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砸20億元做物流機器人,稱未來快遞多到沒機器人做不了

2020-12-20 AI財經社

1月16日,人工智慧創業公司曠視科技推出智慧機器人網絡協同大腦「河圖(Hetu)」,可以被看做是物流倉儲場景中機器人網絡大腦,未來5年計劃連接超過10億個機器人。曠視科技還宣布投入20億元,與合作夥伴共同加快機器人產業落地。

曠視科技成立於2011年,是由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等機構投資的人工識別算法公司,曾與商湯、雲從、依圖並稱為計算機視覺四小龍,其產品在城市管理、零售、手機等領域都有落地。此次推出「河圖(Hetu)」後,曠視業務架構將調整為城市大腦、供應鏈大腦、個人生活大腦三大IoT場景業務群。

曠視進軍倉儲物流業的契機最早源於一次走訪。2016年冬天,曠視科技的CEO印奇和CTO唐文斌到天貓超市的一個倉庫考察,發現分揀員都在很惡劣的環境下工作。2萬多平米的大倉庫,因為太過空曠,氣溫只有零下10度,裝任何暖氣和空調都沒用。顧客每下一個訂單,工人都要一件一件分揀出來再打包,一個人一天要走上30公裡-40公裡,相當於跑了一場馬拉松,非常地辛苦。他們從中看到,這個痛點問題蘊含著許多需要被解決的需求。

過去三年,物流行業正在逐漸變成AI重要的落地場景。普洛斯戰略顧問、隱山資本合伙人董中浪對此深有感觸,他們拜訪了國內外所有的合作夥伴,發現做機器人、做AI算法的人,都在想怎麼樣把技術變現。「波士頓Dynamics機器人很好,會翻跟鬥、開門;無人駕駛技術也很好,但是怎麼換成錢呢?大家突然發現,物流行業是一個相對容易讓技術變現的場景。這個產業非常落後,需要很多新的技術改造。」

曠視科技也看到了機會。2018年,曠視全資收購了艾瑞思機器人公司。艾瑞思此前已與心怡科技、科捷物流等合作夥伴合力打造智能倉庫,並應用於富士康工廠,提供「P2P」廠內物料搬運服務。

CEO印奇說,未來的5-10年中國面臨人口紅利的消失和製造業重構兩大挑戰,實業型的企業都被裹挾著同時進行IT和IOT的升級。「借用王興的一句話,當網際網路的上半場結束了之後,所有的下半場幾乎都是重的生意。曠視希望通過AI、IOT去賦能物流行業,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從上做到下,行業早期有人牽頭代表的不是權利,更多是一種責任和投入。」

(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印奇 )

據介紹,曠視河圖已經在天貓超市、科捷物流、寶潔等合作方的倉庫中進行了實際使用。在天貓倉庫中,河圖協同500臺機器人將效率提升了40%,分揀員每天只需要走5公裡左右。曠視還與工業機器人公司MUJIN打造手腳聯動無人倉,讓機器人具備貨物抓取能力,進而實現全流程無人化。

(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 唐文斌 )

物流一直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這是否意味著機器將完全取代人,是否會在未來引發失業潮。「我不太擔心這個問題。」唐文斌對AI財經社分析,現在人們對於物資的需求越來愈大,還有次日達、一小時達等更高的要求,再過10年所有人都去倉庫和送快遞幹活,也許最後都送不過來。「我們不是要完全替換掉工人,或者說剝奪他們工作的權力,我覺得是機器來幫助人提升效率,讓他們在更好的環境下工作。」

