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有腫瘤,排便早知,身體有6個異常,表示腸道已「病」得不輕

2020-12-20 荊山浮屠話健康

林小姐還不到40歲,在排便時突然流出鮮血,她誤以為是大姨媽來了,並沒有太注意。隨後,幾天裡下腹有些腫脹,她也放任不管,以為只是月經期,另外自己這一段時間變胖了。直到有一天,突然劇烈腹痛,被家人緊急送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自己患上大腸癌。

肚子腫脹、排便出血,很多人發現自己有這兩個症狀時,都以為只是單純的胃腸不適或便秘、痔瘡所致,豈料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危險的疾病,大腸癌。人體大腸全長約1.5米,由盲腸、結腸和直腸組成。結腸可細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大腸癌則是指結腸或直腸的癌症。

根據有關資料統計,大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近十多年發病率上升較高的疾病,目前我國每年有38萬人新患大腸癌,其中有19萬人死於大腸癌。好發年齡為50歲或以上,男性居多,約是女性的1.65倍。

大腸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根據相關結腸癌患者的數據統計顯示,結腸癌的致病因素5%是基因病變,20%是家族病史,75%不明原因,也就是說絕大部分患者患上癌症的直接因素不明,但跟人們的生活飲食習慣有較大的關係,如以下幾種飲食和生活習慣有較大機率患病:

攝取過多紅肉,加工食品;

抽菸飲酒;

缺乏運動;

肥胖;

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

隨著年齡增長也提高了患大腸癌的風險。

一般醫學界認為,飲食習慣跟大腸癌有較大的關係。據了解日本是大腸癌患病率最低的國家,這是跟他們的飲食習慣有較大關係,日本人飲食多樣化,比較均衡,而且新鮮的海魚是其主要的菜餚,我國比較喜歡煎炸、燒烤的烹調方式,對大腸癌發病也有所影響。

得了大腸癌,身體會有6個異常

許多大腸癌病患無明顯症狀,等去醫院檢查不適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不過如果能夠儘早注意身體上的一些細節,應該可以發現患病的徵兆:

1、腹部時常絞痛:一般肚子疼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腫瘤壓迫了神經或者侵犯神經;另一種則是腫瘤堵塞腸道,導致腸梗阻的情況。不過大腸癌早期往往疼痛不明顯。

2、肚子脹:腸道有腫瘤,無法排氣、排便,再加上腫瘤壓迫,就可能出現肚子脹的感覺。

3、排便出血,形狀改變:排便血色呈現鮮紅或者暗紅色,並且患者沒有痔瘡等肛門部位的損傷,要懷疑是大腸癌;此外,糞便形狀出現細條樣、扁平樣或者有凹陷的,說明腸道有腫瘤壓迫,提示有病變。

4、排便習慣改變:持續一段時間的不明原因的腹瀉,呈現稀水樣便,或者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便秘,要警惕是否是大腸癌;

5、胃口變差,體重下降:大腸癌會引起胃腸道的異常,消化不良,腹部脹痛,自然也沒有胃口進食;腫瘤持續增長,再加上胃口差,進食不多,導致人體營養缺乏,到了後期出現惡液質,消瘦會更厲害。

6、腸道阻塞,無法排便:腫瘤阻塞了腸道,讓大便無法順暢排出,甚至堵住了,這時候肚子會脹大,並且可能有劇烈疼痛。

如果發現有以上的症狀,建議儘早做大腸鏡檢查,以策安全。越早發現癌症,治癒率可大幅度提高。

有家族病史,儘早用大腸鏡檢測

大腸癌有一定的家族史遺傳因素,尤其是直系親屬有大腸癌發病的,應該儘快檢查大腸鏡,那麼什麼年齡開始呢?如果親人在40歲時患上大腸癌,那就應該在他確診患病年齡的前5到10年,自己也進行檢測,也就是30歲就要進行大腸鏡。如果沒有家族史,那麼50歲後的老人也應該定期檢查。

很多人不喜歡進行大腸鏡,因為有人說做大腸鏡非常難受,也有人覺得很尷尬羞恥。畢竟一條管子從肛門直通腸子,這感覺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承受的。其實,患者不用過於擔心,在進行大腸內窺鏡檢測前,醫生會給予病人注射止痛和肌肉鬆弛劑,而且在檢查過程中,病人也可以隨時改變姿勢,改善不適的狀況。

對於做大腸鏡檢查,大家其實可以算一筆帳,如果沒有提前檢查,那麼一旦患了大腸癌,醫藥費會大大地提高,生存率也降低了,得不償失。而且,大腸癌大部分都是由腸壁上的息肉惡變成腫瘤的,若在大腸鏡檢查時發現息肉,甚至可以當下切除,避免以後發生危險。

此外,也可以進行糞便的篩查,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雖然沒有大腸鏡直觀,準確率高,但也有六成的準確性,也可以避免患者的排斥心理。

參考資料:

