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迎來「可怕的兩歲」,該怎麼辦?這幾點教會你如何應對

2020-09-03 親子音樂課堂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詞:「可怕的兩歲」,

好像寶寶一到兩歲左右,「小天使」就會變成「小惡魔」,

脾氣大、善變、沒事就哭.....

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我們想要應對他,首先就要了解他!

只有了解,才能多一分諒解,

才會知道,哦,原來這不全是他的錯,

而是他的認知水平決定了他現在的行為。

一:脾氣大

這個階段的孩子,普遍脾氣會比較大。

但是你仔細想一下,他並不是時時刻刻脾氣都很大,而是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才脾氣大。

當他還是個小小孩的時候,餓了有媽媽喂,困了有媽媽哄...

後來呢,

他慢慢學會了走路、學會跑, 越來越喜歡探索,與此同時,他們遇到的障礙也會越來越多,

這時候對他們的心理打擊其實是很大的,他們會知道,原來世界不是圍著我轉的。

孩子受挫後就容易情緒崩潰,但也正因為不斷的受挫發展了他的獨立意識,建立了他與外界的關係。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不跟他們急,給他們一點時間去感受情緒,只要你理解他,說出他當下的感受,他的情緒就會得到平復。


二:你為什麼不懂我?

還有一種情況比較常見:

孩子本來沒發脾氣,結果他在描述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越來越描述不明白,怎麼說都說不清楚;

或者他覺得,我明明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你為什麼聽不懂!

孩子的情緒瞬間就不好了,然後他就會生氣、就會大哭。

這種情況,要想讓孩子穩定情緒,從根源上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孩子語言的發展以及認知的發展。除平時多和寶寶做遊戲外,語言的發展是核心。只要孩子能和我們正常交流了,情緒就不再是非常大的問題了。

三:不守承諾

我們還會發現兩歲的小孩,明明剛剛答應你這件事,回頭他就會變卦。

其實這是由於他的大腦發育水平來決定的,他們的記憶時間很短,所以他真的不記得之前答應你的這件事情了。

我們能做的就只有不斷的重複,比如睡前要刷牙、飯前要洗手,就每天堅持給他重複,這樣就會把短時間的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孩子就更容易遵守約定了。


四:不可以拿我的東西

兩歲的孩子也正處在建立自我意識的時期,他逐漸明白,什麼是我的,什麼是別人的。

父母們都希望孩子有愛分享的美德,但是只有先幫助他們肯定物品的歸屬權,他們才能自願的去分享呀。

那這個階段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不逼著孩子分享。等到孩子三歲以後,就自然而然的會懂得分享了



總之呢,所謂的「可怕的兩歲」,是孩子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

我們要知道,不論是大腦發育還是認知水平的發展,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

我們只要了解孩子的發展規律,就能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空間,等孩子慢慢長大了,語言表達能力也強了,那這個階段慢慢也就過去啦。


關注咔卡福「家庭親子音樂平臺」

一起輕鬆育兒!

咔卡福「家庭親子音樂平臺」8月1日上線以來,得到了廣大用戶的熱切關注和熱情支持,截至今日,短短一周的時間,平臺會員數量已近300人!加盟經銷商6家!課程銷售持續火爆!全國經銷商加盟火熱諮詢中!