相關焦點

  • 董中浪出席曠視科技機器人戰略發布
    2019 年 1 月 16 日,曠視科技在北京舉辦機器人戰略發布會,發布智慧機器人網絡協同大腦—「河圖(Hetu)」,以及多款不同系列機器人。與此同時,曠視科技還邀請了眾多業內人士參與會後的圓桌論壇,共同探討物流行業在「AIoT時代下的行業升級」。
  • 物流機器人的類型_物流機器人的組成
    然而如果我們能讓機器人來幫忙的話,應該能分擔一些物流工作,提高訂單處理效率。比如亞馬遜2012年就已開始採用機器人Kiva開展倉儲物流業務,現在國內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使用物流機器人,本文盤點了近年來比較受歡迎的九款物流機器人。
  • 物流機器人市場規模_物流機器人的優點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80後人數大約為2.28億人,而00後僅為1.46億人,這表明在未來的5-10年或者是10-20年勢必會遭遇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勞動力的短缺倒逼傳統物流業逐漸向無人化、智能化方向轉型,物流業對智能物流機器人的需要愈加迫切。
  • 京東機器人、菜鳥機器人、蘇寧機器人,快遞小哥要失業了嗎?
    京東機器人、菜鳥機器人、蘇寧的機器人,快遞小哥要失業了嗎?伴隨著網購的普及,網絡外賣的興起,新零售的崛起,馬路上的騎手也越來越多,有送快遞的、送外賣的,送生鮮的、零食的。雖然有隨處可見的騎手身影,但依然無法滿足當今日益暴增的網購量,並且人工送件有著諸多條件限制與不足。
  • 25臺機器人=18名搬運工,我在徐福記工廠圍觀曠視河圖落地
    把貨物運到貨車上的過程中,目前還是需要人類員工來操作的,工廠門口有1位叉車司機,負責開著叉車把曠視河圖機器人運來的貨物裝到貨車上。不過,徐福記已經在計劃引入自動駕駛叉車了,曠視也在前不久發布了無人叉車。也就是說,不久後,貨物從流水線到倉庫的全過程中,不需要任何一位體力工人了,只有做系統和環境運維才需要人類員工現場辦公。
  • 一周機器人大事件匯總|快倉、曠視、上海仙工等上榜
    國內首個大件物流 智能無人倉啟用8月5日,山東青島市即墨通濟新經濟區的日日順物流(即墨)產業園內,碼垛機器人正在搬運貨物。該無人倉應用全景智能掃描站、關節機器人、吸盤龍門揀選機器人等多項定製智能設備,採用5G和視覺識別、智能控制算法等人工智慧技術,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作業,每天自動進出庫大件商品2.4萬件。
  • 物流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_物流機器人的發展前景
    物流機器人技術   物流機器人涉及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導航定位技術、運動控制技術、多機器人集群控制技術等。快遞企業申通就找到了一種方式,利用機器人技術去解決這方面問題。通過利用分揀機器人,申通將人工成本削減了一半。   2019年3月,科技部公示了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慧機器人」重點專項項目,涉及多個行業領域。其中,未來的物流機器人由菜鳥獨家牽頭研發。
  • 淺談國內外9大智能物流機器人
    實際上,應用於物流中的機器人發展到今天,大致可分為三代:第一代物流機器人主要是以傳送帶及相關機械為主的設備,為機器人原型,實現從人工化向自動化的轉變。   目前,我國物流業正努力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由傳統模式向現代化、智能化升級,伴隨而來的是各種先進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和普及。當下,具備搬運、碼垛、分揀等功能的智慧機器人,已成為物流行業當中的一大熱點。
  • 京東快遞機器人首次使用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近日,由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京東集團共同研發的物流無人派送機器人開始使用,據介紹,機器人高1.6米,「車廂」內裝有30個獨立格口,最高可載重200公斤貨物,最高時速18公裡,能夠自主停靠配送點,自動規避道路障礙。與人工派送快遞相比,機器派送快遞有許多優勢。
  • 2018國內機器人企業排行榜
    在配菜完成後,一臺臺長著「大腦袋」的送餐機器人安靜地將點好的菜品送到顧客的餐桌前。縱觀整個用餐過程,從點菜、配菜、送餐到結帳,完全由機器人主導。昔日只出現於大熒幕中的景象,在人工智慧的大浪潮下終於來到了人們的眼前。其實不僅僅是餐飲行業,在製造、建築、教育、物流、安防、清潔、醫療等各個領域,機器人都在不斷顛覆著人們的認知。
  • 快遞機器人已經落戶浙江大學,快遞從業者的未來?
