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我縣社會組織開展國際志願者日活動
最近,在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到來前夕,為進一步宣傳、讚揚和倡導志願者的重要作用與奉獻精神,動員和凝聚更多的志願者服務社會、奉獻愛心、傳承文明,由蒼南縣民政局、蒼南縣慈善總會主辦,蒼南縣慈善總會義工分會承辦的幾年「12.5」國際志願者日暨主題為「最美義工、大愛蒼南」的優秀慈善義工頒獎文藝晚會在蒼南縣文化館舉行。
本次活動共對11位「縣優秀義工」、8位「市優秀義工」、9位「市四星、五星義工」以及7家「優秀社會組織」進行了表彰。在國際志願者日期間,除了本次表彰頒獎活動外,我縣還有多家社會組織組織開展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殘疾人、貧困戶等志願服務,讓群眾感受溫暖就在身邊。
蒼南愛友社工組織志願者走進靈溪觀美中心小學校園,開展彩虹橋微心願計劃活動,為百名鄉村校園小學生發微心願禮物,志願者和學生代表還帶來了精彩的文藝表演。另外,愛友志願者們還走進會龍門社區雷鋒站,開展多形式全方位的服務與宣傳,發揚志願者理念,開展公益理髮,測量血壓等便民服務,同時聘請執業醫生為老年人開展保健醫療服務。為了讓群眾參與到志願者日的活動當中,雷鋒站還還通過宣傳片播放,走上街頭髮放志願者日有關傳單,志願者日有獎知識問答等環節,讓群眾參與到其中,讓志願者日的理念深入人心。
縣同城愛心社工組織志願者到藻溪鎮和南宋鎮等地為孤寡老人送老人助行器的微心願及棉被等生活用品,並現場為老人拼裝、調試助行器,在寒冬裡為他們送上溫暖和關懷。
縣群鷹應急救援中心組織連續2天「單車衛士」志願者開展共享單車大整治活動,對縣城的站南路、通福路、蒼南動車站、汽車北站、公園路、塘北路、河濱路等主要路段亂停亂放的單車進行整理,將其統一有序地排放。
為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營造人人參與的濃烈社會氛圍,鎮計生協、宜山社會工作站攜手宜善公益中心於12月4日上午在宜山鎮養老中心開展「關愛夕陽紅.暖心伴你我」健康沙龍活動,活動現場還組織專業醫療人員為中年老人提供義診服務。
另外,還有縣華山公益服務中心組織15位志願者前往革命老區礬山鎮楊子山村、三合新村開展助老、扶老、「健康扶貧」活動為八位病特困、孤寡老人送去了愛心紅包,並為他(她)們開展了修剪指甲、理髮、理療活動。唐風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走進騰垟傳星村開展捐贈毛線給鄉親織毛衣活動。
近年來,我縣公益組織組織和志願者大力弘揚志願精神,倡導互幫互助、平等友愛、助人為樂的社會風氣,在扶貧幫困、醫療救助、文明禮儀傳播、環境保護和大型活動等重要領域積極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湧現出一批志願服務典型,對推進我縣文明城市創建、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增進民生福祉發揮了重要作用。
展示商企協會新風貌錢庫商會全力打造商會廣場
最近,錢庫商會在縣委統戰部、工商聯及錢庫鎮委、鎮政府的正確指導、領導下,通過前往周邊商會廣場的走訪學習,針對錢庫商會自身特點進行構思設計,對設計方案進行了反覆的修改完善,經過近3個月時間的緊鑼密鼓,錢庫商會廣場的打造工作已全面完成,並投入使用。
據悉,錢庫商會廣場是根據溫州市委統戰部、溫州市工商聯關於溫州市商會發展綜合體建設的指導方案要求,堅持「資源集中、功能集聚、服務集成」的原則,著力把商企協會建成「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成果的展示窗口、商企協會發展服務示範中心、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實踐平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服務基地、民營經濟人士的溫馨家園。
完工後的錢庫商會廣場整體布局情況:一樓含有錢庫概況及地圖、錢庫商會廣場LOGO牆、內部企業會員信息平臺觸控螢幕、宣傳片液晶屏幕、領導關懷欄、商會廣場簡介,在會議室內含有投影儀、榮譽牆、黨建文化牆,樓道含有會員風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二樓含有愛心公益行、這裡是您的「娘家」、「四好商會」做企業的貼心人,「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等欄目。
