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大王味千怎麼了?靠73%的毛利幹丟80%的市場

2020-12-17 騰訊網

  文/Dik

  「這一碗,讓心好滿!」

  「每次到這吃麵,都要連湯都喝光!」

  味千拉麵這碗廣告,我給99分!

  雖然只要加再額外花10塊錢,加兩次面,就能勉強吃飽。但只吃了一次,再沒去過。

  近來唱衰味千拉麵的聲音漸濃。

  2017年上半年,味千拉麵營業額下滑2.5%至11.52億元,連續第三年下滑,淨利潤年比下降80.9%至1.09億元,雙下滑。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毛利率竟然達到了73%,根本原因,就是原材料成本和存貨成本被控制到很低,比上一年降低了2.3%。

  連續3年業績下滑,門店收縮,有人說曾經的拉麵大王味千或成為餐飲市場的「鞋王」百麗。

  1

  從小推車到中國的日式拉麵王國神話

  起源於日本九州島的味千拉麵,即便在日本也並不知名,在1996年被潘慰引入中國之後,取得了各種輝煌成績:

  1996年在香港銅鑼灣開了第一家店,一年下來盈利60多萬。

  初次將味千拉麵帶入內地,潘慰把一輛小推車作為試驗田,七八個人在深圳世界之窗露天叫賣,8天時間淨賺20多萬元。

  就靠一碗拉麵,從1997年開始,味千中國公司用10年時間成為港股上市公司,市值最高達到90億元。

  味千中國創始人潘慰,從2008年開始連續4年蟬聯胡潤餐飲富豪榜首富,並因此獲得「拉麵女王」的稱呼。

  2010年,已經在國內開店500家的味千首次公開提出,要在5年之內實現開店1000家的目標。

  快速休閒,差異化定位,連鎖經營,標準化流程,中央廚房,儘管這種餐飲運作模式如今已不新鮮,但味千拉麵當年確實是中國餐飲界一個成功的標杆。

  然而,從2013年開始,味千拉麵全面進入了一個「調整期」,放慢開店速度,關閉業績不佳的門店,並調整門店面積以增加單位面積產出。

  下滑也由此開始。

  2

  「骨湯門」過去好幾年了,

  但五年千店徹底泡湯

  2011年7月,味千拉麵陷入「骨湯門」。有媒體曝出,味千拉麵所宣傳的純豬骨熬製湯底竟然是用濃縮液勾兌而成。

  事件迅速發酵令味千拉麵股價10天暴跌25%,2011年淨利潤直接縮水56%。

  味千拉麵被網友調侃為「味精拉麵」,直到最近兩年,還有做骨湯拉麵的公司直接拿味千做撕逼營銷的對象。

  緊接著又被曝出衛生問題。

  先是2011年8月,味千廈門配料作坊被查出衛生許可證過期、配料的生產日期被篡改等問題,並且沒有餐飲服務許可證。

  11月又曝出武漢味千食品供應的加工中心環境髒亂,衛生不達標,沒有工商登記。

  2013年味千拉麵累計關閉67家門店,淨關店25家,門店數量銳減至636家。

  2015年,原計劃開70家店,最後僅淨增4家至673家。

  今年,味千門店淨關閉13家,門店總數降至649家。部分門店的面積也從當初的150平方米以上縮小到現在開80至120平方米。

  五年「千店計劃」,硬生生成了「中長期計劃」。

  市場競爭加劇,現在的餐飲行業,高開店率、高淘汰率已經成為行業新常態。

  作為一個開了十幾年的拉麵品牌,面對這樣一個市場環境,所呈現的最主要問題就在於品牌老化,這也是很多連鎖餐飲所面臨的問題。

  3

  就因為一個字:「摳」

  好的餐廳總是相似的,倒掉的餐廳則各有各的死法。

  今年以來,倒掉或經營陷入困境的餐飲企業可不少。

  相比近幾年誕生的那些品牌新穎、擅長給自己貼標籤的餐飲新秀,味千拉麵老矣!