    最近,在浙江大學校園內,有22臺自動物流機器人引起了學生的注意。他們將穿過人群和道路,將包裹運送到宿舍區。根據浙江大學的官方微博新聞,浙江大學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完全通過機器人運送貨物的大學!由小蠻驢率領的22臺物流機器已經人進入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今年,阿里將在天貓雙11上在浙江大學創建世界上第一個純機器人交付點,該機器人將在浙江大學菜鳥站承擔30,000多個包裹的門到門服務。為什麼選擇浙江大學?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2期:鍾南山團隊研發智能咽拭子機器人...
    曠視AI堆垛機首度曝光新品細節8月13-14日,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舉辦的「2020全球物流技術大會」 在中國海口舉辦。曠視一舉斬獲三項大獎——曠視科技高級副總裁兼物流業務事業部總經理徐慶才被授予「2020年物流技術匠心獎」、曠視獲「物流裝備推薦品牌獎」、曠視MegBot-T800 獲「第三屆全國物流機器人應用大賽產品獎」,表明業界了對於曠視智慧物流實踐的高度認可。庫卡再獲上市公司助力,布局電動汽車!
  • 曠視倉儲物流解決方案將亮相2019臺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圖:曠視將亮相2019臺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自2010年以來,隨著自動化技術的發展以及工業機器人技術的不斷創新,全球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已明顯加快。而根據IDC預測,在全球機器人區域分布中,亞太市場處於絕對領先地位,預計到2020年支出將達1330億美元,全球佔比達71%。
  • 阿里巴巴22臺物流機器人進駐浙大
    文|網絡 近日,在浙大校園裡,自如行駛的22個物流機器人引來學生關注,它們會穿過人群、馬路,到宿舍區送包裹。 浙大素有「高校快遞王者」之稱,配送量在全國高校前列。如今,機器人承包了浙大的包裹配送需求。
  • 曠視榮獲2020中國十大創新應用品牌"智慧物流十大品牌"
    圖:曠視榮獲2020中國十大創新應用品牌"智慧物流十大品牌"早在2017年,曠視就進入了供應鏈物聯網領域,基於領先的底層AI技術、創新的軟硬一體化產品、高度智慧化的端到端解決方案這三大核心競爭力在底層AI技術層面,曠視自研的AI生產力平臺曠視Brain++能夠提供一站式的AI工程解決方案,幫助曠視更方便地實現AI生產。從底層AI算法層不斷向上生長,曠視實現了供應鏈物聯網場景下的軟硬體創新,打造出業內首個機器人網絡作業系統河圖(HETU),以及眾多AI賦能的自研機器人及智能物流裝備。
  • 為機器人提供高效物流服務,德邦快遞與中智衛安達成戰略合作
    12月10日,德邦快遞與深圳中智衛安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在深圳舉行籤約儀式。據悉,德邦快遞針對中智衛安及其阿爾麥斯機器人基地(RMaaS)的機器人產品,推出了全方位的運輸服務解決方案,雙方就此達成戰略合作。  據了解,中智衛安是國內領先的服務機器人研發、製造企業。
  • 海康機器人「入倉」日日順物流並投入147臺潛伏機器人
    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收到該項目訂單金額約1.52億元,其中1.04億元是公司10月8日收到的採購訂單。       03 配天機器人推出首套多機聯動高精度焊接系統並成功應用       配天機器人對焊接行業應用環境和工藝要求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研,推出了國內首款多機聯動焊接系統,多機聯動焊接系統完全打破單個機器人單打獨鬥、高耗時的單工件多位焊接困局。目前已在國內知名汽車製造企業成功應用,焊接效果及市場反饋極佳。
  • 機器人爆發用工潮
    來源:投資界機器人搬運工「亂世逢生」。作者 | 王金旺來源 | 雷鋒網(ID:leiphone-sz)去年雙十一期間,阿里將22頭「小蠻驢」牽進浙大校園送快遞,引來不少圍觀。即使國內快遞業已經如此發達,由於機器人導航技術、道路法規等問題的存在,現在能夠體驗到機器人送快遞的人仍是寥寥無幾。
  • 銷售20億元,淨利潤卻是謎,做機器人的優必選真的能「優則板」嗎?
    根據資料顯示,優必選2017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2018年的預計銷售額是超過20億元,這個收入量級在服務機器人行來說講,絕對是一個令入咋舌的數字。  2017年,周劍曾在致公司員工的公開信中表示,海外銷售與國內銷售佔比接近6:4, 我們來看看亞馬遜的銷售榜單。  在亞馬遜網站上,優必選的產品歸類在玩具。
  • 物流機器人公司快倉完成C+輪融資,凱傲集團進場
    此前曾有消息稱,快倉將於明年啟動科創板上市計劃,這也意味著它有望衝刺物流AMR第一股。快倉創始人兼執行長楊威表示:「期待通過凱傲等合作夥伴,將快倉在服務30多個行業500多家客戶的經驗中所沉澱出來的行業級產品提供給全世界的企業。未來,快倉的市場覆蓋將從目前的15個國家拓展到100多個國家,希望在5年內實現百億級營收、服務1千個行業和合作夥伴、賦能1萬個用戶、出貨十萬臺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