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發行20元新鈔,背面印有8位先驅者,為何有一位中國人!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全球最國際化國家之一,當地居民大多都來自移民,數據統計其中華人便佔了百分之五十,而這些華人大多來自中國南方,最為著名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他的父親祖籍便是在中國廣東,除了李光耀之外,實際上在新加坡還有一位華人,深受民眾尊重,不僅如此,在中國也備受讚譽,並且為祖國做出巨大貢獻,值得一說的是,在去年的新加坡出版新鈔20元的時候,背面就把他的頭像印在了背面以示致敬,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值得一說的是,能夠印在貨幣上的人,一般都是先驅者或者對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對於貨幣的票面設計,不僅要提現人民性質,更甚至要彰顯國家威嚴,就在新加坡去年發行的貨幣上,正面印著新加坡建國一以來第一任總統依沙克以及其他領導人,對於他們的貢獻毋庸置疑,而讓人質疑的是,除了新加坡本國人之外,在背面還印有一位華人代表印,此人正是陳嘉庚
陳嘉庚,1874年出生在福建廈門市,對於他的聲譽,當地人算是家喻戶曉,1913年,陳嘉庚創辦了集美小學、集美中學、師範、水產、航海、商科、農林等校和廈門大學,為中國文化事業做出諸多貢獻,早前雖然身在南洋,但是心繫祖國,結識孫中山先生積極參加革命運動,而就在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身在國外的陳嘉庚利用自己的職位之便,進而發起募捐行動,以此緩解中國抗戰時期的經濟壓力,與此同時,當得知俄國主要軍用鐵路慘遭損壞,陳嘉庚一面號召有志之士,另一發麵捐款捐物,召集了不少司機和汽車修理工第一時間送往國內
對於抗日活動,陳嘉庚雖然並未曾上過戰場,但是他對抗日精神值得後世人學習,毛主席曾評價他為「華僑氣質。民族光輝」的愛國人士,對於他的貢獻猶如革命事業一樣偉大,除此之外,陳嘉庚在新加坡境內,也做出不小功績
自從陳嘉庚來到新加坡之後,開辦了許多工廠,提升了新加坡固有經濟基礎,與此同時,正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陳嘉庚的財富不斷提高的同時,還不忘「報恩」,對於這片土地,陳嘉庚開辦學校,為新加坡教育反面做出極大貢獻,我們都知道,教育能喚起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從而開闢人性發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對於陳嘉庚的舉動,也是為新加坡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動力基礎
正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自從新加坡經濟實力崛起之後,當地民眾也非常感激陳嘉庚,於是才會把他的頭像印在鈔票後面,為的就是記住他的功績,除此之外,值得一說的是,雖然備受新加坡人民愛戴,陳嘉庚也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一直保留中國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