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要!」娃進入可怕的兩歲怎麼辦?處理好了會變成「可愛」

2020-12-10 陪寶寶寫日記

昨日,我的朋友,一個兩歲多孩子的媽向我大倒苦水,原因是孩子自進入兩歲以來就脾氣特別大,每次不順她意要麼就哭鬧不止,要麼扔東西,不達目的不罷休,完全不像之前那樣乖巧可愛,認為孩子性格不好,只有打怕了以後才服管教,但卻與朋友的理念背道而馳,朋友倍感苦惱。

我也想起自家寶寶處於這個階段的時候,確實有脾氣大、「性子倔」的特點,其實,這並不是寶寶性格變壞或故意使壞,而是他們已經進入被心理學家稱之為「可怕的兩歲(Terribletwo)」的階段,區別只是有些寶寶表現得激烈些,而有些要稍微溫和一些。

01什麼是「可怕的兩歲」

「可怕的兩歲」一般是形容處於1歲半至3歲的孩子,突然淘氣不聽話,愛發脾氣以及經常出現堅決不服從的挑釁,並且精力旺盛東奔西跑,致使家人疲於應付的一種狀況。

這是個普遍現象,我們無論在早教機構還是平常家常聊天中,有相應時期孩子的家長都能對這個問題有共鳴。

我認識一位媽媽有三個寶寶,大寶在1歲8個月開始不許別人碰自己的東西,一旦哭鬧起來沒完沒了,初次當媽的她覺得有些驚慌無措,一方面怕寶寶是不是生病不舒服了,另一方面對消除寶寶不良情緒感到無力。

二寶出生後的乖巧可愛更讓她對大寶的不聽話萌生怒意,心裡的天平甚至偏向了二寶,哪知二寶到了相近的時間也是各種「作妖」,讓她無力應付,此時大寶已經度過這一階段,看著要比從前懂事些了。

這說明,兩歲左右這個時間段,寶寶們的淘氣不是個性,而是一種共性,只是家長們對這個問題缺乏認識或因為各種原因並無認真探究罷了。

02為什麼會有「可怕的兩歲」

心理學研究表明,寶寶從出生到一歲多時還沒有「自我」的概念,以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到了一歲多兩歲時,寶寶開始有了「我」的概念,也有了「我」的想法,進入了自我意識的敏感期。而大腦的發育中,掌管情緒的部分又比掌管理性的區域要快,此時的寶寶情緒變化豐富,「主權」意識強烈,於是變得叛逆難纏。

一次聚餐,一位朋友帶上了兩歲多的可愛寶貝,大家許久未見甚是高興,聊著聊著,寶寶就開始擺弄碗筷了,朋友制止說「不能玩這個。」這一指令像炸了火山口一般,寶寶瞬間就對抗起來了:「就要!我就要!」

寶寶不但堅持自己的主張,還對媽媽的制止和搶走碗筷感到憤怒,一下就哇哇大哭起來,朋友又氣又惱,不讓玩寶寶就鬧,讓他玩無異於打自己臉,十分尷尬,最後聚餐因為寶寶的哭鬧提前結束。

因此,寶寶處於這個發育階段會有這樣的情況,家長若缺乏相應認知則十分被動和困擾。

03自我意識覺醒,寶寶會有哪些表現

當寶寶發展的有了「自我」概念的階段,就開始維護自己的東西、自己的主權。這時期有幾個表現特別常見:

1.大聲說「不」2.需求得不到滿足就崩潰大哭,絕不講道理3.自己的東西不許別人碰4.對秩序有莫名其妙的要求

大多數的寶寶在這個時期,你要他向東,他就拒絕,然後非要朝別的方向;你要他放下東西他就非要拿著,並且會在一瞬間就開始大哭,不管你怎麼講道理他都不會聽。

他們放好的東西你不許動,動了就哭給你看,直到你放回原位。你要看看他的東西他不給,你想再爭取一下直接就哭鬧……

如此種種,都提示你,你家小可愛進入「可怕的兩歲」啦。他們經過一年多的成長,終於開始關注「我」了,這是一種成長,我們家長應當為此做好準備。

04家長應該怎麼辦

面對孩子的突然變化,家長們的應對也是五花八門:有困惑不已繼而憤怒,有情緒同樣崩潰和孩子比吼功的,也有不斷安撫予取予求,特別是我們的文化中還有「三歲看老」的說法,為了能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一些主張嚴厲管教的家長不惜動用棍棒法則制止孩子的「胡鬧」……

那麼,我們家長怎樣才能有效地應對寶寶「可怕的兩歲」階段呢?

