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兩歲」哭鬧任性:媽媽做好幾件事,幫寶寶順利度過轉折期

2021-01-17 尹建莉父母學堂

每次看到小孩,我都兩眼發光。(不知道這算不算職業病……)小寶寶們都好軟萌好可愛啊誰能不愛呢!


不過,可愛的寶寶們也可能一夜之間就變身鬼哭狼嚎的「小惡魔」,挑戰你的神經,撕磨你的耐性……特別是在——


!!可怕的兩歲!!



Thisis the Terrible Two!

這就是「可怕的兩歲」


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個情緒關鍵期,兩歲最為典型,被稱為「可怕的兩歲」。


1、什麼都「我的」,什麼都「我自己來!」

「我要!」「是我的!」

越來越多地嘗試自己做事情。


2、固執,口頭禪就是「不!」

說不,不管你說什麼,就要反抗一切,自己做主。

「寶寶來,穿衣服。」「我不!」

「寶寶,吃飯了。」「不吃!」

「寶寶,我們穿鞋鞋出去玩好不好」「不要!」


3、一言不合就崩潰,大哭大鬧

想要事事做主,天下之大,為我獨尊。稍有不如意,就以宣洩情緒來抗衡。畫筆找不到了,想要的零食你沒給他買,鞋子穿不好,冰激凌要化掉了……看起來再小的一件事情,都能讓他瞬間炸毛、撒潑打滾。


4、近乎嚴苛的順序、秩序、規則

筆盒裡的畫筆一定要擺放整齊;

香蕉必須給完整的一條;

點心和各種吃的,只要手賤給他掰下一點,一定鬼哭狼嚎要你給他粘上……


這樣的情況是不是

分!分!鍾!上!演!?



Whyare the terrible so terrible!!

為什麼可怕的兩歲如此可怕?


孩子在這一時期自我意識開始萌發,當事情發展不順他們的心時,情緒就會突然爆發。(哭到天崩地裂……)


兩歲左右孩子的身體功能的發展尚未趕上心智技能的發展。這種身心不一致的沮喪感常常會以一種突然的、強爆炸般的形式表達出來。


一個「我想」,一個「我能」,構成每一個寶寶的特別之處。


寶寶每一次的「叛逆」,正是帶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去探索世界,用語言和行為來證明自己的獨立。



How do you deal with terrible two trantrums?

怎麼處理孩子「可怕的」情緒


雖然早有耳聞,但當「可怕的兩歲」真正到來,面對自我意識爆棚哭鬧不止的兩歲小娃,一不留神,我們也會隨之崩潰……



這個時候「說狠話」「以暴制暴」都不是什麼好方法,淡定,要淡定。覺得要爆發了,一定要忍!實在忍無可忍,就離開冷靜一下。(據說跟娃分開是母愛充電的最快方式),告訴自己「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


這個時候其實首先應該高興!!因為孩子終於認識到自己的存在,開始「獨立」了。


他的認知、思維方式、語言能力都有了飛躍,開始有了喜好、偏向,並嘗試用自己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他在努力成為他自己呢!換個心境,接納孩子的情緒和不完美;把每次的衝突,看成是了解和認識他們的契機,更多理解寶寶,尊重寶寶吧!



養娃就像打怪升級一樣,不求做教科書式的天使般的媽媽,但一定要放鬆心態,和孩子一起進步,一起成長。「唱反調」?寶寶真正想要說的是什麼呢?學會「猜」寶寶的想法,猜不對?繼續猜!同時寶寶的語言表達培養也重視起來。


寶寶陷在情緒裡不出來?轉移寶貝注意力,換換場景,玩玩幻想遊戲,壞情緒一下子就不見咯~


寶寶不講理?給寶寶選擇權,鼓勵寶寶表達自己,有技巧地溝通、引導……



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非常不一樣,學著把自己變回孩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你會發現孩子的成長真的非常神奇!




為了幫助媽媽更好地引導寶寶,我們強烈推薦一套很有愛的繪本——


「我不!我不!」系列(全8冊)

暢銷日本50年,

日文版系列銷量超過10546000冊!

