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人父母,怎樣更好地應對孩子「可怕的兩歲」?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說明,「可怕的兩歲」來了!什麼是可怕的兩歲呢?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是最麻煩的時候。這時他們處於人生的的第一叛逆期。因為這個叛逆期最典型的時期出現在兩歲,所以也被稱為「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為人父母,怎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孩子的「可怕的兩歲」階段呢?
-
當「可怕的兩歲」到來,你該如何應對?
「可怕的兩歲」都有哪些表現?一位母親曾這樣深有體會地說:「你以為兩歲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嗎?他可不是一臺只需要你輸入程序的電腦,恰恰相反,他總是和你唱反調,讓你頭疼不已。」唱反調、總是說「不」已經成為孩子達到兩歲年齡的行為標籤,除此之外,孩子還有哪些行為表現呢?
-
為什麼說可怕的兩歲?
最近在小區寶媽群裡,經常看到寶媽們吐槽孩子難管難帶,說到最後來一句,「唉,果然是可怕的兩歲」。寶媽們的心情我能體會,也很理解,因為我家寶寶也處於可怕的兩歲。為什麼說可怕的兩歲呢?因為大多數孩子會在兩歲以後經歷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表現出反對他人和自我意識的明顯傾向。所以一向乖巧的寶寶變得不聽話了,變得左不行,右不對,還要各種耍賴哭鬧,家長又不能經常打罵,以至於束手無策。其實兩歲多的寶寶情緒控制能力還很弱,語言表達能力還不足,又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張,開始試探自己能力和行為的邊界,所以就有了以下三種典型表現。
-
父母如何和孩子度過可怕的兩歲
孩子不希望失去自己的各種權利,他要求永遠享有這些權利,當不能隨心所欲的時候,他就會進行非理性的反抗,就會憤怒甚至失控,這導致孩子兩歲時被稱為「可怕的兩歲」在這暴風雨般困難的時候,感覺很多父母會受挫,失去方向,失去自己的威信。
-
「可怕的兩歲」不可怕,做好三點輕鬆應對
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有著不一樣的特性,在嬰幼兒時期,非常缺乏安全感,需要父母時刻陪伴左右。無理取鬧的發洩著自己的情緒,難道這就是可怕的兩歲?對於這樣「可怕的兩歲」真的那麼可怕嗎?可以坐下來等寶寶哭完,情緒穩定後再好好和寶寶分析和引導,告訴寶寶應該如何正確的解決這個問題。隨著寶寶不斷的成長,情緒管理能力也會越來越好。在寶寶兩歲時,父母就應該幫助寶寶塑造良好的性格。
-
怎樣把兩歲的孩子從「可怕」培養成可愛-《可怕的兩歲》讀後感
今天聽的這本書,是著名的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的《可怕的兩歲》。因為家裡正好有個處於這個階段的娃,所以很有感觸。雖然娃現在兩歲還差一點點,也沒有書中描寫的那麼可怕,但是文中描寫的很多情況都有發生。比如說對什麼都非常好奇,什麼都要沾手;比如小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大哭大鬧;比如吃飯的時候總是喜歡吃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
《可怕的兩歲》讀書筆記
可怕的兩歲來了,孩子人生的第一叛逆期,一言不合就情緒失控。兩歲的孩子,確實會讓父母感到崩潰,同時也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過渡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在萌芽。描述一下兩歲孩子的特徵。第一特徵:沒有形成挫折耐受力,沒有社會化。第二個特徵: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知識技能在飛速發展。第三個特徵: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已經開始發展。第四個特徵:孩子認為自己是父母的主宰,也覺得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第五個特徵:孩子極度以自我為中心。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渡過叛逆期?讓「可怕的兩歲」變「可愛的兩歲」呢?
-
孩子迎來「可怕的兩歲」,該怎麼辦?這幾點教會你如何應對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詞:「可怕的兩歲」,好像寶寶一到兩歲左右,「小天使」就會變成「小惡魔」,脾氣大、善變、沒事就哭.....這時候該怎麼辦呢???我們想要應對他,首先就要了解他!只有了解,才能多一分諒解,才會知道,哦,原來這不全是他的錯,而是他的認知水平決定了他現在的行為。
-
如何應對傳說中恐怖的「Terrible 2」?|丫丫兩歲兒保小記
上個周末帶著娃去廣州天愛兒科做了兩歲的兒保,說是兩歲,但其實因為疫情的原因一直拖到了現在2歲四個月才做。關於兩歲以後的種種也可以完全寫一篇吐槽貼,以前聽到傳說中的Terrible2沒以為然,直到真的身臨其境才發現真的一歲一個坎。養個孩子實在是太難了!