1.理性客觀認識寶寶的生理心理髮育階段,理解寶寶的成長「困惑」

相對於家長們對青春叛逆期的廣泛接受和理解,家長們對嬰兒期自我意識初次覺醒的認識是比較缺乏的,認為這麼小的孩子只要吃飽喝足就可以的大有人在。然而如今,我們的孩子早就遠離溫飽問題的困擾,並且隨著接觸的外界信息豐富多樣,他們的心理髮育同樣是不可忽視的。

因此,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了解到,寶寶的突然變化正是寶寶身心發育已經進入新階段的標誌,如青春期一樣,是正常的,普遍的。當我們面對寶寶哭鬧、有些小「自私」的表現時,如果我們理解到這是寶寶的成長「困惑」,那我們就能保持良好心態,管理好情緒不至於隨著孩子一起失控。

2.原則問題不退讓,適度樹立家長權威

當孩子在涉及原則問題上無理取鬧時,作為家長自然不能因為理解孩子所處階段而不進行管教。此時,孩子並不懂規則和自由的邊界,家長需要及時制止並幫助他們認識有些底線是不能逾越的。

比如在孩子隨意動手打人的問題,有些家長會當即制止孩子並告知如何與人相處,孩子開始並不理解甚至哭鬧,甚至還會繼續試探,但家長堅定並持之以恆的教導,有時動用適度的懲罰,孩子慢慢就記住了,慢慢校正了自己的行為。而有些家長卻不予理會,甚至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會被人欺負「吃得開」,殊不知孩子形成習慣後變成了他的「行為規範」,即便是父母也不能被「豁免」。

因此這個階段正是我們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和外界關係,教導他們規則意識的好時期。

3.非原則問題尊重和信任孩子,有技巧地溝通和引導

孩子自我意識萌發和確立的過程總是伴隨著一些衝突,有一些事情是完全可以交由孩子自己掌控的,比如說想玩什麼玩具,玩具想要怎麼擺放,想穿什麼衣服等。在這些問題上,這個時期的孩子也喜歡說「不」,作為家長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見,有時還需要一些溝通的小技巧,讓孩子主動「就範」。筆者一位同事深有體會,她的寶寶只要是家長的要求就說「不」,於是她正話反說,比如「現在先不喝水吧」、「我們往那邊走吧」……孩子拒絕然後走向她期望的方向。

