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可怕的兩歲」怎麼辦?一個小遊戲,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2020-10-16 婷媽alan

文/婷媽

我們經常發現,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等他們長到兩三歲,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或思想,開始不願聽家長的話,甚至會無理取鬧。

有時候你不讓他做的事,他偏要去做;爸爸媽媽批評他,他往往越是反抗。這可能就是大家常說的「可怕的兩歲」。這時候,孩子進入第一個叛逆期。

而且,這時候,孩子的叛逆心理一旦形成,就會出現屢教不改的壞習慣。

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如果還是按以前的老辦法,批評教育,根本無濟於事,可能更加引起孩子的逆反。所以,這時候,家長朋友應該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遊戲,讓孩子樂於糾正壞習慣。

魯迅說:「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

高爾基說:「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

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說:「遊戲是兒童期最純淨也最具心靈性的活動,同時更是人類整體向外的表達方式。」

遊戲對孩子的成長意義重大。通過一起遊戲,孩子在歡樂與笑聲中,用安全的方式交流了情感,感受到了父母的愛。

有趣的遊戲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勝心和進取心,使他們自覺地改掉壞習慣,從而養成一個好習慣。

兩三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視覺方面的意識,他們會有很好的創意。

可以藉助一些漂亮的不乾膠貼紙,來滿足孩子們想要獨立自主的需求。當你覺得孩子表現得很棒的時候,可以獎勵孩子漂亮的貼紙,這樣的視覺強化,讓他們也覺得自己很厲害、很能幹。

當我們想要寶寶做某件事,或者不做某件事時,我們都可以採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實現約束孩子行為的目的。具體可以這樣做:

1. 定一個簡單的目標

比如,我們想要孩子按時睡覺,可以在一張紙上,畫出來。可以畫一張床,當孩子能按時睡覺時,可以獎勵他一張有顏色的貼紙,讓他貼在有床的紙上。一張貼紙代表一天,一個星期七天都能按時睡覺,再獎勵孩子一張」你好棒「的貼紙。

2.設置明確的獎懲制度

很多時候,獎勵是使孩子聽話的最好的方法。我們可以和孩子約定好,當圖片上貼滿了獎勵貼紙的時候,還可以兌換更大的獎勵,比如可以買一個喜歡的玩具、吃一次想吃的美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張紙貼在孩子房間的牆上,貼在他能夠天天見到的地方。並且,能夠隨時提醒他,他的目標是什麼。

3.設置一段合理的期限

一個目標如果定得太長,一直沒有兌現,則孩子可能會氣餒。所以,我們還要設置合理的獎勵期限。我們要讓孩子能直觀地看到自己每天都有小小的進步,讓他有滿足感。對於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來說,兩天到一個星期,已經是很漫長的一段時間了。等一周以後,可以重新再制定一個新的目標。

總結:

這個遊戲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對孩子的激勵作用是很明顯的。對於孩子來說,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他們對於這些來之不易獲得的獎勵會倍加珍惜。

實際上,孩子的每一個習慣,我們都可以採用這樣遊戲的方式來改進。只要爸爸媽媽肯多花一點時間,多花一點心思,讓寶寶改掉習慣一點也不難。不僅如此,通過遊戲,親子間的感情連結也會更加緊密的。

(圖片來源網絡)

婷媽alan,10歲女寶媽,親子講師,多平臺原創作者。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留言與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如果有育兒或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我們一起成長為更好的父母。

