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大魚海棠都在此地拍攝,世界獨一無二的中華文化瑰寶

2020-12-17 三哥遊記

南靖土樓,又稱為福建土樓,是客家民居的一類,南靖土樓遍布漳州市南靖、華安、平和、詔安、雲霄、漳浦等縣山區的土樓,以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規模宏大、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聞名於世,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

福建南靖土樓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朝時代,明、清朝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的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模式。福建土樓的建築材料甚為奇特,由粘土、糯米、紅糖、竹片、水組成,建成的土樓冬暖夏涼,具有很強的抗颱風、抗地震能力。曾為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第三季》第三站的拍攝地;也是動漫《大魚海棠》的取景之地。具有聚族而居、防盜、防震、防獸、防火、防潮、通風採光、冬暖夏涼等特點。土樓一般高三至五層,一層為廚房,二層為倉庫,三層以上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土樓起源於唐朝陳元光開漳時的兵營、城堡和山寨,是閩南地區自唐以來「外寇之出入,蟊賊之內訌」的特殊社會環境的產物。漳州土樓數量最多。世界遺產有:懷遠樓、和貴樓、田螺坑土樓群及河坑土樓群。

懷遠樓——保存最好的土樓

梅林懷遠樓。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圓形土樓,簡氏家庭住宅,直徑38米,高4層14.5米,共136間。樓內雕梁畫棟,佳聯成對,讀來回味無窮。處於核心位置的「斯是室」是家族子弟讀書的地方,精巧秀氣,古樸天然,置身其中,仿佛有朗朗書聲。這是一座建築工藝最精美、保護最完好的典型雙環圓土樓,於2006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懷遠樓的看點在於內院核心位置的祖堂,又叫「斯是室」,整個土樓裡面依然住著當地居民,建議到樓上看看,視野更好,觀賞角度不同,拍出來的效果也不同,而且登樓可以更深入了解當地人居住的生活環境,很有意思。

和貴樓——最高的土樓

長教和貴樓。建於清雍正十年(173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共5層,高21.5米,每層28間,共140間。這座樓共用20釐米口徑的杉木柱220根,65釐米口徑的梁材780根。令人稱奇的是,這座樓建於沼澤地上卻沒有樁基,就像一艘大船漂浮在海上,雖歷經200多年仍巍然屹立。位於福建南靖縣梅林鎮璞山村山腳樓,位於南靖縣梅林鎮璞山村,跟南靖縣城53千米.建於清代雍正十年,是座佔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樓。歷經200多年仍堅固穩定,保存完好。2001年5月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貴樓的四奇:一奇因為他是已知所有福建土樓裡個頭最高的方樓;二奇是因為他是建在沼澤地上的土樓,整座樓像一艘大船停泊在沼澤地上,雖歷經200多年仍堅固穩定巍然屹立;三奇是因為樓內有二口水井相距18米,卻一口清亮如鏡,水質甜美,另一口卻混濁發黃,汙穢不堪,被人稱為"陰陽井;四奇是因為和貴樓結構是樓包厝,厝包樓的特徵。

田螺坑土樓群——最奇特的土樓

田螺坑土樓群由1座方形、3座圓形和1座橢圓形共5座土樓組成,居中的方形步雲樓和右上方的圓形和昌樓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由一座方形土樓(步雲樓)、一座橢圓形土樓(文昌樓)和三座圓形土樓(和昌樓、振昌樓、瑞雲樓)組合而成,又被戲稱為『四菜一湯』五座土樓依山勢錯落布局,在群山環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在大地上,又像是飛碟從天而降,山腳遠眺又似布達拉宮。構成人文造藝與自然環境巧妙天成的絕景,令人嘆為觀止,是民居建築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2001年5月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7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河坑土樓群——最雄偉土樓保生大帝

河坑土樓群位於書洋鎮典江村河坑自然村,距南靖縣城31千米。包括朝水樓、陽照樓、永盛樓、繩慶樓、永榮樓、永貴樓等6座方形土樓,裕昌樓、春貴樓、東升樓、曉春樓、永慶樓、裕興樓等6座圓土樓和五角形狀的南薰樓共13座。其中年代最早的朝水樓建於1549年。河坑土樓群有仙山樓閣、北鬥七星。土樓林立的塔下村,有一座「張氏家廟」,石階門檻,朱漆大門,歲月掩蓋不住當年的繁華。廟前廣場豎立著19根「永懷父恩」的石旗杆,這是明清以來,張姓人為紀念本村族人做文武官員、做出特殊貢獻的海內外遊子以及百歲壽星而建立的。文官的旗杆頂端是筆尾石雕,而武官旗杆頂端的石雕是獅子。