我們只有科學認識到孩子的需要,保持良好心態從容應對,「可怕的兩歲」也許會變成「可愛的兩歲」,也使我們能更有信心面對接下來的各種育兒問題。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做「兼職母親」,把孩子從「可怕的兩歲」變成「可愛的兩歲」
    「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變成「可愛的兩歲」?在這個轉折期,兩歲的孩子不會樂於合作。4. 在這個時期父母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充滿愛意且堅定的管教方法最有效。5. 為了有效的管教孩子,必須嚴於律已。6. 避免使用讓孩子感到恐懼和沮喪的教養方式,兩歲到三歲過渡得好,就給親子關係開了了好頭。其次:根據孩子的年齡進入不同的養育季。
  • 「可怕的兩歲」來臨,娃哭聲不斷咋辦?這份保命指南寶媽收藏備用
    一歲前的嬰兒,像天使一樣可愛,舉手投足期間盡顯小天使的氣質,一顰一笑,都讓寶爸媽們神魂顛倒。然而進入到兩歲,孩子就仿佛從天使變成了惡魔,瞬間變成了哭鬧精,生活中很多習以為常的事情,都能把小傢伙惹哭。「可怕的兩歲」到底是咋回事,寶媽又該如何去應對呢?這份保命指南你或許需要,提前收藏備用,整治這個不聽話的小惡魔。
  • 孩子進入了「可怕的兩歲」,我們應該怎麼做?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導語:許多父母會發現,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孩子突然從可愛的小天使,變成了喜歡發脾氣,愛哭鬧,不講道理的「小惡魔」,大多情況下,這就是孩子進入了「可怕的兩歲」,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 「可怕的兩歲」哭鬧任性:媽媽做好幾件事,幫寶寶順利度過轉折期
    每次看到小孩,我都兩眼發光。(不知道這算不算職業病……)小寶寶們都好軟萌好可愛啊誰能不愛呢!不過,可愛的寶寶們也可能一夜之間就變身鬼哭狼嚎的「小惡魔」,挑戰你的神經,撕磨你的耐性……特別是在——!!可怕的兩歲!!
  • 兩歲不可怕,一起來了解,為什麼寶寶到了兩歲就變成小惡魔?
    我們經常說,可怕的兩歲、魔鬼的兩歲,兩歲的孩子最讓父母頭疼,為什麼孩子到了兩歲就由可愛的小天使變成淘氣的小惡魔?脾氣大、善變、沒事就哭,我們想要輕鬆應對兩歲的孩子,就要先了解兩歲的孩子的基本特徵。 不可以拿我的東西 我們經常在外面見到一些家長大聲訓斥小孩:「你給他玩一下嘛,你怎麼那麼小氣。」仔細觀察,這些被訓斥的基本都是兩歲左右的小孩。其實這並不是因為孩子小氣,而是剛好處於發育的敏感時期。
  • 怎樣把兩歲的孩子從「可怕」培養成可愛-《可怕的兩歲》讀後感
    今天聽的這本書,是著名的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的《可怕的兩歲》。因為家裡正好有個處於這個階段的娃,所以很有感觸。雖然娃現在兩歲還差一點點,也沒有書中描寫的那麼可怕,但是文中描寫的很多情況都有發生。比如說對什麼都非常好奇,什麼都要沾手;比如小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大哭大鬧;比如吃飯的時候總是喜歡吃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 「可怕的兩歲」,到底有多可怕?處理不好可能會讓娃一輩子壞脾氣
    最近有個寶媽在寶媽群裡吐槽說自己最近實在是太崩潰了,原來這位寶媽的娃兩歲,今天下樓溜達回來,自己非要拿著鑰匙自己開門,開了三分鐘都沒有開開,於是寶媽對寶寶說:媽媽幫你開,結果娃直接趴地上崩潰大哭。寶媽說在日常生活中,因為這種小事兒崩潰大哭的次數太多了,一天恨不得要哭八百遍。
  • 家長圈流傳的「可怕的兩歲」來了,怎麼辦?1900字乾貨講透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兩歲的娃。就在上周,我在丸子身上看到了流傳於家長圈「可怕的兩歲」的影子。我軟萌可愛乖乖的女兒哪裡去了,是誰讓我女兒變得如此.刁蠻、任性、一言不合就哭。好吧~誰也沒有奪走我軟萌可愛的女兒,只是丸子快兩歲了,已經邁入了可怕的兩歲這一階段。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兩歲最為典型,故被稱為「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s)。
  • 娃的兩歲為何如此可怕?家長的處理方式,才是決定發展的關鍵
    還有兩個觀點:如果孩子的情緒經常處於應激狀態中,自身的情緒調節能力也會變差;孩子兩歲時的情緒調節表現,可以推斷四歲後的人際交往情況。02娃的兩歲為何如此可怕?如果想從實際驗證這句話的道理,就要判斷出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反抗的。兒童心理學家也認為這可以追溯到人兩歲的時候,正好印證了大多數家長「可怕的兩歲」的觀點。
  • 面對孩子「可怕的兩歲」,父母別失控,這樣管理對你對孩子都好
    孩子兩歲的時候,將會出現許多讓大人非常頭痛的情況,比如亂發脾氣,大哭大鬧,亂扔東西等等。這個時候的孩子,還喜歡跟大人對著幹,家長讓他往東,孩子偏偏要往西等。在家長看來孩子這些行為簡直可以用「無理取鬧」來形容,當然也有人稱之為「可怕的兩歲」。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可怕的兩歲「,是因為孩子的叛逆期即將開始。當孩子處於這個階段時,幾乎所有父母是談「孩子色變」。
