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孿生(DT)就是信息物理系統(CPS)嗎?有一點很關鍵

2021-01-11 人人都是售前顧問

數字孿生(Digital Twin)來源於軍事領域,2011年3月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做的一次演講,明確提到了數字孿生體,是最早的提出機構。但很快得到了領先工業企業的認同,是工業網際網路的基礎模型和技術。

數字孿生(Digital Twin)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傳感器更新、運行歷史等數據,集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過程,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映射,從而反映相對應的實體裝備的全生命周期過程。

數字孿生(Digital Twin)技術,可以用於航空航天飛行器的健康維護與保障。首先在數字空間建立真實飛機的模型,並通過傳感器實現與飛機真實狀態完全同步,這樣每次飛行後,根據結構現有情況和過往載荷,及時分析評估是否需要維修,能否承受下次的任務載荷等。

數字孿生(Digital Twin),有時候也用來指代將一個工廠的廠房及產線,在沒有建造之前,就完成數位化模型。從而在虛擬的賽博空間中對工廠進行仿真和模擬,並將真實參數傳給實際的工廠建設。而工房和產線建成之後,在日常的運維中二者繼續進行信息交互。

構建數字孿生需要三個要素:

1)根據物理實體創建足夠精確的數字模型,能夠對物理實體的結構、行為等進行準確地描述和展現;

2)將物理實體的狀態、行為數據進行採集,並映射到數字孿生體的對應部位,包括其部件或者子系統,通過多次迭代,不斷優化數字模型;

3)結合物理實體的實時數據和數字模型,能夠對物理實體的結構變化、行為走向、故障產生等進行仿真預測,並在數字孿生體上進行可視化顯示。

信息物理系統(CPS,Cyber-Physical Systems)主要是產生於嵌入式系統在工業領域的深度應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科學家頗感傳統的信息技術(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概念無法有效地描述這種更深入的應用,當時NSF的主管科學家Helen Gill就結合到與會專家的討論結果,提出了CPS這個全新的概念。

信息物理系統(CPS)是一個綜合計算、網絡和物理環境的多維複雜系統,能夠通過3C(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技術的有機融合與深度協作,實現大型工程系統的實時感知、動態控制和信息服務。

與構建數字孿生體(Digital Twin)相比,構建信息物理系統(CPS)還需要第四個要素:

4)基於數字孿生體的仿真預測結果不僅僅提供決策參考,而是自主決策,利用作動器控制物理實體,優化運行狀態,實現虛實對象的迭代優化(如風力發電機)。

Digital Twin創立之初就明確了以數據(Data)和模型(Models)為主要元素構建的MBSE(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DigitalTwin顯然更適合採用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大數據(Big Data)等新的計算能力。而CPS主要以傳感器(Sensor)和作動器(Actuator)為主要模塊構建的系統。

美國製造行業的專家對CPS有較為清醒的認識,那就是CPS偏向一些科學原理的驗證,而非工程應用的優化,所以,在實際工作中,真正採用CPS概念去指導工程實踐的情況,主要限於一些航天軍工領域,這些領域的工程系統的確太複雜,用傳統的工程系統實在無法描述清楚。

但是,美國的科學家沒有放棄繼續探索更好用概念體系的想法,特別是在美國軍方的應用中,由於美國政府對軍費削減得比較厲害,但美國軍事上的投入卻居高不下,這迫使美國軍方尋找一種能夠降低複雜工程系統建設費用的方法,Digital Twin就這樣被選中了。

總結

那在航天軍工領域到底是選擇CPS還是選擇Digital Twin呢?那就要看數字孿生體是否需要對物理實體進行控制,如果需要控制,就需要構建CPS,如果只是在數字孿生體生進行仿真預測,那就是Digital Twin。

