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孿生迅速成為熱潮,源於數位化設計、虛擬仿真和工業網際網路(工業物聯網)等關鍵使能技術的蓬勃發展與交叉融合。
數位化設計技術從早期的二維設計發展到三維建模,從三維線框造型進化到三維實體造型、特徵造型,產生了諸如直接建模、同步建模、混合建模等技術,以及面向建築與施工行業的BIM技術(建築信息模型)。
三維建模技術不光用於產品設計階段,並且可以實現三維工藝設計。產品的三維模型中不僅包括幾何信息、裝配關係,還包括PMI(產品製造信息,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粗糙度和材料規格等信息)等製造信息,已經可以實現MBD(基於模型的產品定義)。為了支持產品三維模型的快速瀏覽,可以從包含三維工藝特徵的完整三維特徵模型中,抽取出僅包括幾何信息的輕量化三維模型。
基於三維造型和三維顯示技術,虛擬實境技術(VR)取得了蓬勃發展,廣泛用於汽車、飛機、工廠等複雜對象的虛擬體驗,包括沉浸式虛擬實境系統Cave,用於產品展示和市場推廣的三維渲染技術,以及基於視景仿真的模擬駕駛技術等。近年來又發展起來增強現實技術(AR),其特點是可以將實物模型和數位化模型融合在一個可視化環境之中,從而實現傳感器數據的可視化,還可以進行產品操作、裝拆及維修過程的三維可視化,實現產品操作培訓、維修維護等應用。
虛擬仿真技術從早期的有限元分析發展到對流場、熱場、電磁場等多個物理場的仿真,多領域物理建模,對振動、碰撞、噪聲、爆炸等各種物理現象的仿真,對產品的運動仿真,及材料力學、彈性力學和動力學仿真,對產品長期使用的疲勞仿真,對整個產品的系統仿真,以及針對注塑、鑄造、焊接、折彎和衝壓等各種加工工藝的仿真,以及裝配仿真,幫助產品實現整體性能最優的多學科仿真與優化,針對數控加工和工業機器人的運動仿真(其中數控仿真又可以分為僅仿真刀具軌跡,以及仿真整個工件、刀具和數控裝備的運動),還有面向工廠的設備布局、產線、物流和人因工程仿真。如果從仿真的對象來區分,虛擬仿真技術可以分為產品性能仿真、製造工藝仿真和數位化工廠仿真。
在數位化設計技術和虛擬仿真技術發展和集成應用的過程中,產生了Digital Mockup(DMU,數字原型)、Digital Prototyping(數字樣機)、Virtual Prototype(虛擬樣機)、Functional Virtual Prototype(全功能虛擬樣機)等技術,主要是用於實現複雜產品的運動仿真、裝配仿真和性能仿真。通過對數字樣機進行虛擬試驗,可以減少物理樣機和物理試驗的數量,從而降低產品研發和試製成本,提高研發效率。
另一方面,隨著傳感器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二十一世紀以來,物聯網應用越來越廣。除在消費領域應用之外,為了支持高價值工業設備的運行監控和維修維護,工業物聯網(IIOT)開始受到業界廣泛關注。IIOT採集的數據類型和採集頻率比普通的物聯網應用高得多,而應用的數學模型和分析方法也比普通的物聯網應用複雜得多。
從數字孿生技術的發展背景可以看出,數字孿生模型是相對於其物理模型而言的。可以先建立數字孿生模型,應用數字孿生模型來進行虛擬試驗,但最終還是要建立物理模型,通過對數字孿生的分析,來優化物理模型的運行。除了上述技術,工業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也是數字孿生的關鍵使能技術。
聲明:本文部分文字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著有益學習和研究的目的進行轉載,為網友免費提供。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到版權問題,敬請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