  產品老化,不好吃怪誰?

  味千拉麵最初是靠著「日式拉麵」這個先發優勢填補了中國市場的一塊空白,打差異化、標準化,很多人初次接觸日式拉麵都是通過味千。

  味千拉麵和其它一些在日本本土比較有名氣的拉麵一樣,通常麵條本身是始終不變的,完全依靠湯底的變化。

  其產品老化在於多年以來產品本身的變化並不大,在包括地租為首的各項成本上升壓力之下,味千拉麵把加價、關店等壓縮成本的方式作為應對策略,而不是提升產品力。

  況且「骨湯門」出現之後,消費者對於味千拉麵的印象普遍打了折扣。

  同時,新鮮、個性的多元化餐飲體驗大量、集中湧入市場,味千拉麵產品本身已經無法滿足主要消費群體的需求了。

  且,在中國,不再缺日式拉麵了,知名品牌很多,比如一風堂、一蘭拉麵,日本料理店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普遍。

  也許確實是人們的嘴被養刁了,但是多數顧客認為的「不好吃」就會真的成為越來越多人不去味千的理由。

  1塊錢一包餐巾紙,服務沒變好就是變糟

  味千拉麵的模式,可複製度高,如果不明顯升級服務,根本難以抵禦來自對手的衝擊。

  2012年,味千拉麵開始餐巾紙收費,每包1元。雖說收費可以減少顧客的餐巾紙用量,有利於節約和環保,但卻招來熱議。

  「餐巾紙都要錢啊,肯德基、鄉村基這些快餐連鎖店都不要錢,雖然現在一塊錢也不值什麼,主要是心理上不爽。」

  「去年(2011年)『骨湯門』讓味千損失有點大,現在餐巾紙收費完全就是變相漲價」。

  「湯還是那個湯,餐巾紙卻要錢了!一元一包餐巾紙,比超市賣得還貴!為啥洋快餐,總是這麼牛!到底是誰慣壞了這些洋快餐們?」

  有些顧客更是抱怨,餐桌上放著包裝的餐巾紙,也沒有提醒,吃完用完被告知紙要錢。

  雖然「洋快餐」這個詞用的並不是很準確,但表明了「味千拉麵」在消費者心中的定位。

  環保,相信每個人都會擁護。人們其實並不糾結於那1塊錢,這恰恰從側面反映出顧客對於味千的服務滿意度在快速下滑。

  最近還有網友在味千遇到了不開心的事,點完餐想退退不掉,就算說有急事要走也不行,必須付款,不吃也得付,可以留著下次來吃。

  小票一出,吃得付,不吃也得付!厲害了。

  5塊錢加一份面,3塊錢加一次湯

  味千拉麵從最初的18元一碗到現在的幾十塊一碗,不可否認租金等成本上升的原因,但是人們感受到的是與這個價格不相符的產品和服務,畢竟幾十塊一碗的拉麵如今並不少見。

  味千報表竟然顯示味千拉麵毛利率達到了73%。

  「幾十塊錢一碗,一筷子的量,女生都吃不飽,遑論男人?」這也是網友的評論。吃不飽可以加面,加一份收5塊錢,但一份只有一口面,有人說自己一共加了3次面才算吃飽。

  尤其是在「骨湯門」之後,對於那一碗成本極低的勾兌湯底,消費者無論如何也看不到性價比在哪裡。況且加湯、加面和擦嘴都是要收費的。

  2015年,味千拉麵向百度外賣投資6000萬美元,加入外賣的門店數量也近500家。

  2016年,對百度外賣的投資令味千淨利潤增長5倍,但其主營拉麵業務繼續下降,營業額同比下滑6.5%。更重要的是,百度外賣沒了。

  味千的自救,還包括增加副牌產品,覆蓋高中低端,希望以此實現多元化經營,但效果不佳,旗下十幾個副牌並沒有形成規模和知名度,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僅不知道這些品牌,更加不知道這些品牌和味千之間的關係。

