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圈流傳的「可怕的兩歲」來了,怎麼辦?1900字乾貨講透

2020-12-17 Biu丸子爸爸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兩歲的娃。

就在上周,我在丸子身上看到了流傳於家長圈「可怕的兩歲」的影子。

「丸子,我們換尿不溼好不好」「不要」「丸子,我們把外套穿上好不好」「不好」「丸子,我們吃點蔬菜好不好」「不行」.....

卑微的老父親呀!我軟萌可愛乖乖的女兒哪裡去了,是誰讓我女兒變得如此.刁蠻、任性、一言不合就哭。

好吧~誰也沒有奪走我軟萌可愛的女兒,只是丸子快兩歲了,已經邁入了可怕的兩歲這一階段。

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兩歲最為典型,故被稱為「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s)。

如果你家寶寶出現以下這些表現!那麼恭喜你你家寶寶已經進入「可怕的兩歲」

1:一言不合,情緒失控,大哭大鬧。

2:「不」「不要」「不行」時常掛在嘴邊

3:除了睡覺的時候,整個家都是他的,一切都要按照他的心意來。

4:拒絕別人的幫助,什麼事都要自己動手

......

如果你家孩子也出現這些表現,那麼請讓我再次恭喜你「可怕的兩歲」來了,你準備好接受好暴風雨的洗禮了嗎?

如果你成功渡過了這場暴風雨那麼孩子30年後很可能會活成你想要的樣子,有「責任感」、「勤奮」、「誠實」「孝順」「謙遜」等一切優良的品質。

當然如果你順從了這場暴風雨那麼等你的孩子成年後很有可能會是一個「巨嬰」,非常喜歡李玫瑾老師曾說過的一句話「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寵出來的」。

作為父母我們要知道孩子在一歲半以後的「哭」、「任性」、「霸道」、「自私」「不講理」等都是特別正常的一種表現。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可怕的兩歲」

從孩子出生到孩子兩歲,孩子都是全家的中心,宇宙的唯一,肚子餓了會有人把吃的送到嘴邊,天氣涼了會有人幫他穿好衣服蓋好被子,玩累了會有抱抱,摔倒了會有人哄。

可是從兩歲以後孩子漸漸懂事了,父母開始嘗試樹立威信時,孩子感覺到了自己享受的權利受到了威脅,故出現了叛逆以達到抗議的效果。

瑞士發展心理學家讓.皮亞傑在描述嬰兒那種無所不在的自我中心感時,給嬰兒貼上了「自我主義者」的標籤。

如果你仔細的去推敲去思考,你就會發現其實從寶寶出生開始整個家都在圍繞寶寶轉,用種種行為向寶寶傳遞了一個錯誤的觀念,那就是「你就是世界的中心,整個世界都是在圍繞你轉」。

歷史學家兼倫理學者阿克頓勳爵:「權利往往可能導致腐敗,而極權必定導致腐敗」。

如果你有充分的準備,那麼「可怕的兩歲」也會變成「可愛的兩歲」。

關於「可怕的兩歲」給父母一些建議

1:堅定原則,別讓孩子把你的智商拉到2歲。

孩子畢竟是孩子,兩歲的孩子更是偏執到讓你發瘋,可是如果你順從那孩子種種做法,你就會被孩子把智商拉到2歲。

被孩子把智商拉到2歲以後,你就需要想盡辦法去取悅他,去迎合他,去討好他。

可是你別忘記了你是父母,不該是父母去討好孩子,而是孩子去討好父母。

拿出對待強迫症患者和偏執狂的態度去對待孩子,能保平安。

2:以身作則,少說廢話

孩子認識世界的最初都是通過模仿,而這種模仿都是來自父母。不要去試圖和孩子解釋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們不懂,也不會去配合。所以少說廢話,用實際行動去告訴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3:適當的嚴格,適當的放鬆

