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雲港市積極探索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新途徑,通過實施「三大計劃」,有效發揮了非公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
實施「黨員藍領成才計劃」。強化資源整合,依託區域性大型骨幹企業、行業協會、職能部門的職工就業培訓中心,建立35個黨員藍領成才培訓基地,加大非公企業黨員藍領的素質提升培訓力度。推廣「黨員藍領成才套餐」,以成人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為重點,嘗試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有機融合,實行學歷證書和技能證書「雙證制」,促進黨員藍領崗位技能和綜合文化素質「雙提升」。全市已經有218名黨員藍領通過了「雙證」考試。拓寬政治參與渠道,利用企業黨組織組建、人才選拔、領導班子調整、黨組織換屆等契機,通過黨組織推薦、公推公選、公開選拔、公開競聘等方式,將黨員藍領人才輸送進企業黨組織班子和決策管理層,先後有109名優秀黨員藍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企業黨組織負責人、564名黨員技術骨幹經黨組織推薦或公開競聘進入企業經營管理層、18名黨員技術骨幹進入企業決策層。健全保障激勵機制。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對作出突出貢獻的黨員技術骨幹實行期權、股權獎勵,支持智慧財產權、技術產權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對黨員技術骨幹,可破格或越級參加技師、高級技師評定。全市共有15名黨員藍領人才破格參加了技師和高級技師的考評。在非公企業廣泛開展「黨員傑出人才」、「百名優秀黨員拔尖人才」、首席員工等評選活動,激發黨組織在非公企業開展黨建工作的內在動力。
實施「崗位先鋒計劃」。依託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裝備製造業等大型龍頭企業實驗室,建立企業科研平臺,組織引導黨員技術骨幹投身技術創新,在推動企業產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建功立業。依託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後組織了1176名企業黨員技術骨幹參與課題攻關,培育了國家重點新產品和省自主創新產品83個、高新技術產品527個。廣泛開展崗位技能競賽活動,依託企業車間班組,通過崗位練兵、技能競賽等活動,引導黨員爭做崗位技術能手,在推動企業發展中彰顯示範引領作用,讓黨員藍領立足崗位有幹頭。全市先後舉辦274場次的各類崗位技能競賽活動,組織10000多名黨員參與企業車間班組開展的崗位競賽和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湧現出崗位能手、技術明星618人,有209名黨員技術骨幹被評為企業首席員工。
實施「牽手行動計劃」。組織非公企業黨組織與村(社區)、國有企業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解決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形式單一、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的問題。堅持優勢互補,組織開展「百企聯百村、牽手謀發展」統籌共建活動。非公企業利用資金信息和技術優勢,幫助農村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村利用自身產業優勢、土地資源、集體資產等條件,通過合股、租用、轉讓等形式與非公企業進行合作,通過幫助非公企業建立原材料生產基地、生產配套產品、提供產品包裝或三產服務等形式,謀求共同發展。參與結對的非公企業在農村建立原材料基地23個,為共建村提供致富項目近200個、致富信息1800餘條、資金扶持500多萬元。抓住創先爭優活動契機,在國企民企黨組織中開展了深化統籌共建、結對創先爭優活動,先後組織全市76家非公企業與18家國有企業結成了共建對子,聯合舉辦《陽光路上》——國企民企企深化統籌共建、結對創先爭優主題晚會,在國企民企中營造了濃厚的創先爭優氛圍。(葛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