多本入選日本史上繪本銷量Top100。



全世界孩子都愛的「情緒」繪本,

和寶寶快樂度過TerribleTwo!


學堂一個寶媽,家有雙胞胎男寶,其中哥哥有入園焦慮,不想去上幼兒園,可愁壞了她。


我們就讓她把這套繪本拿回家,和孩子一起閱讀。沒想到一套書讀下來,寶貝竟然緩解了焦慮情緒,竟然主動去幼兒園啦。



小傢伙聽得很入迷,時不時笑哈哈。(老母親心想:故事裡的小朋友就是你的影子啊,哈哈~)



這本書的作者很懂孩子,瀨名惠子奶奶擅長將教育繪本做得很有趣,她將「可怕的兩歲」時期孩子的身心特點在「我不!我不!」系列繪本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獨特的手撕/剪紙拼貼藝術)


不管什麼事都喜歡說「不!」的露露。


氣鼓鼓的小貓。


媽媽一走小男孩就哇~哇~哭。


幽默俏皮又簡單好玩的想像故事,邀請大小讀者進入孩子的王國!


在這裡,孩子們變身為一個個小主角,生氣了會變成氣球飛走……



哭著哭著就變成了小魚……



天馬行空的想像遊戲,不含一絲說教的方式,潛移默化中幫助寶寶化解說不出口的情緒問題,形成和發展健康的自我。



可怕的兩歲也可以是可愛的兩歲!了不起的兩歲!



下面是8冊的簡單介紹,更多好玩的情節都在書裡哦~


《我不!我不!》

說「不」是孩子邁向獨立、自主的關鍵一步


露露又在生氣了,還說「我不!我不!」。叫媽媽抱抱,媽媽也說:「我不!我不!」。想要吃點心,好吃的點心也說:「我不!我不!」……大家都說我不,我不,而且還跑掉了,只留下不知道該怎麼辦的露露。



說「不」是孩子邁向獨立、自主最簡單的一步。孩子的拒絕、反抗,代表他開始有自我意識,在慢慢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概念。

《哇~哇~哇》

入園繪本,緩解孩子分離焦慮


小男孩喜歡上學,但不喜歡媽媽回家,所以開始哇哇哭。同學看到他哭,紛紛加入哇哇大哭的行列,結果,太多太多的眼淚,竟然讓教室淹水了,大家都變成了魚。老師看到這個狀況,趕緊打電話給媽媽,媽媽只好穿上雨鞋,提著水桶,拿著網子到學校,把孩子撈回家!




初上幼兒園的孩子哭泣的情況是常見的。繪本巧妙地表現了孩子陌生恐懼和分離焦慮的情緒,讓孩子產生共鳴,並享受充滿快樂的想像遊戲。

《亂蓬蓬 亂蓬蓬》

巧借兒童秩序發展期,克服剪髮恐懼感


亂蓬蓬的,是什麼呀?院子裡的大樹,家裡的小狗,散開的毛線,還有露露的腦袋。園丁幫大樹咔嚓咔嚓,小狗的毛也咔嚓咔嚓,把毛線纏起來……那露露呢?



通過院子裡的大樹、小狗、鬆開的毛線……傳達了模擬的概念,同時也用對比的效果,讓孩子簡單又清楚的了解井然有序的好處。讓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剪髮這件事,並克服對剪髮的恐懼感。

《氣球貓》

疏導孩子生氣的情緒,培養孩子挫折忍受度


氣球貓愛生氣,每次一生氣,頭就像汽球一樣大大的,鼓鼓的。我才不要收拾玩具,哼——好吃的才不要給妹妹,哼——眼瞧著氣球貓的頭越來越大,竟然飛了起來,哎呀,這下可怎麼辦才好?



繪本借愛生氣的小貓,幫助孩子學習並理解如何表達生氣的情緒,並進一步培養孩子的挫折忍受度。 

《哎呀,襪子不見了》

養成收納整理的好習慣


露露的襪子不見了,到底跑到哪裡去了?問老師,老師也不知道,問同學,大家都不知道……



通過故事,孩子能夠學習物歸原位,並培養孩子學習分類和配對,養成收納整理好習慣。

《我先看到的》

提醒孩子要懂得分享,培養孩子同理心


什麼事讓小狗和小貓爭得面紅耳赤?原來是為了一個美麗的箱子。互不相讓的結果,讓他們受到了懲罰。



在遊戲中發生衝突,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因為這也是孩子學習社會化的過程。


作者聰明地將教導隱藏在繪本,絕對可以讓孩子理解要與朋友分享和顧慮他人的心情,不然就會變成可憐鬼囉!

