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路上習記心中,沒深度思考、真實問題、自主學習何談核心素養

2020-08-30 傳說中的白開水

學在路上習記心中

陽信縣第一實驗學校宋春珍

7月9日我有幸隨同縣名師名班主任團隊來到美麗的杭州,走進浙大。兩天的學習下來,四位專家教授的報告使我深深的震撼,現將我的收穫梳理如下:

一、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讓學生自主學習真實發生

繆水娟老師在《基於核心素養的學校課程改革》報告中指出,我們要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還給學生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錢學森之問:學生愈來愈不會提真實問題,引發了我們深度的思考:反思我們的課堂,我們在平常的教學中過於注重知識的傳授,又何曾給學生留有自主學習、主動提問題的時間和機會,有的時候我們讓學生提問題也僅僅局限在從情境圖中找出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而對知識的產生過程很少給學生留有提問題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去深度思考。而沒有深度思考、不會提真實問題、不會自主學習又何談核心素養的發展?我想這也是我們今後在教學中應該值得深思和學習實踐的。

二、創造條件,儘可能開發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

繆老師指出讓校園生活可感觀、可觸摸,比如開展校園小書吧,讀書長廊等。我們平常經常抱怨學校功能用房少、圖書室不開放,沒有條件去為學生創造豐富的校園生活。繆老師的話使我們茅塞頓開,教室內的圖書角、四周的牆壁、後面的牆報等都可以開發利用,只要開發了、利用了這不就是很好的教學資源嗎?為孩子們創設良好的氛圍,讓校園留下孩子們成長的印記,助長校園的記憶,同時也為了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孩子們的童年記憶打下烙印,對孩子們來說這是一筆多麼寶貴的財富。只要我們真正為孩子們的成長出發,校園裡的一切皆可成為資源。

三、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因材施教

王鶯老師用智慧、幽默的語言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使我們久久沉浸其中。我們不得不深刻反思剖析自己,其實我們對於學生原來自認為了解很多,但是經王老師這麼一講,其實才發現我們對學生的認識是多麼的膚淺,同時也認識到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對於學生的學習是多麼的重要。但是課堂上我們往往就是都把學生當成聽覺型的,所以才會出現「這個問題我講了多少遍了,你還是不會」的現象,我們在責備學生的同時是否反思了自己的教學沒有考慮學生的學習風格不同,學習效果也會不同。如在執教五年級數學《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這一課時,我僅僅藉助課件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傾聽老師的講解去理解放入物體的體積等於上升水的體積,而沒有讓學生親自去實踐操作,導致出現很多學生對這一知識不理解的現象,我們還歸因為學生缺乏空間觀念和理解能力差的原因上,在今後的教學中多走近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因材施教,才會事半功倍。

四、學會對話,紮實實踐,助推成長

王鶯老師把自己的成長過程歸納為:走進「學生」、照搬「經典」、親近「名師&34;、打磨「特色&34;六步,我深刻地認識到名師的成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王老師指出追求完美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紮實走這六步的話,我們的課堂也會發生不一樣的變化,比如每學期錄2節課反覆觀看、琢磨、反思,與自己對話,與同伴對話,與學生對話,扎紮實實把學到的東西在教學中實踐,相信我們會成長的。當然成長的過程離不開學習,那就先從課程標準學起吧,不要再讓聽的時候特別激動、回去後一動不動的現象發生了。

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著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

學在路上,習記心中,完美過程,我追!





