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不願上幼兒園的寶貝,故事個個不同,我們居然給出了一對一的對策。
(該圖片由「創意童畫」提供)
十一小長假,朋友圈攝影大賽,都參加了吧,曬嗨了玩瘋了吧。不想上班的節後綜合症,讓大人都抓心撓肺,何況是孩子們,尤其是剛上幼兒園的寶貝,好容易才接受必須離開爸爸媽媽,去上學的事實,一個小長假,又打回原形!
這註定是一場你退我進,我退你進的持久戰,媽媽們,都準備好了嗎?
不想上學的寶貝,還真不見得個個相同,不信去聽聽他們的故事。照例,看完故事別離開,還有貼心對策奉上。
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故事
>>>>「我才一歲啊。為什麼還沒長大就要上學了!」
yoyo寶貝,三歲,是個獅子座的霸氣可愛小女生。性格慢熱,是個特別敏感粘人的孩子!對於上幼兒園,yoyo是期待的,是媽媽很怕這一天的到來,有太多的不放心不想放手。九月一號,是她第一次上幼兒園,這天只是熟悉環境。因為有爸爸媽媽的陪伴,yoyo和老師、小朋友玩得很開心。她還不知道即將獨自面對這一切。
yoyo媽媽:第二天,我們牽著她的小手,雀躍地到了教室。還沒來的及和媽媽說再見,老師已經把她牽進教室關上門了。教室裡面全是哭著找媽媽、找「家家」的小朋友。yoyo開始有點害怕了,但老師告訴yoyo,媽媽下午就會來接她。
媽媽的這一天,過的並不好。擔心你會不吃飯,不睡覺,怕你吃菜會卡住,因為你天生喉嚨管細小。下午三點半媽媽早早地來到學校門口,直到四點半放學,才讓進。媽媽開始狂跑,就想第一個接到你。後面的爺爺奶奶不理解,總不是都要接到。
(幼兒園門外焦急等待的家長們)
結果老師說yoyo這一天都好乖,就是進去哭著找了一會媽媽,自己會吃會睡會玩。媽媽頓時臉上好有光澤。也很不可思議,居然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樣。心裡os:我寶貝就是不一樣,霸氣!
第三天早上,yoyo狀態也不錯,還和爸爸媽媽說了再見,但是小嘴巴在扁了。
第四天早上一起來,便說自己不願意上幼兒園了,因為幼兒園沒有媽媽。哭喊著說:「我才一歲啊。為什麼還沒長大就要上學了!」太搞笑了。鬧了一路進教室看到老師,你情緒好了一些。但是你在裡面持續的哭聲,我聽得很清楚。你幼小的心靈,一定不明白,為什麼突然要離開我們,去陌生的環境。
你後面幾天上幼兒園的情緒都不好。晚上會做夢哭醒,說不要上幼兒園,說不想跟媽媽分開。媽媽也為此流了好幾次眼淚。
>>>>「這個地方我很喜歡,但我需要媽媽跟我一起呆在這裡」
怡寶,三歲半了,是個善良、有主見且勇敢的小妞,慢熱型,上幼兒園前兩天都是懵的,第三天,她才開始回來跟我分享幼兒園趣事,但是一旦放開了,可以一秒鐘變瘋子......
第一天上學,興奮早起,穿好校服,背好小書包,蹬上最愛的滑板車,意氣風發地出門了。爸爸媽媽走在後面,互訴複雜得無法形容的心情。很快到學校啦,刷卡進入,進入校門那一刻,她開始狂奔並高喊:「媽媽我太興奮了,我太高興了。」
當時,我還心中竊喜,這麼平穩?