  • 可怕的兩歲?可愛的兩歲!一本好書教您育兒,可怕變可愛
    書的名字是《可怕的兩歲》,是美國育兒作者羅斯蒙德女士的作品。我家老三正好處在快兩歲的年齡,最近自我意識萌發,在家裡各種作,雖然我知道他的很多行為並不是故意惹我生氣,但是還是有些抓狂。網上搜了半天,又問了幾個兒科工作的好友的意見,最後決定讀一下羅斯蒙德女士的這本《可怕的兩歲》。分享心得之前先吐槽一下我的看書速度,好書到手三天還沒看完,這真不是我讀書的風格!還是姑娘的時候,一本上萬頁的金庸小說全集我都能不吃不喝一口氣讀完,可現在要一口氣看完一本書真的只能是奢求,在照顧好小朋友的同時見縫插針的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全職媽媽要修煉的高級功夫。
  • 可怕的兩歲還是可愛的兩歲?育兒專家:父母的反應決定孩子的幸福
    永遠都要記得,你是在和不知道什麼才是對自己最好地孩子打交道--《可怕的兩歲》1、孩子小的時候,是我們抱著去哪兒就去哪兒,等他長大一點,就是他手指著哪我們去哪。這說明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了,他已經不再是我們懷裡那會咿呀學語的小寶寶了。
  • 可怕的兩歲,究竟有多可怕?處理不好,或許會影響孩子將來的性格
    兩歲是寶寶人生中的一個叛逆期,此時他們的自我意識高度發展,寶寶的認知能力及思維等各項能力也高速發展起來了。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挑戰我們家長權威了,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或許也會日漸緊張。有的時候處理不好,那就是一場大戰。孩子的兩歲為什麼很可怕,到底"可怕"在哪兒,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就從「可怕的兩歲」開始
    「可愛的兩歲」,培養孩子有一個好的性格,就要從「可怕的兩歲」開始。我也不例外,在《可怕的兩歲》這本育兒書籍中,我學習到了好多新的養育觀念,對我觸動最深也最新鮮的一個育兒觀點就是該書作者約翰提出——育兒是分季節的
  • 「可怕的兩歲」讓人談之色變,孩子進入可怕的兩歲,試試這麼做
    」,即是指孩子進入兩歲的年齡階段,或是兩三歲的年紀,性情大變。,我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我的侄女。在我的印象裡,侄女是個很少會向自己的爸爸媽媽耍無賴撒潑的人,也就是說,侄女在我們大家眼裡,算得上是一個妥妥的乖寶寶。 侄女漸漸長大,過了兩歲的生日。他的爸爸媽媽也相對來說輕鬆了許多。可好景不長,隨著侄女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出現了「逆反」的現象。面對爸爸媽媽的要求,侄女總是持著反對否定的態度。也就是說,侄女進入了「可怕的兩歲」這一階段。
  • 兩歲寶寶情緒化?叛逆?這4個溝通原則告訴你,其實娃也會很可愛
    有次帶娃戶外踢足球,在玩期間走過來其他兩個小朋友,她大聲說道:「走開,我的球」。往往這個階段寶寶們的相處問題也就出現了,佔著自己的玩具不許別人玩。有些不清楚娃這種行為的話會被人說成家教問題,娃自私不懂分享。其實娃這種物權意識很明確,分出自己的和別人的。
  • "可怕的兩歲",並不是孩子可怕,而是父母把這一切推向了孩子
    還是娃惹到你了?她氣鼓鼓地說:老公才不敢惹我,還不是家裡那個兩歲的臭小子,一大早就被他氣個半死。做好的早飯,本打算要餵他吃的,人家非說要自己吃,吃完之後直接把碗也扔了,想想最近憋的火,我決定出來喘口氣,不然真的要爆發了。
  • 「可怕的兩歲」叛逆期,吼一千句不如這4招,輕鬆搞定家中小惡魔
    都說孩子是上天送給父母的小天使溫柔又可愛,但是養過孩子的家長應該都發現,孩子到了2歲左右,突然就變成了不聽話的「小惡魔」,對家長的各種要求全部拒絕不說,還經常摔東西、對父母吼,很多新手父母對此都束手無策,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為什麼孩子2歲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
  • 「可怕的兩歲」:幼兒使用說明書
    《養孩子,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兒》,看縱藝老師教你如何處理家庭關係、夫妻關係和實現自我成長。我經常跟大家說的一個育兒觀點是:孩子兩歲以後的哭鬧、霸道、不講理、自私、任性等,都是正常的。01第一逆反期,俗稱「可怕的兩歲」每個孩子在兩歲左右都會經歷一個如狂風暴雨般的時期,這就是「第一逆反期」,也稱「可怕的兩歲」,我也把它稱為「執拗期」。
  • 「你眼裡的破紙箱,有娃自己的小故事!」讀懂兩歲娃,兩歲不可怕
    這個階段,孩子經常會有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行為,搞得老父親、老母親一臉懵逼,摸不著頭腦。可怕的兩歲兩歲,一個讓父母又愛又「恨」的年紀。為什麼那個原本可愛乖巧惹人疼的天使寶寶,突然就變成了情緒異常不穩定的小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