-
老母親再出徵:可怕兩歲or可愛兩歲
最近在讀《可怕的兩歲》。按照《可怕的兩歲》的觀點,我是在縱容一個在試探我底線的魔鬼,她終將變本加厲。後續如何?她果真回家就不哭了。這個結果可以這樣看,她起床氣的壞情緒得到了有效釋放,所以情緒恢復穩定。也可以這樣看,她又一次使用她至高無上的權力控制了我,所以心滿意足。
-
【知識分享】平衡感訓練和可怕的兩歲
育兒知識分享:可怕的兩歲我們把兩歲叛逆期經常會講成「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糟糕的兩歲,恐怖的兩歲……,這個階段孩子會出現很多讓人抓狂或不可思議的事情,很多家長要麼束手無策要麼發脾氣,甚至覺得有些時候的做法適得其反,孩子反而怎麼越來越不聽話,脾氣越來越倔了,各種挑戰權威。
-
兩歲娃成了「小魔頭」?父母了解這4點,輕鬆應對「可怕的兩歲」
如果你家寶寶也正在經歷這些,或者已經經過這些,沒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迎來了坊間傳聞已久的「可怕的兩歲什麼是「可怕的兩歲」美國著名家庭心理學家、專欄作家、育兒專家約翰·羅斯蒙德在其所著《可怕的兩歲》的書中是這樣定義的: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叛逆期,兩歲最為典型,被稱為「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
-
這樣做讓「可怕的兩歲」變「可愛的兩歲」
提到「可怕的兩歲」,媽媽們可能就會立馬想到孩子突如其來的怒意,動不動就會發脾氣、扔玩具、哭鬧甚至打人。曾經眾人眼裡的乖寶寶一夜之間變得脾氣暴躁,越是不讓幹的事他偏要幹,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你讓他攆狗他偏要餵雞,吃飯的時候一定要用手抓,還要弄的衣服、桌子上都是飯,不然他就會大哭大鬧,發洩心中的不滿。
-
從「可怕的兩歲」到「了不起的兩歲」
快進入兩歲的寶寶簡直是瞬間變身小惡魔,讓爸爸媽媽每天都精疲力盡。小西學姐求助了我們的老朋友西瓜媽,讓我們一起聽聽專業人士的解讀,一起搞定Terrible Two!蹣跚學步的小寶貝們總是最可愛的,看著他們胖嘟嘟的小臉,歪歪扭扭的步伐,留著口水的傻笑,總能把父母家人甚至是路人的心軟化,像看到小天使一樣感受到平靜和幸福。
-
可怕的兩歲,原來是全世界娃的「通病」,別再誤解他了
孩子長到和桌子一樣高,正好是兩歲左右。英文中對此則早就製造了一個專門的詞組——「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在節目中,大家一起討論了"可怕的兩歲"這個話題。主持人李靜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兩歲會是這樣的一個跟前比跟後比都是一個特別的時期呢?
-
為什麼說寶寶2歲,是「可怕的兩歲」?建議家長看一看
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每天都會發生,如果你正在經歷,那麼不用懷疑,孩子進入了「可怕的兩歲」。 什麼是可怕的兩歲? 孩子進入兩歲左右,會迎來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
-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可怕的兩歲」?
家長都愛聽話的孩子,但其實,兒童發展心理學表明,孩子開始喜歡說「不」,意味著孩子有了自主意識,慢慢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是每一個孩子和家長都需要面對的」可怕的兩歲「階段。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一歲半到兩歲半是兒童自我意識發展的黃金期
-
「可怕的兩歲」來臨,娃哭聲不斷咋辦?這份保命指南寶媽收藏備用
然而進入到兩歲,孩子就仿佛從天使變成了惡魔,瞬間變成了哭鬧精,生活中很多習以為常的事情,都能把小傢伙惹哭。「可怕的兩歲」到底是咋回事,寶媽又該如何去應對呢?這份保命指南你或許需要,提前收藏備用,整治這個不聽話的小惡魔。「可怕的兩歲」來臨,娃哭聲不斷咋辦?
-
做「兼職母親」,把孩子從「可怕的兩歲」變成「可愛的兩歲」
這些哭鬧、不講理、愛唱反調,爆發式的情緒,都預示著孩子進入了「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等到了兩歲某個階段的時候,自我意識萌發,他想要自己去探索周圍事物的關聯性和運作原理,而此時,由於自然規律所限,兩歲孩子的身體功能發育尚未趕上心智技能的發育,雖然他們能想出辦法解決問題,但行為能力受限無法採取行動去完成。就比如寶寶有時在玩拼圖的時候,他知道圖形如何構造,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手將拼圖放對地方。這種身心不一致的沮喪感,常常會以一種突然的、強爆發式的形式表現出來。
-
為什麼兩歲的孩子「可怕」?其實是有原因的,家長有必要了解清楚
原來,瑩瑩這是到了「可怕的兩歲」時期了,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本身很可能會出現情緒多變、脾氣暴躁、蠻不講理、撒嬌哭鬧等。很多以前的乖寶寶,一到兩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逐漸變得像「小霸王」了。那麼,為什麼孩子在兩歲左右的時候,會變得很「可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