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初第一次看到《大魚海棠》的海報時,第一感覺就是滿滿的中國風、畫面很唯美,讓我對整部電影的呈現開始充滿期待,上映那天跟朋友去看了,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電影中角色的名字、細節都是滿滿的中國元素,電影裡很多鏡頭的呈現,不禁讓我們驚呼:就是那個傳說!
今天又一次看了《大魚海棠》,兩次看完,它裡面的很多人物,都讓我有種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那種「從前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感覺,久久沉浸其中不能出來。
每一個喜愛這部電影的人都會提到影片中的中國傳統元素。嫘祖在水面上織出了星空,「秋水共長天一色」;湫去找靈婆換壽命,贏了麻將卻沒注意到胡牌牌面上的「一六三四」,一路三思啊;為了拯救族人和椿,奶奶的重生,「鳳凰涅槃」……太多觀者發現或是沒發現的細節,共同以影片為媒介,將上至《莊子》、《山海經》,下至敦煌壁畫、土樓構建,傳遞出中國詩詞古畫獨有的美好意境。
《大魚海棠》有著這樣一個設定:所有活著的人類,都是海裡一條巨大的魚;出生的時候他們從海的此岸出發,他們的生命就像橫越大海,有時相遇有時分開,死的時候,他們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所以歌詞中這樣寫到:「每條大魚都會相遇,每個人都會重逢,生命旅程,往復不息」,主人公椿、鯤和湫的故事,正是在這種設定中展開。
主人翁的名字「椿」和「鯤」都來自莊子的《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翼若垂天之雲」。
椿為了救回鯤,將自己一半的壽命作為餘生的羈絆,椿違逆自然的行為讓她的世界有了災難,愛情是無私的,僅僅是對於她所愛的人,愛情是自私的,是對所有人,在她的愛情裡,誰都沒辦法凌駕於她的愛情之上。
湫,在他的世界裡一直守護著椿,當他站在高樓之巔,帶著龍王面具,拿著法杖,大聲的對椿說「你們快走,我來為你們開啟天門」。少年的身影,祭祀的奇異舞姿,青澀的堅韌和執著,椿獲得了湫的愛,一個神明的愛,而湫卻背叛了所有的神明。愛。無論無私與自私,都讓心靈成為了震撼的臣子。
椿掌管著海棠花的生長,她化身海棠花挽救了她的世界,而湫,卻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挽救了她,他化成了人間的風雨陪她度過餘生。他後悔最後一晚沒有抱住她,這個紅衣白髮的少年耗盡了生命,把失去靈力的椿和鯤送回了人間,喬葉說破碎也很美麗。我承認這很美,美的心疼。
我羨慕椿和湫,可以活得這麼義無反顧,這麼真實,不欺騙自己的每一個感受,不人云亦云,心裡保留著善念,對錯都留給了別人,像盛開的海棠和天上的風雨一樣。
一直覺得椿真的很討厭,誰人都看得出湫的好,卻為什麼還要去還鯤所謂的「命債」,還不清就算了唄,為什麼要一直糾結不放呢?以至於最後所有人都要替她的為所欲為買單。可是,在時隔幾年,當我再一次觀看之後,我才明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椿,我們身邊或者也有湫這樣的角色,可能是我們的父母,可能是我們的朋友,所以我們沒有資格替湫去恨椿。
現在想想,我之所以每刷一次《大魚海棠》,都會不禁淚目,大概就是因為,自己也有過那樣一段時刻,有過椿的任性,有過湫的無所畏懼,卻唯獨沒有的是鯤的「被愛」,與其說是討厭椿,跟不如說是討厭之前的自己和看到鯤之後心生的妒忌之意。
三位主人公為愛犧牲、為愛守候的戀歌讓人流淚,而片中有兩位老人跨越生死的陪伴與守候同樣令人為之動容:椿的奶奶死後化身鳳凰,守候於院中的海棠樹上,陪伴著爺爺,就像她仍活著一樣,椿的爺爺死後又化身海棠,矗立於廣闊的天地之間,與守候他的鳳凰相依相伴。
感情的事,我們很難說,愛一人會傷害那個愛你但你不愛的人。我們或許一生總會有虧欠,向愛自己的人說句對不起吧,謝謝他們一直陪伴在身邊。
有時候我們總愛說,不談虧欠,不負遇見。可是在彼此相處的過程中,只有彼此心裡清楚是否對得起對方。
願所有磨難都可以化作幸福。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會遇見一條魚,願意陪你沉默不語,願意和你生生不息,我們依舊要相信。每條大魚都會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