在自己心裡設置一個底線,只要不觸及這個底線的時候,我們儘可能的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畢竟這個世界除了你和你的家人外還有很多人。

有些道理,社會會告訴他。比如孩子和大孩子搶玩具,被打一次以後就知道以後不能硬搶了。當然我是不鼓勵這種方式的,舉個例子。

4:佛系對待,自己親生的

別怕等你好不容易熬過2歲的時候,你會發現還有可怕的3、4、5、6、7、8...歲,佛系一些,別和熊孩子計較太多,畢竟是自己親生的。

實在忍不住想揍他的時候,就在心裡默念「親生的,親生的」,否則你可能會脫髮、抑鬱、換老公,畢竟發飆了孩子也記不住,不值當不值當。

如果你不想從此淪為孩子的奴隸,那麼請在孩子兩歲到三歲的這一年開個好頭,讓今後的教育變得順利。

這一年你或許會遇到很多問題,你會感覺到束手無策,但是請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教育。

真正的育兒從兩歲開始,好性格是從可怕的兩歲培養起來的!

如果你的孩子即將邁入這個階段或者已經進入這個階段,你還沒有做好準備?那麼我向你推薦這本由美國著名家庭心理學家、專欄作家、擁有眾多讀者的育兒專家約翰.羅斯蒙德著作的《可怕的兩歲》。

沒有太多的無用的理論,多了一些服務,多了一些實用性。就像地圖一樣實用,告訴我們如何度過可怕的兩歲,並讓孩子也同樣幸福快樂的度過可怕的兩歲。告訴我們如何在這個可怕的階段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

除此之外本書還對家長關注的「如廁訓練」「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等家長重視的問題進行了指導。

此書原價原價42元,現在活動價只要41.6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下單。

希望這些有效可行的教育方法能夠幫助家長激發出兩歲孩子的最佳狀態,讓他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取得成功,在人際交往中無往而不利。

