆面布置則圍繞這個主題安排相呼應的畫面。如大班的教育重點之一是愛國主義教育,我就選擇了「偉大的祖國」這一主題,大幅牆面布置了「各民族娃娃歌唱祖國」的內容,而家園聯繫角應用了「天安門」的牆飾,小牆布置了「我愛祖國大好山河」照片專欄,並用彩紙、布條編拼出各活動角的牆飾,這樣就形成了既多樣又統一的裝飾風格。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主題也要變化.最好以半學期為單位換一個主題,來一次全面的更換.
3.環境裝飾形成主題,形成風格
幼兒園環境布置作統一的安排布局,設計主題,小環境圍繞大環境的主題展開,如大班的教育重點之一是2008年奧運會,老師就選擇了「我心中的奧運」這一主題,一樓大牆面用鐵環布置了「奧運五環」的內容,用各種布條拼出運動員體育競賽的項目,這樣形成多樣又統一的裝飾風格。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主題也要不斷的變化
幼兒園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要有心更要用心,有效地把環保教育與幼兒園環境這一教育資源,有效的整合,以各種手段提高其藝術性,觀賞性、以及實用性,讓幼兒生活在充滿自然、和諧色彩的世界裡面,將來長大才懂得去愛、去保護這個我們共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