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入幼兒園得哭幾天:這樣做幫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

2020-08-13 沐小晚成長日記

每一年孩子入學都牽動著家長的心,尤其是幼兒園的新生寶寶們。



又到了開學季,即將入園的幼兒園新生寶寶們即將要進入新的環境,離開熟悉的環境和家人,開始集體生活。即將面對的是什麼,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寶寶能不能儘快適應並且融入呢?家長和孩子都不知道。分離焦慮隨之而來。

過度的分離焦慮會對孩子的生活和健康產生影響,家長需要做足功課,幫助孩子輕鬆度過分離焦慮期。


某幼兒園老師安慰哭泣的幼兒園新生

什麼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形成的 過度焦慮情緒和發展性不適,主要表現為哭鬧、情緒低落、緊張、煩躁、睡眠困難等等。

幼兒的分離焦慮不僅表現在與依戀對象分離的瞬間,還會持續到一日生活的其他環節,使幼兒產生各種不適,需要及時疏解。


分離焦慮的表現

一般嬰兒時期的分離焦慮大概出現在9-18個月,就是我們常說的「認生」,那個時候孩子表達能力有限,只會通過哭鬧來「反抗」。隨著心理和生理的發展,幼兒的分離表現症狀更「豐富」一些,包括哭鬧、情緒低落、緊張、煩躁、拒絕去幼兒園等反抗表現,甚至會由心理不適引發出微微發熱、肚子痛等生理表現。


分離焦慮期一般多久

幼兒園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期一般為一周到一個月,過了這段時間,幼兒就會慢慢適應並且融入新階段的生活。實際上,幼兒的分離焦慮是外在的環境和生活狀態的改變與幼兒內心的生理發展水平之間的博弈,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很多幼兒都會在這個過程中接受新的生活狀態,並且不斷成長。極少數的幼兒會嚴重一些,極度不平衡的狀態會持續更長時間,甚至長達兩三年,這中就超出我們常說的一般分離焦慮的範疇。


分離焦慮是正常反應

進入幼兒園,對於初次體驗集體生活的幼兒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新的環境對幼兒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更高的生活技能要求,比如更多的集體活動規則,這些新的要求,都超出了幼兒原有的發展水平和認識範圍發生了矛盾,需要一個過度、接受和適應的過程。

育兒專家指出:分離焦慮是兒童成長過程中,出於一種對自身保護的能力。

所以家長們不需要過度的緊張,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順利的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邁出從家庭到集體的第一步。

分離焦慮的深層原因

在討論如何緩解分離焦慮之前,我們先找到分離焦慮的深層原因。

對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從家庭到幼兒園,這個突如其來的改變,孩子的幾個需求受到了影響。


從需求層次分析分離焦慮(沐小晚自繪)

1、生活發生了改變。

在入園之前,孩子的生活都是由家人幫助和引導,需求大部分能得到及時的滿足或者響應,至少是能被聽到。而幼兒園老師對於每個孩子的照顧肯定不及家長細緻而全面。尤其是生活習慣不好的孩子,從家長餵飯突然到自己獨立進餐,從家長幫忙脫褲子上廁所到自己獨立完成如廁……一切都是對原有生活狀態的改變,孩子需要適應的過程。

2、環境發生了改變。

陌生的環境導致孩子的安全感降低。突然面對幼兒園陌生的環境和不熟悉的老師、小朋友,孩子的情緒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自由舒適的環境,到陌生又受規則約束的環境以及陌生的規則,又因為家長缺席,孩子的心理上感覺失去了保護,更容易引發焦慮。

3、人物關係發生了改變。

3歲的孩子有一定的社交需求,但是他們對於陌生人是處於一種防禦狀態,在熟悉並且確認無害的情況下,才會把對方當做「好朋友」。在入園之前,他們一起在遊樂場玩的小朋友,鄰居,或者家長引見的大小朋友,對他們來說都是安全的,可以進行社交活動。而幼兒園老師和同學都是陌生的,在孩子的心裡等同於「不安全」的關係,他們的防禦心理會加強。

4、地位突然發生了改變。

地位的突然改變,會引起孩子心理上的反差。他們從剛出生開始,就一直在穩定的環境裡生活,和撫養人之間建立了相對可靠的關係。在進入幼兒園之前,孩子是家裡的「小太陽」,會被細緻的照顧,孩子的需求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到幼兒園,老師無法滿足每一個小朋友的需求,要以照顧集體的日常活動為主,每天分給一個孩子的單獨時間平均是五到七分鐘,不愛表達的孩子會再少一些。另外加上很多集體規則的約束,孩子的大多數需求不一定能滿足,這種心理反差,容易導致幼兒出現失落、無助等不良情緒。


