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如果被別的孩子打了,你會教育孩子怎麼做?

2020-10-31 四川教育信息網

教育界曾經有一個課題:你的孩子,如果被別的孩子打了,你會教育孩子怎麼做?是讓孩子避免進一步傷害而忍耐,還是奮力反抗甚至打回去?

這個問題困擾過很多父母,但又幾乎是每個孩子成長中都會遇到的問題。父母的態度,或許能決定孩子一生的選擇,或許能成就孩子未來的性格。

01

3歲兒子被小朋友踢頭,

媽媽抓著兒子的手教孩子打回去

最近,看到一則「3歲兒子被同班小朋友『欺負』,媽媽抓著兒子的手打回去」的新聞,當時引起很多網友的熱議。

姚先生稱:

自己的兒子小姚好動,在英語培訓班上用踢頭的方式欺負另一個小朋友,小朋友的媽媽看到後,當眾抓著兒子的手擊打小姚,並教育兒子說「要打回去」。

姚先生很不滿,對方媽媽此舉導致小姚受驚後失眠失禁,稱有事為何不能先找他溝通。

參與討論這件事的網友們,有人譴責打人的孩子,有人聲援被打孩子的媽媽,有人認為孩子之間的打鬧,大人不應該插手。

恕我直言,這都踢頭了還用「好動」解釋?

這位先生,伸出你的頭,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好動?

自己不管教孩子,別人會替你教育!

02

面對校園欺凌,

李玫瑾教授支持打回去

人民日報曾經披露了一起校園霸凌事件,湖北嘉魚縣某中學女生被人輪流掌摑。

短短40秒,被扇了不下20次,被打女生一動不敢動,表情呆滯,滿臉通紅。當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員表示,只是同學之間開玩笑而已。

而河北保定的一起校園霸凌事件中,一名女孩遭逼迫下跪、打耳光、拽頭髮、腳踹、棍打以及逼迫脫衣等。

校園欺凌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焦點話題。

著名主持人金星曾說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若再犯,斬草除根。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牧瑾教授在做客《開講啦》節目時,就分享了自己孫女去幼兒園時被傷害的事例。

李玫瑾教授的孫女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個月就被一個同班的小男孩抱起後扔下,頭部嗑在了堅硬物上,導致腫脹。

不同的是,她教孫女如何用專業的知識保護好自己。因為男女孩兒體力懸殊導致孫女掙脫不掉,如果再遇到這樣的事情,就兩隻手拽對方耳朵,一疼,他自然就把你放下了。

為什麼被欺負了要打回去?

李玫瑾教授說到:被欺負的孩子如果不打回去,那些欺負別人的熊孩子就會一而再而三的欺負別人,因為好玩。

不僅是大人,小孩更是如此:一旦失去了敬畏之心,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無法無天,甚至是喪失了底線。

最近,就有一位媽媽在後臺問我:

我兒子剛上學一周,就說明天不想去上學,問他為什麼,他說班裡一個男生欺負他,我兒子就是平時在家裡挺厲害的,在外面超級有禮貌但又軟弱那種,氣死我了,我問告訴老師沒有,他說有說過,但是第二天還是繼續打我。

我就舉了另一個媽媽真實的例子做了回答:

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回來告訴了家長。

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就說:「告訴老師去!」結果就是道歉,想想老師也是沒有辦法,總不能打回來吧!

可是這事兒後來就一次、兩次、三次……甚至五、六次的發生,然後家長就坐不住了,告訴孩子:

「他打你哪裡,你就打他哪裡;他打你幾下,你就還他幾下!」

後來果然奏效了!

