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AI會議焦點:科技公司如何解決道德問題?

2020-12-12 愛集微APP

芯科技消息(文/Allis),人工智慧的發展一直是眾人討論的焦點,不少人認為該科技是一把雙面刃,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引發不少道德爭議,根據外媒《路透社》報導,在本周所舉辦的人工智慧會議當中,多位矽谷科技公司的高層人員都被問及以下問題:你們公司什麼時候曾經把道德規範放在事業發展之前?

人工智慧研究機構AI Now Institute的政策研究負責人Rashida Richardson認為,在亞馬遜、臉書、微軟等公司推出非營利的AI合作機構後,道德問題仍然沒有改變。

Richardson認為,科技企業的資源分配不均,投注在加快產品商業化的速度和資源,與他們花費在確保產品安全、沒有歧視問題上的時間成本不成正比。

根據《路透社》報導,這場由谷歌主辦的會議位於舊金山,旨在談論公共政策,並邀請外界的專家一同對該公司的AI道德規範提出建議。

在會議中,微軟的某位高層和與會人員說明公司如何判斷是否要將人臉識別技術賣給特定用戶,而谷歌的高層則談論到該公司決定不再販售臉部ID服務。

另外,對矽谷公司有所質疑的人士也提出問題,要公司們針對道德議題做出實質的作為。

Alphabet旗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的研究工程團隊領導人David Budden在會議中表示,社會大眾希望公司擔起責任是件好事,各家公司也都在思考倫理道德與他們的事業之間的關係。

谷歌的全球事務副總裁Kent Walker表示,他們在推出自動化的唇語閱讀研究之前,內部也曾進行過辯論。雖然這項可以幫助身患殘疾的人,但也有可能讓獨裁政府便於監視人民。最後他們發現該研究比較適合人與人之間溝通時使用,對於監視沒辦法起到那麼大的作用,因此決定在去年7月發表研究。

英國新創公司Kebotix正在研究如何用人工智慧加速新的化學製品的發展,談論到道德規範,執行長Jill Becker表示,該公司會與客戶及合作夥伴一同檢查,以確保這項技術不會受到濫用。

谷歌的Walker表示,他們現在聘用了300多人在審核AI算法所帶來的種族歧視問題,但仍然有漫漫長路要走。《路透社》認為,各家公司的努力程度,可能會影響到日後政府如何規範他們。(校對/團團)

