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科技消息(文/Allis),人工智慧的發展一直是眾人討論的焦點,不少人認為該科技是一把雙面刃,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引發不少道德爭議,根據外媒《路透社》報導,在本周所舉辦的人工智慧會議當中,多位矽谷科技公司的高層人員都被問及以下問題:你們公司什麼時候曾經把道德規範放在事業發展之前?
人工智慧研究機構AI Now Institute的政策研究負責人Rashida Richardson認為,在亞馬遜、臉書、微軟等公司推出非營利的AI合作機構後,道德問題仍然沒有改變。
Richardson認為,科技企業的資源分配不均,投注在加快產品商業化的速度和資源,與他們花費在確保產品安全、沒有歧視問題上的時間成本不成正比。
根據《路透社》報導,這場由谷歌主辦的會議位於舊金山,旨在談論公共政策,並邀請外界的專家一同對該公司的AI道德規範提出建議。
在會議中,微軟的某位高層和與會人員說明公司如何判斷是否要將人臉識別技術賣給特定用戶,而谷歌的高層則談論到該公司決定不再販售臉部ID服務。
另外,對矽谷公司有所質疑的人士也提出問題,要公司們針對道德議題做出實質的作為。
Alphabet旗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的研究工程團隊領導人David Budden在會議中表示,社會大眾希望公司擔起責任是件好事,各家公司也都在思考倫理道德與他們的事業之間的關係。
谷歌的全球事務副總裁Kent Walker表示,他們在推出自動化的唇語閱讀研究之前,內部也曾進行過辯論。雖然這項可以幫助身患殘疾的人,但也有可能讓獨裁政府便於監視人民。最後他們發現該研究比較適合人與人之間溝通時使用,對於監視沒辦法起到那麼大的作用,因此決定在去年7月發表研究。
英國新創公司Kebotix正在研究如何用人工智慧加速新的化學製品的發展,談論到道德規範,執行長Jill Becker表示,該公司會與客戶及合作夥伴一同檢查,以確保這項技術不會受到濫用。
谷歌的Walker表示,他們現在聘用了300多人在審核AI算法所帶來的種族歧視問題,但仍然有漫漫長路要走。《路透社》認為,各家公司的努力程度,可能會影響到日後政府如何規範他們。(校對/團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