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不應只是一句口號

2020-12-13 紅網

貴州黔西縣人民法院近日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李某某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公益訴訟一案,當庭判處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1年,並處罰金1000元;判決被告人李某某在貴州日報進行公開賠禮道歉。(新華社)

所謂的野生動物是指那些在自然狀態下生長,且未被馴化的動物。近年來,非法交易野生動物及相關違法犯罪行為從數量、範圍來看,實屬觸目驚心。「槍響之後,沒有贏家」,非法交易野生動物不僅會破壞野生動物資源,人類作為自然界的成員,也可能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不應只是一句掛在嘴邊的口號,而應成為全人類為之共同奮鬥的目標。

一方面,人類雖然馴化了自然界的一些植物、動物,但也不得不承認,我們對於大自然依然知之甚少。如今自然界的許多生物,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遊的等都被納入人類的食譜當中,這不僅體現了人類以自身為中心的錯誤觀念,也破壞了地球生態的平衡。沒有哪種野生動物是天生的「食材」,它們處在各自的食物鏈中,共同維持著地球的可持續發展,一旦食物鏈斷掉,將對大自然造成不可知、不可控的影響,人類也必將受到牽連。

另一方面,即便是從人類自身的利益來考慮,野味帶給人們的也是未知與風險。野生動物是傳播疾病的重要源頭,它們身上寄生著大量的微生物,其中相當數量是對人類有威脅的致病微生物。僅一隻蝙蝠身上就有上百種微生物,其中很多細菌、病毒,我們都沒有深入了解,再加上各種中間宿主的變異,對人類的攻擊可謂「刀刀見血」。目前主流觀點認為,愛滋病、伊波拉、SARS、新型冠狀病毒等均是由食用野味引起的,可見野生動物強大的破壞力。其他一些野生動物,如人們常吃的蛙和蛇,它們身上也有很多致病微生物,而人工養殖動物則可以大量減少病原微生物,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決定,此項決定,不僅能夠有效切斷病毒在野生動物與人類之間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保護野生動物的作用。

每一種生物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只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對人類自身最好的保護。

