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生,黏人,愛哭鬧?如何幫寶寶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2020-11-27 松達媽媽

孩子六到八個月,會表現出對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的害怕,一旦媽媽從眼前消失就會哭鬧,變得明顯不安。

不是孩子膽小,愛黏人,而是孩子的分離焦慮期到了。

這是孩子成長中必須要經歷的,如何才能讓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1、給孩子一個緩衝期

因為重返職場或其他原因要和孩子分開時,應該給孩子一個緩衝期。在分離之前,給孩子找一個接替者,有意識得增加他們相處時間,減少孩子的焦慮和不適。

2、建立「媽媽會回來」的信任感

媽媽出門前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孩子你會回來的。每次回來時告訴孩子,我回來了。

最初的時候媽媽離開的時間不要太長,等孩子慢慢習慣,知道媽媽會回來以後,就可以逐漸把時間加長了。


3、建立守恆概念

經常和孩子玩一些物體守恆遊戲,讓孩子知道眼睛沒看到不代表物體消失了。

比如和孩子玩躲貓貓遊戲,或者將玩具藏起來有意識引導孩子去找等。

4、培養孩子獨處的能力

給孩子自己一個人玩的機會,比如在餵過奶、換過尿片之後,把孩子安頓在客廳中,讓他自己玩,當感覺孩子厭煩玩某樣東西時,父母再幫他拿一些別的玩具,讓他儘量專注於自己的活動,不要打擾他,漸漸地孩子能表現出獨立的傾向。


孩子在分離焦慮期間,往往缺乏安全感,如果媽媽的解決方式簡單粗暴,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這四種方式不可取:

①不理睬孩子的哭聲,狠心離開。

②在孩子玩得正高興時,偷偷離開。

③責備孩子,掰開孩子抓住自己的手,狠心離開。

④將孩子哄到另一個房間或者讓其他人事兒轉移孩子注意力,然後趁機離開。

如果媽媽不在,家裡的其他人該如何安撫孩子?

