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子小,不敢表達,可能是這3個原因導致的

2020-07-12 春花育兒

孩子在面對新事物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膽怯或者恐懼的心態,這可以理解,但如果是平時和同學甚至父母說話聲音都很小的話,有可能就是有敏感的情緒。

1.威脅教育讓孩子變膽小

家長如果沒有注意到,一味強調讓孩子大點聲,未必有效果,還有可能讓孩子更加害怕和自卑,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從提高孩子的自信開始。

平時家長應該注意與孩子交流的方式,不要總用嚇唬或者恐嚇的方式去管教孩子,這些威脅在家長的眼中看起來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他們分不清現實與幻想。

經常會被家長說出的話嚇到,時間長了就會形成怯懦膽小的性格,說話聲音都不敢大聲。安全感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第一要素,時常被恐嚇的孩子終日生活在恐懼和擔憂之中,即使在白天也會惶恐不安,晚上更是噩夢不斷,這些都是家長認為「沒有什麼」的嚇唬造成的結果。


孩子膽子小,不敢表達,可能是這3個原因導致的


有研究表明經常受到威脅恐嚇的孩子反應會比一般人遲鈍,因為孩子受到驚嚇之後往往會因為害怕而畏畏縮縮,不敢想不敢做,這樣容易導致思維僵化,行為呆板。

同時也會因為缺乏安全感,孩子更容易變得自卑害怕與人交往,害怕接觸新事物。這種自卑甚至會破壞孩子的求知慾和探索欲。

小時候正是孩子應該精力旺盛充滿無限活力的階段,如果經常被大人的恐嚇或者威脅教育,他們就會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嘗試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家長要知道,越是有效果的「嚇唬」對孩子心理傷害就越深,正是因為他們對家長所說的深信不疑,才會讓這種教育方式奏效。

嚇唬能夠換來孩子暫時的安靜和聽話,但並不能讓孩子真正明白道理,也不會接受家長的教育。

如果只通過讓孩子害怕和不安從而達到聽話的目的,這種教育方式有的時候比家長的冷漠更有殺傷力。


孩子膽子小,不敢表達,可能是這3個原因導致的


2.經常被欺負變膽小

在人際交往中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很正常,但如果自己家的孩子總是處於「被欺負」的地位,時間長了也會變得膽小敏感,不光是欺負別人的孩子需要教育,被欺負的孩子一樣也不能只被家長保護在懷中,同樣也要接受教育。

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不僅是要維護好孩子的權益,更重要的是要引導他們如何學會與他人和平共處,不能欺負別人也不能被別人欺負。

孩子也是因為不會正確的人際交往模式從而導致被欺負的,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先不要讓他們害怕與人交往,和同齡人在一起的時候要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心裡不願意做就沒有必要為了迎合別人而附和。

當孩子對上學或者上幼兒園表現出怯懦畏懼心態的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衝他們發火,或者只是說一些「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去,為什麼你不去」這樣指責的話。


孩子膽子小,不敢表達,可能是這3個原因導致的


而是先要了解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去上學,當了解到他平時在人際交往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要對孩子說「別人欺負你,你就欺負回去」,這樣只會激化孩子與周圍人之間的矛盾,讓他更加被孤立。

大人的抱怨和訓斥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因為羞愧感而討厭與人交往。面對孩子的畏難和委屈情緒,家長首先要敞開懷抱,給他們足夠的安慰,先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和歸屬感,然後引導孩子說出事情的經過。

在面對自己孩子的問題上家長很難保持客觀,很容易覺得都是對方的問題,所以可以選擇找對方家長或者老師談一下這個問題,從別人的口中去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而不是只聽孩子的一面之詞。

相對於傾聽,眼下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先搞清楚欺負人的孩子是無心還是惡意,如果對方並非故意,家長要讓孩子明白誰都有犯錯的時候,寬恕對方的同時也能讓自己內心沉重的壓力減輕,何樂而不為。