教室在二樓,樓梯間開始傳來孩子們的哭聲,寶貝並沒受影響,一進教室,甩開我的手,她就湊到桌子前面開始擺弄玩具。我沒有離開,也不敢說再見,就站著門口,同許多無措的家長一樣。沒一會她回頭看看我,拉我也進去。我說:「媽媽不能進去,媽媽得離開了,你在這裡,會和老師、小朋友們渡過愉快的一天的,我保證。」
她這才意識到,難道媽媽是要我一個人呆在這裡嗎?她從未突然在一個陌生的環境獨處過,怎麼辦?周圍,孩子們的哭聲愈來愈強烈,怡寶終於忍不住放聲大哭,並且不肯放開我。「這個地方我很喜歡,但是我需要媽媽跟我一起呆在這裡,就像以往的時候一樣。」
老師想強行把我們分開,但我拒絕了,我說給我們一點時間。於是,我帶著她來到下面的運動場,一邊看大點孩子做早操,一邊對她說:「媽媽把你交給這些老師,是因為媽媽非常信任他們,我保證他們會非常友善地對待你和其他小朋友。」接著告訴她,在這裡一天要做的活動,大多數都是吃點心和玩耍。然後很快就到媽媽接你回家的時間。怡寶雖然一直在哭,但是她還在聽,當我再次帶她來到教室門口,她還哭著、猶豫著走到老師跟前。
我以前帶怡寶參加一些活動,她都能夠很獨立地去加入、玩耍,不需要我陪。所以我一直對她上幼兒園不太擔心,現在才知道,那是因為她知道媽媽一直在不遠處,她隨時可以找到我。她以為上幼兒園也是一樣,對孩子來說分離是很殘酷的,那一刻,她的心中上學就意味著和媽媽分開,她肯定是全力拒絕,小小的身體也要拼命要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第二天分離焦慮達到頂峰的她,居然打了老師,回家自己交代了錯誤,第三天跟老師道歉了)。
我只能盡全力告訴她,你上幼兒園並不是跟媽媽分開,這是你的新生活,就像你剛剛從媽媽肚子出來時一樣,你哭因為你不願意離開那個溫暖安全的環境,但是當你出來後會發現,這裡很好,有媽媽爸爸還有其他家人呵護你,所以現在也是,你只要勇敢一點,嘗試去適應,儘量不要被其他哭泣的小朋友影響好嗎?媽媽希望你能去幫助他們,因為她們也害怕和媽媽爸爸分離。並且,其實你並沒有和媽媽分開,如果媽媽送你一個人去外婆家上幼兒園,那才叫分開呢。各種說服教育加鼓勵加引誘......
上學第五天,情況好轉了很多,孩子在慢慢適應她的新生活。我想說,孩子你比媽媽勇敢多了!
>>>>「媽媽你快走吧,幼兒園家長不能進去,放學再來接!」
陳一然,3歲多,屬於性格內斂慢熱型的孩子!不是很出眾膽子有點小,一直是媽媽全職帶,所以特別粘媽媽!開學一個月前,在家就開始看巧虎上幼兒園的故事、玩幼兒園的玩具。所以他大概也知道一些(懵懵懂懂吧)。
第一次去幼兒園做親子活動,寶貝顯得很感興趣。但是他不是屬於活潑型,還是放不開,但也不抗拒。
到第一天自己上幼兒園,早上起床狀態不錯。在去的路上說的蠻好,到了幼兒園他還跟媽媽說:「媽媽你快走吧,幼兒園家長不能進去,放學再來接!」到了門口自己找到放書包的格子放進去,我看他坐在板凳上玩玩具還不錯。可是班裡一片哭聲,他估計有點害怕,過一會,他也哭得非常傷心了,一直說要媽媽!