杭州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大腸癌白皮書》

人民網:直腸癌的早期症狀還有哪些?這類人群容易患上腸癌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早起上廁所時,排便若有5種情況,趕快檢查,腸道「病」的不輕了
    所以說,一天中最佳的排便時間,應該是早上起床之後,大約在早上6-7點之間。 俗話說「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渣」。腸道健不健康,其實從排便就可知道一二。 早起上廁所時,排便若有5種情況,快去檢查,腸道「病」的不輕了! 情況一、大便性狀改變
  • 長期有這3個症狀,腸道可能「病」得不輕
    因此要了解大腸病變有哪些信號,發現身體的異樣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只有身體恢復健康,腸道維持功能良好,出現的不良症狀才會改善,否則引發的是惡性腫瘤,身體又長時間有不良症狀沒有重視,腸癌耽誤治療發展到了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會明顯降低。
  • 身體若有3個異常,腸道已「病」得不輕,當心腸癌已找上門
    我們人類的腸道在1.5米左右,而且腸道是我們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是「排洩廢物」的通道。 那麼什麼是腸癌?顧名思義,腸癌是指發生在腸道的癌症,包括結腸癌以及直腸癌兩種,腸癌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群。
  • 腸癌早期有症狀嗎?若出現這4個異常,腸道或已「病」得不輕
    2、排便習慣改變到了中晚期的腸癌會讓患者排便習慣改變,身體保持健康,又有良好的排便習慣養成,排便是比較規律的,每天會有一到兩次的糞便排出,說明消化系統功能維持正常。但是,部分人規律的排便習慣不再保持,有時一天多次上廁所,有時又連續幾天都沒有糞便排出,這種不規律的排便情況很可能是局部腫瘤形成。在腫瘤生長的過程中影響消化系統功能,腸道功能紊亂,糞便排洩就會有異樣。
  • 大腸中腫瘤上門,排便會有變化?身體浮現這幾種異常時,也要警惕
    大腸腫瘤的致死率也很高,這就需要人們時刻引起注意,預防大腸腫瘤的出現。一旦出現疑似大腸腫瘤的症狀要及早就診。哪些異常或是大腸腫瘤作怪?1、排便上的變化因為大腸屬於人體的消化系統,對人體的排洩以及新陳代謝起著重要的作用。
  • 你身體出現這4種表現,腸道已「病」得不輕
    4、另外如果患者存在一些大腸的非癌性疾病的話,像一些炎症性腸病,或者息肉病,腺瘤等,也有可能會導致發生直腸癌。5、所以其原因有很多,建議有一些高危因素的人群,要注意直腸癌的篩查。二、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呢?1、腹脹、腹痛,直腸癌通常表現為胃腸功能紊亂或者是腸道梗阻,而這些危害通常表現為腹脹、腹痛等情形,其特點通常為隱痛和脹痛,發病部位更多集中在下腹部,症狀逐漸加重。
  • 腸癌多是「拖」出來的,出現4種症狀,十有八九腸道「病」得不輕
    腸癌多是「拖」出來的,出現4種症狀,十有八九腸道「病」得不輕 1、便秘腹瀉交替 這是因為,當腸腔中的腫瘤,長得很大的時候,會堵死腸腔裡的管腔。 因此就會產生排便不通暢的症狀,但當腫瘤脫落的時候,則有可能表現為腹瀉。 2、體重異常
  • 腸道有癌「糞」先知——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正經科普
    常言道:拉屎放屁,天經地義,雖是個不登大雅之堂的話題,但對於醫生來說,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臨床情報來源。 大便往往是腸道和身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它可以提示咱們的身體是不是出了問題,甚至還可以告訴我們是不是得了癌症。
  • 腸道不好,大便會有變化嗎?出現3個「異常」,小心腸癌「上身」
    出現3個「異常」,小心腸癌「上身」首先,這樣的便便,才是優質便便●長相:類似香蕉,或是,帶有大腸裂紋的條狀,落水後微微漂浮在水中,表示便便的水量足夠,不會太過幹硬,如果,纖維質吃得足夠,還會帶有些許氣孔。●重量:約200~300克,可以分成2~3條,每條2~3公分粗。
  • 直腸癌多是「拖」出來的,身體出現4種表現,腸道已「病」得不輕
    但早期直腸癌則不相同,如果能在早期發現,並及時進行腸癌根治術,配合醫生後期治療,患者五年內生存率會有明顯提高,甚至是達到80%以上!在發展期患者可出現一天多次大便、多天一次大便等異常反應,有部分患者還會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的腸易激症狀,總之就是和以前的大便習慣有明顯差異,且持續兩周以上都沒有緩解。之所以會有類似症狀,是因為癌症腫塊和分泌物對腸道造成了刺激,因而改變了排便規律。
