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講了些什麼,為何會讓滿懷期待的觀眾吐槽狗血?
原創|則熱花開落
在《大魚海棠》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一條魚,去人間只不過是為了經歷風雨,在經歷風雨之後,肉身就會化作塵土,靈魂就會化作大魚回到海底世界,因為海底世界是《大魚海棠》世界裡歸宿或者起源的地方。在人們法人滿懷期待之中《大魚海棠》上映,但是在不久之後卻又被吐槽狗血。《大魚海棠》講了些什麼,為何會讓滿懷期待的觀眾吐槽狗血呢?
其實在小編的上篇文章中,也是提到關於《大魚海棠》被觀眾吐槽狗血的事情,那今天小編就繼續昨天的話題,跟大家接著來聊聊《大魚海棠》被吐槽的事情。其實要說到狗血的事情,在電影中無非就是椿湫鯤是三角戀,如果沒有鯤的話,《大魚海棠》這個故事就會變成是一個為愛默默付出的少年和一個為夢想付出的少女。而《大魚海棠》從電影的呈現來看確實就像湫和椿的故事。
其實對於湫的愛意,椿在電影中並沒有給湫回應,難道是她不知道嗎?不,椿是知道的。在小編看來,椿作為一個女孩對於感情是最敏感的。在電影的前部分漁家小哥的妹妹連海豚對人的愛意都能感受的到,而椿當然是知道湫對於她的愛意的,但是椿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去回應湫,因為在冥冥之中就註定了他們不可能在一起。
從椿第一眼見到人間開始,再到她踏上去如升樓的船時,在那個時候,其實她就已經明白她的命運改變了,她不止一次的說她嚮往天上,夢到自己是一條遨遊在天上的大魚。在小編看來,椿對於鯤不僅僅 只是在報恩,更多的是鯤代表了她所嚮往的人間,而人間又代表了椿的歸宿,送鯤回家其實恰恰也是相當於她完成自己夢想的一個過程,但是這個夢想的代價太過於沉重了,沉重到她醒悟過來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最後只能用自己的生命來彌補這個過錯。
如果沒有湫的話,椿的生命到這裡也就結束了,而這個故事講到這裡也差不多可以完結了,前文所有的鋪墊也就都無疾而終了。在小編看來,其實影片在這裡設置湫這個角色的犧牲,是因為湫完成了這個角色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湫就是想告訴我們大膽地去追尋自己的所愛,而且對湫來說,如果他不用自己換回椿的性命,面對自己最在乎人的死,湫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的存活在這世上了。湫面對自己先前所付出的一切都成了空,愛的人也死了,相對於失去生命,小編認為這才是對湫最大的折磨。
而椿終是如願到了人間活過了百年,在這之間湫肯定是在冥冥中化作的人間風雨在守護著她吧。對於在電影中的鯤,其實小編覺得鯤甚至稱不上主角,但是很對人對於椿和鯤的感情有所疑惑,分不清椿對鯤到底是報恩的關係還是愛情?其實《大魚海棠》作者想表達的不過就是最初的圓夢需要付出代價,而所謂的代價,便是一旦付出就難以回報。
我們不知道從影片中並不能知道椿對湫的感情是怎樣的,但是能肯定就是湫對椿的愛的深切,深到寧願承擔痛苦也不願喝下孟婆湯而忘掉從前美好的回憶。如果結果註定了不是你的歸宿,與其在默默的承受痛苦,那還不如化作風雨一直陪伴著你。雖然說用失去生命的代價來達到夢想這一主題並不是很明顯,但是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這本就是人間常情,有這樣的結局也不算太過於出乎意料。
也許是因為作者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包括神話典故,世界觀的設定,以及人物的伏筆,劇情的比例沒有完全的協調好,從而導致了作者想傳達的理念沒有很好讓觀眾理解,也可能是我們把《大魚海棠》期待的太過於完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魚海棠》這部電影在畫面上的打磨真算得上是精益求精了,不敢怎樣《大魚海棠》帶給了我們一場極致的視覺盛宴,所以《大魚海棠》還是值得被肯定的,至於被吐槽狗血,小編建議或許可以體會下《大魚海棠》背後導演所要傳達的東西。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