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水鴨 藍小姐和黃小姐 收錄於話題#名流 / 名利場58個
這兩天,虞書欣的母親被限制高消費的新聞上了熱搜,再加上前段時間多得讓人抓狂的「豪門姐弟」「豪門兄妹」明星人設頻頻登上熱搜,搞得人對明星所謂的「富二代闖蕩娛樂圈」的人設開始厭倦。
▲ 熱搜一出,虞書欣工作室立刻發表聲明說自己家是被人「鑽了空子」,已經報警。
▲ 左邊的李易峰和小宋佳一張頒獎禮合影,因為氣場和構圖都很妙,被稱為「豪門姐弟」。右邊的劉詩詩參加Vogue盛典,也因為氣質突出,被營銷號齊口稱為「豪門千金」。Emmm……
其實,作為充滿財富和誘惑的大蒸爐,娛樂圈早就開始階層固化,你能看到的新鮮面孔,絕大多數都是經過資本挑選的。
▲ 所以,某種程度上說,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楊超越能力不行,嘲她是「廢物」,但是,她能從那麼多人裡脫穎而出,就充分證明,她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以及,確實是運氣好,這個實在沒辦法。
從某種意義上說,體育圈其實是更公平的。不那麼講究出身,只看成績,而不可否認,苦出身的孩子對名利有著更深的渴望,因為改變命運只能靠自己,太多名利雙收的體育明星是窮孩子出身,這其中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傳奇女性莎拉波娃。
▲ 不了解網球也沒關係,她的故事早已經突破了網球這個單個領域。
她今年不過33歲,卻已經身價上億,財富自由,圓滿退役。但她的人生,卻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嘗試一次的。
#坎坷,從童年開始
1986年4月,烏克蘭爆發車諾比核洩露事故,蘇聯人尤裡為了安全,帶著懷孕的妻子搬到西伯利亞,第二年,女兒瑪麗亞·莎拉波娃出生。
▲ 莎拉波娃從小就是美人胚子,像個洋娃娃。
莎拉波娃2歲時,全家搬到蘇聯的療養勝地索契。4歲時,莎拉波娃得到人生中第一支網球拍,父親尤裡經常帶著女兒去當地公園練習打球。
▲ 莎娃後來在自傳中寫道,自己似乎生來就有這種能力,可以長達數小時擊球,而不感到乏味和疲倦。
其實4歲的孩子正是注意力不集中愛玩的時候,但年幼的莎拉波娃已經表現出了超人的專注力,她可以不停地揮拍,不知疲倦。
敏感的父親發現了女兒對網球的專注和天賦,於是堅持帶她天天打球。當地的網球教練尤特金也同樣發現了莎拉波娃的天賦,於是嚴肅地對尤裡說,他的女兒很有天賦,絕對不能待在當地這個小地方,要尤裡把孩子帶出去。
▲ 尤特金已經在2009年去世。他並不是一個出名的網球教練,網上甚至搜不到他的照片。去世新聞中也總結說,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在莎拉波娃年僅4歲時發現了這塊璞玉,並建議她走出去。
如果是一般的家長,這種話聽聽可能也就過去了,但堅信女兒能力的尤裡聽取了尤特金的建議,把莎拉波娃帶到了首都莫斯科,繼續練習網球。
6歲那年,莎拉波娃參加莫斯科的一項網球課程,那天,她的命運,再次被一個人改變。
課程的創始人納芙拉蒂諾娃,是史上最偉大的網球女運動員之一,課程當天,她注意到莎拉波娃過人的天賦,於是她叮囑尤裡,要他把女兒帶到世界上網球運動最發達的國家——美國。在俄羅斯,莎拉波娃的天賦會被埋沒,只有去美國,才有成功的機會。
▲ 納芙拉蒂諾娃是女子網壇的傳奇,也是常青樹。單打和雙打世界排名都拿過第一,還是歷史上第一位年度獎金突破100萬美元的女子網球運動員。46歲高齡時還能拿下大滿貫雙打冠軍(大滿貫比賽是網球賽事中的金字塔,一年有四場大滿貫賽事,分別在澳大利亞、法國、英國和美國舉行),妥妥的傳奇人物。所以莎拉波娃的父親對她的建議深信不疑。