相關焦點

  • 孩子壞習慣很難改掉?那是家長做法有誤,三招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文/小熊育兒日記對於孩子的壞習慣,許多家長都非常的苦惱,不知道要如何幫助孩子改正壞習慣,這也就是一些家長往往會運用錯誤的行為來幫助孩子改正,但最後的結果卻並不明顯。最近一段時間魏女士就,就因為孩子的壞習慣感到頭痛。
  • 如何讓孩子改掉磨蹭的壞習慣?
    孩子為什麼磨蹭?怎樣才能讓他改掉磨蹭的壞習慣呢?造成孩子磨蹭的原因通常有兩個:一是孩子的時間觀念差。在他的思想中還沒有形成時間觀念,不知道什麼時間該幹什麼,做事情缺乏緊迫感!二是因為孩子對當前自己所做的事情興趣不夠。比如寫作業磨蹭的孩子,是因為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不夠,寫作業只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已。那麼,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壞習慣呢?
  • 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家長掌握3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現在好多孩子有了「丟三落四」的壞習慣,放學回家做作業,不是把寫字本落學校,就是把鉛筆、橡皮擦落學校,父母每天不停的給孩子買作業本、鉛筆、橡皮擦,孩子的這個壞習慣,很是讓父母頭疼。 其原因在於,家長忽略了孩子需要獨立去做事情這個問題,家長總是關注孩子能不能適應新的環境,能不能考上一個好的學校,卻忽略了要幫助孩子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 怎麼幫助孩子改掉愛玩遊戲的壞習慣
    接下來我們就分享兩個問題:孩子為什麼會沉溺於遊戲?以及怎麼幫助孩子改掉愛玩遊戲的壞習慣?一、孩子為什麼會沉溺於遊戲?2、從眾心理是孩子玩遊戲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很多孩子那些玩遊戲、看小說、攀比的壞習慣都始於周圍同學的影響,當身邊的同學都在討論某個遊戲、某個話題而自己卻融入不進去難免會有失落的情緒,和想要和大家相同的衝動。於是一旦有一個小群體開始玩一款遊戲時,這款遊戲很容易擴散開來。
  • 怎麼改掉孩子說髒話狠話的壞習慣
    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孩子不知道從哪學了髒話回來,到處亂講:「屁屁、臭臭、你滾、打si你……」你開始緊張起來,趕緊問他:「你從哪學的?以後不許說這種話。再說不允許你吃飯!」「臭媽媽,我不喜歡媽媽啦,我要把媽媽丟出去。」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網上有說這種情況不能說也不能管,否則孩子會覺得有趣,更喜歡說這些話。也有說必須要管,不然孩子分不清是非好壞。
  •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可怕的兩歲」?
    最近有寶媽跟我抱怨,「我家2歲的孩子老是把'不','不行','不要'掛在嘴邊,真讓人崩潰。家長都愛聽話的孩子,但其實,兒童發展心理學表明,孩子開始喜歡說「不」,意味著孩子有了自主意識,慢慢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是每一個孩子和家長都需要面對的」可怕的兩歲「階段。
  • 寶寶總愛吸手指該怎麼辦?家長們要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如果孩子到了五歲以上還在吸手指,這個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改掉吸手指的壞習慣會更加困難,孩子已經對吸手指的習慣產生了依賴,就算上了癮一樣。家長要想幫助孩子改掉會有一些難度。孩子長大後,不但會吸手指,還會啃指甲,手指長期在孩子的吸吮、啃咬下也會使孩子的手指頭出現受傷、變形的情況。吸手指是大多數孩子都會有的行為,兩歲以前的孩子喜歡吸手指屬於正常現象,但兩歲以後的孩子還在吸手指怎麼辦?家長要找到孩子吸手指的原因,再對症下藥。
  • 如何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如何改掉孩子的壞習慣不要讓孩子養成打斷別人講話的習慣當你說話時,孩子也許迫不及待的想告訴你一些事情或者問你某些問題。如果我們放縱不管,長期發展下去,孩子會越發的以自我為中心,認為隨時發言是自己的權力,理所當然。這不僅不禮貌,更對以後的學習生活造成影響。孩子在學校首先是聽老師的講述,如果這時候孩子被個別問題困擾著,甚至是打斷老師講話,都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
  • 為什麼兩歲的孩子「可怕」?其實是有原因的,家長有必要了解清楚
    於是,瑩瑩媽就找到了自己一個在育兒機構工作的朋友,想要搞清楚應該怎樣對待瑩瑩的這種情況。而朋友在聽完瑩瑩媽的敘述之後,很快就明白了發生了什麼。原來,瑩瑩這是到了「可怕的兩歲」時期了,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本身很可能會出現情緒多變、脾氣暴躁、蠻不講理、撒嬌哭鬧等。很多以前的乖寶寶,一到兩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逐漸變得像「小霸王」了。
  • 改掉一個兒童的壞習慣為什麼那麼難?
    生活及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兒童有許多壞習慣,比如不愛整潔,不講衛生,作業馬虎,書寫潦草,隨地吐痰等於是,我們便會去引導和教育他們:你這是一個壞習慣,應當改正,你應當按照正確的方式去完成或做這件事。可是,一旦沒有旁人或外力的幫助與督促,大多數兒童會按照以前的不良習慣行事。或者,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大量的精力去矯正他們的不良行為,可是往往收效甚微。為什麼一個兒童要改掉一個壞習慣或不良行為那麼難呢?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習慣的形成。我們說習慣,是一個人或兒童在長期的生活和行為方式中逐漸養成並固定下來的一種行為或思維方式。