  • 大便時,若有這3種異常,可能是大腸已「癌變」,早發現早治療!
    在我國差不多約有14萬人被確診為直腸癌,那麼很多人都是在發現的時候就已經到了晚期了。大便時,若有這3種異常,可能是大腸已「癌變」,早發現早治療!排便次數不正常在一般的情況下,如果是人們的飲食非常的正常的話相對來說腸胃的健康狀況也是非常好的,那麼對於食物的消化以及分解的能力也是很強的,人們的排便次數是非常正常的,那麼每天是排1~3次左右是很正常的,如果是腸道出現了癌變的話,那麼排便的次數就會有一些改變,比如說可能就會排便的次數增多,或者是減少如果是發現自己的排便次數比較多的話
  • 醫生提醒:4個異常上身,請別再拖,或是腸道有腫瘤
    王女士近年來頻繁感覺腹部不適、排便異常前來就診,醫生建議王女士做個腸鏡確定病因,起初王女士也是百般不願,認為並不是什麼大病,只需要開點藥服用就可以,但在醫生的勸誡下無奈去做了腸鏡,結果顯示腸道有異物,進一步做了病理檢查顯示居然是腸癌前期。
  • 揚州一女子排暗紫色血便 一檢查大腸裡長100多顆腫瘤
    市中醫院外科門診副主任醫師史建中告訴記者,病人從大腸到直腸,長了100多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腫瘤,最小的黃豆大,最大的直徑有3釐米,「這是多發性腸道息肉病,較為罕見,癌變大多在39歲到40歲之間。」經過詢問,史建中進一步了解到,劉女士的父親就是患該病去世。「原本準備安排在年後手術,提前到年前。每遲一分鐘,都會增加風險。」
  • 腸道出了問題也不知道?身體出現這6個跡象,就不能輕視了
    人吃五穀雜糧,就沒有不生病的。正是因為我們需要攝入食物,才能給身體供給營養需求。然而當食物從口中吃進去,再進過胃腸道進行消化和吸收,再經過肝腸循環,有用的物質才能被人體徹底利用,食物中的廢物和殘渣就會經肛門排出體外。
  • 腸道疾病有哪些症狀 這些症狀需注意
    2、腸道病變時會噁心、嘔吐高位腸梗阻或腸運動功能異常時,常有此症狀。3、腸道病變時會腹痛腸道炎症、腸梗阻、腸穿孔、腸袢缺血等均可出現急性腹痛。腸道腫瘤或慢性炎症病變則常有持續性腹痛。5、腸道病變時會便秘腸道運動減弱,腸壁肌層張力降低,結腸、直腸因炎症或腫瘤致腸腔狹窄,可引起大便秘結。便秘也可由藥物、生活規律的改變、飲食過少過精、食物中的纖維含量過少所引起。所以便秘不一定都是腸道有器質性疾病。
  • 連續一周沒有排便,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胃腸病學會 (AGA)將慢性便秘定義為存在以下2個或2個以上症狀,且至少達到3到6個月: 排便頻率減少(每周排便少於3次); 排便費力; 糞便變形; 糞便乾結;如果只是偶爾的排便不出,或排便辛苦,可能只是身體的正常反應,不用過分緊張。早晨起床後和飯後兩小時排便更好嗎?答案是:幾點排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排便一定要規律。每天有規律排便的人,身體才可能更健康。
  • 腸道有癌的人,排便時往往會有3種異常,若你有,儘快做肛門指檢
    看到這裡很多人開始恐懼,直腸癌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其實早期直腸癌治癒率很高,幾乎有九成的把握,並且五年內復發機率很小,並不會影響患者的壽命。因此,早早地發現異常,積極的治療,才是拯救生命的良方。都說腸道有沒有癌症,大便最了解。我們每天吃下去的食物經過胃部、大腸,最終就來到直腸,直腸是食物最後停留的地方,排出來後就會形成大便。
  • 得大腸癌的人,排便時常有這4個症狀,你可能還沒留意到
    要讓身體保持健康,營養物質吸收能力增強需要呵護腸胃,腸胃保持功能良好,食物攝入後消化速度加快,營養物質也可以被人體及時獲取。但是,很多人大腸出現了病變,在腸道疾病影響下排便會有異樣,特別是癌細胞產生不容忽視。
  • 多數腸病患者,發現時或已嚴重,提醒:若排便有這些異常,應留心
    1、排便習慣有異常當人體形成固定的排便規律後,在沒有腸道疾病時規律不會被輕易打破,比如每天餐後有便意想排便、早起例常排便等。當腸道內發生了癌變,癌細胞就會不斷刺激腸道內壁,造成排便系統紊亂,排便次數對比之前有了明顯變化,比如一天多次大便,或者幾天一次大便、腹瀉或便秘交替出現等,這都可能是腸癌到來的信號。
  • 腸內有癌,一般有哪些異常表現?多吃4物,好腸「不請自來」
    有人說,只要腸胃健康了,人也就健康了,這話是有道理的。你的腸胃健康了,吃什麼都香,幹什麼都有勁,你的身體也不會差那兒去。腸道不僅是消化器官,更是人體最大的免疫排毒器官,影響到機體免疫力、健康及精神狀態等諸多方面,被稱為「身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