03

你不告訴他那是惡,他能把別人逼死

你不告訴他要反抗,他能被別人逼死

有次蔡依林在臺北演唱會上,播放了一個媽媽痛失愛子的視頻,現場歌迷一齊飆淚!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視頻中的小男孩是來自臺灣的葉永志,因為性格太像女孩,遭遇同學的霸凌致死。

在學校,他幾乎每天都受同學的欺負,嘲笑他是娘娘腔,甚至還趁他上廁所時,強行脫下他的褲子,檢查他是不是女生。

因此導致他每次要上廁所時,都必須提前幾分鐘下課,趕在同學上廁所之前跑出來,就這樣戰戰兢兢的活著。

有一次,葉永志依舊在下課前五分鐘離開教室去上廁所,但這一次他再也沒有回到教室。當發現他時,他已經倒在廁所裡,血流不止,最終搶救無效,當場死亡。

憤怒的葉媽媽把學校告上法庭,然而得到的判決時:心臟病突發。

「沒有解剖?怎麼知道他有病沒病?!」痛失愛子的母親,像瘋了一樣控訴,她翻出小永志從小到大所有的體檢證明,沒有一項證明兒子有過心臟方面的病史。

然而沒有人被她的淚水感動,失去孩子的只是她一個人,更多的人,選擇了旁觀和緘默。

兒子死後,葉媽媽開始了長達6年的上訴,難以想像那是一段怎樣的時光,一個貧窮的孤弱的媽媽怎樣堅持了下來。

然而,她勝利了!

經過六年上訴,法院改判學校三名主管業務過失致死罪。

但是這仍然彌補不了一個母親痛失愛子的傷痛。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僅因為他們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還因為他們對作惡毫無自控能力。

你不告訴他那是惡,他能把別人逼死。你不告訴他要反抗,他能被別人逼死。

遇到別人惡意的霸凌,除了要告訴父母和老師外,父母一定要教會自己的孩子學會反抗,捍衛自己的權益,這在孩子人際交往能力中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意味著自己的一個底線。將別人對你的欺負在試探中就扼殺掉。

合法正義不能夠向不法、非正義退讓,對這樣的不法侵害要給予迎頭痛擊。

04

對傷害自己的人回擊,

是人生最初也最珍貴的稜角

講真,這些年看到很多「孩子傷害孩子」的新聞:某個小學生因為被同桌各種欺負,導致神經衰弱,不敢上學。

曾經有一位小學生因為頭擦破了,就剃了個光頭,卻被一些同學嘲笑是光頭強,於是他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打了同學。

不傷人是一種教養,但不被別人傷害是一種氣場。而這一點,從孩子開始面對這個世界,就需要讓他們知道。對傷害自己的人回擊,這或許是人生最初也最珍貴的稜角。

李玫瑾教授在《開講啦》中也給家長們支了招。

一、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負別人。家長要告訴孩子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不能做,絕不能以大欺小。

二、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孩子一定要有體育鍛鍊,有運動,就有爆發力,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欺負,如果孩子從來不鍛鍊,沒有強壯的體格,輕易能被推倒,下次別人還會推他,好玩呀。

被傷害後不反抗,會讓孩子漸漸失去對這個世界最初的好惡的判斷。

所以,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不害怕地反抗;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學會立即保護自己,在不得不還擊的時候。