但如果對方是故意的,就要及時找到對方家長和老師溝通,將更嚴重的欺負行為扼殺在搖籃之中,最好是兩個小朋友當著家長的面握手言和。


孩子膽子小,不敢表達,可能是這3個原因導致的


孩子之間的事情很多時候是家長越幫越忙,需要客觀全面地了解事實的基礎之上再找對方家長或者老師,建議還是要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解決辦法,只要家長做好他們安全的港灣,給他們足夠的自信和支持,相信孩子就能夠從日常交往中提升社交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多給孩子支招,教給他們一些反欺負的技巧,這種技巧不是「他打你你就打回去」這樣簡單粗暴但不能解決問題的做法,而是一些更加智慧並且能夠一勞永逸的做法。

根據實際情況有很多種不同的方式,可以是父母小時候親身經歷使用過的辦法,也可以是書上看來的小技巧,不建議鼓勵孩子動手,一方面動手對自己和別人都是傷害,另一方面會養成孩子暴力的性格,有可能讓他從受欺負的對象變成欺負別人的人。

可以正當防衛,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但不能以暴制暴。


孩子膽子小,不敢表達,可能是這3個原因導致的


3.因膽怯情緒造成的膽小

膽小的直接因素就是內心的恐懼和膽怯情緒,造成孩子害怕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究底還是因為他們內心敏感,對外界的反應很在意。

如果性格天生內向,孩子說話聲音小這個問題就是性格特徵,無法糾正只能儘可能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升人格魅力。聲音是一個人性格最真實的反應,孩子最不善於偽裝,害怕就是會音量降低,他沒有辦法像那些性格開朗外向的孩子一樣說話粗聲粗氣聲音洪亮。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培養出屬於他們說話的方式,說話聲音不大沒關係,只要足夠溫柔和有條理,別人一樣會注意到他。

最主要的是家長要經常鼓勵他們,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敢於和陌生人交談,和別人說話的時候也能有底氣。

增強自信的方式不是簡單和孩子說一說「你真棒」「你能做到」就行的,而是可以從更多側面來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比如說培養孩子一個興趣愛好,讓他們用自己的實力來獲得他人的稱讚,這樣自信心自然就會提高。