不顧家人的不理解和反對,鐵了心的尤裡東湊西湊,帶著女兒前往美國。當時,他身上只剩700美元,這是他們全部的積蓄。
當時年僅6歲的莎拉波娃對自己的人生軌跡還一無所知,她只是聽從父親的話,跟著父親走。
▲ 莎拉波娃後來回憶說,當時父親不會說英語,在美國一個人都不認識,就這樣,帶著六歲的女兒,坐飛機深夜到了美國。即使在那樣困窘的狀況下,父親輕輕拍著自己的肩膀,嘴裡念叨著:「不要擔心,瑪莎,不要擔心。」
而因為籤證問題,莎拉波娃的母親沒能一起去美國。他們一家三口團聚,已經是好幾年以後的事情了。
▲ 母親葉蓮娜對丈夫決定帶女兒去美國尋找網球夢的想法,雖然一開始不太理解,但後來還是妥協了。
美國是網球運動的天堂,每個學網球的小孩,最嚮往的學校就是尼克·波利泰裡尼網球學校,這所學校裡誕生了眾多網球明星。
▲ 在尼克網校培養出的網球運動員中,最有名的當屬阿加西和小威。網壇浪子阿加西的傳奇自傳《Open》是史上最暢銷的網球運動員自傳,而有黑人血統的小威更是美國家喻戶曉的運動明星。本90後表示小學英語課本裡有一課就是講小威和姐姐的網球故事的,她真的非常非常有名……
在美國舉目無親,又窮得叮噹響,不會英語的尤裡只能靠各種打零工,來維持女兒的學習費用。但由於當時莎拉波娃的年齡實在太小,外加被排擠,最終,莎拉波娃被迫離開了尼克網球學校。
▲ 在美國的早期階段,尤裡和女兒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因為沒有文憑,英語也不好,尤裡只能去做賣苦力的工人,甚至一度累到暈厥,幸而遇到好心人救助;而莎拉波娃當時也沒好到哪兒去,她是學校裡年紀最小的孩子,周圍全都是一口英語的美國女孩,沒有人搭理她,也沒有人想和她做朋友。當時,她連穿的衣服、球鞋都是撿別人剩下的。這樣艱苦的童年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莎拉波娃後來在賽場上的孤僻性格,這個我們後面再說。
這時,一個叫seikou的人向尤裡伸出了援手,他可以免費讓莎拉波娃入學,只要尤裡在學校裡幫忙打工就好。
然而,莎拉波娃和父親並沒有遇到好運,這個seikou也只是看中了莎拉波娃身上的潛力,讓她出去打各種青少年比賽,為他的學校賺名氣,甚至到了最後,還想欺騙不會英語的尤裡籤一份莎拉波娃的「賣身契」。
合同約定,只要尤裡一籤字,今後莎拉波娃職業生涯中獲得的所有獎金,seikou都要抽成大頭。幸好,有好心人幫尤裡看了合同,提醒他其中有詐,父女倆才沒有落入陷阱。
▲ 直到這個時候,莎拉波娃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一直憑藉自己的天賦在拼。
被房東驅趕,走投無路的尤裡這回終於遇到了好運,一位女士在看了莎拉波娃的訓練後,覺得她是個可塑之才,於是向丈夫提議,籤下這個女孩。
▲ 這位叫Betsy Nagelsen的女士也曾經是一位職業網球運動員。
她的丈夫Mark Mccormack,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體育和娛樂經紀管理公司IMG的創始人。
▲ 1997年,莎拉波娃和父親(左)、母親(右)一同拜訪了Mark Mccormack。
在IMG公司的贊助下,莎拉波娃順利重回尼克網校學習。
▲ 從那時開始,莎拉波娃終於得到了科學良好的訓練,正式步入正軌。
#榮耀與傷痛並存
在尼克網校的莎拉波娃如魚得水,技術和身高一起飛漲。2002年,15歲的莎拉波娃開始正式轉入職業賽事,她的對手,從同齡的青少年,變成了比她年長、經驗豐富的職業球員。
▲ 青少年時期的莎拉波娃,就已經拿了無數青少組比賽的冠軍。
轉入職業賽事的第二年,2003年,16歲的莎拉波娃在日本拿到第一個巡迴賽冠軍。
▲ 雖然只有16歲,但莎拉波娃的身高已經近一米八,長手長腳。
2004年,莎拉波娃的世界排名已經進入前20名。那一年的大滿貫比賽溫網,她一路擊敗了各路名將,在決賽中遇到了前一年的衛冕冠軍小威。
