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魁楊梅,我家鄉的特產,在浙江仙居因果特大而著稱,其主要特點:果實不正圓形,單果原產於重20~25克,果色紫紅,肉柱較粗,可溶性固形物13.5%,其糖含量為10.5%,果汁含量為74%,而酸含量僅為1.35%,遠遠優於其他楊梅。因此在我們家鄉有山地的都開始種植,其品種好,果實大,甜度高,絲毫不遜於桌球大小。主產地成熟期為7月上中旬,採收期8-10天。
白楊梅,樹勢強健,樹冠半圓形,葉倒披針形或倒長卵形,長7.57釐米,寬2.37釐米,先端圓鈍,間或漸尖,邊緣間或有鋸齒,質薄,淡綠色。果實圓形。白楊梅是楊梅中的稀有品種,顏色從粉紅到乳白不等,而其中尤其以通體乳白的水晶楊梅最為稀有,相傳在古代作為貢品。主要分布在浙江的上虞、餘姚、福建、龍海、漳浦等地。白楊梅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之功效,多食不僅無傷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
荸薺楊梅,主產於浙江省餘姚、慈谿和寧波等地區。該品種樹勢較弱,樹冠不整齊,而且枝短,葉密,葉呈橢圓形,全緣,大小很不一致,枝下部的葉小。果中大,正扁圓形,重約14g,果頂部呈微凹入,有時有十字紋,果底有明顯的淺窪,果梗細短,肉柱圓鈍,果色呈淡紫紅色至紫黑色,肉質細軟,味清甜,汁液多,具香氣,離核性強,核小,成熟後不脫落。它具有豐產、優質、耐肥、抗風和適應強等優點。
野生楊梅,俗稱山楊梅,別名:山楊梅、朱紅、珠蓉,拉丁文名:Myrica rubra (Lour.) S. et Zucc. 楊梅科、楊梅屬常綠喬木,樹皮灰色,老時縱向淺裂;樹冠圓球形。小枝及芽無毛,皮孔通常少而不顯著,幼嫩時僅被圓形而盾狀著生的腺體。葉革質,無毛,生存至2年脫落,常密集於小枝上端部分;喜酸性土壤。產於中國大部地區,生長在海拔125-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中;樹皮富含單寧,可用作赤褐色染料及醫藥上的收斂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