《哪個小孩還沒睡》

幽默風趣的睡前故事


哪個小孩還沒睡?是長耳朵貓頭鷹?還是短耳朵貓頭鷹?是黑色的小野貓?還是小偷?不對不對,半夜是妖怪出來的時間!半夜還在玩的小朋友,會變成小妖怪,跟我一起飛到妖怪國去吧!



黑暗是孩子們最容易感到恐懼的事情,《哪個小孩還沒睡》的封面背景就是黑色的,但色彩明快的小妖怪卻笑眯眯地看著你。想像一下,在溫暖的夜燈下,在媽媽溫柔的語調裡讀這本書,孩子感受到的一定不是害怕,而帶著一種溫馨的幽默進入夢鄉。

《哪個小孩愛吃胡蘿蔔》

讓孩子吃得幸福、快樂


喜歡吃胡蘿蔔的小孩是誰呀?是小馬,小馬可喜歡吃胡蘿蔔了。是小猴子,小猴子喜歡吧唧吧唧吃胡蘿蔔……最最喜歡吃胡蘿蔔的小孩是誰呀?就是我!



有些特殊氣味的食物,總是讓孩子退避三舍,因此,如何幫孩子和食物作愉快的第一次接觸,是培養孩子不偏食的重要關鍵。



團購產品:我不!我不!幼兒自我意識敏感期繪本(全8冊)

產品價格:僅售85元(原價138元)

適讀年齡:2-4歲

發貨方式:中通或圓通快遞發貨,發貨地北京。除偏遠地區,全國包郵。偏遠地區(不包郵區域)為新疆、西藏:20元/公斤 續重20元/公斤;青海:17元/公斤續重17元/公斤,海外及港澳臺不發貨

發貨時間:下單48小時內發貨(周末及法定節假日不發貨)

團購方式:直接掃描圖片中二維碼或者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尹建莉父母學堂優選商城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購買,快去享受優惠吧~