又或者多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讓他們在集體中找到價值感,並且能多和同齡人溝通交流,也能讓孩子增強自信,獲得更多人際交往的能力。這是一個逐步強化的過程,家長不要心急,只有堅持不懈並且細心觀察,才能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子小」,父母是主要原因,教育孩子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有些孩子確實非常膽小,遇到什麼事情就退縮不敢面對,然而這樣的性格會導致孩子錯過很多的機遇,甚至不願意反覆挑戰來提高自己的上限,為避免這樣的情況影響孩子的未來和前程,家長不妨了解一下,孩子膽子小有哪些具體的危害。
  • 這5個動作家長經常做,改掉孩子"膽子小"毛病
    許多家長可能都發現自家孩子膽子特別小,不敢一個人睡也不敢自己上廁所。因為孩子既不知道面對他害怕的東西為什麼&34;,又會因為這種未知而更加害怕。然而其實,只要你明白了導致孩子膽小的原因,就能找到更好的解決孩子&34;&34;這些問題的好方法了。
  • 孩子睡覺不敢關燈?家長需留心,可能是這3點原因在「作怪」
    文丨張寶紅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前不久和一位朋友聊天說起了孩子,這位朋友的孩子已經快上初中了,平時非常乖巧,但是朋友顯得很苦惱,她說:「都那麼大個人了,還是男生,膽子也太小了。特別怕黑,不敢一個人睡覺,必須一整夜的開著燈才行,有時候還要到我和他爸房間來睡牆角,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你的孩子膽子小怎麼辦?
    結果,當了爸媽才發現,很多時候寶寶膽子都很小。看到陌生人就躲起來,看到小蟲子就害怕,[媽媽拼啦]小朋友都喜歡的搖搖車都不敢坐……孩子總這樣膽小該怎麼辦呢? 小孩膽子小怎麼鍛鍊,怎樣讓孩子膽子大起來?很多家長發現孩子膽小總會很著急,總是急於讓孩子變得勇敢,但這並不是一件著急就能解決的事。如果孩子表現得很膽小,家長應該要找到孩子膽小的原因,然後鼓勵、幫助他,讓他逐漸變得勇敢。
  • 我的孩子膽子太小了,這是怎麼回事?
    最近有檸友在後臺留言說:自己的小孩和其他小孩子比起來,膽子是真的太小了,路邊只要是沒見過的東西就不敢靠近;出去玩的時候,其他孩子都紛紛衝上前去,就他一直站著不動,不敢上前,不知道孩子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子。
  • 家長平時的這幾種行為,會導致孩子膽子越來越小,出門容易被欺負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能夠永遠保護孩子,讓孩子在自己的呵護和關懷之下成長,但這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孩子終究要長大,會離開家庭步入社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些孩子的膽子特別小,遇到生人就會躲在家長身後,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也不敢去奪回來,看上去很軟弱,孩子這樣的性格,難免會讓家長有所擔心。其實孩子膽子小,並不怪孩子,而是和家長有直接的關係。
  • 孩子膽小不敢表達,不敢大聲說話怎麼辦?兩個方法讓孩子敢於表達
    穎寶媽媽/文前幾天有一個粉絲朋友留言:我家寶寶快3歲了,膽子特別小,在公共場合都不敢說話?說話聲音特別小。不知道怎麼給陌生的小朋友交流,小朋友搶了玩具也不知道要回來,有時候給別人說話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特別害羞,怎麼辦啊?
  • 孩子膽子小怎麼辦?
    孩子膽子小,膽子小的意思是他可能對事情很敏感,稍有刺激他可能就會哇哇大哭。可是我們回過頭來想,當一個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孩子和呆在子宮裡面的胎兒相比,他生存的環境的發生了改變,而這個環境的改變如此之大,比如說他在子宮裡面是不需要呼吸的,他出來以後自己要呼吸,還有肚子餓,他要吃東西,還有皮膚接觸的人接觸的比較好,或是比較舒服,他身上沾一些分泌物沒有辦法清洗。總而言之。
  • 孩子總說「我不行」、「我不敢」,多半是「3種原因」導致
    文 | 嬌嬌媽育兒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寶媽私信我問:孩子缺少自信、很膽小怎麼辦?我身邊也會有寶媽朋友跟我說,孩子明明能力很好,但是遇到事情總是說「我不行」、「我不敢」、「我不會」,連試都不敢試就退縮不前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 怎麼讓孩子膽子變大?父母試試這4個方法,鍛鍊孩子膽量
    朋友家兒子小海今年三歲多了,是個很聽話、懂事的男孩,朋友們經常說小海是個讓父母很省心的男孩。可朋友卻說,正因為小孩太聽話懂事了,也讓他很煩惱。朋友覺得男孩就應該淘氣一些,可小海膽子太小了,明明已經三歲多了,完全可以自己玩滑梯了,可小海卻還是不敢,就算媽媽抱著他一起滑,他也不敢。到了晚上,媽媽半夜去衛生間,如果小海醒了或是睡前沒有看到媽媽,就會哭鬧不安,直到有媽媽陪著他才會安心。