我是Biu丸子爸爸,多平臺認真育兒達人,專注備孕、懷孕、養育、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夫妻關係。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向我提問各種懷孕、育兒、家庭問題。育兒路上,讓我陪你一起,慢慢走。溫馨提示:圖片源於網絡,侵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進入「可怕的兩歲」,家長要怎麼辦?你需要這份「保命」指南
    孩子進入「可怕的兩歲」時到底有多可怕,相信每個家長都深有體會。以前乖巧的寶寶突然就變身成為了一個「小惡魔」,總是和父母唱反調,父母說東,他就一定會往西走。每天鬧的讓鄰居以為這個孩子是拐來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 娃的兩歲為何如此可怕?家長的處理方式,才是決定發展的關鍵
    在父母眼裡,孩子這些行為其實就是在無理取鬧,而關於這點最合適的理由就是:「可怕的兩歲」就是孩子的叛逆期。孩子兩歲時的可怕性,早已流傳很久,而且還是眾多家長「談虎色變」的一個必經階段。他說:孩子兩歲時,每當要求孩子好好吃飯,孩子都會十分抗拒,就是堅持非要吃零食不可,如果自己再多加阻止,馬上就能哭出來,最後他只能無奈妥協。李靜也說兩歲前的孩子很好被家長「擺弄」,可只要一到了兩歲就特別願意說「不」,可和孩子講道理又說不清。
  • 娃進入可怕的兩歲怎麼辦?處理好了會變成「可愛」
    01什麼是「可怕的兩歲」「可怕的兩歲」一般是形容處於1歲半至3歲的孩子,突然淘氣不聽話,愛發脾氣以及經常出現堅決不服從的挑釁,並且精力旺盛東奔西跑,致使家人疲於應付的一種狀況。這是個普遍現象,我們無論在早教機構還是平常家常聊天中,有相應時期孩子的家長都能對這個問題有共鳴。
  • 「可怕的兩歲」叛逆期,吼一千句不如這4招,輕鬆搞定家中小惡魔
    都說孩子是上天送給父母的小天使溫柔又可愛,但是養過孩子的家長應該都發現,孩子到了2歲左右,突然就變成了不聽話的「小惡魔」,對家長的各種要求全部拒絕不說,還經常摔東西、對父母吼,很多新手父母對此都束手無策,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為什麼孩子2歲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
  • 「可怕的兩歲」:幼兒使用說明書
    01第一逆反期,俗稱「可怕的兩歲」每個孩子在兩歲左右都會經歷一個如狂風暴雨般的時期,這就是「第一逆反期」,也稱「可怕的兩歲」,我也把它稱為「執拗期」。家長往往一時接受不了自己的寶寶突然變成「小怪獸」,所以會有暴怒、傷心、內疚、失望等情緒,從而對家庭氛圍造成不良影響。故而我們將這一階段稱為「可怕的兩歲」。
  • 怎樣把兩歲的孩子從「可怕」培養成可愛-《可怕的兩歲》讀後感
    今天聽的這本書,是著名的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的《可怕的兩歲》。因為家裡正好有個處於這個階段的娃,所以很有感觸。雖然娃現在兩歲還差一點點,也沒有書中描寫的那麼可怕,但是文中描寫的很多情況都有發生。比如說對什麼都非常好奇,什麼都要沾手;比如小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大哭大鬧;比如吃飯的時候總是喜歡吃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 可怕的兩歲不可怕,家長錯誤養育方式才可怕,你要早點知道(上)
    現在人們常說「可怕的兩歲」,好像原本那個萌萌的十分討人喜歡的小天使到了兩歲突然就會性情大變,讓大人們頭疼不已。「可怕的兩歲」現象是真的嗎?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一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享一下關於「可怕兩歲」的問題。
  • 寶寶的可怕兩歲叛逆期,這些壞表現都是正常的,家長別著急
    可還沒高興幾天,新問題就又來了:兩歲後寶寶突然變得蠻橫不講理,一點沒有之前乖孩子的樣子,分明就是一個「小惡魔」。兩歲叛逆期有多可怕?孩子把「不」當成了口頭禪,不管你說什麼都要和你反著來,滿臉寫著「我不好惹」幾個字。這一階段的寶寶對世界的理解增加,獨立意識開始萌芽,迫不及待的想要向世界表達自己的看法。
  • 孩子進入「可怕的兩歲」,家長要怎麼辦?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
    孩子到了兩歲左右,家長就會發現孩子不再那麼乖巧懂事了。如果說之前只一個小天使的話,那麼兩歲左右的孩子就是一個小惡魔。那麼如何才能讓處在「可怕的兩歲」之中的孩子聽話一些呢?這份指南家長不妨多看看。有些事情家長可以遵循孩子的意見,但是一些情節惡劣的,家長也有義務讓孩子知道這是錯的,這是底線,是絕對不可以做觸碰的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轉換一下語氣在這個「可怕的兩歲」階段,孩子是很喜歡主動挑釁父母的,你越是不讓,他也是玩的起勁,當然還是因為從和這個過程中孩子更能夠感受到「我」的存在。
  • 孩子進入「可怕的兩歲」,家長要怎麼辦?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
    孩子到了兩歲左右,家長就會發現孩子不再那麼乖巧懂事了。如果說之前只一個小天使的話,那麼兩歲左右的孩子就是一個小惡魔。發脾氣、摔東西,甚至是出手打人都是經常事,而且一和他說話,他的回答多半都是「不可以」、「不要」、「我不」。
