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輸出發布會現場。中國青年網記者 嶽巍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1日電(記者 嶽巍 黃昂瑾)「很高興今天我們的教授韓毓海為北大青年教工毛澤東寫這樣一本書,我們既為毛澤東感到驕傲,也為有這樣的學者感到自豪。」在8月30日上午舉辦的「偉大也要有人懂——《一起來讀毛澤東》版權輸出美國發布會」上,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在推介這本著作時說道。
據了解,該書提煉毛澤東思想精華,並穿插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將毛澤東深邃的哲學思想和大刀闊斧的指揮行動相互融合串聯。今年年初首發上市之後,便迅速引發國內重讀偉人毛澤東的熱潮。如今,這本書將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學生們的書架上。
發布會現場,包括中共北京大學黨委會朱善璐書記、中信改革發展基金會孔丹理事長、中國作家協會李敬澤副主席、中宣部出版局郭義強局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管理司周慧琳司長、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李學謙社長、本書作者韓毓海教授在內的多位嘉賓在發言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這樣一個詞,不忘初心。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講話。中國青年網記者 嶽巍 攝
北大書記朱善璐:要找回我們的初心
發言中,朱善璐書記首先指出了重讀毛澤東的現實意義。在他看來,首要意義在於重溫精神的力量。
這種力量來源於毛澤東立志「為全世界痛苦的人貢獻自己全部力量」的精神。就大學而言,這種精神實質則是「為了崇高的目的,可以做出任何自我犧牲」。
朱善璐認為,大學當然是尋求知識,講究學問的地方,但如果僅限於此,那還是術,而不是道。人類歷史的發展證明,只有那些秉持「為全世界痛苦的人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的大學,只有教導學生「為了崇高的目的,可以做出任何自我犧牲」的大學,才是秉持大道,代表人類精神發展方向的大學。如果沒有這樣的精神,是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學的。而喪失了這樣的精神支撐,即使是一流大學,垮起來也很快。
習總書記說,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什麼是初心呢?
在朱善璐眼中,初心就是毛澤東說的「我們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種拼命精神」。他表示,就大學來說,我們現在的條件,相比毛澤東在北大的時期、相比建國初期、相比改革開放初期,都要好得太多了。
「但是,不好的地方,則是攀比名利的趨勢有些嚴重,講精神的力量比較少了,講物質條件和享受比較的多了。」朱善璐說,「因此,我們要改變,要找回我們的初心。」
北大中文系教授韓毓海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專訪。 中國青年網記者 嶽巍 攝
作者韓毓海教授:直面歷史尋找初心
在接受中國青年網專訪時,韓毓海教授告訴記者,毛澤東酷喜讀古書,在總結歷史的基礎上他提出了政治的力量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分別是「術」「法」「勢」。
但事實上,無論是代表領導管理方法的「術」,還是代表使人人平等的「法」,在代表民心所向的「勢」面前都不堪一擊。如果失去了民心,失去了人民的支持,那政權是不會有力量的,是不穩固的。
在1957年的《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中,毛澤東就明確指出:在取得了全國政權之後,黨與人民群眾的關係,由革命戰爭時代的「魚水關係」,不可避免地轉變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係。而如何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怎樣堅持群眾路線,這關係到黨的性質、關乎黨的生死存亡。
在韓毓海看來,毛澤東當年所擔憂的問題正是我們今天必須解決的問題,當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時候,他所說的「初心」,就是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及保持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兩個重要方面。
發言中,韓毓海分享了一張照片,是兩對革命者在毛主席窯洞前舉行婚禮時拍攝的。也就是在這個窯洞前,毛主席曾經這樣歸納革命者的美德說: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
韓毓海說:「今天我們在此濟濟一堂,不僅是為了懷念,更是因為反思和尋找:反思歷史的教訓,而尋找我們的初心。」
歡迎撥打中國青年網新聞熱線010-57380651或發送新聞線索至郵箱youthpress@126.com;關注「細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眾號,可直接對話記者,曝料線索;關注「學習者」(ID:youth_xuexi)微信公眾號,了解最新學習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