  2016年,味千中國還通過日本運營「味千拉麵」品牌的重光產業取得了全球國際機場中約8000家特許加盟店的經營權。

  從商場轉到機場,用餐體驗終究還是個繞不開的核心問題。

  4

  好吃和吃得好,總要佔一樣才行

  餐飲的本質應該是好吃的飲食加上好的服務,兩者結合才能締造出好的顧客體驗。

  同時這又是一個比拼全方位性價比的時代,東西好吃,價格在可接受範圍,用餐環境好,服務好,和其它地方不同……這些都是決定性因素。

  很多網紅店,最開始憑藉特色有逼格的用餐環境、奇葩服務、「標題黨」店名迅速積累了人氣,但最後,很多餐館卻又很快倒掉了。

  原因無它,當各種噱頭降溫,消費者自然會回歸吃的本質,根據好吃和是否能吃得好來決定是否做回頭客。

  如「網紅餐廳」水貨(SEAHOOD),2013年9月開張。個性炫酷的裝修風格、時尚潮流的視覺衝擊加上創新產品,一炮而紅,短短一年多開店近百家。卻在過去一年裡快速關店,門店數量減至30家。

  問題根本在於,食物安全問題、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且口味過重,吃的是蝦,卻吃不出蝦味,刀哥吃過一次已然不想去第二次。

  人總是喜新厭舊的,但噱頭只管得了一時。

  無論是老掉的味千拉麵們,還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水貨們,創新也不能脫離餐飲核心。

