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TIGGE資料庫範圍擴大

2020-12-17 中國氣象局

  據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5月4日網站消息,由其承擔的TIGGE(交互式全球大集合預報系統)集合預報資料庫迎來澳大利亞氣象局的重新加入。至此,ECMWF該系統資料庫中心的數據範圍進一步擴大,擁有11個全球預報中心的數據,可供全球研究人員隨時使用。

  這11個全球預報中心主要包括澳大利亞氣象局、中國氣象局、巴西天氣預報和氣候研究中心、加拿大環境和氣候變化部、ECMWF、日本氣象廳、韓國氣象廳、法國氣象局、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印度國家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和英國氣象局。德國氣象局也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添加全球集合預報產品。

  目前,ECMWF的TIGGE數據總量已達3.5PB左右,用戶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印度、日本、法國等國。在一個標準月中,用戶可用ECMWF的氣象檔案和檢索系統(MARS)檢索到200TB的TIGGE數據,但經過後期處理傳遞的數據量會大幅縮小。

  TIGGE於2006年由世界氣象組織世界天氣研究計劃建立,是全球觀測系統研究與可預報性試驗(THORPEX)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人員可利用該系統對集合預報、可預測性、產品開發等進行研究,從而改善強天氣的預報水平。

  (來源: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 編譯:郝靜 責任編輯:申敏夏) 

  