  • 當「可怕的兩歲」到來,你該如何應對?
    行為表現極端「一致」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有一個明顯特點是對周圍的一切要求「一致」,通俗點講,就是「強迫症患者」。不管什麼事情,什麼地方,什麼行為,都必須按照他們的規矩來,每天穿什麼衣服,凳子應該放在哪個地方這些細小的事情,也必須「固定」。稍微做的不合他們的心思,就會情緒爆發,讓家長為之頭疼。
  • 兩歲孩子總動手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相信在生活中有類似困惑的寶媽還有很多,面對兩歲多的孩子總是打人的情況,家長打也打不得、說也不聽,這真是愁壞了人啊!請大家先別急,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究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為什麼總喜歡打人呢?這年齡段孩子總喜歡打人的原因1.情緒表達能力還不健全對於兩歲多的孩子而言,他們語言系統還沒發育好,遇到事情並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有的孩子明明想和其他小朋友玩,卻不知道怎麼表達,就會拉扯小朋友,甚至會用手打,以此來表達喜歡和愛。
  • 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這3個壞毛病不能慣,家長該打就得打
    可能在大部分家長眼中,孩子就是在無理取鬧,其實則不然,關於孩子這點最官方的回答就是:「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也就是他們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孩子兩歲時表現出的可怕,很早之前就被人廣泛地流傳,而且這還是考驗家長「心性」的一個過程。
  • 孩子進入了「可怕的兩歲」,我們應該怎麼做?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導語:許多父母會發現,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孩子突然從可愛的小天使,變成了喜歡發脾氣,愛哭鬧,不講道理的「小惡魔」,大多情況下,這就是孩子進入了「可怕的兩歲」,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 純乾貨:「可怕的兩歲」,家長需要這份保命指南(幼崽使用說明)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兩歲的娃。 就在上周,我在丸子身上看到了流傳於家長圈「可怕的兩歲」的影子。,已經邁入了可怕的兩歲這一階段。 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兩歲最為典型,故被稱為「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s)。 如果你家寶寶出現以下這些表現!那麼恭喜你你家寶寶已經進入「可怕的兩歲」 1:一言不合,情緒失控,大哭大鬧。
  • 可怕的兩歲,究竟有多可怕?處理不好,或許會影響孩子將來的性格
    到了寶寶兩歲的時候便是如此。兩歲是寶寶人生中的一個叛逆期,此時他們的自我意識高度發展,寶寶的認知能力及思維等各項能力也高速發展起來了。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挑戰我們家長權威了,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或許也會日漸緊張。有的時候處理不好,那就是一場大戰。
  • "可怕的兩歲",並不是孩子可怕,而是父母把這一切推向了孩子
    ,兩歲的孩子以可怕而聞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也是名副其實。不過,兩歲的孩子同時也處在人生奇妙而又重要的過渡階段。這一突破期會成為最好的時期還是最壞的時期,取決於家長能否了解孩子的天性,是否能制定出清晰的育兒目標。
  • 為什麼兩歲的孩子「可怕」?其實是有原因的,家長有必要了解清楚
    原來,瑩瑩這是到了「可怕的兩歲」時期了,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本身很可能會出現情緒多變、脾氣暴躁、蠻不講理、撒嬌哭鬧等。很多以前的乖寶寶,一到兩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逐漸變得像「小霸王」了。那麼,為什麼孩子在兩歲左右的時候,會變得很「可怕」呢?
  • 老母親再出徵:可怕兩歲or可愛兩歲
    最近在讀《可怕的兩歲》。按照《可怕的兩歲》的觀點,我是在縱容一個在試探我底線的魔鬼,她終將變本加厲。後續如何?她果真回家就不哭了。這個結果可以這樣看,她起床氣的壞情緒得到了有效釋放,所以情緒恢復穩定。也可以這樣看,她又一次使用她至高無上的權力控制了我,所以心滿意足。
  • 可怕的兩歲不可怕,家長錯誤養育方式才可怕,你要早點知道(下)
    上一期我們和家長朋友們分享了產生「可怕的兩歲」現象的原因,很多爸爸媽媽們詢問了關於他們自己見遇到的類似狀況應該如何處理。今天,我們就集中分享一下,孩子到了兩歲應該如何教育。只要家長掌握了兩歲孩子的正確養育方式和正確的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方法,兩歲的寶貝仍然可以是人見人愛的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