  想要抓住人的心,還是要真正抓住他的胃。

  來源:金錯刀

相關焦點

  • 拉麵大王味千怎麼了?靠73%毛利幹丟80%的市場
    2017年上半年,味千拉麵營業額下滑2.5%至11.52億元,連續第三年下滑,淨利潤年比下降80.9%至1.09億元,雙下滑。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毛利率竟然達到了73%,根本原因,就是原材料成本和存貨成本被控制到很低,比上一年降低了2.3%。連續3年業績下滑,門店收縮,有人說曾經的拉麵大王味千或成為餐飲市場的「鞋王」百麗。
  • 日本第二大拉麵連鎖品牌「味千拉麵」的生意經
    儘管整體門店數量在增長,不過北京商報記者發現,2014年部分省市多家味千拉麵門店在去年關門停業,如深圳市關閉5家味千拉麵門店,福建關閉4家,四川、山西、廣西在2014年也均有門店關閉。門店的穩定性直接影響著味千拉麵的經營業績。味千拉麵在2014年財報中指出,營業額上升主要因內地相同門店的正增長和新開店鋪。
  • 吉野家、永和大王、味千等連鎖快餐為何處境尷尬?
    KFC Pro 就被視為肯德基獲得螞蟻金服投資之後在中國市場做出的最大膽的嘗試。相比之下,味千、真功夫、吉野家、永和大王這類連鎖快餐則比較尷尬,如果對它們做個總結的話,它們屬於規模上不大不小、品牌影響力層面不上不下的一類。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曾生逢其時,並且有過相當風光的一段時期,但現在成為了年輕化浪潮裡受到衝擊最強的。
  • 味千拉麵、九毛九的「瑞幸」之鑑 「大胃王」的渡劫進行時
    2018年11月27日,味千拉麵再度發布了「千店計劃」,日本味千拉麵重光產業株式會社社長重光克昭宣布,味千拉麵將在全球開設1000家門店。現在來看,該計劃短期恐難達成。尷尬的是,這並非味千拉麵第一次高喊「千店」口號。
  • 味千拉麵湯底是怎麼做的?兩大要點為你詳細解析
    例如毗鄰我國的日本,提到他們的飲食文化,想到最大眾也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日式拉麵了。尤其,是將日式拉麵引入中國的味千品牌,進一步加深了國人對日式拉麵的認知,享受到了與日本當地同樣的美食體驗。那麼,味千拉麵湯底是怎麼做的呢?為什麼越來越被大眾所青睞?說到一碗日式拉麵的優劣,便不得不說其湯底究竟如何,對於日式拉麵而言,湯底就是融入在拉麵中的靈魂。
  • 味千拉麵骨湯製作過程曝光 餐具消毒被指太噁心
    號稱「白湯之雄」的味千拉麵究竟是怎樣加工製作的,舒適的就餐環境和其背後的生產環節是否完美如一,近日,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進入味千拉麵臥底,發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場景。  A 目前店內大多為短期工  7月23日,記者來到位於臺東三路的這家味千拉麵,店長告訴記者,短期工已經招滿了,現在只招長期工,一個月工資1100元,每周可以休息一天。
  • 食神蔡瀾:傳承正宗日式拉麵,味千是九州骨湯拉麵的代表
    日本的骨湯拉麵是從九州起源,而源於九州熊本的味千拉麵是最好吃的骨湯拉麵代表。據悉,味千拉麵1968年創始於日本,50年來,味千以傳承正宗日式拉麵的初心,專注大骨熬湯工藝,發展至今已成為在全球有800多家門店的世界拉麵品牌。發布會上,味千(中國)董事長潘慰對外發布了味千最新戰略方向,聚焦大骨熬湯,升級骨湯工藝,布局全球,推進品牌國際化步伐。
  • 深陷「三重門」 味千拉麵依然打太極
    深陷「三重門」 味千拉麵依然打太極  味千拉麵1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依然澄而不清,女掌門身家十日蒸發近28億港元  ●公告僅表示,山梨糖醇在接受處罰後已經停用,但未就其他問題作出任何回應  ●截至昨日味千的總市值在短短十天內便蒸發約54億港元,女掌門潘慰個人身家縮水約28億港元  ●上海工商部門也正就味千拉麵涉嫌虛假宣傳展開調查
  • 淨利下滑逾7成 味千拉麵該如何挽回消費者信心?
    對於集團營業額的上升,味千拉麵稱主要原因是年內集團門店數量增加。《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味千拉麵財報發現,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該集團共擁有連鎖餐廳799間,較2018年同期的766間增加33間,餐廳網絡覆蓋全國31個省份及直轄市的176個城市。其發展採取集中戰略,繼續擴展餐廳網絡及加大成熟市場(如廣東、山東、浙江及上海)的密度。
  • 同樣是拉麵,為什麼和府火了,味千被拍在了沙灘上?
    在一次赴日考察時學習了味千拉麵的標準化運作模式後,潘慰就回國開啟了中國味千拉麵的擴張之旅,並於1996年在香港開出第一家店。憑藉著「正宗日式」、「大骨熬湯」的賣點,潘慰成功將味千拉麵在中國市場推廣開來。
  • 中央大廚房熬製骨湯味千將日式拉麵分享給全球食客