相關焦點

  • 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然而, 在這些人中有不道守自然發 展規律的人類,他們為著自己的貪慾不斷 地去破壞自然, 損壞自然,水源不斷地被破壞,大量樹木不斷地砍伐,讓動 物們無家可歸,海水的嚴重汙染使魚類不斷天亡,大量的工廠建設汙染了I空氣,並 帶來了大量的疾病。人類社會的發展,也要遵尋自然規律。
  • 專家:後疫情時代人類與自然應更加和諧相處
    近日,「自然即是美」主題論壇暨言幾又&北大出版社2021年聯合定製周曆發布儀式在京舉行。與會專家稱,人和動植物一樣,皆是自然之子。經過疫情的警醒與反思,人類更應在高歌猛進的城市化進程之中,去發現和保留自然之美,在自然中放下負累和戒備,用心去感知大自然晨昏的交替、四季的更迭。人類還要學會如何熱愛、尊重、接近自然,以及和自然和諧相處。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劉華傑在解讀「自然即是美」的概念時表示,它涉及到美學標準以及認知的標準。
  • 明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需要依靠的因素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慢慢帶動整體進步的過程,需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輔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有效途徑之一是推動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發達的科學技術作為基礎支撐。連接人與自然的是現代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想要發展和諧社會就必須先處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問題。
  • 朱熹的生態觀:如何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人們不得不多方反思,尋求對策和出路,包括重溯古人的生存智慧。朱熹作為儒家的集大成者,其關於人和物的思考建立在人與萬物同宗同源的基礎之上,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觀念,為解決人類當前面臨的生態危機提供了獨特的思想資源。
  •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該容得下一坨鳥屎
    (5月10日 北京頭條)小區綠化到位,生態環境優良,鳥多了,但「鳥屎運」的不時「襲擊」不免讓人懊惱。「鳥因拉屎被毀鳥巢」,意外讓生態優良有了「負資產」。但鳥需要承擔因拉屎而被毀鳥巢的惡果嗎?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難道經不起一坨鳥屎的考驗?
  • 標準助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0月13日,為紀念「世界標準日」,在呼和浩特市隆重舉行了「標準助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內蒙古自治區主題宣傳活動。本活動由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自治區標準化院、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協辦。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應急管理廳等有關領導出席。
  • 《冰雪奇緣》,艾莎是神秘神聖的連接者,自然與人才能和諧相處
    《冰雪奇緣》,艾莎是神秘神聖的連接者,自然與人才能和諧相處開始時小Elsa和小Anna在玩魔法森林的遊戲時,最後Anna說"They all get married"的時候把所有冰玩偶抱起來,只有王子的冰玩偶掉了出來,意味著第一部那個壞蛋小王子不配擁有愛情
  • 拉霍亞海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之地
    這個地方停車免費,路邊車位也多,但空車位很難找,這次運氣好,正好碰到有人要走,那人特意示意我等他一下,他馬上開走,多善良的人啊。第二次我開著個七座的minivan,帶著一大家人,把其他六人放下後,找了半個小時,開了老遠才找到地方停,可見美景的吸引力有多強。
  • 與自然和諧相處(作文素材)
    與自然和諧相處(作文素材) 2013-09-05 11:1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才能創造人類的幸福
    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將成為主導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因素。 大工業的出現,給人類帶來了電氣化、機械化,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隨之而來的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劇增,汙染的增加,環境的破壞,酸雨等現象的出現,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這是大自然對人類報復的典型表現。治理汙染,環境保護,不得不成為一項新興的產業。
  • 2020高考作文範文:疫情當下,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
    檢測 自從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聽到了這句話:自然與人類和諧相處,榮譽和羞恥相知相讓。大自然 人與自然合而為一。根據在線報導,這種新的冠狀病毒來自蝙蝠。蝙蝠中有多種病毒,但有些人會吃蝙蝠。無疑,這是對所有人生命的賭注。這種賭博的結果是,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被該病毒感染,這把我們帶到了中國。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精神損失。這給病毒提供了在人體內生存的機會。由於病毒的快速傳播和進化,以及人們每天必須與許多人接觸的事實,這導致病毒迅速傳播。最初,人們沒有認真對待它,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逐漸意識到這種情況的嚴重性。
  • 2020高考作文練習題目: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如今新型冠狀病毒的極度擴散,恰是我們人類極需反思的問題,殺死動物吃掉它們,我們不但徵服不了自然,反而會受到自然的懲罰。自然法則告訴我們人類和動物應當和諧共處。這幅圖片是借圖呼籲人類喚醒內心的良知。材料三是針對以上兩幅圖主持人精彩的點評--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傷害與被傷害,有時候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傷害他人,有時候也意味著在毀滅自己。即便你佔盡了優勢,也不可能是為所欲為的。
  • 哪裡才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狀態?非北京野生動物園莫屬
    這些年的暑假,我帶過孩子去過很多地方,但我覺得北京野生動物園,讓我們收穫最多,讓我們真正看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狀態,讓孩子真正明白,其實,人也只是自然的一部分。2019年暑假,一知道孩子可以去華北電力大學後,我就告訴兒子,我會帶他去北京玩幾天,他想去哪裡玩都可以。
  • 與自然和諧相處|軟飲料包裝
    該系列軟飲料的自然設計與成分的有機性質完美匹配。羊皮紙與鮮豔的水果色系相結合,創造出一種向大自然母親致敬的設計。 我們最喜歡的設計元素是葡萄藤,它們纏繞成線條形組成標籤,令人愉悅的視覺觸感提醒消費者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都可以協同合作。
  • 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治癒受傷的地球
    回歸到我們的孩子,這一次疫情的發生也成為了我們幫助孩子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契機。 /01 了解學前階段的生態含義? 生態是高瞻社會領域中的其中一條關鍵發展性指標,是指幼兒理解照護環境的重要性,這其中包含兩層含義,其一是幼兒承擔著保護環境的職責,其二是他們理解自己的行為影響著環境的健康幸福,由此可見,我們不可避免地處於人,事,物互動的生態圈中,幫助孩子學習生態不僅僅是認知環境,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理解自身與環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
  • 「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地球日高校網上交流討
    保護環境,珍愛地球,人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在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攜手同心愛護地球,堅決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從每個人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切實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親近自然、了解自然、保護自然,順應時代召喚,以身作則保護生態,同心戮力珍愛地球!
  • 人和自然從遠古就和平共處,自然哺育了人類,人類更應保護自然
    水和石的和諧共處,塑造了一方唯美的境界,營造了一方生機勃勃的水生態世界,釀造了一方水土,一方人。很自然地,我想到了人與自然的共處問題。人是貪婪的,過分地向自然索取,過度地對自然開發,導致大自然這個和藹的老人發怒,他以各種自然災害報復著人類,於是,颱風、海嘯、「厄爾尼諾」接踵而來。人和自然從遠古就和平共處。
  • 人為什麼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懂得反思的人看到了靈魂的殘破,精神的虛脫。也讓那些自以為是,任性妄為的人,意識到人類在大自然、命運面前的脆弱,和不堪一擊。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從來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中華民族自有史書記載以來,就倡導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古聖先賢,敬畏自然、敬畏天地、敬畏生命、敬畏神明,將「天道」視為中華民族的共同核心理念,將「天人合一」視為文明進步的道德標準,將「天地人和」視為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社會大同理想。《莊子天道》篇說:「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
  • 如何與人和諧相處
    作者:寶寶知道 念華華一個人快不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周圍人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融洽了,自然就會開心。那麼該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呢?怎樣對別人好 如何與人和諧相處換位思考:當你對一件事情不滿時,先別忙著發火、也不要指責別人做得不對,換位思考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看這件事情,想想如果自己是他,自己該怎麼做,如果你換位思考以後就會發現自己理解了這個人的做法。
  • 「地評線」京彩好評:解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密碼」
    這個鬥,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與自然和諧相處。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始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彰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鮮明導向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文智慧。在「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關鍵一程,我們要推動「裡子」、「面子」、人員、制度、家園建設同向發力,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