第一天為了讓孩子適應,只上半天,所以中午去接的。到了教室門口,老師一個個地叫小朋友們出來。他在裡面時,還好好的,出來看見我就流淚了,有點傷心!老師說他早上哭了一下就好了,屬於「聽教型」。
>>>>不哭不鬧,也不理解為什麼小朋友在哭
果果,女孩,3歲半了。性格熱情開朗。報名時,與寶寶一起去過幼兒園,她對幼兒園的室外器械非常感興趣,所以第一天出門前特別開心。我們也提前灌輸給她,幼兒園有好多小朋友,陪著一起玩特別開心。到了教室後,突然看到這麼多的人,果果感到很不適應,就一直坐在小板凳上,茫然地看著,也不說話。
第一天上學,教室裡亂糟糟的,家長都不允許進入教室,大部分的寶寶,都在哭鬧,我家果果雖然很茫然卻沒有哭,她對「寶寶在教室、大人們都在教室外面」感到不理解,也不知道為什麼小朋友在哭,一會看看小朋友,一會兒瞄瞄我們是否還在窗外。
他們支招,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
>>>>Eva老師
南湖老約翰繪本館館長,兩個孩子的媽媽。因為陪伴孩子閱讀,接觸到繪本,愛上繪本,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能看到優秀的童書,逐步開始從事閱讀推廣這份事業。
每年9月,幼兒園開學季,有些孩子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也有一些孩子出現入園焦慮。我想先分享些自己的經驗:
建議家長自己不要擔心焦慮,要對孩子有信心,允許孩子有焦慮哭鬧的情況,安撫孩子情緒,送孩子入園後不逗留,不偷偷溜走,和孩子告別,明確告訴孩子會早點來接他回家的。
藉助一些優秀的繪本,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園焦慮期,是比較推薦的方式。
推薦以下幾本不錯的繪本
▼
1、《我媽媽上班去了》
幫助寶寶一起構建他們的安全感,讓寶貝明白,媽媽忙完工作還會重新回到你的身邊。
2、《我不要去幼兒園》
孩子焦慮主要源於陌生,他不知道幼兒園是幹什麼的,通過故事的情節還原,幫助孩子減輕這種焦慮。
3、《存起來的吻》
讓孩子知道愛可以保存,也可以分享,喚起孩子們的共情能力。
4、《魔法親親》
那天小浣熊去上學,他在媽媽的掌心也印下了一個吻,好讓媽媽在想他的時候,也可以感受到這魔法親吻。
5、《阿文的小毯子》
每個孩子都有一件布偶、小汽車之類的玩具,不論去哪裡,都隨身帶著。對於他們來說,這些玩具不僅提供安全感,更是親密的「朋友」。
6、《小兔子去上學》
從今天起,小兔子要去上學了它帶著玩具查理馬兒一起去,並在路上吃掉了便當盒裡的午餐......到了學校,小兔子很害羞,只跟查理馬兒玩兒。可是,到了午餐時間……
7、《小阿力的大學校》
小阿力的媽媽非常善解人意,對於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的回應是:「你就像一隻不願意離開鳥巢的小小鳥啊」含蓄地表達了你要長大,去幼兒園是很自然的事情。
8、《大衛上學去》
書中描述了大衛在學校學習規矩的狀況,原來只是為了讓大衛學習什麼是「可以的」、「好的」。真想感激地說一句:「謝謝老師。」
>>>>Martin
(金寶貝武漢光谷中心資深指導師)
擅長育兒專題:寶寶爬行支招,了解孩子敏感期,如何度過叛逆期,孩子情商培養,社交技巧建立,入園早準備。
教育格言:當我們忘記如何玩耍,童年也就離我們而去,當我們學會用孩子的眼睛去看問題,成長也就變得輕鬆和快樂!為孩子留住多一天的童年,與孩子共同成長,成為孩子一生的朋友!
