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小孩,我都兩眼發光。(不知道這算不算職業病……)小寶寶們都好軟萌好可愛啊誰能不愛呢!
不過,可愛的寶寶們也可能一夜之間就變身鬼哭狼嚎的「小惡魔」,挑戰你的神經,撕磨你的耐性……特別是在——
!!可怕的兩歲!!
Thisis the Terrible Two!
這就是「可怕的兩歲」
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個情緒關鍵期,兩歲最為典型,被稱為「可怕的兩歲」。
1、什麼都「我的」,什麼都「我自己來!」
「我要!」「是我的!」
越來越多地嘗試自己做事情。
2、固執,口頭禪就是「不!」
說不,不管你說什麼,就要反抗一切,自己做主。
「寶寶來,穿衣服。」「我不!」
「寶寶,吃飯了。」「不吃!」
「寶寶,我們穿鞋鞋出去玩好不好」「不要!」
3、一言不合就崩潰,大哭大鬧
想要事事做主,天下之大,為我獨尊。稍有不如意,就以宣洩情緒來抗衡。畫筆找不到了,想要的零食你沒給他買,鞋子穿不好,冰激凌要化掉了……看起來再小的一件事情,都能讓他瞬間炸毛、撒潑打滾。
4、近乎嚴苛的順序、秩序、規則
筆盒裡的畫筆一定要擺放整齊;
香蕉必須給完整的一條;
點心和各種吃的,只要手賤給他掰下一點,一定鬼哭狼嚎要你給他粘上……
這樣的情況是不是
分!分!鍾!上!演!?
Whyare the terrible so terrible!!
為什麼可怕的兩歲如此可怕?
孩子在這一時期自我意識開始萌發,當事情發展不順他們的心時,情緒就會突然爆發。(哭到天崩地裂……)
兩歲左右孩子的身體功能的發展尚未趕上心智技能的發展。這種身心不一致的沮喪感常常會以一種突然的、強爆炸般的形式表達出來。
一個「我想」,一個「我能」,構成每一個寶寶的特別之處。
寶寶每一次的「叛逆」,正是帶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去探索世界,用語言和行為來證明自己的獨立。
How do you deal with terrible two trantrums?
怎麼處理孩子「可怕的」情緒
雖然早有耳聞,但當「可怕的兩歲」真正到來,面對自我意識爆棚哭鬧不止的兩歲小娃,一不留神,我們也會隨之崩潰……
這個時候「說狠話」「以暴制暴」都不是什麼好方法,淡定,要淡定。覺得要爆發了,一定要忍!實在忍無可忍,就離開冷靜一下。(據說跟娃分開是母愛充電的最快方式),告訴自己「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
這個時候其實首先應該高興!!因為孩子終於認識到自己的存在,開始「獨立」了。
他的認知、思維方式、語言能力都有了飛躍,開始有了喜好、偏向,並嘗試用自己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他在努力成為他自己呢!換個心境,接納孩子的情緒和不完美;把每次的衝突,看成是了解和認識他們的契機,更多理解寶寶,尊重寶寶吧!
養娃就像打怪升級一樣,不求做教科書式的天使般的媽媽,但一定要放鬆心態,和孩子一起進步,一起成長。「唱反調」?寶寶真正想要說的是什麼呢?學會「猜」寶寶的想法,猜不對?繼續猜!同時寶寶的語言表達培養也重視起來。
寶寶陷在情緒裡不出來?轉移寶貝注意力,換換場景,玩玩幻想遊戲,壞情緒一下子就不見咯~
寶寶不講理?給寶寶選擇權,鼓勵寶寶表達自己,有技巧地溝通、引導……
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非常不一樣,學著把自己變回孩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你會發現孩子的成長真的非常神奇!
為了幫助媽媽更好地引導寶寶,我們強烈推薦一套很有愛的繪本——
「我不!我不!」系列(全8冊)
暢銷日本50年,
日文版系列銷量超過10546000冊!
多本入選日本史上繪本銷量Top100。
全世界孩子都愛的「情緒」繪本,
和寶寶快樂度過TerribleTwo!
學堂一個寶媽,家有雙胞胎男寶,其中哥哥有入園焦慮,不想去上幼兒園,可愁壞了她。
我們就讓她把這套繪本拿回家,和孩子一起閱讀。沒想到一套書讀下來,寶貝竟然緩解了焦慮情緒,竟然主動去幼兒園啦。
小傢伙聽得很入迷,時不時笑哈哈。(老母親心想:故事裡的小朋友就是你的影子啊,哈哈~)
這本書的作者很懂孩子,瀨名惠子奶奶擅長將教育繪本做得很有趣,她將「可怕的兩歲」時期孩子的身心特點在「我不!我不!」系列繪本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獨特的手撕/剪紙拼貼藝術)
不管什麼事都喜歡說「不!」的露露。
氣鼓鼓的小貓。
媽媽一走小男孩就哇~哇~哭。
幽默俏皮又簡單好玩的想像故事,邀請大小讀者進入孩子的王國!
在這裡,孩子們變身為一個個小主角,生氣了會變成氣球飛走……
哭著哭著就變成了小魚……
天馬行空的想像遊戲,不含一絲說教的方式,潛移默化中幫助寶寶化解說不出口的情緒問題,形成和發展健康的自我。
可怕的兩歲也可以是可愛的兩歲!了不起的兩歲!