日本建築學家茂木計一郎譽為是「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蘑菇」,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顧問史蒂汶斯.安烈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對土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進行前期考察的美國專家內維爾.阿格紐認為「是我所見到的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的民間建築」,中國文物局、古建築保護專家組組長羅哲文評價「看似千篇一律,實則不拘一格,各具特色」、「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葩」,上海同濟大學教授路秉傑帶領師生完成《福建南靖圓寨實測圖集》後說:「沒有看到南靖田螺坑的土樓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樓。」有四位專家評價過土樓的歷史和研究價值.

「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建築模式。」——史蒂汶斯·安德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顧問)

「這是世界第一流的生土建築」,「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又似蘑菇拔地飛騰而上。」——茂本計一郎(日本東京大學教授)

「這是土樓博物館。」——鄭孝燮(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南靖土樓不僅在中國民居中是非常奇異的,在世界民居中也是獨一無二的。」——路秉傑(上海同濟大學教授)

在這個大千世界有幸與您相遇,共享一篇文章;共同喜歡一片風景。如果您也喜歡此篇文章,不如我們做個老友,關注我!我們一起領略這世間萬水千山的美景。感恩生活,感謝遇見您!

相關焦點

  • 大魚海棠的原型,客家文化的發源,這棟樓的歷史如此迷人
    大魚海棠的原型,客家文化的發源,這棟樓的歷史如此迷人如果你看過大魚海棠這部電影,你一定會來到這裡之後感到如此的似曾相識,因為他就是電影裡那個土樓的原型,我們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裡面的情景和中國風裡,但是你可知道這樣的文化發源在哪裡,從什麼時候開始
  • 廈門有一處景點,竟然是《大魚海棠》湫的家,導遊有沒有介紹呢
    ,南普陀、廈門大學外景、鼓浪嶼、月光巖、港仔後海濱浴場、最美網紅轉角、協和禮拜堂、天主教堂、曾厝垵、環島路、集美學村、園博苑園藝植物園、月光環、觀閩西山水田園風光、世界文化遺產——雲水謠土樓。如今的鼓浪嶼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據說,當年在鼓浪嶼的住戶,家家都會彈鋼琴,因為鼓浪嶼還有「海上鋼琴之島」的美譽。走進鼓浪嶼,就能體會到鼓浪嶼一直久負盛名的原因了。
  • 雲南的另一個天堂,被上帝厚愛,《爸爸去哪兒》也在此地拍攝
    大家好,我是魚哥,今天小編我要帶大家去一個地方,這裡是雲南的另一個天堂,而且還是一處被上帝厚愛的奇蹟,讓很多人都對此地心馳神往,就連《爸爸去哪兒》也在此地拍攝,走吧一起和小編我走進這個地方吧。2009年被評為 AAAA級旅遊景區的這片魚蝦遍地的湖泊,卻一直沒有著火,直到兩年前湖南電視臺在這裡拍攝的一部電視劇《爸爸去哪裡》,一下子讓這座名不見經傳的風景區聲名鵲起。以前內地人去雲南只知道麗江,大理,瀘沽湖,西雙版納,石林,可不想在東部還有這麼一個美麗的地方!這幾乎是一些著名景點的一大特色。風景,峰巒,巖漿,溼地,候鳥,蓮花,你還想看些什麼?
  • 打卡《大魚海棠》原型土樓~兩大世界文化遺產應該這麼玩!