相關焦點

  • 陳根:數字孿生在健康,接受物理信息驅動物理世界
    數字孿生始於數位化,又不止於數位化。數字孿生作為物理世界的鏡像,既接受物理世界的實時信息,更反過來實時驅動物理世界,同時進化為物理世界的先知、先覺甚至超體。數字孿生體的生長經歷著數化、互動、先知、先覺和共智的演變過程,承載著人類的野心。
  • 數字孿生與平行系統:發展現狀、對比及展望
    1.1 數字孿生的定義及內涵數字孿生(Digital twin, DT) 是一種實現物理系統向信息空間數位化模型映射的關鍵技術, 它通過充分利用布置在系統各部分的傳感器, 對物理實體進行數據分析與建模, 形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時間尺度、多概率的仿真過程[79], 將物理系統在不同真實場景中的全生命周期過程反映出來.
  • 數字孿生與平行系統: 發展現狀、對比及展望
    、實現製造物理世界與信息世界交互與共融的需要, 數字孿生和平行系統技術成為智能製造和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領域研究的熱點. 此後, 數字孿生的概念開始引起廣泛的重視, 相關研究機構開始了相關關鍵技術[7−120]的研究,數字孿生的應用也從飛行器運行維護拓展到智慧城市、產品研發、裝備製造等豐富的場景[121−170]中.數字孿生技術為實現實體和信息融合的信息物理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 CPS) 提供了清晰的新思路、方法和實施途徑[171].
  • 智能建造過程中,數字孿生的關鍵使能技術
    數字孿生迅速成為熱潮,源於數位化設計、虛擬仿真和工業網際網路(工業物聯網)等關鍵使能技術的蓬勃發展與交叉融合。產品的三維模型中不僅包括幾何信息、裝配關係,還包括PMI(產品製造信息,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粗糙度和材料規格等信息)等製造信息,已經可以實現MBD(基於模型的產品定義)。為了支持產品三維模型的快速瀏覽,可以從包含三維工藝特徵的完整三維特徵模型中,抽取出僅包括幾何信息的輕量化三維模型。
  • 加深數字孿生認知 推進數字電網發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而對於實現數字孿生所需要的傳感、建模等通用技術平臺、基礎裝備方面。二、數字孿生的構建 從物理世界通過信息技術生成數字孿生體可分為三個過程。作為連通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的數字孿生。
  • 數字孿生系列報導(十):數字孿生驅動的複雜產品裝配工藝
    伴隨著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網際網路」以及「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相繼提出,其戰略核心就是通過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CPS)實現人、設備與產品的實時連通、相互識別和有效交流,從而構建一個高度靈活的智能製造模式。
  • 數字孿生——起源的故事
    做到這一切的一個關鍵是,在NASA的身後,有一套完整的、高水準的地面仿真系統,用於培訓太空人和任務控制人員所用到的全部任務操作,包括了多種故障場景的處理。其中一些故障場景處理,在Apollo 11與 Apollo 13的任務完成過程中,證明了其價值所在。
  • 林雪萍|數字孿生:第四象限的崛起(萬字長文)
    而豐田的精益模式,則找到了背後那些關鍵的不可見的信息流。物品不再輕易被移動(如及時生產所倡導的零庫存模式,就是為了封殺不必要的物體搬動),因為物理移動是有巨大成本代價。而廉價的信息流則需要先跑動起來。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工位,正確物料,都是由於信息流先行一步,才得以實現。這是工廠一側繁忙的景象,而工廠的另一邊,則是用戶的天地。
  • 數字孿生的冷思考!
    按照前面的分析,若將DT定義為物理對象的一個數位化模型,那麼DT和信息物理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之間的關係就很容易理清了,即數字模型、基於數字模型的各種活動(仿真)、物理對象以及數字模型和物理對象之間的連接(數據及仿真結果)形成一個信息物理系統,如圖2所示。
  • 關於數字孿生的冷思考
    所以在DT概念裡還是應該把物理對象和數字模型這兩部分區分開來。按照前面的分析,若將DT定義為物理對象的一個數位化模型,那麼DT和信息物理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之間的關係就很容易理清了,即數字模型、基於數字模型的各種活動(仿真)、物理對象以及數字模型和物理對象之間的連接(數據及仿真結果)形成一個信息物理系統,如圖2所示。
  • 「區塊鏈+數字孿生」的技術優勢與應用前景
