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帶著「福」字上天!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2020-12-19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0年1月16日11時02分,命名為「快舟·富強福」號的快舟一號甲遙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一星」的方式,將銀河航天首發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2020年快舟火箭的第一次發射。

劉偉/攝

「快舟·富強福」號發射的銀河航天首發星,是由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該衛星採用Q/V和Ka等通信頻段,具備10Gbps速率的透明轉發通信能力,可通過衛星終端為用戶提供寬帶通信服務。衛星入軌後,將在軌開展相關技術和業務驗證。

劉偉/攝

此次發射正值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快舟·富強福」號火箭箭身上塗刷了中國航天定製「福」。定製「福」字由中國航天科工航小科工作室精心設計,在書法原創的字體上,描繪出快舟火箭、玉兔月球車、北鬥衛星、天鯤衛星、行雲衛星、虹雲衛星、空間飛行器等航天元素。生動詮釋中國航天2019年的諸多重要事件與高光時刻,同時彰顯著中國航天科工人在星辰大海的徵途上,用奮鬥創造著中國奇蹟,用創新書寫著國家富強。

劉偉/攝

「快舟·富強福」號快舟火箭的成功發射,不僅寓意著中國航天人對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美好祝願,更表達出航天科工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2020年,用航天夢助推中國夢早日實現的美好期許。

快舟運載火箭團隊 唐詩/攝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研製,航天三江所屬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發射服務,是一款小型固體運載火箭,採用國際通用接口,主要為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具有入軌精度高、準備周期短、發射成本低等特點。

來源:中國航天科工微信公眾號 編輯:黃品超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快訊| 「快舟•富強福」號火箭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快訊 | 「快舟•富強福」號火箭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2020-01-16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福上天了!「快舟·富強福」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據新華視點報導,1月16日,命名為「快舟·富強福」號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一星」的方式,成功將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銀河航天首發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正值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快舟·富強福」號火箭箭身上塗刷了新春「福」字、「富強福」等元素,代表了中國航天人對祖國和人民美好的新春祝福。
  • 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2020-01-17 1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快舟一號甲火箭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將提供5G通信
    央視網消息:今天(16日)11點0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執行發射任務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面向商業航天市場研製的一款小型固體運載火箭,採用國際通用接口,主要為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具有入軌精度高、準備周期短、發射成本低等特點。
  • 半月3次發射!10Gbps通訊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成功
    10Gbps通訊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成功  黃琨 • 2020-01-16 23:45:37 來源:前瞻網 E2019年的紅火,開年的多發火箭均順利發射。
  • 11時02分轟的一響,大火箭發射升空,銀河航天首發星成功入軌
    近些年來,我國在航天科技領域的發展成績,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外空探索,例如「嫦娥探月工程」,還是載人航天方面都有著顯著的成效。而在衛星發射方面,中國的航天人更是針對不同用途的衛星,研發了多款型號的運載火箭,這其中為讓國人熟知就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
  • 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寬帶通信衛星
    北京商報訊(記者 石飛月)1月16日11時0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銀河航天首發星是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航天」)自主研發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
  • 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
    1月16日,「快舟·富強福」號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一星」的方式,成功將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現在,IT之家從銀河航天微信公眾號了解到,2月16日,中國首顆通信能力10Gbps的銀河航天首發星完成了通信能力測試。
  • 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 雷軍:看好商業航天未來
    中證網訊(記者 楊潔)據新華社消息,1月16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快舟一號甲酒泉送銀河航天首發星入軌 衛星姿態正常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樊俊卿】2020年1月16日11時0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i-Family|銀河航天首發星順利入軌 邁出太空網際網路第一步
    IDG君寫在前面:從首發星開始,銀河航天邁出了「太空網際網路」徵程的第一步。該衛星採用Q/V和Ka等通信頻段,具備10Gbps速率的透明轉發通信能力,可通過衛星終端為用戶提供寬帶通信服務。衛星入軌後,將在軌開展相關技術和業務驗證。
  • 銀河航天首發星完成3分鐘視頻通話測試——衛星網際網路來了
    圖① 銀河航天首發星技術研發團隊正在工作。 圖② 2020年1月16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銀河航天首發星即將發射。(資料圖片)圖③ 銀河航天首發星的「太陽翼」呈展開狀態。(資料圖片)         不久前,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航天」)首發星首次實現3分鐘以上通信應用試驗。工作人員使用手機連接銀河衛星終端提供的WiFi熱點,通過這顆5G衛星實現了3分鐘視頻通話。   這次通話註定將在中國商業航天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國內首顆低軌寬帶5G衛星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邁出「太空網際網路」第一步
    2020年1月16日11時02分,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地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本次執行任務的火箭是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銀河航天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鳴表示:「從首發星開始,銀河航天將跨出「太空網際網路」的第一步,未來銀河航天將通過規模化研發和生產低成本、高性能的5G衛星,構建太空網際網路,彌合數字鴻溝,讓5G衛星網絡連接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 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圖片來源:銀河航天方面供圖今日(1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方面獲悉,2020年1月16日11時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
  • 聯播pro:中國乘客在曼谷被搜身/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鄭州...
    社會熱搜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1月16日11時0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銀河航天首發星是我國首顆通信能力超過10Gbps
    中國第一套小功率霍爾電推完成在軌測試:推力10毫牛6月15日21時44分37秒,銀河航天首發星電推進首次點火成功,截至6月17日共計點火8次,均取得圓滿成功,陽極放電電流運行平穩,累積點火時長超過10000秒。來自民營航天企業銀河航天的消息:這標誌著我國低軌小衛星第一次成功實現了電推進系統的在軌應用。
  • 富強福號上天,中國航天科工快舟火箭硬核拜年
    2020年1月 16 日,中國航天科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命名為快舟·富強福號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將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據悉,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航天三江集團所屬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研製的一款小型固體運載火箭,採用國際通用接口,主要為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具有入軌精度高、準備周期短、發射成本低等特點。
  • 「絲路天圖」首發星2021年發射,中國人保助力航天產業發展
    服務秦嶺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需求,服務我國「衛星網際網路」高速發展需求。星座首發星「秦嶺-西電1號」計劃於2021年上半年擇機發射,星座組網計劃於2025年完成。中國人保財險陝西省分公司將利用自身的商業航天產業鏈和行業服務方面的經驗優勢和專業優勢,為「絲路天圖」星座項目提供專業、廣泛而有效的業務支持和資本運作服務。
  • 銅川「絲路衛星」星座首發星「智星一號A星」成功發射
    12月22日12時37分37秒,銅川市發射的第二顆衛星——銅川「絲路衛星」星座首發星「智星一號A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成功升空,13時00分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銀河航天首發星電推進系統實現在軌應用
    近日,銀河航天首發星電推進首次點火成功,截至6月17日,首發星電推進點火共計8次,均圓滿成功,陽極放電電流運行平穩,累積點火時長超過10000秒,標誌著我國低軌小衛星首次成功實現電推進系統的在軌應用。在整個研製過程中,銀河航天與研製方502所共同努力,通過共同制定模塊化方案,實現了推進系統集成與整星總裝的並行開展,縮短了研製周期;該模塊出廠前完成了氙氣工質的在京加注,優化了發射場工作流程,通過理念的創新和流程的優化,打破了推進系統原有研製模式,為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的批量化生產探索了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