相關焦點

  • 【考研英語】同源文詳解204期:AI道德問題在於創造使用AI的人
    【翻譯】:確實,那正是谷歌一直在做的事。谷歌一直在分包著五角大樓的Maven項目,該項目旨在將AI成果應用於戰爭。隨後,媒體發現了(這一情況),公司內部3000多名員工發起抗議。只有兩件事能使科技巨頭們害怕:一個是股票市場;另一個是組織起來的員工。2員工們的鼓動促使谷歌宣布了AI道德六原則,其中包括公司將不會製造那些使用目的或監控用途違背國際人權原則的武器系統或技術。
  • 傳統工廠將是 AI 的下一個戰場,吳恩達的新公司 landing.ai 已與富士康達成合作
    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而全球知名人工智慧專家吳恩達一直在致力於解決這類問題。他已經花了多年時間幫助谷歌、百度等大型科技公司在日常工作中使用 AI 技術,他堅信,計算機在從事這類工作時,表現會比人類更好。同時,landing.ai 還能提供用於生產設備操作流程優化的方案,比如注塑機等常用設備。對此,來自哈佛大學商學院研究製造流程及技術的 Willy Shih 教授表示,這類視覺檢測技術是可行的,像蘋果這種公司,將越來越多的電子元件整合到小型電子設備中,而隨著電子元件密集程度的提高,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連接晶片和集成電路板的焊點,必須做到非常完美。
  • 谷歌AI 倫理專家論文被撤發牢騷,遭公司解僱
    當地時間周四,谷歌人工智慧倫理團隊負責人之一蒂姆尼特 · 格布魯 (Timnit Gebru)表示,自己被谷歌解僱,而原因是自己發送的一封電子郵件讓公司管理層認為其舉動 「與公司對谷歌經理的期望不一致」。這封電子郵件是對谷歌要求格布魯撤回自己與其他 6 人合著的人工智慧倫理學論文提出不同意見。
  • 看看谷歌、蘋果等公司怎麼解決兒童屏幕成癮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屏幕時間的問題佔據了新聞頭條。1月,兩名蘋果公司的股東給公司寫了一封信,表達了他們對科技可能會傷害孩子的擔憂。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曾寫過關於科技對兒童發展影響的文章的施泰納-阿黛爾認為,當大人們把科技的東西當做讓兒童安靜的靈丹妙藥時,這些科技設備可能會帶來其他的問題。她說,父母在情緒低落時,讓孩子自己去玩科技設備,實際上會傳遞給孩子一種情緒,而不是教他們如何冷靜。
  • Drive.ai雨中路測後,我們遠隔大洋與這家矽谷創業公司聊了聊
    雷鋒網新智駕(AI-Drive)在此前的報導中也曾提到,相對於使用高精度昂貴傳感器的方案,Drive.ai更傾向於通過「深度學習」解決這個問題,這似乎是Drive.ai規避谷歌技術方案彎路並搭建門檻的途徑之一。
  • 一大批學生籤證被拒,谷歌AI研究員發飆
    「我認為,來自機器學習領域的代表性不足人群的研究人員應該要有機會參加這次會議,並向社會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這一點很重要。我希望任何未解決的籤證問題都能及時得到解決。」Jeff Dean在回復彭博的採訪時說。
  • 谷歌解僱AI倫理團隊負責人引爭議 學界拒審查谷歌論文
    學界科學家拒為谷歌審查論文選擇要在學術會議上發表研究的審稿人通常都是自願工作,審稿人會根據他們的經驗和專業知識,選出那些可以在人工智慧頂會發表的論文。根據公開數據顯示,谷歌是在人工智慧研究會議裡貢獻最多論文的公司。
  • 李開復:谷歌MP3搜索已解決音樂版權問題
    網易科技訊 8月5日消息,谷歌於今日傍晚宣布投資巨鯨音樂網,並推出MP3搜索頁面。
  • 谷歌人工智慧解決蛋白質摺疊問題
    打開APP 谷歌人工智慧解決蛋白質摺疊問題 賈桂鵬 發表於 2020-12-06 09:07:00 日前,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上,「國家基層糖尿病醫防融合智慧管理應用示範項目」正式啟動。 據了解,百度智慧醫療新項目將在國家衛健委基層司指導下,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支持下,由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辦公室聯合百度建立全國基層糖尿病平臺,來分別監測評價國家基層糖尿病醫防融合試點情況和支持糖尿病社區醫院一體化遠程管理。
  • 部署了AI的谷歌翻譯要逆天?到底如何你給評評理
    作為目前最為火熱的前沿科技領域,人工智慧、VR/AR已經成為全行業關注的焦點,並在行業應用的碰撞結合中爆發出巨大的力量。AlphaGo戰勝世界冠軍李世石,HTC Vive引爆VR體驗店,都向世人展示出人工智慧與VR/AR的巨大市場潛力。
  • DeepMind如何助谷歌成為最強AI公司?