沒有人可以照顧你一生,而你要學會愛自己,從現在開始。

相關焦點

  • 你的孩子,如果被別的孩子打了,你會教育孩子怎麼辦?
    ,如果被別的孩子打了,你會教育孩子怎麼辦?」1教育界曾經有一個課題是:「你的孩子,如果被別的孩子打了,你會教育孩子怎麼辦?」無論是自己的意識,身體還是物品,這些對自我權力堅決的捍衛,會讓對方知道你不是那個可以任由人揉捏的軟柿子。因為很多孩子在最開始打人的時候都是帶著試探,你不反抗,只知道哭鬧,他則會越來越過分,他會慢慢跨越正常人際相處的那個範圍,來搶奪原本屬於你的權利。
  • 幼師天台掌摑幼兒,如果是你家孩子,你會怎麼做?
    ——「作為幼師真的很想發言,有的小孩在家寵得無法無天,打別的小朋友、搶玩具,根本不聽老師任何話」——「一定要教育好自己孩子,出了家門誰也保證不了能容忍你孩子犯的各種錯誤」如果被打的是自己家孩子,你會怎麼做?
  • 當你的孩子與別的小朋友因為玩具發生衝突時你會怎麼做?
    看到一個小女孩,因為喜歡別人的玩具,玩具的主人想要回來,可小女孩不給,女孩的奶奶說服了幾次,女孩都不給,氣的女孩的奶奶,丟下孩子就回家了,小女孩哭著在後面跑,奶奶掉頭回來,狠狠地打了女孩幾下,抱上哭著的小女孩就回家了。
  • 別的孩子想要玩玩具,你會怎麼做?會讓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嗎?
    這時我們不但不能勸孩子分享,還要維護孩子,幫他保護自己的玩具。當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玩得開心,自然會分享自己的玩具。也會從與別的孩子一起玩耍中得到快樂。教會孩子處理事情的方法孩子想要玩別人的玩具時,要及時勸阻不可以搶別人的玩具。用感同身受的方法教寶寶。
  • 當孩子被別的孩子「罵髒話」時,應該怎麼做?拉走孩子你就做錯了
    想想我們小的時候,也會經常和小夥伴吵架,但是通常可能轉頭就忘記是因為什麼,繼續愉快地在一起玩耍了,這也是小孩子非常珍貴的地方。不過現在的小朋友,由於網絡變得發達,很容易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信息。而且很多家長為了方便,還可能會直接把手機給孩子玩,並不會關注孩子拿到手機之後到底做什麼。網絡上面什麼信息都有,也會有一些網友個人素質很差,會說髒話。
  • 教育孩子,如果你瘋了孩子也會瘋
    他說:如果你作為父母,在管教孩子的事情上認為很焦慮,很複雜,很費勁,那麼你的方法一定錯了!因為,管孩子本身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如果你做好今天樊登提到的三個方法,那你就不會在教育孩子時覺得越使勁反而錯得越多!父母焦慮痛苦的根源: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成長。
  • 如果有人打你的孩子,請務必告訴孩子這幾句話,不要顧慮別的
    導讀:如果有人打你的孩子,請務必告訴孩子這幾句話,不要顧慮別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有人打你的孩子,請務必告訴孩子這幾句話,不要顧慮別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被自己孩子打了的父母,該不該打回去?你不教育,別人會替你教育
    被孩子打了,自己到底該不該反手給孩子打回去?要是打了孩子,孩子會怎麼樣?不打孩子又會怎麼樣?孩子為什麼會打家長?,比如在玩手機這件事上,別的孩子每天都可以玩手機兩時,有的孩子甚至能夠自由玩。不能任由孩子打,以免養成隨便打人的壞習慣。到了社會上,沒有人會像父母一樣寵著,父母自己不教育,到了社會上自然會有別人教育,並且,別人的教育可不會像家長一樣會心疼孩子。當被自己孩子打了,家長應該怎麼做?
  • 當著你面訓孩子,遇到這情況你會怎麼做?這位媽媽給對方上了一課
    不過現實始終都不盡人意,就是有一些人喜歡踩在別人頭上欺負你,以體現自己孩子的強處。別的家長既然當面指責自己孩子,那麼這個時候作為父母,我們肯定也要站出來,給自己孩子「打抱不平」!我還沒回過神來,結果對方家長也到了現場,還沒等到我說話,對方卻先來了一句:「你家孩子打我家娃是什麼意思啊?太不講道理了吧,怎麼教孩子的啊?」這位媽媽前前後後說了好幾句,如果這時候換做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 教育孩子要打屁股,小孩不打不成器。你打孩子的時候他會跟著學
    實際上,打屁股帶來的負面情緒可能會使他的行為更加惡劣。例如,不要因為孩子在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情況下嘗試過馬路而打他,而是應該讓他停下來,並告訴他讓他必須拉住父母的手。如果您的孩子在下次需要過馬路時停下來拉住您的手,請一定要記得鼓勵他。您可以嘗試說:"我為你學會牽著我的手而感到驕傲,你在安全方面做得很好!"表揚和積極的鼓勵是孩子向上的動力。