相關焦點

  • 聚焦核心素養 走向深度學習
    精彩瞬間踐行生本教育理念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康巴什區一中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契機,讓「尊重學生、相信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的生本理念根植於一切教育教學行為中,切實深化課改理念,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培養等內化為學生的綜合素質。
  • 【幸福黨建】聚焦核心素養 走向深度學習
    ,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培養等內化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康巴什一中數學組以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為抓手,開展系列數學教研活動。利用洋蔥數學小視頻創設情境引課,希沃白板設計遊戲活動,幾何畫板動態演示、將抽象問題簡單化,班級優化大師獎勵機制等信息化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 【師者心語】立足素養 深度學習--《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學習體會
    從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到如今,十年時間,核心素養的概念已深深的植入每一位數學老師的心裡,關於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我們也在進行著不同的嘗試。如何讓我們的課堂從教書走向育人,《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這本書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深度學習」,「問題引領」、「生本課堂」這樣的字眼就在我的腦海中閃過,感覺這幾個字既熟悉又陌生。
  • 讓素養落地讓學習發生
    讓素養落地讓學習發生陽信縣水落坡鎮中心小學楊俊紅七月的杭州,天氣異常悶熱,但絲毫沒有阻擋我們的學習熱情。繆水娟老師的《基於核心素養的學校課程改革》的報告從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談起,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以及現代人應該具有的核心素養。
  • 2018核心素養時代的「課堂革命」
    在此,我主要圍繞「核心素養教學轉化的課堂流程設計與實施」這一微觀操作層面,分享自己的新思考。課堂流程設計五原則聚焦目標升級、目標鏈構建、目標個性化定製。統籌謀劃,構建學習單位的目標鏈。在明確學生「五知」前提下,在「三讀一梳理」基礎上,對學科素養、綜合素養目標進行分解、解讀,提煉學時單位的核心概念,把握全局性理解框架體系,統籌謀劃,構建學習單位的目標鏈:研製總體的全程式目標,設計階段的連續性遞進式目標,形成具體的針對性彈性類目標;依據課標總目標、級段目標、單元目標,確定學時目標、課時目標、環節目標;思考學養目標、跨學科協同目標、上位的核心素養目標之間的關聯。
  • 鄭桂華:核心素養時代的「新教學」——指向深度學習的大單元教學
    許多專家、老師都在提學科核心素養,提深度學習,那麼我們從哪裡開始談呢?我想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開始:理解核心素養時代的「新教學」我們先對核心素養時代的「新教學」稍作交流。我相信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受:很多語文課堂,教得淺,教得碎,教得雜。
  •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學習心得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文化基礎(人文 底蘊、科學精神)、自主發展(學會學習、健康生活)、社會參與(責任擔當、實踐創新) 數學教育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獨特貢獻,主要體現在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和實踐創新上。 數學核心素養學習之體會 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應具備自主發展意識、 社會參與能力及文化修養。學會學習、自我管控、解決問題、創新發展屬於個人自主發展應具備的能力。而在個人發展過程中,語言素養、數學素養、人文素養、技術素養更是不可或缺的。 數學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協助下, 將書本上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認知結構的過程。
  • 關於核心素養你只知道個框架?聽聽校長們的思考與實踐
    當時討論素質教育的具體內涵時,一位特級教師總結出「十學會」,素質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自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樂群、學會審美、學會創造、學會健身、學會生活、學會勞動。 9月13日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可以說是對這「十學會」的深度闡釋和具體表達。
  • 素養本位 深度學習
    為了科學推進課程建設的開發與實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山大附中理綜組於2020年11月6日開展了主題為「指向深度學習的新常態課堂研究及高中新課標指導下課程建設案例修改」的教研活動。全體附中理綜組教師參加了此次教研活動,分享思考與感悟,分析困惑與疑問,收穫滿滿。
  • 通過教學設計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怎麼做?
