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相信不少人曾經有過這樣的童年:為了收集小浣熊卡片,買回來一包包的乾脆麵,吃不完還讓同學幫忙吃。當這些人長大後當上父母,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也慢慢開始進入這樣的童年,只不過,他們收集的是奧特曼卡片。
小學家長恐怕頗有感慨,放學後孩子總愛扎堆在小賣部前,為的就是買回一張張奧特曼卡片。買回卡片後,他們通過「拍片兒」的方式贏得卡片,努力集成一套,或者直接購買,重複的卡片交換或者不要,為的就是集齊一整套。
按理說,孩子們有這樣的愛好也不為過,畢竟誰還沒有經歷過呢。但無論做什麼事,過度痴迷就不好了。我一個朋友的兒子,為了集齊奧特曼卡片,曾瞞著爸媽偷家裡的錢。後來還在小賣部裡欠了債,直到小賣部老闆找上家長,朋友才發現真相。結果一合計,兒子為買奧特曼卡片,已經前前後後花了近千元。
原來,奧特曼卡片不值錢,但想要集齊奧特曼卡,卻需要花很多錢。據悉,這樣的卡牌十張一包,價格從二元到五十元不等,裡面的卡片等級是隨機的。卡片價格越貴,抽到高等級的機率越大。孩子們為了湊齊一張十顆星的頂級卡牌,往往會費勁心思買買買,不知不覺錢就花超了。
朋友得知消息後跟老師溝通,才發現兒子對卡片痴迷得有些過火了。偷錢倒也罷了,兒子上課頭也會鑽到課桌桌鬥裡,不知道在擺弄什麼。為了戒掉兒子的癮,朋友出了狠招。他去批發市場找到賣卡牌的,直接買了幾大盒。兒子一開始高興壞了,因為別人沒有的他都有。慢慢地,就見兒子對卡牌的興趣淡了,放在家裡連看都不看。朋友的挽救計劃成功。
朋友的這招,在心理學上其實有出處。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們對於自己越是匱乏的東西,越是痴迷。尤其在有外力阻擾的情況下,人們對某事物會呈現偏執狂般的喜愛。這就如同大禹治水,越堵越泛濫。這位父親為此採取了「堵不如疏」的方法,一下子滿足了孩子的收集願望,反而讓孩子覺得「收集卡片」不再有艱巨性和神秘性可言,對它的執著也因此被破除。
「堵不如疏」用在教育上,是個挺不錯的方法。曾經有位家長因孩子牙不好,嚴禁孩子吃巧克力,後來孩子對巧克力到了痴迷的地步,甚至外出碰到小朋友吃巧克力,會發瘋地去搶。後來媽媽痛定思痛,給孩子解了禁,並買回一大箱巧克力,告訴孩子可以隨便吃。孩子狂吃幾天後,巧克力癮解除,以後再看見,就熟視無睹了。
通過以上事件,家長對教育孩子是否有所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