▲ 那一年,莎拉波娃只有稚嫩的17歲,而小威23歲,正是經驗豐富、體力充沛的好年紀。
隨著小威回球失誤,領先的莎拉波娃贏得了比賽,拿下冠軍。獲勝的那一刻,她跪地掩面,不敢置信。
▲ 她跪地的一瞬間,身後的觀眾沸騰,他們見證了一個新星冠軍的出現。
▲ 同時,在看臺上的父親尤裡也和莎拉波娃的教練激情擁抱。女兒成為世界冠軍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 隨後起身的莎拉波娃依然捂著嘴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拿下了網壇最重要的大滿貫比賽冠軍。
冷靜幾秒之後,莎拉波娃衝上觀眾席,擁抱父親。
▲ 夢想成真的一刻,尤裡的心情估計是很複雜的。周圍的幾萬觀眾都為他們父女鼓掌恭喜,體育確實是人類最能承放激情的地方。
隨後莎拉波娃回到球場,著急得給母親打電話,那是一個沒有接通的電話,17歲的新冠軍很著急,而觀眾席上的數萬觀眾耐心等待著。
▲ 一個很動人的時刻,幾萬人,沒有人著急,大家都在靜靜等待著電話那一頭的新冠軍母親接電話。然而,當時,莎拉波娃的母親正在回美國的飛機上, 並沒有接通這個電話。
▲ 17歲的莎拉波娃表現出了那個年齡難得的成熟,非常開心地拿過了冠軍獎盃。
▲ 這個冠軍分量有多重呢?連當時的俄羅斯總統普京都給莎拉波娃打電話恭賀她奪冠。而且,她可是贏了美國人……
2005年,莎拉波娃的世界排名來到第一位。2006年,莎拉波娃在決賽中力克比利時名將海寧,拿下美網冠軍。
▲ 第二個大滿貫冠軍對當時的莎拉波娃也是意義非凡。贏得溫網之後,很多人篤定莎拉波娃只是曇花一現或者撞好運了,果然在第二年,莎拉波娃在四個大滿貫比賽中顆粒無收,直到2006年,才再次證明了自己。但那時,她其實也才19歲而已,還非常年輕。
▲ 頒獎典禮上還鬧了個小插曲,莎拉波娃一激動舉起冠軍獎盃時,獎盃上的蓋子突然掉了,差點砸到她,旁邊的頒獎嘉賓趕緊給她蓋了回去,而調皮的莎拉波娃索性又把蓋子拿了起來逗了逗觀眾。
2008年,莎拉波娃又拿到另一項大滿貫比賽澳網冠軍。
▲ 雙數年大概是莎拉波娃的幸運年,21歲的她拿下了第三個大滿貫冠軍。
▲ 冠軍數永遠不嫌多,拿到獎盃開心得蹦起來轉圈圈!
但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嚴重的肩傷影響了莎拉波娃的發揮,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她缺席了很多比賽,進行肩部手術。
傷愈復出後,2012年,莎拉波娃在法網奪冠,實現職業全滿貫。
▲ 四大滿貫的網球場地都不一樣,澳網和美網是硬地賽場,溫網是草場,而法網是紅土賽場,對球速和運動員的腳程都有很大影響,所以法網也是網壇著名的「爆大冷門、出黑馬」的大滿貫,很多名將都無法在法網奪冠,莎拉波娃更是稱自己在紅土賽場上笨拙地像頭母牛,可誰也沒想到,自己居然能在法網奪冠。
▲ 莎拉波娃激動到二次跪地。自己不僅贏了法網冠軍,更重要的是,完成了職業全滿貫的偉業!(也就是職業生涯中同時拿到過澳網、法網、溫網和美網的冠軍),歷史上,做到這一點的女子網球運動員只有9人,莎拉波娃成了第十人,也是最年輕的人,當時年僅25歲。這個成績就足以成為傳奇。
▲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賀電又來了……吹了一通彩虹屁。
同年,莎拉波娃被選為倫敦奧運會上,俄羅斯代表團的旗手。
▲ 雖然從6歲起就在美國生活,但莎拉波娃始終保留著俄羅斯國籍。這跟她母親葉蓮娜的教育不無關係,從小她就給莎拉波娃講俄羅斯的文學,讓她熱愛俄羅斯。所以在接到俄羅斯網球協會的電話,告知自己將成為俄羅斯代表團旗手時,莎拉波娃非常興奮。