相關焦點

  • 當「可怕的兩歲」到來,你該如何應對?
    「可怕的兩歲」都有哪些表現?一位母親曾這樣深有體會地說:「你以為兩歲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嗎?他可不是一臺只需要你輸入程序的電腦,恰恰相反,他總是和你唱反調,讓你頭疼不已。」唱反調、總是說「不」已經成為孩子達到兩歲年齡的行為標籤,除此之外,孩子還有哪些行為表現呢?
  • 怎樣把兩歲的孩子從「可怕」培養成可愛-《可怕的兩歲》讀後感
    今天聽的這本書,是著名的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的《可怕的兩歲》。因為家裡正好有個處於這個階段的娃,所以很有感觸。雖然娃現在兩歲還差一點點,也沒有書中描寫的那麼可怕,但是文中描寫的很多情況都有發生。比如說對什麼都非常好奇,什麼都要沾手;比如小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大哭大鬧;比如吃飯的時候總是喜歡吃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 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這3個壞毛病不能慣,家長該打就得打
    可能在大部分家長眼中,孩子就是在無理取鬧,其實則不然,關於孩子這點最官方的回答就是:「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也就是他們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孩子兩歲時表現出的可怕,很早之前就被人廣泛地流傳,而且這還是考驗家長「心性」的一個過程。
  • 傳說中可怕的兩歲如何應對
    因為剛開始漲奶,寶寶吸不出來母乳而哭泣;因為換不好紙尿褲而責備自己,孩子吐奶,腸絞痛,因為不會哄寶寶睡覺而一度懷疑自己是否勝任媽媽這個角色...到現在靚靚19個月開始對我撒嬌,發脾氣時,為自己偶爾抓狂而後瘋狂內疚,之前的天使寶寶最近搖身一變,一言不合就亂發脾氣,無理取鬧,終於進入了可怕的兩歲階段
  • 為人父母,怎樣更好地應對孩子「可怕的兩歲」?
    你家1歲到2歲的熊孩子是否有過這些表現呢?醒著的時候像上了馬達的機器一樣走個不停,家裡什麼東西都想伸手「研究」一下,什麼事都想要沾手;一言不合就情緒失控,總是大哭大鬧;「不」「不要」「不行」時時掛在嘴邊;吃飯的時候這個不吃那個不要,喜歡全家人都圍著他轉......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說明,「可怕的兩歲」來了!什麼是可怕的兩歲呢?
  • 父母如何和孩子度過可怕的兩歲
    孩子不希望失去自己的各種權利,他要求永遠享有這些權利,當不能隨心所欲的時候,他就會進行非理性的反抗,就會憤怒甚至失控,這導致孩子兩歲時被稱為「可怕的兩歲」在這暴風雨般困難的時候,感覺很多父母會受挫,失去方向,失去自己的威信。
  • 《可怕的兩歲》讀書筆記
    可怕的兩歲來了,孩子人生的第一叛逆期,一言不合就情緒失控。兩歲的孩子,確實會讓父母感到崩潰,同時也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過渡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在萌芽。描述一下兩歲孩子的特徵。第一特徵:沒有形成挫折耐受力,沒有社會化。第二個特徵: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知識技能在飛速發展。第三個特徵: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已經開始發展。第四個特徵:孩子認為自己是父母的主宰,也覺得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第五個特徵:孩子極度以自我為中心。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渡過叛逆期?讓「可怕的兩歲」變「可愛的兩歲」呢?
  • 做「兼職母親」,把孩子從「可怕的兩歲」變成「可愛的兩歲」
    「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可怕的兩歲」變成「可愛的兩歲」?處於這一過渡期的孩子所做出的典型行為不能證明他反應過激。2. 作為父母,你的任務就是在孩子感知你和世界,與你和世界建立聯繫時,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指導。3. 在這個轉折期,兩歲的孩子不會樂於合作。4. 在這個時期父母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充滿愛意且堅定的管教方法最有效。5. 為了有效的管教孩子,必須嚴於律已。6.
  • 娃進入可怕的兩歲怎麼辦?處理好了會變成「可愛」
    01什麼是「可怕的兩歲」「可怕的兩歲」一般是形容處於1歲半至3歲的孩子,突然淘氣不聽話,愛發脾氣以及經常出現堅決不服從的挑釁,並且精力旺盛東奔西跑,致使家人疲於應付的一種狀況。這是個普遍現象,我們無論在早教機構還是平常家常聊天中,有相應時期孩子的家長都能對這個問題有共鳴。
  • 可怕的兩歲!90%的家長都不知道 Terrible two,如何度過?
    一個帶孩子很有經驗的老太太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孩子長到和桌子一樣高的時候,麻煩就開始了。」兒子皮皮兩歲,在他的身上,幾乎所有的「可怕」都得到了印證。從去年滿1歲的時候開始,一年過去了,皮皮仍然沒有形成這個好習慣,尤其是這一個月以來,你越要他做什麼,他越不配合做什麼。對此我很鬱悶,到底如何才能培養出皮皮的好習慣呢?我找到這樣一個小妙招——以後再遇到此類問題時,多採用選擇的方式,給皮皮選擇做主的機會。比如:皮皮,你是想等會兒把書送回書架上還是現在把書送回書架上?
