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西縣人民法院近日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李某某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公益訴訟一案,當庭判處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1年,並處罰金1000元;判決被告人李某某在貴州日報進行公開賠禮道歉。(新華社)
所謂的野生動物是指那些在自然狀態下生長,且未被馴化的動物。近年來,非法交易野生動物及相關違法犯罪行為從數量、範圍來看,實屬觸目驚心。「槍響之後,沒有贏家」,非法交易野生動物不僅會破壞野生動物資源,人類作為自然界的成員,也可能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不應只是一句掛在嘴邊的口號,而應成為全人類為之共同奮鬥的目標。
一方面,人類雖然馴化了自然界的一些植物、動物,但也不得不承認,我們對於大自然依然知之甚少。如今自然界的許多生物,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遊的等都被納入人類的食譜當中,這不僅體現了人類以自身為中心的錯誤觀念,也破壞了地球生態的平衡。沒有哪種野生動物是天生的「食材」,它們處在各自的食物鏈中,共同維持著地球的可持續發展,一旦食物鏈斷掉,將對大自然造成不可知、不可控的影響,人類也必將受到牽連。
另一方面,即便是從人類自身的利益來考慮,野味帶給人們的也是未知與風險。野生動物是傳播疾病的重要源頭,它們身上寄生著大量的微生物,其中相當數量是對人類有威脅的致病微生物。僅一隻蝙蝠身上就有上百種微生物,其中很多細菌、病毒,我們都沒有深入了解,再加上各種中間宿主的變異,對人類的攻擊可謂「刀刀見血」。目前主流觀點認為,愛滋病、伊波拉、SARS、新型冠狀病毒等均是由食用野味引起的,可見野生動物強大的破壞力。其他一些野生動物,如人們常吃的蛙和蛇,它們身上也有很多致病微生物,而人工養殖動物則可以大量減少病原微生物,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決定,此項決定,不僅能夠有效切斷病毒在野生動物與人類之間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保護野生動物的作用。
每一種生物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只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對人類自身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