▲ 不過在奧運會決賽中,莎拉波娃又遇到了老對手小威,最終拿了銀牌。莎拉波娃後來在自傳中回憶道,自己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只參加過這一次奧運會,非常想拿冠軍,但可惜,自己無法戰勝小威。她當時本想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捲土重來,哪知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大超出自己的預料,這個我們後面也會再聊。
2014年,奇蹟般的,莎拉波娃拿下第二個法網冠軍。這也是她最後一個大滿貫冠軍。
▲ 雖然當時只有27歲,但莎拉波娃已經算得上是一名老將了,飽受肩傷困擾,又遇到層出不窮的新人挑戰,這個大滿貫冠軍對莎拉波娃來說更是一種激勵。
2016年3月,莎拉波娃突然宣布要召開一場新聞發布會,但沒有說具體關於何事。當時無數媒體和球迷的心都懸到了喉嚨口,大家最怕的,就是她會親口說出「退役」兩個字。
彼時,莎拉波娃的成就早已不局限於網球場,她也創業做生意,而且做得還很成功,外加這一兩年的比賽成績確實大不如前,年近30的她,距離宣布退役也並不遙遠。
發布會一開始,莎拉波娃就幽默了一把。
莎拉波娃親口爆出自己的大新聞:
自己在2016年1月的澳網比賽中,沒有通過興奮劑檢測。隨後,國際網聯宣布給予莎拉波娃禁賽兩年的處罰。
▲ 禁賽兩年這個處罰有多殘酷呢?會直接導致莎拉波娃缺席四大滿貫比賽以及裡約奧運會。更重要的是,本就已經29歲的她,禁賽期結束後變成31歲,基本也就斷送了職業生涯可以直接退役了。
▲ 不服氣的莎拉波娃提出上訴,最後禁賽期縮短為15個月。
▲ 讓莎拉波娃跌了大跟頭的違禁藥品就是一種名叫米屈肼的藥物,她自稱已經服用這個藥物十年,以預防糖尿病,因為自己家族有糖尿病史。而且這種藥物在東歐是非常常見的家庭必備藥,也沒有在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禁藥名單中。但在2016年1月1日起,這個藥物被列入違禁藥物。國際網聯稱給莎拉波娃發過郵件,更新過違禁藥品名單,但莎拉波娃也承認,自己的團隊有疏漏,並沒有仔細看。
▲ 莎拉波娃後來回憶說,自己那天一襲黑衣,親口說出自己的負面新聞,心情就像參加葬禮一樣。
#莎拉波娃的賺錢之路#
禁賽風波之後,2017年4月,莎拉波娃正式復出,但隨著年齡漸長,再也沒能回到巔峰。
▲ 畢竟是大牌球員,復出時的莎拉波娃,因為長時間沒有參加比賽,積分清零,沒有了世界排名,但各大比賽還是紛紛送她外卡,讓她得以參加比賽,還把她安排在最好的中心球場。
2020年初好友科比的去世,更是讓她感慨人生無常。於是在今年的2月初,她正式宣布退役。
▲ 堅持到33歲,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
很特別的是,她的退役公告是在美國《Vogue》雜誌上發表的。
▲ 在時尚雜誌宣布退役,女子網球運動員裡頭一個。
▲ 隨後,莎拉波娃在ins上髮長文和舊照,宣布自己將告別網球。「網球向我展示了世界是什麼樣的,也塑造了我。它是我對自己的歷練,也是我衡量自己成長的方式。所以無論我為下一人生階段選擇什麼,我的下一座山,我都將繼續前進。我還會繼續向上攀爬,我還會繼續成長。網球,我要說再見了。」從4歲開始,網球陪伴了她28年,如今,她選擇離開。
作為一個連續十年全球收入最高、商業價值最高的女性運動員,莎拉波娃的影響力早就不限於網球領域,她在時尚業和廣告業擁有深遠的影響力,可以說,伴隨她一路在網球界升級打怪的,是她卓越的掙錢能力。
▲ 早在2013年,26歲的莎拉波娃就是世界上身價最高的女子運動員。
▲ 宣布退役時,福布斯發表文章,估算莎拉波娃職業生涯中賺了3.25億美元巨額財富。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商業代言。
她的商業版圖從她17歲一夜成名那一刻就開始被規劃了。