  • 孩子經常被同學打,打人孩子家長不管,學校不敢勸退,你會怎麼辦
    全班47名學生45人被打,打人孩子的家長放任不管,學校無法處理打人孩子,如果是你的孩子被打,你要怎麼做才能保護孩子?深圳一小學就發生了這樣一件荒誕的事情,某小學四年級某班的學生家長聯名請求學校勸退一名學生。
  • 如果你的小孩被大孩子打,作為父母該怎麼做?如何「打回去」
    兒子兩歲的時候跟小區一個同歲的孩子一起玩,那個小男孩有點多動,冷不丁就朝兒子臉上打了一巴掌,兒子當時被打懵了,男孩的媽媽趕緊道歉,我也沒說什麼,只是跟兒子說:哥哥剛才打你不是故意的,你看他跟你道歉了。其實只是男孩媽媽道歉了,小男孩跑開了。
  • 《少年的你》:如果孩子遭遇校園霸凌,你會怎麼做?
    越沉默,校園暴力就越厲害,這樣的循環,最後會傷害到每個孩子。 首先,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經常跟朋友在一起的孩子,會減少被欺凌的概率,朋友之間會互相影響互相維護,形成堅固的防護牆。
  • 當孩子打架,你會怎麼做?
    只是當孩子打架,我們應該怎麼做?而平時又要做些什麼準備?其實關鍵就一個:別傷害別人,保護好自己。如果父母能把這個觀念真正教給孩子。那就會少很多的衝突和校園欺凌了。有媽媽跟我說,每次兒子在外邊跟其他孩子搶東西,有時就會被對方打,可是孩子就是不動手,木木的讓別人把玩具搶走。然後就在自己面前鬧,要媽媽去拿回來。當媽的就急了,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 還記得兒子第一次跟人打架,站在那不知道怎麼辦?接連被另一個孩子推搡著。
  • 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為人父母最希望聽到的就是其他人對自己孩子的誇讚,甚至比誇自己還要讓母親覺得高興,這也應該是所有父母的「通病」。不過,當自己家的還準備被人誇讚時,父母都是怎麼做的呢?很多父母下意識反應就是否定,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那麼優秀,別人家的孩子才更好。
  • 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不過,當自己家的還準備被人誇讚時,父母都是怎麼做的呢?很多父母下意識反應就是否定,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那麼優秀,別人家的孩子才更好。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其實,「打擊教育」一直是很多中國式父母都崇尚的一種教育,在此類家長的心中,孩子千萬不能誇,一旦誇獎了孩子那孩子的小尾巴就會翹到天上去。覺得孩子就會越來越驕傲,所以家長就會非常嚴厲的打擊孩子的自尊心,你說我家孩子好?那我怎麼不覺得。
  • 如果你的孩子被老師「投訴」了,你會怎麼做?
    那麼,你見到孩子後,會怎麼說呢?我曾經採訪過很多家長,總結起來,大致會出現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直接型,另一種是間接性。直接型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見到孩子就是一段數落,有的家長甚至上綱上線,把問題上升到撒謊,欺騙的「高度」,忍不住吼孩子,打孩子也是有的。
  • 孩子被人打,二胎媽媽說,如果你不打回去,媽媽就打你
    日常和小朋友相處中,難免有紛爭,小孩子間有小打小鬧都很正常,只要不過分和有意,我們一旁的大人都會讓孩子去自行解決。但是,如果矛盾升級,你的孩子被人打了,孩子找你哭訴,你會怎麼解決呢?會礙著孩子是哥哥姐姐,所以弟弟妹妹小不懂事,讓孩子大度一點不計較的算了,還是直接讓孩子打回去?面對這樣的問題,其實只要家有能走能跑的孩子,就一定會遇到這樣事情的發生。
  • 孩子被別人打了,家長要怎麼做?
    學齡前孩子玩耍的時候,總會面臨各種磕磕碰碰打打鬧鬧,所以家長總是面臨一種困惑,就是孩子被別的孩子打了,到底是忍氣吞聲還是以牙還牙打回去?​我們以三位媽媽的的不同回應來看這件事:1、樂樂被小朋友打了,回到家告訴媽媽,媽媽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數落:「別人打你你不會打回去啊?你還好意思回來告狀?
  • 請務必告訴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
    01教育界曾經有一個課題是:「你的孩子,如果被別的孩子打了,你會教育孩子怎麼辦?」我一直不贊成從前的教育方式,對別人的傷害要忍讓,甚至要以德報怨,因為我覺得被傷害後不反抗,會讓孩子漸漸失去對這個世界最初的好惡的判斷,讓傷害的人知道自己不可以隨意被傷害,其實就是一種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