  • 孩子迎來「可怕的兩歲」,該怎麼辦?這幾點教會你如何應對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詞:「可怕的兩歲」,好像寶寶一到兩歲左右,「小天使」就會變成「小惡魔」,脾氣大、善變、沒事就哭.....這時候該怎麼辦呢???我們想要應對他,首先就要了解他!只有了解,才能多一分諒解,才會知道,哦,原來這不全是他的錯,而是他的認知水平決定了他現在的行為。
  • 如何才能改掉孩子的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孩子從小養成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甚至會跟隨他們一輩子。特別是平時的壞習慣,如果不注意,不及時改正,遲早有一天這些小問題會釀成無法挽回的大問題。不想害了孩子,這些壞習慣一定要讓孩子改掉。比如談談要求,什麼情況可以滿足他們,這才能幫助孩子改變壞脾氣。切忌在孩子哭鬧時哄他,對他說一堆話,講一堆道理,這樣往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他根本聽不進去的。
  • 如何改掉這個壞習慣
    為什麼會覺得皺眉是個壞習慣?雙眉緊蹙。 表示不悅、憂慮等的神態一般皺眉發生預示著自己有厭惡,糾結,煩惱的情緒,或者希望表現出讓人遠離的狀態。這既是提醒他人注意不要再打擾自己了,同時也告訴自己: 我不開心不自覺皺眉頭不是壞習慣,但是很容易形成川字紋,影響面部美觀。平常只要多多提醒自己,控制自己不要皺眉頭,放鬆心情,自然就會改掉。
  • 做「兼職母親」,把孩子從「可怕的兩歲」變成「可愛的兩歲」
    「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可怕的兩歲」變成「可愛的兩歲」?約翰·羅斯蒙德說母親在孩子兩歲前實際上充當的是「僕人」角色,以孩子為中心;進入兩歲後,要重新定義自己在孩子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從以孩子為中心,逐漸轉變成以父母為中心,在孩子3~13歲期間,做權威父母,制定規矩,幫助孩子養成自律;在孩子13~18歲期間,充當的是指導幫助的角色,指導孩子獲取本領,規劃未來,向自主自立生活過渡等等。
  • 孩子總丟三落四?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家長要先學會「犯懶」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丟三落四的毛病,其實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糾正這個毛病的話,將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那麼我們如何幫孩子儘快改掉這個壞習慣呢?家長要學會"犯懶",才能幫孩子改掉這個"丟三落四"的壞習慣!
  • 怎樣把兩歲的孩子從「可怕」培養成可愛-《可怕的兩歲》讀後感
    今天聽的這本書,是著名的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的《可怕的兩歲》。因為家裡正好有個處於這個階段的娃,所以很有感觸。雖然娃現在兩歲還差一點點,也沒有書中描寫的那麼可怕,但是文中描寫的很多情況都有發生。比如說對什麼都非常好奇,什麼都要沾手;比如小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大哭大鬧;比如吃飯的時候總是喜歡吃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 不改掉孩子這4個壞習慣,成績很難上去!家長要重視起來
    孩子成績的好壞與孩子行為有很大的關係。一個良好的習慣促進孩子的進步,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影響孩子的發育,不改掉孩子這4個壞習慣,成績很難上去!有不少家長向老師沒有抱怨,孩子可以在家從不讀書,完成了作業就不會再拿起書本了。課外閱讀少之又少,買了很多書甚至連目錄都沒翻過。如果孩子很少閱讀,家長要先檢討自己,是否給孩子一個讀書的氛圍,孩子就是需要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教育孩子,如果家長沒事就在手機上刷來刷去,那麼孩子肯定會學習家長這種行為,更何況孩子自制力還比較差。
  • 10步教你改掉身上的壞習慣
    我們不覺得自已可以改掉壞習慣,所以我們甚至都沒有去嘗試過。或者,我們確實嘗試了,但卻給了自己「退出」的理由,並沒有竭盡全力去做。我告訴你一件事:改掉一個壞習慣需要你付出一切。這很難,但卻是可行的—— 如果你全力以赴的話。如果你不善於改變習慣,我建議你從專注於形成一個新的、良好的習慣開始。
  • 如何讓孩子改掉粗心的壞習慣
    因為我們也知道粗心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而這些不僅孩子身上會有這樣的壞毛病,我們這些當父母的也會有。雖然有些時候說吧!這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的那是非常特別的明顯。其實我家孩子還算蠻聰明的,實在有些他們考試的時候也考不了一百分,女孩子常常做錯的題都是因為他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位置我也經常說過他,真的是很為他發愁。雖然說現在在幼兒園吧,但是就是怕她這樣的壞習慣以後上了小學,那就是差一分就是一分了。
  • 如何幫助小朋友改掉這些壞習慣呢?
    我是個90後寶媽,雖然現在有2個兒子了,但說實話,對於教育孩子,怎樣才能跟孩子友好相處,我真的是腦袋一片空白,無從下手。今天在這裡,就想通過這段時間我的努力跟嘗試,結合孩子的情況,說一說,想一想!首先,無論啥時,見到了喜歡的東西,就是一個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