    中新網11月20日電 在味千拉麵的「老家」——味千拉麵熊本本店已經走過了整整50個年頭。50年來,味千拉麵用一碗匠心品質的面來感恩顧客的信任,因為創始人創辦味千拉麵,就是源於對女兒的愛與分享,連品牌形象logo的設計都是女兒小時候吃麵的樣子。
  • 真功夫、吉野家、永和大王、味千為什麼這些連鎖快餐現在都處境尷尬?
    KFC Pro 就被視為肯德基獲得螞蟻金服投資之後在中國市場做出的最大膽的嘗試。相比之下,味千、真功夫、吉野家、永和大王這類連鎖快餐則比較尷尬,如果對它們做個總結的話,它們屬於規模上不大不小、品牌影響力層面不上不下的一類。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曾生逢其時,並且有過相當風光的一段時期,但現在成為了年輕化浪潮裡受到衝擊最強的。
  • 味千拉麵掉進「骨湯門」 骨頭湯底系勾兌而成
    味千拉麵被爆骨頭湯底竟然是由濃縮液兌制公司承認屬實●味千拉麵著力宣傳的純豬骨熬製的湯底竟然是用濃縮液勾兌而成的●送檢樣品是「骨泥濃縮湯料」,而不是消費者喝到的稀釋後的麵湯●我們的拉麵湯底確實是由濃縮液兌成。
  • 國人為什麼不愛味千拉麵、吉野家們了?
    其次,進入中國28年來,吉野家仍然像一個「蝸居」北方市場的區域性品牌。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7月,吉野家在中國擁有669家店鋪,其中419家位於北方,250家位於南方。南方市場除去中國臺灣、香港市場的125家,內地城市的門店數並不多。  日式快餐的另一巨頭,味千拉麵也不太妙。
  • 味千拉麵「骨湯」確是勾兌 主要成分為豬骨湯精
    味千拉麵湯底究竟加了多少「水」? 據《新民晚報》「一碗湯的鈣質含量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類的數十倍。」常去味千拉麵的消費者們對這樣一份廣告詞一定不會陌生。然而,近期有媒體爆出,號稱用豬骨熬製的味千拉麵湯底竟然是用濃縮液勾兌而成的,每碗湯的成本不過幾毛錢。2日,上海有關部門公布初步調查結果,其湯料濃縮液的主要成分是「豬骨湯精」;同時,工商部門已介入調查「味千拉麵」涉嫌虛假宣傳。
  • 味千拉麵湯底是怎麼做的?從傳承到創新的探索之路
    味千拉麵湯底是怎麼做的?關於這個話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引起了許多消費者的熱切關注,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實時間同樣可以。如今,味千拉麵已經做到了全球數百家的連鎖店面,依然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一個品牌好不好,是消費者說了算,但具體怎麼做,味千拉麵卻用時間向眾人提供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味千全球首家熊本熊拉麵主題店開業
    金秋十月,全球首家味千.熊本熊拉麵主題店在滬正式開業!憑藉著味千的品牌效應和熊本熊IP在中國的超高人氣,主題店一開業就成為了魔都新晉網紅地標,吸引大量消費者慕名前去打卡。  據了解,毗鄰上海山姆會員店(高科西路店)的熊本熊拉麵主題店是味千首次聯合二次元IP開設的線下門店,與味千同樣發源於日本熊本的熊本熊則成為了此次主題店跨界的不二之選。正如操刀本次主題店的日本知名設計師芳本貴彥先生所言:「在我們熊本城,味千拉麵和熊本熊一樣有名,來了熊本,必看熊本熊,必吃味千拉麵!」
  • 味千拉麵「驗收」50年發展成果 品牌最新戰略曝光
    味千拉麵「驗收」50年發展成果 品牌最新戰略曝光來源:聯商網2018-11-27 21:01聯商網消息:11月27日,「大骨熬湯50年,全球門店800家」味千拉麵品牌戰略升級發布會在上海中心舉辦。1968年創始於日本的味千拉麵,經過50年的發展,已成為在全球有800多家門店的世界拉麵品牌。傳承正宗日式拉麵的初心,專注大骨熬湯工藝是品牌特色。當日發布會上,味千(中國)董事長潘慰對外發布了味千最新戰略方向,聚焦大骨熬湯,升級骨湯工藝,布局全球,推進品牌國際化步伐。
  • 趙英敏:從肯德基豆漿粉說到味千拉麵高鈣湯
    再來說說前幾天出問題的,一直以高營養出現的味千拉麵。一直以來,味千拉麵留給消費者的都是「有營養」的形象,但最近爆出,號稱用豬骨熬製的味千拉麵湯底其實是用專門的湯粉、湯料調製出來的,每碗湯的成本不過幾毛錢。對此,味千中國總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味千拉麵的湯底是由濃縮液兌制而成,不過這種濃縮液也是由豬骨熬製所得。
  • 味千拉麵悄悄開出了10家第六代概念店
    2017年初開始,味千集團開始悄無聲息地陸續祭出10家新店型,大量門店的連鎖品牌對於概念店的需求越來越高,他們不僅是市場營銷的內容素材庫,也是日後以新形象擴張的風格素材庫,這次的多家門店,就嘗試了不同選址、室內環境等因素,它們作為味千6.0店型的模板,會成為味千下一輪店面升級的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