  • 孩子膽子特別小,上課不敢發言,怎麼辦?三招讓孩子不再害怕
    孩子平常挺活躍,一到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時候就害羞的不敢說話;有的孩子怎麼都不敢走獨木橋,爸爸媽媽在一邊不停鼓勵也不敢走;你說教他,鼓勵他,都沒用,父母都愁死了。最近小花收到了不少學員的諮詢,有很大一類都是同一個問題:孩子膽子小怎麼辦?我整理出來了三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分享給大家。
  • 孩子膽小、懦弱、不愛說話?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最近朋友很鬱悶,自己家的孩子總是膽子很小不愛表達,過年走親訪友也從來不打招呼,去室外玩鞦韆也要爸爸緊緊牽著他的手,什麼都不敢去嘗試,小孩子剛剛接觸世界對一切陌生,都會有一點膽小但父母如果不能正確引導的話,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3歲孩子在外不敢表達,媽媽們,你踩過多少坑?
    一年前表姐憂心忡忡和我談論她家她家孩子:小妞快三歲了,平常在家裡很活躍,說話也是一溜一溜的,可是出外面卻不吭聲,記得我當時還給她支過招。 一年後我家孩子2歲11個月了,也是遇到同樣的問題。我為此採用很多方法幫助孩子去糾正,但越急躁,孩子的表現就越讓人抓狂。經歷過後,更有體會:不是每個招數對於孩子都有用。有時候,無招勝有招。
  • 「我不行,我不敢」孩子心生退意,多半是「3種原因」導致
    回家之後,斌斌和自己的媽媽說了這件事情,表情很委屈:「媽媽,我不行,我不敢上臺表演。你可不可以幫我和老師說不要讓我去表演啊?」對斌斌來說,上臺表演這件事情,或許就像上刀山下火海一樣困難。,就是膽子小,沒有勇氣去嘗試新的事物。
  • 孩子膽子小,別嘲笑他是「膽小鬼」,原因都在父母身上
    1、不要過於嚴厲 父母對孩子太過嚴厲,就會壓制住孩子的天性,在父母的壓力和負擔下,孩子就會養成膽小懦弱的性格。孩子的天性需要被釋放,所以父母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也不要對孩子太過於嚴厲,要讓孩子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要做好引導者的角色。
  • 孩子不敢開口、膽小不自信怎麼辦?這3招解答你的疑慮「親子」
    家長群裡,為「熊孩子」操碎了心的寶媽們正無力吐槽的時候,一向以「孩子乖巧」自豪的航航媽卻道出了自己的煩惱:「每次帶航航出去玩,總是聽到他說:不敢,不敢……孩子膽子太小不自信可咋辦呀?」沒想到引來家長們一片的回應:為什麼?25歲的李叫獸能當最年輕的百度副總裁?
  • 說話容易緊張,膽子小?試試這三個有效的克服方法
    自此之後,她覺得處處不如別人,認為自己就是個被世界遺棄的人,這樣的觀念影響了她十幾年。所以,她從不敢向別人提出要求,她不喜歡和別人爭吵,也不喜歡和別人競爭,一跟人溝通就臉紅。 內心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是導致她的膽子小臉皮薄的根本原因。
  • 寶寶膽子小怎麼辦?
    有很多的家長都會發現一個問題,自己家的寶寶膽子小,這就讓很多的家長費解了。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和孩子的成長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其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對於家長來說,女寶寶膽子小點沒問題,但是男寶寶膽子小就有問題了。不要過於保護寶寶了,讓寶寶適當的自己動手和發現,要不然寶寶的膽子會越來越小!為什麼寶寶的膽子小呢?
  • 孩子不敢開口、膽小懦弱怎麼辦?這3招解答你的疑慮「親子育兒」
    家長群裡,為「熊孩子」操碎了心的寶媽們正無力吐槽的時候,一向以「孩子乖巧」自豪的航航媽卻道出了自己的煩惱:「每次帶航航出去玩,總是聽到他說:不敢,不敢……孩子膽子太小不自信可咋辦呀?」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兒童心理學博士羅靜不這樣認為,她告誡家長們,如果孩子到一定年齡依然膽小,需要家長進行主動幹預。「孩子3、4歲之前膽子小,家長們不用過度緊張。
  • 孩子表達能力差有哪些原因?學會這3條,輕鬆提升孩子語言水平
    在孩子的生長發育中,一定會出現很多問題,如果家長不引起重視,忽略了孩子的不正常行為,那麼很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健康發育成長。有一種情況有些家長可能會遇見,比如孩子的表達能力相比於同齡孩子較差,而家長朋友們會覺得孩子比較內向,覺得長大一點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