相關焦點

  • 兩歲可怕嗎?父母做好3件事,幫寶寶順利度過性格養成期
    因為以前那個乖寶寶,現在經常是不順他的心意,就大吼大叫,滿地打滾,又蹦又跳地哭鬧,而且還喜歡什麼事都要管,每天就知道說「不不不」,做什麼事都要按他的意思來,有時候急了,還會打人、咬人……孩子種種表現,常讓表姐陷入迷茫,孩子才2歲3個月,這麼小打不得,說又不聽,該怎麼教育才好?
  • 面對寶寶可怕的兩歲,家長要多說這幾句話,讓他順利度過
    養娃可真是一場磨練家長意志的漫長修行,小時候你伺候他吃喝拉撒,教他牙牙學語,眼看長到兩歲可以鬆一口氣了,沒想到卻迎來了孩子「可怕的兩歲」。三、一切都要聽他的兩歲的孩子成了「偏執狂」,什麼都要聽他的,電梯按鈕要他來按、玩具要他來排列……要是家長不允許,他就又哭又鬧錶達抗議。要是他做了沒做好,又會哭鬧個不停,難搞哦!別擔心,這是寶寶心理發展的特定過程。
  • 可怕的兩歲,父母這樣做,幫助孩子度過第一個人生轉折期
    幼兒到了兩歲,就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折期,所謂的「可怕的兩歲」,,他們覺得很安全,但是兩歲之後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媽媽的分離之後,會讓他們感到焦慮和無助,他們開始控制每一件事情,希望父母能夠一如既往地愛自己的同時,又渴望自己能夠成為自己的主人。
  • 兩歲的孩子貓狗都嫌?聰明家長這樣做,幫寶寶順利度過敏感期
    其實孩子在一歲半到三歲這個階段,處於孩子人生中的第1個叛逆期,在兩歲的時候最為典型,所以被稱為「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孩子在這個時期,開始有自己的主見,進入一個全新的自我探索階段。他們會專門和大人對著幹,甚至喜歡打人,在他們心裡,對「打人」的是非觀並不是很清晰,雖然孩子突然發脾氣會讓家長很崩潰,但家長要知道,其實寶寶這一行為並不是針對你的,而是寶寶正在發展獨立和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沮喪,所以家長的做法是很關鍵的,如果處理不當,孩子可能就從「假熊」變成了「真熊」。如何幫孩子度過這一叛逆期是家長很關心的問題,不同的家長也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 哈佛大學教授:寶寶14個月到2歲是最佳管教期,可怕的兩歲可避免
    此文適宜人群:想有效避免寶寶出現「可怕的兩歲」的新手父母14個月到2歲,是父母最難熬的時期伯頓·懷特在調研了上千個美國家庭後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原來14個月到2歲,是育兒生涯中父母最難熬的時期。別管之前多溫順多麼天使的寶寶,一旦進入這個階段,就好像變了一個人,愛哭、易怒、煩躁、反抗……父母對他的愛並沒有減少,寶寶為什麼會一下子冒出那麼多的負面情緒呢?外國人不是有「terrible two」的說法嗎?在很多中國父母看來,「可怕的兩歲」必然出現,是孩子人生中繞不過的一個坎!
  • 可怕的兩歲孩子那些讓你瞠目結舌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
    寶寶到2歲左右會有一個反抗期,對父母的一切要求都說「不」,經常任性、哭鬧、 難以調教。英語中有一個詞來形容這個階段,叫做the terrible twos,「可怕的是 歲」。一個帶孩子很有經驗的老太太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孩子長到和桌子一樣高的時候,麻煩就開始了。」
  • 寶寶的可怕兩歲叛逆期,這些壞表現都是正常的,家長別著急
    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會走會爬會說話,寶媽內心是十分激動的,心想再也不用像剛開始那晝夜不分的伺候他了。可還沒高興幾天,新問題就又來了:兩歲後寶寶突然變得蠻橫不講理,一點沒有之前乖孩子的樣子,分明就是一個「小惡魔」。兩歲叛逆期有多可怕?
  • 可怕的兩歲!90%的家長都不知道 Terrible Two
    很多媽媽不知道Terrible Two是幾乎所有寶寶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是生理髮育的必經之路,出現的時候萬萬不能和寶寶對著幹,而應該進行正向的引導,否則絕對會事得其反,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不錯的應對方法,媽媽們可以參考。幼兒到2歲左右會有一個反抗期,對父母的一切要求都說「不」,經常任性、哭鬧、 難以調教。
  • 「我家寶寶兩歲了.我好擔心……」
    看來「可怕的兩歲「不是說著玩兒的。從軟萌可愛的寶寶變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哭鬧的熊孩子,「可怕的兩歲」就如魔咒,讓許多父母頭疼不已,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特別淘氣,也不是你教育孩子的方式特別有問題,這只是孩子正常的發展,是寶寶的「自立期」。