孩子哭鬧牽引家長的心

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一、提前做好孩子心理建設和鋪墊工作

1、提前做好心理建設

在幼兒入學前就開始引導其做好心理準備,晚晚提前半年就大概知道她什麼時候要去幼兒園,每天路過幼兒園時候,她也會問我們還有多長時間可以上幼兒園。這樣至少上幼兒園這件事情不是突然發生的,她是有心理預期的,而且是充滿期待的那種。


2、提前認知幼兒園

引導孩子去認知幼兒園是幹什麼,在幼兒園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家樓下就是晚晚即將要入學的幼兒園,每天早上都會趴在陽臺上看小朋友們唱歌,做運動,她甚至學會了那個幼兒園的課間舞蹈。沒有這麼近的條件也沒關係,可以通過動畫片、繪本以及和大孩子的交流,讓幼兒對於幼兒園有一個基本的認知。比如《小豬佩奇》裡有很多幼兒園的情節,《大衛不可以》系列繪本裡也有幼兒園的場景,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孩子知道在幼兒園會發生什麼,明白幼兒園是安全的,有趣的,心理上會少一些牴觸。


3、相關能力培養

在入園之前,引導幼兒練習相應的生活技能,比如獨立進餐、獨立如廁,自己穿鞋子分左右腳,自己收拾玩具等等,這些提前熟練了到時候不會手足無措。

再者就是要教會孩子表達需求。會在日常生活中,告訴孩子在幼兒園想喝水了怎麼辦,想上廁所了怎麼表達,飯不夠吃怎麼辦,和小朋友發生爭執如何向老師尋求幫助等等,並且可以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4、熟悉環境

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最好是小班的教室去參觀和體驗,去兩三次之後,孩子正常入園時候去便不再像進入完全陌生的環境一樣,不由自主的緊張。


5、提前熟悉同學

一般幼兒園的輻射範圍不會太遠,入學的一般是居住在附近的小朋友。平時玩的時候,碰到同年入學的孩子可以多和家長溝通,提前讓孩子一起玩,到時候幼兒園班裡有一兩個熟悉的小朋友,孩子會增加不少安全感。晚晚有兩個好朋友就是和她一起入園的。

二、理解並且安撫孩子的情緒,進行正面引導

不管準備工作做的再充分,真正到了入學的時候,還是會有或多或少的分離焦慮,哭鬧是最直接的表達方式,還會出現出不好睡不好的狀況。家長一定要理解並且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明白,到幼兒園是去一個有趣的地方,而不是被爸爸媽媽拋棄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幫助孩子建立心理上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放學回家,要和孩子進行交流,問孩子今天開心嗎,玩了什麼,發生了什麼有趣好玩的事情等等。杜絕問一些消極的問題,比如,老師有沒有批評你?別的小朋友有沒有打你?


三、接送孩子不遲到,不說謊話贏信任

送孩子的時候,要留足告別的時間,最好是能講明白道理和孩子商量好,然後擁抱,揮手告別,並且讓孩子知道放學時間到了,就會準時來接他回家。

認真告訴孩子即將要發生的事情,杜絕用「哄騙」的形式——「媽媽去取個東西,等一下就來接你」「你先進去,我們一直能看著寶寶」類似的謊言只會增加孩子的焦慮和不安全感。

接孩子一定不能遲到!尤其是前一個月,在這個敏感時期,遲到一分鐘都是辜負孩子的信任。

寫在最後

《科學育兒法則》裡說——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住著一份孤獨。

進入幼兒園,對於那個小小的人來說,是開始一段一個人的冒險之旅。害怕和焦慮都是正常的,家長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關愛和鼓勵,讓他們明白,無論什麼狀況下,自己是被接納的。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在他們的羽翼足夠豐滿之前,保持足夠的耐心等他們起飛,遠航。