    鼓浪嶼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見證了近代中國的興衰史,那些點綴在島上的歷史建築就是這的靈魂,每一棟都散發著獨一無二的韻味。如果說一定要做的,就是登頂日光巖,在鼓浪嶼最高點,享受360度無死角的美景。- 向南,去漳州 -逛完廈門市區,廈門周邊的行程一樣很精彩;一路向南順著福建沿海,去感受海岸線的壯闊和美麗。你見過上帝的眼影盤嗎?還是流行的大地色喲!
  • 大魚海棠:淺談大魚海棠,說說自己看法!
    《大魚海棠》是國漫的一大進步,它宣傳了中華文化,中華古代的部分思想與內涵。不同人看法不同,實屬正常。我很欣賞這部動畫,很有中國風的味道。我覺得這個故事不只是講椿和鯤的感情,更多篇幅是椿和湫的故事,更令人神往,令人心碎的故事。
  • 《大魚海棠》曝"終見大魚"版預告
    《大魚海棠》人物圖譜  時光網訊 由導演梁旋、張春歷時十二年打造的動畫電影《大魚海棠近日,這部備受大眾關注的動畫電影公布了「終見大魚」版預告,片中曝光了更多《大魚海棠》的故事情節與人物角色,配上同時發布的描繪「其他人」世界人物圖譜與地圖,加之不久前公布的強勢配音陣容,在影片即將上映之際,讓影迷和粉絲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值達到了新高峰。  這部十二年誠意巨製的動畫電影在公布了定檔日期之後就備受大眾關注,許多觀眾表示被片中唯美的畫面吸引。
  • 《大魚海棠》劇情波瀾起伏,關於故事的看法
    #《大魚海棠》整部片子單從畫面來看,就給人一種極富渲染力的靈動美,一種東方古典與西方魔幻完美交融的靈動美。對於《大魚海棠》沒有完整的解釋架空世界,我的理解是大魚的世界沒有金錢觀,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宮崎駿的作品,很多也是架空世界,但架空的世界讓人感覺很真實的就是裡面的人物都是有金錢觀的,比如千與千尋集的湯屋,從老闆湯婆婆到下面的青蛙員工都嗜錢如命,連主角的好朋友小玲,也很愛物質生活,只是有的人痴迷,有的人克制而已,這樣的的架空世界就讓人感覺非常真實,湯屋開門做生意,員工們辛辛苦苦的工作
  • 爸爸去哪兒親子
    四花酒店酒店早餐午餐:臺式合菜晚餐:臺式合菜 D4富興村採果►爸爸去哪兒主拍攝地(鳳梨、橘子,依季節採果,參訪爸爸去哪兒明星1~5號住宿房)►馬太鞍溼地巴拉告生態捕魚體驗►特色風味午餐►光復糖廠品嘗冰品(費用自理)►►自強夜市(晚餐自理)►花蓮飯店早餐後前往【富興村採果】,參觀爸爸去哪兒主要拍攝地,(體驗採鳳梨或其他季節水果),後參觀「爸爸和孩子們」入住的「1號---5號房」。
  • 《大魚海棠》的片名,詮釋了整個故事,海棠花花語註定悲傷
    隨著《大魚海棠》這部國漫的問世,讓眾人驚豔,尤其是在國外,他們對待中國古典文化相當有興趣,在2017年,成功獲得15屆布達佩斯國際動畫電影節最佳動畫長片獎,從而名動一時。不過你知道嗎?《大魚海棠》的分數,在國內看來,居然比國外要低很多!其原因就是女主椿的感情問題。
  • 《大魚海棠》14年嘔心瀝血,成就經典之作!宮崎駿都對其讚賞有加
    2016年,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在各大院線上映,是一部寓言人與夢想的神話故事。動畫故事情節發展與演變的全過程,可用波瀾起伏來形容,其中的情感又是那麼的淋漓盡致,整部動畫的節奏如同行雲流水一般。這是一部融入中國傳統神話元素的寓言故事,而且還是一部美輪美奐的動畫電影。
  • 雲南又一景區走紅,竟是《爸爸去哪兒》拍攝地,昆明高鐵就能去
    尤其是景區內普者黑村,保留著農家的古樸,又有小橋、荷花、流水的美景陪襯,是理想的拍攝之地。2013湖南衛視大型親子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第一季就是看中這裡的山清水秀和怡人風景,選擇此地作為第三個外景拍攝地,這也帶火了普者黑風景名勝區,每年想到這裡來遊玩的人絡繹不絕。
  • 電影《大魚海棠》的場景,在成都能看見的客家建築,遊客搶著要去
    洛帶的古鎮歷史悠久,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其中三國時代的蜀漢文化最為優秀,古鎮兩旁的建築都是木質的,並且古鎮小路的街道都是青石鋪成的,整個古鎮呈現出古色古樸的味道,但是,在洛帶古鎮有一個還不知道的客家民居,這裡不僅有客家土樓博物館、嶺南街、客家美食街,客家民俗、客家文化、客家建築也很豐富,但是,我最想分享的是洛帶古鎮的客家建築,說起洛帶古鎮的客家建築,很多人都抱有疑問