網球是世界上職業化程度最高的運動之一,女性網球運動員更是有著廣大的男性球迷支持,這和其他運動有著天壤之別。
原因無他,因為美貌和身材。
▲ 在運動員裡,莎拉波娃算得上是身材高挑的金髮美女,這雙大長腿真是煞食。
美貌,從來都是一個女生的加分項。運動員中,更不例外。
▲ 2002年,15歲的莎拉波娃剛剛轉入職業賽事,遠未成名,但在參加一場比賽時,因為過人的美貌被邀請拍攝寫真。
▲ 長相甜美,笑臉陽光,15歲拍的網球寫真,有點洛麗塔那味兒了。
17歲,拿了溫網大滿貫冠軍之後,更是受到了熱捧。
▲ 給耐克拍攝性感的網球寫真。
▲ 19歲時還被著名的《體育畫報》邀請拍攝泳裝寫真。
▲ 美到什麼地步呢?這張很有名的照片說明了問題,即使只是在比賽場上走路,都會被無數男性工作人員行注目禮。
兼具青春美貌與驕人戰績,就是莎拉波娃身上最大的價值,也是無數品牌和贊助商最看重的東西。
有莎拉波娃在的賽場,確實是賞心悅目。她也樂於利用自身的優勢,來強化這個標籤。
▲ 身為女子運動員,網球裙就是最好的彰顯個人風格的載體。莎拉波娃則是什麼顏色的網球裙都能消化得很好。
▲ 不好穿的香芋紫和淺藍色,也完全ok。
▲ 粉黃撞色和橙色也顯得很青春。
▲ 溫網對運動員服裝顏色有嚴格限制:只能穿白色,否則禁止參賽。即使在這麼苛刻的條件下,莎拉波娃也能在衣服上玩出花樣,吸引人眼球。左邊那張後背鏤空的網球裙真是美極了。
▲ 風頭最盛時,莎拉波娃堪稱女子網壇的必殺器。只要有她在,就不愁沒有觀眾。
但莎拉波娃並不是第一個被商業和品牌追捧的女子網球運動員。歪個樓,在莎拉波娃成名之前,網壇最受歡迎的美少女是俄羅斯人庫爾尼科娃,有人說,她比莎拉波娃更好看,身材更纖細更女性化。
▲ 同樣是來自俄羅斯,同樣是金髮美少女。比莎拉波娃年長6歲的庫爾尼科娃成名更早,也被成為網壇第一代美少女。
▲ 賽場上吸引眾人目光,賽場外也被邀請拍攝各種寫真。
▲ 跟莎拉波娃一樣,庫爾尼科娃雖然來自俄羅斯,但從小就在美國學習網球。在她最紅的時候,還和美國前總統老布希一起配對參加雙打比賽表演賽。當年的網壇甜心沒錯了。
但很顯然,她在網球領域的成績也就是在專業上,是無法和莎拉波娃相提並論的。
美則美矣,但並非頂尖高手,她雙打成績比較突出,但最重要的單打卻一直沒什麼突破,甚至沒有拿到一個大滿貫冠軍,也導致她年紀輕輕22歲就選擇退役。
▲ 因為長得漂亮,庫爾尼科娃一度跟時尚圈走得很近,所以她22歲一退役就想進軍時尚圈和娛樂圈。但時尚圈比想像的要勢利很多,沒有專業只有漂亮的女生,時尚圈太多了,所以自從退役後,她就幾乎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 後來,庫爾尼科娃和西班牙歌手安立奎結婚,現在,娃也有了,全家過得倒是也樂呵呵。她自己,也就成了所以男性球迷記憶中最美好的回憶。
說回莎拉波娃,自17歲首次奪冠後,頻頻開出天價的品牌商,使她的身價水漲船高,代言費遠比參加比賽得到的獎金多得多。
▲ 17歲溫網奪冠後,給母親打的那個沒接通的電話,成了大眾印象最深的記憶點。摩託羅拉火速籤下莎拉波娃,讓她代言新手機。而據莎拉波娃IMG經紀人回憶,當時莎拉波娃奪冠後,邀請她代言的品牌幾乎快把郵箱塞滿了,而為了她今後的發展,IMG公司只精挑細選了極少數品牌,因為他們相信,莎拉波娃的未來肯定有更大的發展,還會有更大的單子,眼光要放得長遠。
也許是庫爾尼科娃的教訓,讓莎拉波娃早早地意識到,網球,她的專業才是她一切的來源,離開了專業,她並不具備其它優勢,所以她仍然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訓練上。
▲ 就算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女運動員,她也依然在父親的指導下堅持每天練球。
登頂的艱難讓莎拉波娃格外渴望成功和金錢。