  • 認生,黏人,愛哭鬧?如何幫寶寶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孩子六到八個月,會表現出對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的害怕,一旦媽媽從眼前消失就會哭鬧,變得明顯不安。不是孩子膽小,愛黏人,而是孩子的分離焦慮期到了。這是孩子成長中必須要經歷的,如何才能讓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 認生,黏人,愛哭鬧?如何幫寶寶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孩子六到八個月,會表現出對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的害怕,一旦媽媽從眼前消失就會哭鬧,變得明顯不安。 不是孩子膽小,愛黏人,而是孩子的分離焦慮期到了。 這是孩子成長中必須要經歷的,如何才能讓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 1歲寶寶進入「口欲期」,媽媽掌握4招,能幫他順利度過
    不少媽媽在照顧寶寶的護理過程中,會發現有一段時間,他們會變得特別愛吃手、啃東西,餵奶的時候也經常咬乳頭。這是寶寶進入口欲期的表現,多發生在1歲左右,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這個階段,正是寶寶好奇心和探索欲強烈的時候,他們會通過這種方法讓自己更好的認知新事物。
  • 【靚媽咪分享】什麼是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
    幼兒到2歲左右會有一個反抗期,對父母的一切要求都說「不」,經常任性、哭鬧、 難以調教。英語中有一個詞來形容這個階段,叫做the 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 歲」。一個帶孩子很有經驗的老太太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孩子長到和桌子一樣高的時候,麻煩就開始了。」儘管她可能從來沒有聽說「兩歲反抗期」,但她的說法確實反映了「群眾的智慧」。
  • 可怕的兩歲!90%的家長都不知道 Terrible two,如何度過?
    作者:清影西方人有「Terrible Two」的說法,意思是「可怕的兩歲」。之所以說這個年齡的孩子可怕,是因為他們在這時開始表現出與過去不同的特徵,非常難纏,喜歡跟大人作對,凡事都有叛逆傾向。因此,也有幼教專家把此階段稱為「人生第一青春期」。
  • 寶寶總故意憋大便?準是肛欲期到了,家長學會3招,幫他順利度過
    如今,一邊帶孩子一邊上班的女性不在少數,很多媽媽都表示,上班還沒有帶娃累,誰帶誰知道。尤其是寶寶還小的時候,主要就是吃喝拉撒,父母整天要跟「屎尿屁」打交道。提到「屎尿屁」,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肛欲期」,一兩歲的寶寶可以通過糞便的保留或排出獲得快感。
  • "可怕的兩歲",並不是孩子可怕,而是父母把這一切推向了孩子
    不過,兩歲的孩子同時也處在人生奇妙而又重要的過渡階段。這一突破期會成為最好的時期還是最壞的時期,取決於家長能否了解孩子的天性,是否能制定出清晰的育兒目標。她氣鼓鼓地說:老公才不敢惹我,還不是家裡那個兩歲的臭小子,一大早就被他氣個半死。做好的早飯,本打算要餵他吃的,人家非說要自己吃,吃完之後直接把碗也扔了,想想最近憋的火,我決定出來喘口氣,不然真的要爆發了。
  • 當「可怕的兩歲」到來,你該如何應對?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他們說「我要」,又會聽到他們說「不」,兩歲的孩子正是在固執中不斷自我徘徊,來尋求安全感。面對可怕的兩歲,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其實不然,掌握這三個方法,幫助家長順利引導孩子度過「叛逆期」。
  • 「可怕的兩歲」讓人聞之色變,父母巧用3招,輕鬆度過孩子叛逆期
    有的家長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本來還挺乖挺可愛的,但是孩子一旦進入兩歲,好像就變樣了:從聽話懂事突然變成了混世大魔王,有時候孩子明明玩的好好的,但是玩著玩著就開始大哭大鬧,把玩具扔到一邊;一遇到自己不順心的事情,孩子就會開始發脾氣,哭鬧;有時候突然就開始十分粘人,無論如何都要和媽媽呆在一起,搞得媽媽是心力憔悴。
  • 如何幫寶寶順利度過叛逆期?
    你以為從此我將這些方法運用自如,得心應手,幫助圓爺順利度過叛逆期,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我們請來Lisa,結合圓圓的案例,給大家講講,如何順利幫助孩子度過敏感期。比如,圓圓想自己去推推車,圓圓媽很好的跟隨了孩子的需求允許他來推,但媽媽在幫忙推之前,應先詢問圓圓的意願:「自己推有點危險,媽媽可以幫你一起嗎?」如果圓圓不願意,把媽媽推開,媽媽可以再給寶寶提供兩個她可以接受的選擇,「圓圓你是想媽媽推著你來幫你一起掌控方向,還是你自己來推,但是只能在這塊安全的區域?」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 從「可怕的兩歲」到「了不起的兩歲」
    導語:小西學姐經常在想,寶寶綿軟可愛的小嬰兒時期,怎麼這麼快就過去了?!快進入兩歲的寶寶簡直是瞬間變身小惡魔,讓爸爸媽媽每天都精疲力盡。小西學姐求助了我們的老朋友西瓜媽,讓我們一起聽聽專業人士的解讀,一起搞定Terrible 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