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的出身,都是家庭的頭等大事,而起名又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父母會想方設法為孩子起上一個十分好聽的名字,一些老一輩人相信,這個伴隨孩子一生的名字,也能夠影響他們將來的運氣和風水,同樣,名字也見證了年代的變遷,比如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李建國,張援朝,還以及瓊瑤小說風靡時的梓涵、子琪等等,那麼古人們又有哪些名字呢?古代就有三個最好聽的名字,無論是男是女很有詩意,如今卻很難遇到。
第一個,便是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扶蘇姓贏,不過按照春秋戰國時期的規矩,當時的男性是不能直接稱呼他姓氏的,同樣直接稱呼他名字也是不尊重的表現,往往要加上他的身份,因此史書裡面的記載,通常是「公子糾、魏王豹」等等,公子扶蘇也就如此得來了。
「扶蘇」這個名字實在是太具有美感了。讓人有些不明覺厲的味道在其中,其實它出自於《詩經》當中,裡面寫到:「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扶蘇」這一個詞語,也有多重含義,一種理解是作為花草植物,二來作為一種武器。
《周禮》提到:「及舍,設藩盾,行則斂之」鄭玄註:「藩盾,盾可以藩衛者,如今之扶蘇與?」而秦始皇給大兒子起這個名字,又派遣他跟隨大將蒙恬前去邊塞歷練,由此可見,嬴政對於扶蘇還是極其用心的,至於另外一個兒子胡亥,就比較隨意了,胡亥母親是胡人,出生於亥時,故而得名。
金庸《倚天屠龍記》的主角,名字叫做張無忌,實際上這也是借用的古人之名,那便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 ,魏無忌。這個名字聽上去可以說是十分的張狂,同時也體現了自由不受拘束的性格,而信陵君的一生,同樣和他的名字很貼切,他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禮賢下士急人之困,兩度擊敗秦軍,挽救了趙國和魏國的危局。「無忌」也成為了一個詞語,象徵著無所拘束,常常被文人墨客所提及,晉朝的左思《魏都賦》寫到「樵蘇往而無忌,即鹿縱而匪禁。」詩人孫枝蔚也寫「對酒吾無忌,論文愧見知。」
柳如是是明清時期著名的歌妓才女,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為了謀生而淪落風塵,她留下了《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柳如是的芳名,很多人單單看了幾眼就很難忘記。
從字的表面意思來看,就是表達「實事求是」的意思,實際上,如是出自於佛門,用來表達真如佛性(真如實相)的用語。比如《法華經》就曾經列舉「十如是」。宋代的辛棄疾曾寫道:「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也有「如此這麼、像這樣」的意思。
這也就是古代最為好聽的三個名字,雖然對性別上沒有什麼要求,不過現在用這幾個名字取名的還是非常稀少的,畢竟這些都是名人的名字,雖然好聽,很多父母還是不會選擇,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取名的藝術,儘量講究韻律流暢上口,帶有一定的文化韻味,當然,也沒必要刻意去復古,從而找一些生僻字,民國時期一些名字同樣取得十分美好可以參照,比如林徽因和戴望舒,在取名字這一件事情上,大家是否得到了什麼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