▲ 在自傳中,莎娃非常誠實地寫道,在很小的時候,她什麼也不懂,只知道打球,並且覺得自己一輩子都會打球。但直到17歲拿下溫網冠軍,代言、金錢、名利紛至沓來的時候,才明白,網球絕不僅僅只是項運動,它也涉及商業、生意和金錢。大概是從那時起,自己開始明白自身另外的價值。
但人生就是這樣,不可能永遠站在巔峰之上,在肩傷療愈的漫長時間裡,她更意識到運動員對身體的依賴性,她們職業生涯其實非常脆弱。
所以,早在20多歲時,莎拉波娃就開始為未雨綢繆,為將來退役鋪路。
一、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找到與自己興趣最佳的聯結點。
除了網球,莎拉波娃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是漂亮的衣服。
因為窮,莎娃在尼克網校學習時,經常穿庫爾尼科娃的舊衣服,心氣高有天份的女生當然是介意的,張愛玲曾在《對照記》裡寫過:「有一個時期在繼母統治下生活著,揀她穿剩的衣服穿。永遠不能忘記一件暗紅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顏色,穿不完的穿著,都像渾身生了凍瘡;冬天已經過去了,還留著凍瘡的疤——是那樣地憎惡與羞恥。」
▲ 莎拉波娃和庫爾尼科娃早期總是被拿來比較。兩人雖然只差6歲,但職業生涯其實是兩代人了。庫爾尼科娃22歲退役的第二年,17歲的莎拉波娃正式崛起。
▲ 兩人也幾乎沒有私交,合影可能就這麼一張。事實上,莎拉波娃一直對別人稱自己為「下一個庫爾尼科娃」感到很不爽。
轉入職業賽事後,莎拉波娃尤其注意自己的衣著。
從2010年開始,她和耐克合作運動服裝,自己提出設計思路和草圖,從銷售額中抽取特許權使用費。而她之後參加比賽幾乎場場都穿自己設計的系列運動服,本身就是活廣告,因此從這個渠道也一直大賺。
▲ 有一說一,莎拉波娃穿網球裙的時候真的很美很有氣場。
也因此,2010年,耐克又和她續籤了8年合同,創下7000萬美元的天價。
▲ 朋友們,這充分證明了,要想賺錢,首先自己在專業領域要做到頂尖,才能被另眼相看啊。
二、開拓可持續產業,當一個真正的創業者和生意人。
2012年,莎娃投資50萬美元推出了自己的糖果品牌sugarpova,並用自己的影響力給品牌站臺。這也是她第一次涉足跟網球和運動無關的商業領域。選擇的商品還蠻有意思的,成本低的零食,對於創業新人來說,壓力也不算很大。
▲ 如今,sugarpova已經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設專賣店,每年銷售額達上千萬美元。作為商人,莎拉波娃試水成功。
▲ 一個網球運動員居然賣起了糖果?看似八竿子打不著。所以聰明的莎拉波娃還為這個品牌講起了故事:因為小時候常常練球,打得好父母就會獎勵自己一顆糖,而且糖果也讓離鄉的她能想起遙遠的俄羅斯祖母廚房裡的香味。
有情懷,會講故事,網壇美少女一轉身就變身網壇第一女富婆,有時,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在這一轉身之間的智慧……
#全員帥哥的愛情生活
有錢又美貌還要是頂尖人才,自然沒有什麼時間談戀愛,所以莎拉波娃的愛情生活反倒普通,只是拍到的都是大帥哥。
第一帥:NBA運動員武賈西奇
2009年,莎拉波娃和NBA運動員武賈西奇相戀。
▲ 兩人在朋友聚會上認識,很快陷入熱戀。莎拉波娃在自傳中說,在和武賈西奇交往前,自己幾乎沒怎麼和別人約會過。
▲ 都是職業運動員,兩人也曾經互相支持對方。武賈西奇曾屬於湖人隊,莎拉波娃就穿著湖人隊球迷T恤到場助陣;而武賈西奇也親自在溫網觀眾席上注視著女友。
▲ 2011年,兩人甚至宣布已經訂婚。但沒想到,第二年兩人就默默分手了……
莎拉波娃後來在自傳中寫道,分手的原因很簡單,女強男弱。
莎拉波娃在網球領域是頂尖選手,武賈西奇在NBA的發展卻不是那麼順利。而且,他本身還是個大男子主義者,一直很難接受女友比他更強。
相戀時,儘管莎拉波娃的房子地段更好,面積更大,但為了男友的尊嚴,還是住進了他的小房子裡。