相關焦點

  • 孩子初入幼兒園,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文 王雙飛 姜雨璐/視頻 韓淼宇/主持)寶寶初入幼兒園時,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孩子去幼兒園是一場「戰鬥」——去上幼兒園的路上還挺高興的,但一到幼兒園的門口就變了臉,馬上抱住媽媽不鬆手,嚎啕大哭,不讓媽媽走,怎麼哄也沒用。從心理層面上講,這就是「分離焦慮」。那麼家長和老師如何攜手化解寶寶的分離焦慮呢?
  • 不願上幼兒園!如何幫寶貝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所以我一直對她上幼兒園不太擔心,現在才知道,那是因為她知道媽媽一直在不遠處,她隨時可以找到我。她以為上幼兒園也是一樣,對孩子來說分離是很殘酷的,那一刻,她的心中上學就意味著和媽媽分開,她肯定是全力拒絕,小小的身體也要拼命要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第二天分離焦慮達到頂峰的她,居然打了老師,回家自己交代了錯誤,第三天跟老師道歉了)。
  • 孩子上幼兒園「上火」?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1、對於發洩型得孩子來說,大部分孩子在前一周或者兩周的時間裡都會很抗拒,有的甚至在幼兒園門口撕心裂肺的哭,死活不和老師去幼兒園,看到媽媽離開也接受不了,這樣的孩子有什麼特徵呢
  • 孩子上幼兒園「上火」?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1、對於發洩型得孩子來說,大部分孩子在前一周或者兩周的時間裡都會很抗拒,有的甚至在幼兒園門口撕心裂肺的哭,死活不和老師去幼兒園,,有些家長還會更上火,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成長的環境會和家裡有很多不同,也不能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所以孩子會不適應,為了讓孩子更順利的上幼兒園,家長要做好哪些事情呢?
  • 「我不要上幼兒園!」孩子反覆分離焦慮怎麼辦?
    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每次經過家周圍的幼兒園時,孩子都十分羨慕地說自己也要去上幼兒園。9月份孩子入園了,看著孩子這麼盼著上幼兒園,朋友一點也不擔心所謂的分離焦慮。剛開始上幼兒園,確實很順利,孩子不哭不鬧高高興興地背著小書包出門。可是還沒到一周,孩子就跟媽媽說:「我明天不上幼兒園了。」果然,第二天早上怎麼叫都不願意起,哭著喊著就是不願去。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入園焦慮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開學季,幼兒園裡傳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門口媽媽一邊抹淚一邊帶著擔心離開或不放心,趴在教室的窗戶上…… 這種情景我們在開學季的幼兒園裡時常見到。那我們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地應對入園分離焦慮呢?入園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為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 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媽媽是這樣做的
    因為上學期經歷了還蠻嚴重的分離焦慮,所以這學期開學,我還是會有一些擔憂。弟弟表現出來的行為是,早上不讓我上班,或者要求我帶他去上班,總之就是不想去幼兒園。我會去共情他、向他表達愛、擁抱等等,像上學期一樣,打算陪他一起慢慢度過這個階段。
  • 這六招幫孩子應對幼兒園分離焦慮
    皮哥在總結自己的經驗,與在幼兒園做老師的朋友探討以及查閱資料過後,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能夠幫到大家。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 德瑞高老師:孩子初上幼兒園,「分離焦慮」怎麼破?
    德瑞高老師:孩子初上幼兒園,「分離焦慮」怎麼破?近期有位家長諮詢我這樣一個問題,說準備明年開春就讓寶寶上幼兒園了。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為寶寶準備一些什麼才能讓他以後快速融入幼兒園生活呢?我們寶寶去上幼兒園的第一個階段,很可能會面臨一個難題,叫做:分離焦慮期。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這個分離焦慮期呢?首先用我們蒙氏老師的一句話,請你溫柔而堅定的告訴孩子:我依然愛你,我並不是不要你了,我什麼時候來接你,我希望你能給我講一講你在幼兒園發生的一些事情,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狀態。
  • 怎樣處理好孩子剛入幼兒園時的分離焦慮?
    哭鬧型入園之初,大部分孩子初和家長分離,第一反應就是抱著家人大聲哭鬧,即使家長已經離開,孩子已經入班,他們也仍然哭鬧不止,甚至聲音都哭啞了,也仍然不住抽噎,有些甚至嘔吐,或拼命想要離開幼兒園。也有些幼兒剛入園一兩天非常聽話,可是兩三天之後開始哭鬧,不願意去上幼兒園。還有些幼兒,雖然依從父母和老師的要求,能夠來園,但仍然會哭泣傷心。