  • 孩子進入了「可怕的兩歲」,我們應該怎麼做?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導語:許多父母會發現,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孩子突然從可愛的小天使,變成了喜歡發脾氣,愛哭鬧,不講道理的「小惡魔」,大多情況下,這就是孩子進入了「可怕的兩歲」,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 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就從「可怕的兩歲」開始
    比如,你讓孩子吃飯前要洗手,他不配合;你告訴孩子睡前要乖乖刷牙,他不願意;天氣降溫了,你讓孩子穿上外套,他也偏偏不肯。總之,在孩子成長到兩歲左右的時候,也是父母覺得孩子是最不聽話,最不好管教的時候。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從出生後長到兩歲左右的時候,被稱為「可怕的兩歲」。
  • 「可怕的兩歲」孩子出現各種問題,聰明的家長輕鬆解決
    尤其是進入兩歲之後,怪不得家長會稱之為"可怕的兩歲"。但是也有家長表示困惑,難道兩歲的孩子真的沒辦法"控制"嗎?其實不談,只要家長能夠找到正確的方法,"可怕的兩歲"照樣能夠輕鬆度過。我家兒子恰巧處在"可怕的兩歲"中,毫不誇張地說,小朋友從過完兩歲生日之後,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
  • 兩歲娃成了「小魔頭」?父母了解這4點,輕鬆應對「可怕的兩歲」
    ,或者已經經過這些,沒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迎來了坊間傳聞已久的「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什麼是「可怕的兩歲」美國著名家庭心理學家、專欄作家、育兒專家約翰·羅斯蒙德在其所著《可怕的兩歲》的書中是這樣定義的: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叛逆期,兩歲最為典型,被稱為「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
  • 「可怕的兩歲」如何給娃立規矩?父母巧用這3招,孩子懂事有禮貌
    提到叛逆期,家長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但是孩子的2歲的時候就會迎來第一個叛逆期。英文中有個詞叫做「Terrible Two」,是專門用來形容2歲的小孩子,譯為「可怕的兩歲」。因此2歲對於孩子以後的成長非常重要,父母要抓住這個關鍵期,為孩子立規矩。「可怕的兩歲」如何給娃立規矩?
  • "可怕的兩歲",並不是孩子可怕,而是父母把這一切推向了孩子
    ,兩歲的孩子以可怕而聞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也是名副其實。不過,兩歲的孩子同時也處在人生奇妙而又重要的過渡階段。這一突破期會成為最好的時期還是最壞的時期,取決於家長能否了解孩子的天性,是否能制定出清晰的育兒目標。
  • 為什麼說寶寶2歲,是「可怕的兩歲」?建議家長看一看
    最讓我受不了的是莫名其妙的大哭大鬧,按不到電梯哭、馬桶不是他衝水也哭、餅乾斷成兩半也會大哭大鬧,讓你粘起來。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每天都會發生,如果你正在經歷,那麼不用懷疑,孩子進入了「可怕的兩歲」。
  • 這樣做讓「可怕的兩歲」變「可愛的兩歲」
    提到「可怕的兩歲」,媽媽們可能就會立馬想到孩子突如其來的怒意,動不動就會發脾氣、扔玩具、哭鬧甚至打人。曾經眾人眼裡的乖寶寶一夜之間變得脾氣暴躁,越是不讓幹的事他偏要幹,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你讓他攆狗他偏要餵雞,吃飯的時候一定要用手抓,還要弄的衣服、桌子上都是飯,不然他就會大哭大鬧,發洩心中的不滿。
  • 可怕的兩歲,"可怕"的不是孩子,是父母把這一切都推向了孩子
    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挑戰我們家長權威了,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或許也會日漸緊張。有的時候處理不好,那就是一場大戰。孩子的兩歲為什麼很可怕,到底&34;在哪兒,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他們爸媽也沒有辦法,因此就非常頭疼。孩子喜歡吃零食這無可厚非,但不能把零食當飯吃。而且孩子特別喜歡說不,只要搶過來或者是沒收他們的零食,孩子就會大哭。
  • 這本書告訴你如何應對2歲的「小惡魔」寶寶
    下半年讀完的第1本書|《可怕的兩歲》相信世界上每個父母都想成為世界上最完美的父母,但是,世界上所有的父母也都曾是新手父母,需要學會如何做個好媽媽、如何和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成長。而《可怕的兩歲》提供給我們在孩子從嬰兒到幼兒過度階段嬰兒易出現的心理狀態及應對策略,簡單總結幾點:1、2歲後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權威。0-2歲,服務期,給予孩子無條件的呵護和關愛;2——13歲,權威期,讓孩子知道這個家裡你說了算;14——以後,指導期,指導孩子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