再加上兩個人都是職業運動員,莎拉波娃一年四季要滿世界飛去參加比賽,武賈西奇人微言輕,還曾經被交易到土耳其,兩個人見面都難上加難,戀情終結也就成了必然。
第二帥:網球運動員迪米特洛夫
2012年,比莎娃小4歲的90後男網球運動員迪米特洛夫主動追求她。交往的幾年是甜蜜的,但後來被爆男方年紀小貪玩出軌,最後兩人在2015年分手。
▲ 莎拉波娃也挺幽默的,她回憶說,當自己聽說迪米特洛夫託人要自己的電話時,她的第一反應是:他成年了嗎?於是趕緊搜了一下他的資料,確定他21歲,這才放心。哈哈哈哈哈哈!迪米特洛夫是1991年生人,比莎拉波娃要小4歲。
莎拉波娃在自傳中說,兩人都是運動員,見面機會也很少,而當自己有空看迪米比賽的時候,往往也是自己早早輸球出局的時候,所以心情很差。不過,這也說明,她真的是很有事業心的女人……
第三帥:英國富商Alexander Gilkes
2018年,莎拉波娃和英國商人Alexander Gilkes開始約會,他也是哈裡王子的好朋友,這也象徵著曾經是窮女孩的莎拉波娃也開始混跡在上流社會的圈層了,不論婚否,總歸要在這個圈層找男友了,所謂的改變圈層,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 兩人沒有公開相識過程,不過有人猜測可能是在朋友聚會上。
▲ Alexander Gilkes比莎拉波娃大10歲,是藝術品拍賣行業的百萬富翁。而且,他會俄語,這對莎拉波娃來說也是個加分項。
▲ Alexander Gilkes的前妻Misha Nonoo是英國著名的時裝設計師。兩人2012年結婚,2017年離婚。
▲ Misha Nonoo和英國王妃梅根是很好的朋友,所以也有傳聞說是她把梅根介紹給哈裡王子的。
#每一次轉身都是一次新的登峰過程
莎拉波娃發表退役宣言時說,自己將要攀登人生的下一座高峰,那並不是場面話或者客套話。她,說到做到。
如今,她已經退役10個月,除了繼續Sugarpova糖果生意外,莎拉波娃正在學習成為一名風險投資人。
▲ 目前,莎拉波娃投資了健身器械和關於運動健康的一些項目。
▲ 還和蕾哈娜、KJ被福布斯雜誌選為40歲以下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之一。
有錢,還能留住錢,並且能繼續學習賺錢。瑞思拜。
莎娃今年也才只有33歲,可是她的人生經歷,卻豐富得不行。
從寒冷閉塞的西伯利亞到陽光熱鬧的美國,再昂然走向全世界,她的人生確實像個傳奇,也是個永遠可以拿來說的勵志故事。她本人也的確是自己生命的大女主。
她的成功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很難複製。
但我們也可以看出一個女性想要在這個世界生存得不錯的某些基本原則。
一、專業第一,有天賦不稀奇,專業最需要是強大的專注力和自制力。
如果沒有網球這個媒價,莎娃長得再漂亮,也只是一個漂亮妞而已。
所以網球是她的立身之本,而專注則是她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從索契到莫斯科,再到美國乃至全世界,從小學習網球的孩子不勝其數,尤其是基礎的揮拍、擊球,沒有任何捷徑可言,就是要不停地練練練,到肌肉形成記憶為止。
莎娃在年僅4歲的時候就能長達數小時地獨自揮拍擊球,絲毫不覺枯燥,這是天賦,但更可怕的是她數十年如一日的訓練和堅持,在職業運動競技中,保持專注力是非常重要的素質,無論是領先落後還是受到周圍環境幹擾,專注力和自制力都是取勝的關鍵。
不惜一切也要找機會練球。年少成名之後,再忙也要練球,成年後回俄羅斯老家探親,每天也要花長時間體能訓練和練球。
▲ 在尼克網校打下的堅實基礎,也是莎拉波娃能成功的重要因素。
其次永不間斷的求知慾和學習能力。
因為從小練球,莎拉波娃文化學歷並不怎麼高,但在長時間的網球運動薰陶中,她學到了學校可能都無法教會的最寶貴的素質,那就是旺盛的求知慾和學習能力。