  • 《大魚海棠》人物關係圖 世界人物圖譜及地圖曝光解析
    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將於7月8日(明天)全國首映。日前,電影世界人物圖譜與地圖曝光,主角椿湫鯤以及更多故事情節與人物角色逐漸明朗。神秘世界已緩緩揭開序幕,閩南網小編匯總這個宏大奇幻的視界,揭秘這些角色間的絲絲關聯和愛恨別離。
  • 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在哪拍攝 東癢島在哪裡東癢島旅遊
    說是要開拍了,那麼大家是不是很期待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名單,據說吳京、張丹峰、吳尊、杜小春等明星都在受邀之列呢,那么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在哪拍的?來看看吧。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名單  據說阿拉蕾還會繼續出演呢,而這一次也會帶上因為戰狼2而出名的吳京來參加,看看我們忙於工作的吳京是怎麼樣子帶小孩的。
  • Let's go,從紛繁的主題了解《大魚海棠》
    《大魚海棠》一部極具色彩國漫,以古詩「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渲染中華文化,電影中還有一些飽含中國特色的物件,比如成人禮上的水龍,還有忘苦也忘甜的孟婆湯等等,同時這也是一部有爭議的國漫,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其主題不明確,主題是核心,而我看完後能理解出多層主題。
  • 《大魚海棠》: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每一條大魚都會遇見他的海棠
    記得當初第一次看到《大魚海棠》的海報時,第一感覺就是滿滿的中國風、畫面很唯美,讓我對整部電影的呈現開始充滿期待,上映那天跟朋友去看了,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電影中角色的名字、細節都是滿滿的中國元素,電影裡很多鏡頭的呈現,不禁讓我們驚呼:就是那個傳說!
  • 迷你世界:這張《大魚海棠》地圖,絕對值得珍藏!
    我相信對於喜歡動畫的玩家來說,一定看過大魚海棠這部作品吧優美的旋律與感人的劇本相結合,收穫了無數觀眾。也許有觀眾感慨萬千。我也想體驗海棠的場面。這個願望能實現嗎?答案確實是肯定的。迷你世界作為現在最受歡迎的手機沙箱遊戲,自由度非常高,玩家可以在遊戲中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 《爸爸去哪兒》催生旅遊熱點 一些景點假冒拍攝地
    《爸爸去哪兒》催生旅遊熱點 一些景點假冒拍攝地   屢創收視佳績、討論熱度增加,節目所引發的其他效應也劇增,一時之間,各種有關「《爸爸去哪兒》拍攝地」的信息就層出不窮,不少景區想方設法也要和《爸爸去哪兒》沾上邊。  收視刷新紀錄 已敲定第二季  《爸爸去哪兒》的節目攝製模式以及五對明星父子一直處於各種爭議中,但隨之而來的是節目收視不斷走高。
  • 《爸爸去哪兒》第五季拍攝地,平潭東庠島
    平潭東庠(xiáng)島,需要坐船前往,到流水碼頭,上船買票15RMB/人孝北村,《爸爸去哪兒》第五季第一集拍攝地想知道他們分別住在哪裡可以問一下村裡的村民孝北村是《爸爸去哪兒》的主要取景地,在退潮的時候可以趕海,捉螃蟹蘆田澳沙灘是離孝北村最近的沙灘
  • 《大魚海棠》原聲作者吉田潔:做配樂就像用經線緯線紡織一樣
    《大魚海棠》的配樂耗時持久,兩年方完成。中間每有瓶頸,吉田潔便騎著自行車去海邊,從海的千萬種表情中尋找古老神話的影子。吉田潔的進步在《大魚海棠》中明顯可見。他去繁就簡,摒棄了早期電子樂的輕佻與浮華,更注重聲波與頻率的整體和諧,跨越了原聲樂器與電子樂的涇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