    指向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必須改變只重視教師立場的形式性陳述目標的現狀,真正將對學生學習目標的研製置於教學設計思考的中心,確立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立場出發的素養型學習目標。長期目標主要包括學生對所學知識蘊含的基本觀念和意義價值的深入理解能力,以及基於這種理解自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複雜情境問題的靈活遷移能力。短期目標則指傳統的「雙基」目標,只是在素養型學習目標體系中,它不再是終極性學習結果,而是服務於獲得理解能力和遷移能力的必備知識基礎。與此同時,短期目標主要是在實現長期學習目標的過程中,以一種有意義的「附帶學習」形式間接獲得的。
  • 理論探索|深度學習視域下智慧課堂與學生素養的關係探究
    圍繞學科素養、信息素養、智慧課堂三者間的融合共生關係,本文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出發, 結合 DELC(Deeper Learning Cycle)深度學習理論[3] 和深度學習 4S 學習內容重構策略[4],從技術設備支持、教-學目標建立、教-學活動設計、教-學評價設計四方面來對智慧課堂模式進行構建(圖 2)。
  • 在課程的田地裡辛勤耕耘,深層次的了解了核心素養的具體定位
    在課程的田地裡辛勤耕耘,深層次的了解了核心素養的具體定位陽信縣實驗小學劉朋繆水娟督學的《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讓我更深層次的了解了核心素養的具體定位,讓我懂得了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學生,為社會培養什麼樣的人
  • 核心素養本位學習觀的內涵與價值
    「素養本位學習」試圖革新傳統學習將學校與工作生活問題割裂開來的積弊,實現學習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的融合,以期為勞動力市場培養充分的具有良好問題解決能力的僱員,為社會良性運轉輸送大量具有良好素養的負責任公民,使每一個年輕人都能為未來生活和工作做好準備。
  • 如何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提升教師核心素養是關鍵《學記》中說:「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從學生核心素養引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必然帶來教師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如何培養和提升教師的核心素養?李有毅:我們要根據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成長規律,組建優質教師隊伍。
  • 什麼是深度學習
    什麼是深度學習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師勤勉而努力,但對於究竟如何在教學中實現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卻少有思考。其實這樣就把「教書」和「育人」割裂了。如果教學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傳遞上而不去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就偏離了其本義和目的。
  • 核心素養導向 深度學習紮根
    近日,為了將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深度學習理論深入人心,彭州市肖紅梅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和軍樂鎮小學青年教師成長班學員聯合開展了「核心素養導向 深度學習紮根」的主題研討活動。
  • 【聚享家園•樂讀】深度學習 讓教學觸及學生心靈 ——讀《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有感
    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趣味性、高階思維、核心素養、關鍵能力、關鍵問題、認知衝突、持續性評價……這些書中的高頻詞彙值得我們細細品讀。深度學習強調教師主導下的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建構,強調學生的教育性發展。什麼時候教變成了傾聽,學習變成了表達,學生才有可能進行深度學習。本學期我們組也進行了乘法單元的整合,這本書中提出的系統的、科學的理論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行動指南。
  • 張志勇:從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
    在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主題的2016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發表了「從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的演講,討論到「核心素養」和「深入學習」這兩個當下流行的熱詞。「核心素養」是最終目標,而「深入學習」是實現目標的路徑。 當談到我們當今教育的問題的時候,張志勇表示,現在老師的教學設計還是研究教材作為重點,而不是課程標準作為起點。現在整個的課堂教學設立還是教材與內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而不是以目標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當今的教育應該有一個從淺層的教學活動為基礎轉向深度的學習,大家一直在談知識的掌握,知識的學習,請注意這是必須的。
  • 特級教師說| 朱開群:基於深度學習的「深度教學」
    本文通過對「深度學習」特徵的剖析,提出了只有將學生引向「深度學習」的「深度教學」,才是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觀點,並指出「深度教學」應該是基於價值引領的教學、基於真實情境的教學、基於高質量問題的教學、基於學科內和學科間的整合性教學、基於思辨的教學、基於微探究和微課題的研究性教學。從「深度學習」走向「深度教學」,使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從理念走向行動。
  • 教師核心素養之我見
    教師核心素養是教師必須擁有的教育品格和關鍵能力。那麼,教師的核心素養應該有哪些呢?首先是師德素養。教師要心中有愛:一是愛所從事的教育事業。只有愛教育事業,才有獻身教育事業的決心,才有幹好教育事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