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瓦肯星人的祝福:Emoji加入《星際迷航》經典手勢

2020-12-17 快科技

《星際迷航》中斯波克隊長獨特的「V」字形手勢深入人心。早前飾演斯波克隊長的資深演員Leonard Nimoy離世,不少網友都用這個「V」字形經典手勢以作悼念。日前Emoji表情也確定加入此手勢,以後我們可以直接發送「V」形手勢向小夥伴問好啦。

在《星際迷航》中,手掌向前、將中指和無名指分開的「V」形手勢意味著「長壽與繁榮(Live Long and Prosper)」。隨著手勢的傳播和流行,不僅僅是星際迷,只要你擺出這個手勢,就能表達出祝福和敬意,就連歐巴馬和謝耳朵都曾用過這個手勢。

其實這個「LLAP」手勢早在 2014 年就已經被統一碼聯盟(The Unicode Consortium)納入為正式的統一碼符號。雖然統一碼聯盟在去年一共收錄了2834個新符號,但並非每一個都被科技公司採用。

「LLAP」手勢被加入Emoji表情,這一消息對星際迷們來說真是一大喜訊,大家等待著手勢在iOS8.3和OS X 10.10.3中現身吧。

相關焦點

  • 《星際迷航》九大外星人,克林貢人最好戰,瓦肯人十分聰明!
    >瓦肯人是星際聯邦中最為重要的智慧種族之一,他們生活在瓦肯星球,是人類的盟友之一。瓦肯語中有一些名言也是觀眾耳熟能詳的:「Live long and prosper(生生不息,繁榮昌盛)」、「Peace and Long Life(和平與壽命)」等,而中指與無名指分開、其他手指併攏形成V字形的手勢面朝對方,則是瓦肯人之間打招呼的禮貌方式。
  • 「啊,這是你們地球人的情感」,《星際迷航》「史波克」去世
    尼莫伊為屬於不存在的種族的史波克注入了難以替代的特質,包括傳統的瓦肯人見面打招呼的方式:經典的舉手禮。據說,這來自年幼的尼莫伊看到猶太人集會時候作的手勢所受到的啟發。       在他1975年的回憶錄《我不是史波克》中,尼莫伊這樣解釋自己與這個角色的區別:「我出生在波士頓,史波克不是。我的父母是俄羅斯移民,史波克的父母不是。
  • 美議員被建議用《星際迷航》手勢代替握手 網友:太難了
    來源:海外網《星際迷航》手勢「瓦肯舉手禮」【海外網|戰疫全時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國家都在改變原來的問候習慣,用比心、碰腳、撞手肘等方式代替握手。日前,美國眾議院一場閉門會議上,更有人「腦洞大開」建議美議員用《星際迷航》中的手勢問候。美國有線新聞網(CNN)消息稱,當地時間10日上午,在眾議院民主黨人閉門會議上,有醫生建議議員在互相問候時,使用電影《星際迷航》中的手勢來代替握手,避免直接接觸。
  • 謝耳朵的最愛斯波克手勢:蘋果新增星際迷航表情包
    正如Quartz發現的,「多福多壽」手勢符號顏文字已經可以在蘋果測試版本的Mac OS X系統,還有Mac和iPhone/iPad的IOS系統中找到,並應該會於今年晚些時候正式發布。蘋果尚未確認所有測試版軟體中的這些新型顏文字會不會在即將發布的新版本中出現。其中有期待已久的多民族笑臉符號和數字。
  • 最具收藏價值的《星際迷航》系列解析
    看過《生活大爆炸》的朋友一定知道謝耳朵這個手勢:它是瓦肯人舉手禮,是《星際迷航》系列中史波克的招牌動作,意為:「生生不息,繁榮昌盛。」如今該手勢已經變成一種文化符號,表示「來自另一星球」。在第一次曲速飛行後,外星種族瓦肯人便與人類進行了第一次接觸。此後的五十年裡,人類結束了自身的貧窮、疾病和戰爭,並成立星際艦隊以探索宇宙。在22世紀中期,人類與銀河系中的一些種族聯合起來,共同創建了星際聯邦。由於瓦肯人提供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並對人類的發展進行了適當的幹預,進入23世紀後,人類已能克服人性的弱點與罪惡。
  • 《星際旅行》男星蒙田去世 先後飾演羅慕倫星人和瓦肯人
    勞倫斯·蒙田劇照  曾經出演《星際旅行》(老版《星際迷航》)的美國男演員勞倫斯·蒙田於當地時間周五去世,享年86歲。他的女兒傑西卡通過臉書公布了這一消息。勞倫斯·蒙田曾經在《星際旅行》中先後飾演羅慕倫星人和瓦肯人,並且曾經一度有機會接替飾演倫納德·尼莫伊的史波克一角。
  • 太空版「速激」:打開《星際迷航3》的正確姿勢
    重啟版的《星際迷航》導演J·J·艾布拉姆斯在拍完前兩部後,就去執導星際的「老對手」《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了—— 把這部《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的重任交給了華裔導演林詣彬,他自己以監製身份加入,來把控這部電影的整體風格不會與前作偏離過遠。
  • 《星際迷航2》映前掃盲:五分鐘變身「骨灰粉」