相關焦點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推進海浪預報
    隨著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集合預報系統(IFS)2018年提升至IFS Cycle 46r1版本,ECMWF的高質量海浪預報有望進一步向前推進。海浪預報將從新的物理組合和預報變量(如近地面風)的改進中獲益。ECMWF的海浪預報與天氣、海洋預報都來自同一地球系統模式。預報產品為有效開展海浪高度、平均海浪期、平均海浪方向等變量預測提供了確定性和概率性信息。ECMWF還從測高儀等衛星儀器中同化數據,使得海浪預報初始條件更加精確。
  • 劉雅鳴率團訪問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錢鑫報導 6月9日至10日,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率團訪問位於英國裡丁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並圍繞未來多領域合作與該中心主任弗洛倫斯·拉比爾進行交流。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
    在氣象日來臨之際,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Florence Rabier)接受了中國氣象報記者採訪,就氣象日主題的理解、ECMWF的做法、中歐氣象合作等問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嘉賓: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攜機器學習洗牌預報模式
    近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簡稱EC)邀請國際上知名的機器學習研究者,在線上舉辦機器學習應用於天氣預報和氣候研究系列講座,推動員工和學術界在研發中樹立應用機器學習技術的意識。這樣的舉動既是在培育新的交叉學科,又在藉助機器學習等新技術探索預報模式系統的發展方向。
  • 氣候變化監測的新裡程碑: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推出ERA5預覽版
    英格蘭雷丁2016年11月4日電 /美通社/ -- 《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發布一年之後,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推出了其迄今為止最強大的全球氣候監測工具ERA5。
  • 愛爾蘭競標將歐洲天氣預報中心從英國搬到都柏林
    愛爾蘭人最喜歡談論的事情莫過於天氣了,因此,愛爾蘭將正式競標把歐洲天氣預報中心從英國搬到都柏林也就不足為奇了。 英國脫歐的結果是,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將不得不從目前位於英國Reading的位置搬到一個歐洲成員國。 內閣今天同意了政府的提議,將中心設在愛爾蘭。 如果成功,該中心將設在都柏林Cherrywood的一個新設施中。
  • 美國與歐洲數值天氣預報比較及對中國的啟示
    歐洲中期數值天氣預報中心(ECMWF)於1975年11月4日正式成立,1979年8月1日開始正式發布中期數值天氣預報。細讀魯德的文章,所談到的美國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發展中存在的弱點,算不上新奇,也都是在中國常遇到的問題,只是魯德在分析時更具有針對性,將美國與歐洲的做法進行了對照分析,將問題揭示得簡明、清晰,令人信服。
  • 預報天氣就像解數學題,來看中國的「答題」法
    日常氣象業務包括天氣預報、山洪地質災害預報、空氣品質預報、航空氣象預報等,都要運用數值預報技術進行測量。」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中心副主任,國家重點領域數值預報創新團隊負責人沈學順告訴記者,無論是天氣預報還是氣候預測都離不開數值預報。可以說,數值預報是整個氣象業務的核心與基礎。
  • 數值天氣預報的寂靜革命(譯文)
    圖片來此M·Bonavita(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這些四維變分(4D-Var)資料同化方法的業務運行是全球業務數值天氣預報中的裡程碑。在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這一方法與1997年開始運行,隨後是2000年的法國氣象局(Météo-France)、2004年的英國氣象辦公室(Met Office)、2005年的日本氣象廳(JMA)和加拿大環境部(Environment Canada)和2009年的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四維變分方法的發展和首次運行花費了超過10年時間,進一步的研究結果也在不斷地改進其主要成分。
  • InfiniBand 五倍提速歐洲中尺度天氣預報中心 (ECMWF) 新超算性能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LNX)是面向數據中心伺服器和存儲系統的高性能、端到端智能互連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該公司今天宣布,歐洲中尺度天氣預報中心 (ECMWF) 已選擇 200G HDR InfiniBand 來加速其新的世界領先的超級計算機,該超級計算機採用了 Atos 最新的 BullSequana XH2000 技術。
  • 外國天氣預報離不了中國衛星 揭秘我國氣象衛星到底多強大?
    「風雲三號」D星的在軌運行將使我國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預報精度再提高3%左右,預報時效延長2到3天左右,可使登陸颱風等高影響天氣預報時效提前到5至7天。中國「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已經與美國、歐洲氣象衛星成為世界公認的氣象衛星界的「三駕馬車」,共同服務世界各國的天氣預報。與美國發射的GOES系列氣象衛星相比,「風雲三號」D星定量化程度相當,但觀測項目類型更多,手段更加豐富。
  • 15天天氣預報能信嗎?其實是電腦算出來的
    天氣預報一報給你報半個月,靠不靠譜?近期,一些天氣預報軟體和網站陸續推出了長達15天左右的天氣預報,短期天氣預報還未必準確,推出時效性如此長的預報,難免讓人感覺是「找抽」。記者比對後發現,半個月前對最近幾天的預報是中雨接著小雨,而實際情況是雨勢明顯減弱,高溫即將重臨。
  • 天氣預報的前景
    、計算機用於天氣預報、氣象衛星的出現以及天氣學和動力氣象學的發展都有關係。目前國外預報中心所發布的72小時數值預報天氣形勢圖並不很可靠,尤其當形勢有突然變化時,72小時的形勢預報圖就不能用了。就長期天氣預報的水平來說,根據對美國100個站5天溫度距平預報(距平意為對平均值的偏差)、1個月溫度距平預報、1個季的溫度距平預報的檢驗,其準確率分別為75%,61%,58%。降水距平預報的準確率較低,只有59%、52%、51%。這裡規定隨機預報的準確率為50%。
  • 數值天氣預報:靜悄悄的革命
    我們因此有理由相信,這篇作者來自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和加拿大環境部的文章,應該是梳理NWP過去,併科學和建設性展望未來的重要論文,而其對科學界和公眾的意義以及「可視化」的效果(見封面圖)則是不言而喻的。
  • 數值天氣預報(GRAPES)發展規劃
    目前,歐洲中期數值預報中心(ECMWF)、英國氣象局、法國氣象局、加拿大氣象局、日本氣象廳、澳大利亞氣象局等發達國家都已經建立了氣象資料四維變分同化系統。(1)現狀及主要問題分析在GRAPES 系統發展過程中,開展了軟體系統功能規劃,著重圍繞軟體程序管理技術、數據處理與管理技術、數據可視化技術、中試平臺技術以及業務運行管理等技術,在逐步引進、吸收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相關技術基礎上,同時兼顧美國環境預報中心(NCEP)等國際先進業務中心的軟體技術發展,進行本地化應用和改進
  • 國外天氣預報
    北美洲西部和南部有較強降水一、全球天氣實況1、南歐局地出現較強雨雪天氣過去24小時(北京時間12月9日08時至10日08時),南歐部分地區出現較強雨雪,並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二、未來重點天氣預報1、澳大利亞北部高溫天氣持續未來三天,澳大利亞中北部地區高溫天氣持續,但高溫範圍逐漸減小。其中,昆士蘭州北部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42℃。
  • 強對流天氣如何預報
    嘉賓:國家氣象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領班預報員 周康輝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敬濤  強對流天氣是指發生突然、天氣劇烈、破壞力極大預報水平如何?  答:我國強對流天氣預報業務主要從2009年開始,可以針對短時強降水、雷電、冰雹、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進行預報。在我國,短時臨近降水、暴雨等發生的機率明顯高於其他類別的強對流天氣,因此我國預報員在這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其預報準確率也較高。
  • 媒體回顧天氣預報發展歷程:從佔卜到科學(圖)
    而現代科學證明,有的天氣諺語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比如,「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就是如此。鉤鉤雲在大氣科學中叫鉤捲雲,在強烈的對流天氣系統,常常形成大範圍的捲雲。因此,鉤捲雲一旦出現,就預示著產生降水的天氣系統即將來臨。3.戰爭催生現代意義的天氣預報世界上第一張天氣圖誕生於1820年。
  • FV3成美國天氣預報動力核心模式
    從6個候選模式中選出FV3作為美國下一代天氣預報模式的動力核心模式。  基於FV3的新預報系統將改進8到10以上預報的準確性;對颶風路徑和強度給出更好模式預報;將天氣預報延伸至14天。經過第一階段嚴格評測,該項目選出NCAR研製的MPAS(跨尺度預報模式)和GFDL的FV3模式,進入「決賽」階段。最終,FV3勝出,下一代預報系統研發全面啟動。  FV3的最終勝出,得益於該模式優良的特性。作為NOAA重要的實驗室之一,GFDL研發的FV3模式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GSFC)引入,早期多用於大氣化學模擬和氣候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