下面是8冊的簡單介紹,更多好玩的情節都在書裡哦~
《我不!我不!》
說「不」是孩子邁向獨立、自主的關鍵一步
露露又在生氣了,還說「我不!我不!」。叫媽媽抱抱,媽媽也說:「我不!我不!」。想要吃點心,好吃的點心也說:「我不!我不!」……大家都說我不,我不,而且還跑掉了,只留下不知道該怎麼辦的露露。
說「不」是孩子邁向獨立、自主最簡單的一步。孩子的拒絕、反抗,代表他開始有自我意識,在慢慢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概念。
《哇~哇~哇》
入園繪本,緩解孩子分離焦慮
小男孩喜歡上學,但不喜歡媽媽回家,所以開始哇哇哭。同學看到他哭,紛紛加入哇哇大哭的行列,結果,太多太多的眼淚,竟然讓教室淹水了,大家都變成了魚。老師看到這個狀況,趕緊打電話給媽媽,媽媽只好穿上雨鞋,提著水桶,拿著網子到學校,把孩子撈回家!
初上幼兒園的孩子哭泣的情況是常見的。繪本巧妙地表現了孩子陌生恐懼和分離焦慮的情緒,讓孩子產生共鳴,並享受充滿快樂的想像遊戲。
《亂蓬蓬 亂蓬蓬》
巧借兒童秩序發展期,克服剪髮恐懼感
亂蓬蓬的,是什麼呀?院子裡的大樹,家裡的小狗,散開的毛線,還有露露的腦袋。園丁幫大樹咔嚓咔嚓,小狗的毛也咔嚓咔嚓,把毛線纏起來……那露露呢?
通過院子裡的大樹、小狗、鬆開的毛線……傳達了模擬的概念,同時也用對比的效果,讓孩子簡單又清楚的了解井然有序的好處。讓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剪髮這件事,並克服對剪髮的恐懼感。
《氣球貓》
疏導孩子生氣的情緒,培養孩子挫折忍受度
氣球貓愛生氣,每次一生氣,頭就像汽球一樣大大的,鼓鼓的。我才不要收拾玩具,哼——好吃的才不要給妹妹,哼——眼瞧著氣球貓的頭越來越大,竟然飛了起來,哎呀,這下可怎麼辦才好?
繪本借愛生氣的小貓,幫助孩子學習並理解如何表達生氣的情緒,並進一步培養孩子的挫折忍受度。
《哎呀,襪子不見了》
養成收納整理的好習慣
露露的襪子不見了,到底跑到哪裡去了?問老師,老師也不知道,問同學,大家都不知道……
通過故事,孩子能夠學習物歸原位,並培養孩子學習分類和配對,養成收納整理好習慣。
《我先看到的》
提醒孩子要懂得分享,培養孩子同理心
什麼事讓小狗和小貓爭得面紅耳赤?原來是為了一個美麗的箱子。互不相讓的結果,讓他們受到了懲罰。
在遊戲中發生衝突,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因為這也是孩子學習社會化的過程。
作者聰明地將教導隱藏在繪本,絕對可以讓孩子理解要與朋友分享和顧慮他人的心情,不然就會變成可憐鬼囉!
《哪個小孩還沒睡》
幽默風趣的睡前故事
哪個小孩還沒睡?是長耳朵貓頭鷹?還是短耳朵貓頭鷹?是黑色的小野貓?還是小偷?不對不對,半夜是妖怪出來的時間!半夜還在玩的小朋友,會變成小妖怪,跟我一起飛到妖怪國去吧!
黑暗是孩子們最容易感到恐懼的事情,《哪個小孩還沒睡》的封面背景就是黑色的,但色彩明快的小妖怪卻笑眯眯地看著你。想像一下,在溫暖的夜燈下,在媽媽溫柔的語調裡讀這本書,孩子感受到的一定不是害怕,而帶著一種溫馨的幽默進入夢鄉。
《哪個小孩愛吃胡蘿蔔》
讓孩子吃得幸福、快樂
喜歡吃胡蘿蔔的小孩是誰呀?是小馬,小馬可喜歡吃胡蘿蔔了。是小猴子,小猴子喜歡吧唧吧唧吃胡蘿蔔……最最喜歡吃胡蘿蔔的小孩是誰呀?就是我!
有些特殊氣味的食物,總是讓孩子退避三舍,因此,如何幫孩子和食物作愉快的第一次接觸,是培養孩子不偏食的重要關鍵。
團購產品:我不!我不!幼兒自我意識敏感期繪本(全8冊)
產品價格:僅售85元(原價138元)
適讀年齡:2-4歲
發貨方式:中通或圓通快遞發貨,發貨地北京。除偏遠地區,全國包郵。偏遠地區(不包郵區域)為新疆、西藏:20元/公斤 續重20元/公斤;青海:17元/公斤續重17元/公斤,海外及港澳臺不發貨
發貨時間:下單48小時內發貨(周末及法定節假日不發貨)
團購方式:直接掃描圖片中二維碼或者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尹建莉父母學堂優選商城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購買,快去享受優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