    瓦肯人又是什麼?  謝耳朵:當然,星際迷航中除了地球人類,還有瓦肯人、克林貢人、羅慕倫人等種族。尖耳朵的史波克就是半瓦肯半人類。此外還會涉及到其他一些奇形怪狀的外星。  我最愛的史波克就是瓦肯人,瓦肯族是星際迷航最知名的種族,瓦肯人的特點有尖耳朵,齊劉海,深色直發,吊梢眉,智商高,綠色血液,體力是正常地球人的三倍以上。瓦肯人崇尚邏輯,擯棄感情,並擁有心電感應能力。
  • 《星際迷航》50 周年特展北京站 世貿天階盛大起航
    2015 年 12 月 12 日,北京—《星際迷航》50 周年特展北京站在地標建築世貿天階正式開展。瓦肯人、進取號、Spock、Kirk 艦長和星際聯邦等《星際迷航》片中經典造型和場景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暨開展儀式上亮相,展覽現場也匯集了《星際迷航》動漫、電影和電視劇系列的手稿、原版道具、服裝、幕後花絮等珍貴資料。
  • 美醫生建議疫情中用《星際迷航》手勢打招呼,議員:我手指分不開
    美國一名醫生最近建議,可以使用影視劇《星際迷航》中的標誌性手勢互致問候。當地時間3月10日上午,美國眾議院民主黨議員黨團舉行了一次閉門會議,討論了在疫情時如何與他人打招呼,以及在必要時如何支持遠程工作的問題。一名與會醫生建議,議員們在打招呼時不要碰觸身體,可以使用《星際迷航》中的標誌性V字形手勢。
  • 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星際迷航全系列電影你看過嗎?
    很多人熱愛星際迷航,都會喜歡裡面的角色瓦肯人斯波克。瓦肯人是宇宙和星際聯邦中最重要的智慧種族之一,由於母星被毀滅,被迫離開家園在宇宙流浪。斯波克的母親是一個地球人,而父親則是瓦肯人。他接受著瓦肯人的教育模式,同時也偶爾會被地球人的情感所迷惑。
  • 《星際迷航》向老版致敬 老年史波克大玩穿越
    新《星際迷航》不忘向老版致敬。網易娛樂獨家報導 (文/rico_skywalker)5月15日,《星際迷航》(STAR TREK)系列的最新一部電影(第11集)終於面世了。這是《星際迷航》系列影視作品四十多年後的又一次重生。這部電影和以往的作品相比較,作出了許多符合合現代人口味的修改。
  • 《星際迷航:皮卡德》:皮卡德艦長回歸,這一刻,我們等了18年
    所以在正式進入對《星際迷航:皮卡德》的介紹前,我想先通過當年的《星際迷航:下一代》以及《星際迷航8:第一類接觸》電影,帶領大家走進皮卡德與博格人未了的恩恩怨怨。以求大家能夠對《星際迷航:皮卡德》這部在北美引發熱烈反響,並始終保持高評價的劇集能夠有更深的了解。
  • "星際迷航"系列科普&趣事大起底
    《速度與激情》系列導演林詣彬此次接過導筒,在延續這一經典作品的同時,也加入了更多新鮮元素。影片在率先開畫的北美市場斬獲1.5億美元票房,全球總票房達到2.4億美元,而伴隨電影在中國的上映,這一數字也將會繼續上升。
  • 《星際迷航》裡的瓦肯星被找到了!—新聞—科學網
  • 《星際迷航》關鍵詞解讀 超級科幻經典影響深遠
    網易娛樂獨家報導 (綜合,文/Dr.Trekker) 《星際迷航》電影版第11集終於上映,這一在美國大熱並影響了無數後來者的經典科幻影視系列在中國顯然還不被人所熟悉,因為「星際」世界中充斥著各種不同種族,意識形態,宇宙歷史以及人物等,下面我們將通過對一些常用「星際」關鍵詞的解釋和讀解為您消除愛上「星際」的種種障礙!
  • 星際迷航發現號中讓人又愛又恨的10件事,只有鐵粉才看得懂
    《星際迷航》系列至今似乎已經有了很長一段的歷史,該系列的鐵粉們已經無數次地探索太空、與外星物種打交道,並與不同外星文明之間建立深厚的關係等等,然而《星際迷航》系列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星際迷航:發現號》是第六部真人版電視劇,劇情發生在《星際迷航:原初系列》10年之前,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這部科幻巨製中享受一種經典復古的感覺。
  • 小白進階星際迷航骨灰粉完整攻略
    在第一次曲速飛行後,外星種族瓦肯人便與人類進行了第一次接觸。此後的五十年裡,人類結束了自身的貧窮、疾病和戰爭,並成立星際艦隊以探索宇宙。在22世紀中期,人類與銀河系中的一些種族聯合起來,共同創建了星際聯邦。
  • 《星際迷航OL》即將更新 新增全新可控種族
    《星際迷航 OL》將於本月21日正式推出全新版本「羅慕路斯的遺產」,因此作品在改版後,玩家將會操控原作中經典種族瓦肯人的分支——羅慕倫。  據了解,羅慕倫在遊戲裡是一個全新種族,因此它們都會有著與克林貢或聯邦陣營不同的特徵。
  • Ethan Peck加入《星際迷航:發現號》演年輕版Spock
    《星際迷航》宇宙中迎來了又一位斯波克(Spock),他就是新加入《發現號》大家庭的伊森·派克(Ethan Peck)。 周二的時候,CBS All Access 宣布了該劇第二季的卡司陣容,其中伊森·派克將扮演年輕版的斯波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