    數字孿生是指在信息化平臺內模擬物理實體、流程或系統,類似實體系統在信息化平臺中的雙胞胎。簡單地說,數字孿生就是創造一個現實物理實體在數字世界的拷貝。數字孿生最初的應用多集中在軍事、工業製造領域。時至今日,其應用場景已經擴展到醫療、消費、公用事業等多個不同的領域當中。數字孿生的內涵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 數字孿生技術熱點、行業動態和未來趨勢
    在此基礎之上,數字孿生必需依託併集成其他新技術,與傳感器共同在線以保證其保真性、實時性與閉環性。數字孿生與信息物理系統(CPS)的區別 :數字孿生與 CPS 都是利用數位化手段構建系統為現實服務。其中,CPS 屬於系統實現,而數字孿生側重於模型的構建等技術實現。
  • 比新基建還火,數字孿生究竟有哪些應用價值?
    特別是2011年美國空軍制定未來30年的長期願景時,美國空軍實驗室AFRL( Air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 與 NASA 合作提出了構建未來飛行器的數字孿生體,總結為「使用最佳可用的物理模型、升級化的傳感器、飛行器的歷史信息的一個綜合的多物理、多尺度、概率模擬的系統,來反映出它另一個正在運行的孿生兄弟的生命周期」。
  • 美國工業網際網路聯盟IIC重磅發布《工業應用中的數字孿生》白皮書|...
    工業網際網路視角的數字孿生定義及其關係美國工業網際網路聯盟認為數字孿生是資產、過程或系統的正式數字表示,能捕獲對應實體的屬性和行為,並在特定語義中進行通信、存儲、解釋或處理。數字孿生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類信息的組合:1)物理模型和數據;2)分析模型和數據;3)時間序列數據和歷史;4)業務數據;5)主數據;6)可視化模型和7)各種計算。
  • 數字孿生:如何撐起一個萬億市場的產業變革?
    數字孿生:為物理世界「複製」一個虛擬數字分身「數字孿生」(Digital Twin)這一概念正式提出是在NASA的2010年的一份技術報告當中,當時給出的一個狹窄定義是「集成了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系統或飛行器仿真過程」,接下來,「數字孿生」概念和相關技術主要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的飛行器健康管理,包括像機身設計與維修,
  • 數字空間中構建現實世界 Unity數字孿生的落腳點是什麼?
    DT時代/王海峰數位化轉型的熱潮方興未艾,數字孿生正落地生根。數字孿生是什麼?信通院給出的定義是——數字孿生是指通過對物理世界的人、物、事件等所有要素數位化,在網絡空間再造一個與之對應的「虛擬世界」,形成物理維度上的實體世界和信息維度上的數字世界同生共存、虛實交融的格局。
  • 數字孿生體概念和術語體系(徵求意見稿)
    數字孿生體技術為跨領域、跨層級、跨尺度的物理世界和數字空間建立溝通的橋梁,以更少的能量,以信息換能量的方式來消除不確定性,成為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核心技術,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新型基礎設施。作為正處於迅速發展的新一代數位技術,業界對數字孿生體概念的內涵外延理解不一,相關定義眾多,一定程度影響了數字孿生體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 關於數字孿生的冷思考及其背後的建模和仿真技術
    、基於數字模型的各種活動(仿真)、物理對象以及數字模型和物理對象之間的連接(數據及仿真結果)形成一個信息物理系統,如圖2所示。因為孿生指的是雙胞胎中的一個,顯然不包含所對應的物理系統本身。如果既包含模型部分又包含物理部分,那叫數字(化)雙胞胎應該更合適些,雖然也不算嚴謹,因為正如前面所說,物理系統不是數字的。
  • 什麼是數字孿生?已有哪些應用?終於有人講明白了
    本文論述的數字孿生有兩層意思,一是指物理實體與其數字虛體之間的精確映射的孿生關係;二是將具有孿生關係的物理實體、數字虛體分別稱作物理孿生體、數字孿生體。默認情況下,數字孿生亦指數字孿生體。01 實踐先行 概念後成數字孿生是客觀世界中的物化事物及其發展規律被軟體定義後的一種結果。
  • 數字孿生-全要素表達:精準「描繪」城市前世今生
    傳統的城市建設在空間規劃上大體都停留在二維平面,遠達不到智慧化要求,三維空間的有效感知與實景可視化日益成為城市建設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數字孿生城市的關鍵內容。一、 核心技術物理實體的數字孿生體,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個的模型和模型集合,所以建設數字孿生系統的關鍵也在於模型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