她熱愛網球,把自己前半生都獻給網球,但也不排斥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這也是她退役後能順利轉型的因素。
很多退役的網球運動員,因為除了網球,其他什麼都不太會,所以退役後只能繼續從事網球相關的事業,比如教練或者解說員。
但莎娃顯然給如今的年輕運動員起了個好榜樣,在保持賽場成績優異的同時,有意識地學習新領域知識,或許就能給今後的人生帶來新的轉機,比如對時尚聽觸覺和人脈的培養。
▲ 莎拉波娃和美版《Vogue》主編安娜·溫圖爾關係很好,常常坐在一起看秀。
▲ 原因很簡單咯,因為溫圖爾自己就是個超級網球迷,不僅自己打,還親自去看比賽。
所以莎拉波娃的退役公告在《Vogue》上發表也就不奇怪了。
▲ 莎拉波娃還在Vogue官網上親口朗讀自己的告別信。
直到現在,莎拉波娃也都算是時尚圈的常客,受邀參加奧斯卡或者MET GALA之類的大型活動。
▲ 莎拉波娃身高188,有腿有腰,氣場很足。只要妝容不拉胯,基本上就很靠譜。
但跟時尚圈相比,莎拉波娃更大的興趣還是在商業和經營上。
她本是職業網壇造星工廠中被力捧的甜心,卻能聰慧地看透其中的商業邏輯,沒有淪為花瓶,反而為自己的未來人生,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 2016年遭遇禁賽期間,莎拉波娃也沒閒著,到哈佛商學院進修商業課程。
▲ 莎拉波娃以Sugarpova創始人的身份去進修,還和微軟合伙人Simran sachar交了朋友。
▲ 莎拉波娃在進修期間非常低調,但還是被球迷認出,偷拍了照片po上網。
最後,對成功和勝利的極度渴望之後還要有清醒的頭腦和忍受孤獨的能力。
如果沒有對成功和勝利的渴望,莎娃不可能站在世界之巔。
但莎拉波娃最大的優點不是這個,而是她對人生的格外清醒。
比如她從來不跟其他女性網球運動員做朋友,甚至連表面功夫都懶得做。永遠一副冷麵臉。
▲ 面對老對手小威,賽前合影環節,兩人都面無表情,宛如機器人……就差把不耐煩寫在臉上了。
莎娃不止一次解釋說:自己無法想像,前一秒還是朋友,後一秒就要賽場對決分出勝負。
所以,她選擇,不和可能是對手的人做朋友。
所謂「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種話她嗤之以鼻,她渴望的,只有勝利和成功。作為一個職業運動員,也沒什麼不對。
▲ 面對手拿冠軍獎盃的對手,心裡肯定不好受……
當然,還有登頂者對於孤獨的耐受力。
網球其實是一項非常孤獨的運動,場地很大,比賽期間,你無法跟自己的教練和團隊溝通,他們也只能靜靜待在球員包廂裡,你最多只能眼神交流。
▲ 莎拉波娃在自傳中寫道:獨自上場時,真的感到很孤獨,越大的球場,越感到孤獨。沒有人可以求助,一切只能靠自己。
▲ 這張抓拍很有張力。即使拿了冠軍,回到空無一人的更衣室,或許孤獨更來得更猛。
獨自上場的莎娃,一旦走上賽場,眼神永遠都是充滿了燃燃鬥志,眼神更是冰冷的。她說,這也是一種震懾對手的方式。
▲ 莎拉波娃曾經解釋說:因為早期童年艱苦的歲月,歷練成她後來的性格和凜冽的打球風格。童年缺少媽媽的陪伴,只有為了生活和養活自己不停工作的父親,和必須成功的壓力。所以她非常渴望成功和勝利。
怎麼說呢?
莎娃是真正改變命運的傳奇,當年那個6歲的小女孩,懵懵懂懂從遙遠俄羅斯飛來的飛機上被父親拉著手,來到美國時,一定想不到自己未來的人生會這麼豐富多彩吧?
由天賦與機遇引領並開啟的人生,被她自己最終走出了自己的廣闊天地,這是屬於莎拉波娃的傳奇,儘管裡面也有遺憾,但不得不說,她做出了她能做出的最大努力。
這樣的女人,日子總歸不會過得太壞。
祝福。
原標題:《名利場||17歲全球爆紅,33歲財富自由退休?來聊聊這個美少女的傳奇人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