①給孩子看媽媽的照片,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

②多抱抱孩子和孩子說說話,告訴他媽媽會回來的,給予孩子安全感。

③和孩子玩遊戲,給孩子講故事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相關焦點

  • 認生,黏人,愛哭鬧?如何幫寶寶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孩子六到八個月,會表現出對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的害怕,一旦媽媽從眼前消失就會哭鬧,變得明顯不安。 不是孩子膽小,愛黏人,而是孩子的分離焦慮期到了。 這是孩子成長中必須要經歷的,如何才能讓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開學季又要到了,很多家長開始考慮如何送寶寶上幼兒園了。可是很多家長都聽說寶寶上幼兒園頭1-2個月很不易,就有點犯難了。下面聽聽一些家長反映的一些情況吧。「今天送寶寶去幼兒園,孩子哭的厲害,看寶寶那樣子,心裡好難受。」
  • 寶寶開始認生,是3大方面的進步,這麼幫寶寶順利度過認生期
    妞妞半歲了,最近她變得特別黏媽媽,除了媽媽誰都不要。一向誰抱都可以的小可愛怎麼變成這樣了?別著急,寶寶這是進步了,因為她會認人了!大約5個月左右,寶寶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媽媽是相互獨立的。雖然這是認知發展過程中重要的裡程碑,但這種新認知會讓寶寶感到焦慮,他開始將媽媽與陌生人進行比較,陌生的人或環境都會引起寶寶的焦慮情緒,這時,他開始認生了。
  • 這個時期的娃黏人又膽小,培養寶寶的安全感,爸媽請不要悄悄離開
    ② 喜歡黏人,尤其喜歡黏媽媽一般來說,分離焦慮期的寶寶更黏媽媽,因為從孕育寶寶這個生命開始,媽媽就跟寶寶在一起。寶寶出生之後從母體分離,很緊張焦慮,但是媽媽的哺育和照顧給了寶寶安全感。③ 抵抗接觸陌生人寶寶會表現出,嚴重的認生現象。也許有些寶寶小時候能接受陌生人抱,會跟陌生人打招呼。但是,到了分離焦慮期,他們反而認生,害怕接觸生人。
  • 來,分離焦慮了解一下~
    一般來說,分離焦慮會隨著個體年齡的增大而漸漸減少,但是也有比較少的一部分人直到成年也有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有兩個高發期: 一個從七月齡左右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的跡象,通常到18個月時會達到最高峰;另一個則是3歲剛上幼兒園的這段時間。
  • 寶寶的分離焦慮期要怎麼度過?
    ……除了上班、上幼兒園這種較長時間的分開,有時候媽媽上個廁所只需要幾分鐘的「小別離」,寶寶也能嚎得驚天地泣鬼神,很多媽媽已經練就一手抱著娃,一手解決擦PP和提褲子的神技了。分離焦慮,讓媽媽們感受到寶寶對你獨一無二的依戀和愛的同時,也被 「甜蜜的負擔」束縛著。
  • 媽媽陪著寶寶一起度過分離焦慮期
    上個星期,幼兒園為了緩解孩子和家長的分離焦慮,基本上都是上半天就放學。真正的幼兒園生活從昨天開始,完整的一天下來,孩子情緒還不錯,還給我表演了幼兒園新學的歌曲,「爸爸媽媽去上班,我去幼兒園,也不哭也不鬧………」,我還暗自慶幸,二寶上幼兒園可比大寶小時候順利多了,大寶上幼兒園第一個學期基本上就是哭下來的。
  • 孩子初入幼兒園得哭幾天:這樣做幫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
    每一年孩子入學都牽動著家長的心,尤其是幼兒園的新生寶寶們。又到了開學季,即將入園的幼兒園新生寶寶們即將要進入新的環境,離開熟悉的環境和家人,開始集體生活。即將面對的是什麼,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寶寶能不能儘快適應並且融入呢?家長和孩子都不知道。分離焦慮隨之而來。
  • 嬰兒哭鬧要不要抱?六種方法陪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如果長時間不符合此準則,會造成寶寶語言遲緩、不愛與人社交互動、易焦慮及睡眠障礙。孩子太粘人,放開就哭,抱了就不哭,怎麼辦?其實,這是孩子在和爸爸媽媽建立『親子關係』。嬰兒七八個月的時候就會認生,有了『親子關係』,他在陌生的環境裡才會覺得安全,一旦離開,就會有『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在孩子一歲到一歲半時會達到最高峰,幼兒期、學齡期的孩子最容易患上『分離焦慮』。建立『親子關係』有什麼好處呢?
  • 如何幫寶貝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報名時,與寶寶一起去過幼兒園,她對幼兒園的室外器械非常感興趣,所以第一天出門前特別開心。我們也提前灌輸給她,幼兒園有好多小朋友,陪著一起玩特別開心。到了教室後,突然看到這麼多的人,果果感到很不適應,就一直坐在小板凳上,茫然地看著,也不說話。
  • 三個方法,加強寶寶安全感,幫他度過陌生人焦慮期