幼兒園,對於還沒上過學的孩子來說,可能是個新鮮好玩的地方,也可能是個會帶來焦慮和折磨的地方。
(該圖片由「創意童畫」提供)
作為父母,我們必須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由於孩子情況和家長引導的不同,幼兒園給他們帶來的感受自然會截然不同。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呢?Martin給你們支幾招:
一、提前給孩子一個關於幼兒園的描述
沒上學之前,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完全是一個陌生的地方,家長應先給孩子一個正面積極,但客觀真實的描述:
孩子你長大了,去上幼兒園會讓你變得更棒更厲害!幼兒園裡有很多跟你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你可以跟他們交朋友,分享玩具和好吃的;你們之間可能會有矛盾和衝突,比如攻擊和搶玩具行為,你要學會保護自己,對別人說不可以,但是不能攻擊和搶別人東西;
如果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幼兒園裡有老師,你有什麼事情都可以找他們幫忙;有時候你們需要一起吃飯,做遊戲,睡覺,你要學會跟大家一起在同時做一些事;放學後爸爸/媽媽一定會來接你,加油,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爸爸媽媽一定切記,不要事先把幼兒園生活描述得太完美,也不要像怡寶媽媽一樣給予孩子很肯定的承諾,孩子你在這裡一定會度過開心的一天,媽媽保證!萬一孩子真實經歷的並不同於我們的描述或者承諾,很容易讓孩子對幼兒園和家長產生不信任感,反而會增加焦慮。
二、如何正確的「送」和「接」
送孩子去幼兒園,臨走時一定要有一個告別「儀式」,就像我們早在孩子還不能理解話語時,就用睡前用講故事來暗示孩子該睡覺了一樣。孩子入園也是這樣,我們通過拉鉤、擊掌、擁抱、親吻等孩子熟悉的告別「儀式」,來給予孩子安慰和鼓勵,溫柔地告訴孩子,媽媽愛你,現在我們需要分離了,然後堅定果斷地離開。不要在教室附近兜留,更不要在窗戶外面看,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Yoyo和怡寶的媽媽,以後可以嘗試一下哦!
接孩子放學,切記要準時,不要遲到和隨意換人!另外,要顯得平靜和開心,因為家長的情緒、面部表情等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參考,我們過於焦慮或不安,孩子自然會感覺我獨自在幼兒園家長很擔心,幼兒園是不值得信任的!那麼後果可想而知,所以,yoyo媽媽以後一定要帶著笑容地去接yoyo哦!
三、如何正確看待和緩解分離焦慮
首先,我們要知道,從孩子的心理發展來說,有的幼兒在3歲左右仍處在親子依戀階段,所以孩子更多的還是希望和家長生活在一起。那麼,把孩子送去幼兒園獨立生活,必定會出現分離焦慮,對孩子的情緒、生活等產生影響。
所以,yoyo為什麼第三天以後,哭喊著不要去幼兒園,本來可以獨立參與集體活動的怡寶到了幼兒園也不適應了,比較淡定的果果和陳一然小朋友後來也開始迷茫,開始哭了,這些問題家長們應該都可以理解了吧!
(該圖片由「創意童畫」提供)
說這些,就是要告訴家長們,分離焦慮是很正常的,所以我們要抱著平靜淡定的心態去做到以下四點:
1、培養獨立能力。在我們的陪伴下,讓孩子掌握獨處的能力,如獨自看書,玩玩具;鍛鍊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有必要的情況下給予孩子適當鼓勵和幫助。
2、注重關愛行為。家長平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吃飯、如廁等;讓告別變得簡單快速,不逗留;對於分離帶來的哭泣和悲傷,給予認同和擁抱、鼓勵。
3、家長積極地引導。
多給孩子創設一些豐富並且適宜的活動環境,讓孩子之間多些溝通和互動,並且在此間可以尋找多種樂趣;分離焦慮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戀的人,出現了不安全感,要緩解焦慮,適應父母不在場的環境,就要讓孩子與老師建立新的依戀關係,如告訴孩子老師很漂亮、親善,很會講故事等;放學時,可以陪孩子在幼兒園多玩一會,等孩子玩的開心時告知要回家了,告訴孩子明天還可以再來玩。
4、為做好入園前的功課。提前參觀和認識幼兒園,給孩子講關於入園的故事,玩「幼兒園」遊戲,多帶孩子交新朋友,能夠交到幼兒園的同學做朋友更好,提前跟孩子建立好良好的親子關係,給孩子傳達,相信孩子,相信老師,相信幼兒園的信號,多鼓勵和正面引導孩子!
(該圖片由「創意童畫」提供)
最後,Martin總結了一些入園的小Tips和繪本,希望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