    作為人工智慧代表的AlphaGo目前還有哪些問題?人工智慧真的來了嗎? 牛頓被蘋果「砸」出了萬有引力,哈薩比斯在棋盤裡中「玩」出了DeepMind  AlphaGo的創造者並非谷歌,而是和一個名叫傑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收購Drive.ai,蘋果造車能追趕谷歌嗎?
    北京時間6月26日,蘋果向一家外媒證實,確認收購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2017年6月底,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離職後宣布加入Drive.ai董事會,讓這家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一夜成名,並廣受關注。就在同一時期,國內的明星無人駕駛公司Roadstar.ai也出現管理層內鬥,最終公司走向清盤結局。比Roadstar.ai結局稍好的是,Drive.ai並沒有走向清盤,而是選擇「賣身」。據稱,彼時有投資銀行把Drive.ai尋求出售的消息傳遞給別家自動駕駛公司,其中蘋果公司的收購意向最強。
  • 黑人女性AI專家被解僱引惡評,谷歌CEO出面道歉
    ·格布魯(Timnit Gebru)的離職風波一事公開向員工道歉,並對公司如何處理格布魯的離職展開全面調查。「這在公司內部播下了懷疑的種子,並導致我們社區中的一些人質疑自己在谷歌的地位。對此我深表歉意,我願意承擔如何恢復你們信任的責任。」
  • 揭秘谷歌AI實驗室:我們不做產品,我們只是AI界的「遊戲玩家」
    【AI星球(微信ID:ai_xingqiu)】12月13日報導 (編譯:Denny)編者註:本文作者為Katharine Schwab,外媒科技專欄作家Chen表示,這不是谷歌的產品,這只是一個巨大的有趣的代碼示例,可能會引發其他開發人員的思考。我想知道他們是如何一起得出這個想法的,他們是如何實現這一想法的,原來Cloud Vision API(可以識別圖像中的對象)還可以做這樣的事。
  • 一個科技公司CEO每天都在幹什麼?直播公司會議做網紅
    迄今為止,我已經在Wolfram Research公司當了30多年的CEO。但這份工作究竟有什麼要求?我平時都做些什麼?毫無疑問,我工作非常努力。但我覺得,我不是特別典型的科技公司CEO。因為就我而言,我很多時候都工作在第一線,比如弄清楚我們的產品應該如何設計和構造,應該具有什麼功能。
  • 谷歌機器學習速成課程今日上線!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谷歌的人工智慧學習平臺橫空出世,還有谷歌的免費中文機器學習速成課程!今天,谷歌在以往介紹自己的 AI 產品、開原始碼和研究成果的 ai.google 網站上新上線了教育板塊「Learn with Google AI」(ai.google/education/),匯集各類 AI 學習資源,旨在幫助廣大學生、研究者、產品開發者掌握包括 AI 基礎知識、模型開發技術、開源平臺使用、Kaggle 競賽、綜合解決方案設計等各方面的
  • 看看谷歌、蘋果等巨頭公司用什麼方法解決兒童屏幕...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屏幕時間的問題佔據了新聞頭條。1月,兩名蘋果公司的股東給公司寫了一封信,表達了他們對科技可能會傷害孩子的擔憂。2月初,《紐約時報》報導稱,一群早期在Facebook和谷歌工作的技術人員正在與「常識媒體」(一家專門幫助兒童、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媒體和技術使用建議的非營利組織機構)合作,向人們宣傳科技的危害。
  • Jeff Dean在谷歌成眾矢之的:開除「論文不合格」AI倫理研究員,被...
    5日,Gebru的谷歌上司、著名AI科學家Samy Bengio——圖靈獎得主Yoshua Begio的胞弟,在Facebook上回應此事,實名支持Gebru,並且說:「她的慷慨和不懈的行動,提高了沉默者的聲音。」「導火索」論文公開就在雙方為AI公平性、倫理等問題吵得不開交之時,外媒「MIT科技評論」得到了讓雙方開戰的論文原文。
  • 谷歌炒掉知名AI學者
    Gebru離職後,谷歌的人工智慧研究主管傑夫·迪恩(Jeff Dean)於周四上午向Gebru所在部門發送了一份通知,稱經過內部審核,她的研究論文不符合公司的出版標準。Gebru稱,公司還告訴她,她對同事的批評意見「與谷歌經理的期望不一致」。Gebru聲稱,自己是在可疑的情況下被這家強大的科技公司趕出公司的。
  • AI創業公司大列表
    碼隆科技:http://www.malongtech.cn/ , 一家專注於引領深度學習與計算機視覺技術突破的人工智慧公司,致力於打造全球領先的視覺決策引擎,並為企業提供國際領先、定製化的計算機視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