    寶寶進入7個月後,認生的情況似乎越來越嚴重。爺爺奶奶來看他,他一直盯著爺爺奶奶看,不僅不肯笑,還滿臉嚴肅,甚至還會抱著媽媽躲起來。爺爺奶奶不開心,媽媽也覺得好尷尬。寶寶這麼怕生,還被人說膽小沒禮貌,該怎麼辦?
  • 寶寶如何順利度過「認生」階段?6個月誰都讓抱,不一定是好事
    遠離陌生人,不喜歡接觸陌生人,產生敏感、躲避、呆滯,甚至哭鬧。而對於親近的人,媽媽是首選,並無可替代,對媽媽的這種依戀,也稱為「認生」或「認人」。這是孩子正常的心理表現,也是成長發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階段,他的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同步加強,對熟人和陌生人有著敏感的區分能力,認生意味著寶寶開始依戀父母,同樣,也預示著親子情感的建立成功。
  • 神獸歸籠,寶寶的分離焦慮,該如何平穩度過?
    一、什麼是「分離焦慮」? 所謂「分離焦慮」通常指嬰幼兒要離開自己依賴的人時,產生的一種焦慮的心理反應。表現為哭鬧、摔東西、不吃不喝等等一系列行為。這不是入園階段特有的,只要有分離的狀況發生,就會帶來焦慮的狀態,只是在上幼兒園這個特定的時間比較突出。
  • 如何順利度過寶寶認生期?
    (圖源自網絡) 陌生人焦慮,也即俗稱認生。 第三階段:情感聯結階段 從6、7個月起,寶寶開始區別熟人和陌生人,特別依戀主要撫養者(通常是媽媽),面對陌生人,寶寶會哭鬧、迴避、情緒反應強烈。對有某種特徵的人會產生害怕的心理。比如有的寶寶會對戴眼鏡或戴帽子的叔叔阿姨表現得格外害怕,不願接受這個「奇怪人」的抱抱。
  • 寶寶多大開始認生?認生≠膽小!家長如何幫寶寶渡過認生期?
    小月齡的寶寶真的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無論誰抱他,逗他,都是會衝人家樂,別提多可愛了。沒過幾個月,家長就開始發現孩子變了,只喜歡媽媽和家裡熟悉的人,陌生人一抱就哭,很怕見陌生人。這是孩子開始進入認生期了。孩子進入陌生的環境或者看到陌生人,就變得敏感、躲避,甚至哭鬧,即便看到態度溫和的陌生人也如此。拒絕被不太熟悉的熟人抱,逗弄。這些都是孩子認生的表現。
  • 一和媽媽分開就哭鬧?寶寶的分離焦慮期到了,3種方法巧妙解決
    閨蜜知道她兒子現在這種情況是一種分離焦慮。這種焦慮大概會從1歲左右開始,和媽媽分開時,就會產生這種分離焦慮感。而這種焦慮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寶寶在逐漸長大的時候,慢慢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但同時他們又還存在「母嬰共生」的感覺,覺得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分開了就見不到媽媽了,會很沒有安全感,從而開始哭鬧。
  • 寶寶哭鬧不讓媽媽上班,做好這三點,有效緩解寶寶分離焦慮
    其實,寶寶這種表現是由於心理學上所謂的分離焦慮導致的。分離焦慮,是寶寶在母親或者其他照顧者要離開時出現的明顯不安。分離焦慮一般在寶寶6-8個月大時出現,14-18個月大時達到頂峰。你可以回想一下在此之前的情景,寶寶對任何人都會微笑,而到了這個階段,寶寶只會與熟悉的養育者產生特殊的聯結。當這個人離開時就會抗議,這就是分離焦慮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寶寶的這種擔心媽媽離開而產生的分離焦慮,不同於他們遇到陌生人或是因為要上幼兒園的哭鬧,後者更多的是對陌生人、陌生環境的恐懼。
  • 嬰兒認生怎麼辦?做好這3點,幫助寶寶順利度過認生期
    一、寶寶從什麼時候起開始認生我們經常說的認生,專業術語稱之為陌生人焦慮,約有50%~80%的寶寶都會有認生期,認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寶寶4個月之內並不會認生,而是表現出對一切事物表示好奇。因為三四個月大的嬰兒,雖然能夠感知人臉的模樣,並逐漸辨認出熟悉的人與陌生人,不過他們記性不太好,轉眼就忘了。
  • 孩子哭鬧不想去幼兒園怎麼辦?上學「分離焦慮期」如何度過?
    同時,針對姐姐在幼兒園的焦慮狀況,老師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一是分離焦慮狀態比較明顯。分離焦慮是幼兒入園後,因為離開家人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表現出來的哭鬧、發脾氣甚至生病的現象。據老師講,姐姐屬於「分離焦慮期」沒過,怎麼也得一個星期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 開學焦慮|要入園了,如何讓黏人小孩安度「分離焦慮」?
    情緒焦慮、反覆哭鬧、沉默不語、尿褲子......很多孩子在入園最初階段都會出現這樣的焦慮行為,孩子的焦慮情緒反過來也影響著成人,焦慮情緒在整個家庭蔓延。如何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症?孩子入園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聽聽最有經驗的幼兒園園長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