據了解,錢庫商會綜合體融和錢庫商會、錢庫鎮企業家協會、蒼南縣印刷包裝行業協會服務載體,聚合多功能效應,積極服務於本地商業、企業。錢庫商企協會共有會員200多家,現為4A級社會團體組織,2019年5月被溫州市工商聯命名為「四好商會」。蒼南縣印刷包裝行業協會是龍港與蒼南分設後翻篇歸零再出發,重新建立理事會班子成員,現共有會員290家。下一步,錢庫商會綜合體將以黨建為引領,圍繞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的主題,創建成讓企業暖心、企業家舒心、政企連心的實踐平臺。(錢庫商會)
留住老街記憶
日前,縣攝影協會20餘名攝影師志願者到即將拆遷的靈溪老城房屋前,為這裡的居民們留下與世代居住的老屋的合影。一座老房、一條老街、一個老區承載了多少家庭數輩人的記憶,離別前的合影顯得彌足珍貴。
靈溪老街作為蒼南城市文化的發祥地,底蘊深厚、人文薈萃,曾是縣城最繁華的街區。今年以來,靈溪老街列入靈溪鎮老舊住宅區改造工程,計劃於年底動工建設。為幫助居民留下永遠的老屋記憶,攝影師們用手中的鏡頭定格了居民們與老屋的依依別離情。據悉,本次「老街記憶--留下老城印象」主題攝影活動是由蒼南縣文聯與蒼南縣城老舊小區改造建設中心主辦,由蒼南縣攝影協會承辦。(攝協)
全省公布2020品牌社會組織和領軍人物「壹加壹」等榜上有名
日前,浙江省民政廳公布了2020年度品牌社會組織和社會組織領軍人物名單。本次評選經全省各級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和行業管理部門推薦、省民政廳覆核、社會公示、培訓提升等程序,最終確定100家單位、200名個人為2020年度浙江省品牌社會組織、社會組織領軍人物。蒼南縣壹加壹公益聯合會及壹加壹創始人張炳鉤分別入選浙江省品牌社會組織、社會組織領軍人物。
據悉,蒼南縣壹加壹公益聯合會成立於2007年,前身為蒼南縣防汛抗臺志願者聯盟,正式登記註冊於2014年7月份,為4A級社會組織。十多年來,壹加壹共創建了「壹加壹屬地救援模式」、「壹加壹慈善孵化基地」公益品牌項目,參加了1000多次各類災害救援以及4000多次各項愛心活動,安全轉移群眾10萬多人,救援被困人員4000多人,志願服務總時數達20萬多小時。
孵化基地以獨特的「壹+N」模式,融合未成年人矯正的「壹次心」、扶殘助殘服務的「壹鏈心」、敬老助老居家養老服務的「壹加益」、愛滋病預防的「壹起來」、助學助困的「壹起幫」、新居民服務的「壹家人」、關注兩癌健康的「壹路行」、自閉症專業培訓的「星睿」等近20家不同「壹」系列的社會組織,形成一系列的壹聚合效應。在今年抗擊疫情工作中,壹加壹共組織453名壹加壹救援隊員、志願者在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時間上達10萬多小時,愛心籌款達2250多萬元,為575家企業提供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專業指導,並積極參與消毒工作,消毒面積達500多萬平方米。
壹加壹創始人張炳鉤,男,蒼南人。13年前他創立了全國首家在民政註冊的公益救援機構一蒼南縣壹加壹應急救援中心,曾先後獲得第八屆中華慈善獎、第八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組織獎、全國首批志願服務示範團隊等300多項榮譽。在他的帶領下,壹加壹率先提出「屬地救援模式」,以地理位置熟、周圍環境熟、人員情況熟、機制靈活等公益服務特色脫穎而出,在參與社會治理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2012年,成為國家民政部關於民間組織參與政府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試點單位。
2016年-2017年間,在國內多次發生的洪澇災害、颱風災害、地震災害等過程當中,張炳鉤協調全國數百家社會救災機構協助地方政府做好救災工作。隨後,在厄瓜多地震、紐西蘭地震、日本熊本地震、斯裡蘭卡洪災等國際救災過程當中,他又藉助當地僑團的力量與國內社會力量協同救災。在今年的戰「疫」中,他第一時間組織453名救援隊員、志願者參與一線抗疫工作,並協助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發起「共抗疫情,愛心馳援"項目,搭建浙江省社會力量聯合抗疫協作網絡,並在第一時間協助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在騰訊公益平臺發起「愛心弛援,共抗疫情"項目,籌款共計2250萬元。(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