  • 孩子上幼兒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很多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哭鬧,甚至會撒潑打滾。每年開學季的時候,都是幼兒園前最熱鬧的時候,有的人甚至戲謔的稱,幼兒園前「聽取哇聲一片」。為什麼孩子會這麼恐懼上幼兒園?父母需要做哪些事讓孩子不再害怕上幼兒園呢?其實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原因非常簡單,只是分離焦慮在作祟罷了。只要緩解了孩子的分離焦慮,在上幼兒園時就不必頭疼了。
  • 幼兒園開學一周,我跟著娃哭了一周,解決分離焦慮讓娃開心上學
    比如有些缺乏的耐心的父母,面對孩子哭鬧,經常會威脅孩子:「你再哭,我們就不要你了」或「你還哭,我把你扔了、送人了」,這會造成孩子有被拋棄的感覺,每當與家人分離,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除此之外,現在家庭對孩子的關注度高,六個大人面對一個孩子,嬌生慣養不可避免,通常這樣的孩子獨立性差,對新環境、新朋友的適應需要一個時間。
  • 3歲寶寶初入幼兒園,如何度過分離焦慮期?班主任:家長快點離開
    ,來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會哭會鬧當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家長在面對孩子分離焦慮期的哭鬧時,不必比孩子還要緊張。不過,還是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工作,幫助寶寶更好地度過這個時期。△讓孩子對幼兒園有美好期待孩子對新鮮事物都是又害怕又好奇的,父母可以讓孩子對幼兒園生活充滿期待,1.可以和孩子一起準備園服、小書包、被單、水杯等;2.經常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轉,讓他看操場上哥哥姐姐做遊戲;3.準備一些有關入園的繪本,讓孩子覺得幼兒園很有意思。
  • 送給媽媽們,幼兒園開學,你的孩子開始分離焦慮了嗎?
    但是,這幾天孩子非常不適應,每天哭著喊著不去幼兒園。 第1周,我家孩子非常開心,也許見到了家裡沒有的玩具和與家裡不同的環境,所以,新奇感特別足。第1周順利度過。而且,小班裡的所有孩子都順利度過了,沒發現一個哭鼻子的。
  • 緩解分離焦慮,讓孩子喜歡上學
    「我不要去上學,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嗚嗚嗚……」新學期開學已經一個多禮拜了,幼齡家長們討論最多的都是孩子入園時孩子哭鬧、自己擔心等焦慮情況。其實大多數孩子拒絕上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捨不得離開可「依賴」的父母。 孩子初入託兒班、幼兒園時大哭大鬧,抱著家長的腿不讓其離開,孩子回到家鬱鬱寡歡,一聽去上學就如臨大敵,這種情況常見的原因是分離焦慮。
  • 六種方法陪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前幾天,幼兒園放學,欣欣媽媽(化名)抱著二寶來接大寶,接著,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二寶哭了,欣欣媽媽火燒屁股似地把他扔在一邊,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欣欣媽媽越躲越遠。我有些不忍心,想過去抱抱她,欣欣媽媽趕忙阻止道:「別抱,千萬別抱,哭了不抱,不哭才抱。」
  • 幼兒園開學一周,我跟著娃哭了一周,分離焦慮是娃和父母共同挑戰
    文/銀花孩子們已經上了一周的幼兒園了,你家寶寶入園還順利嗎?同事今天早上說:「孩子上幼兒園哭了一周,自己也跟著哭了一周,每天上幼兒園就是一場拉鋸戰。」他覺得新冠疫情還有,孩子在幼兒園得不到像家裡那樣的照顧,容易生病,加上第一天送沐沐上幼兒園,沐沐也出現了哭鬧,孩子的分離焦慮也加重了娃爸的焦慮。「反正家裡又有人照顧,上幼兒園有那麼重要嗎?讓孩子自由自在,不受幼兒園的約束不好嗎?」所以沐沐流露出不想上幼兒園的焦慮,對爸爸說:「老爸,你幫我退學好不好?」
  • 孩子哭鬧不想去幼兒園怎麼辦?上學「分離焦慮期」如何度過?
    從周一到周五,連續5天都一直抵制去幼兒園,並且表現得越來越強烈,後來幾天都是強制抱著進去的,姐姐抱著爸爸或媽媽脖子不下地,嚎啕大哭,淚流滿面。媽媽看檸檬姐姐有時眼睛都哭腫了,特別心疼,就與班主任薛老師進行了微信溝通,通過薛老師的講述,基本上了解了姐姐在幼兒園的情況。同時,針對姐姐在幼兒園的焦慮狀況,老師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 又哭又鬧不去幼兒園還打老師,家長如何陪孩子度過分離焦慮期?
    我家彤寶上幼兒園啦,最近親身體會了一把「幼兒分離焦慮」。初入園孩子分離焦慮有何表現?說起孩子的分離焦慮,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哭鬧。這類孩子的哭鬧有個特點就是持續時間長。會有多長呢?可能一個月甚至2個月,我聽說過哭了整整一學期的。前兩天看到有網友說他家孩子當初哭了整整一年!哭鬧是孩子與家長分離後產生的焦慮、不安、傷心等情緒反應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形式。
  • 孩子上幼兒園,父母怎樣度過比娃還嚴重的分離焦慮?
    一年一度開學季,每位媽媽都變成了總管大人,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家長,有沒有比孩子還焦慮?哈哈,從上到下,從裡到外,衣服鞋子自不必說,書包文具得樣樣惦記。而對於馬上進入幼兒園的小朋友的媽媽們,這段時間是期待、忐忑、憂慮的混合體,娃要上幼兒園啦,要解放啦,迫不及待、按部就班的同時,還擔心孩子的分離焦慮,然而,作為一個過來人,明明白白甩出一句話:分離焦慮不只娃有,老母親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