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高中不只有少數的天分,其實多數人的成功都是靠勤奮!

2020-12-17 中小學家長學堂

大家好,我是專注中小學教育的葛老師,歡迎大家關注我!

能考上重點高中的無非就是兩種人:

1、少數的天分:這種學生天資聰慧,邊玩邊學就考上的那種,這種是少數!

2、多數的勤奮:這種學生資質一般,完全是靠不服輸的盡頭,這種是多數!

對於第一種,解析了也沒有意義,因為對於天分來說,實在是沒有規律可循而第二種,不服輸的盡頭,靠自身不懈的努力與堅持最終取勝,卻是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的,所以我們重點來說說第二種!看看這部分學生是如何考上重點高中的!

一、先天不足,後天來補,笨鳥先飛,殊途同歸!

我初中有個同學,剛上初中那會,在班裡幾乎就是被遺忘的人,因為調位他最後,成績他也靠後,就連課上回答問題,都很少聽到老師喊他的名字!然而讓人驚訝的是到了初二的期末摸底考試,我記得很清楚,那一次出題特別難,班裡高分屈指可數,然而就是這樣的情況下,高分名單裡竟然出現了他的名字,一時間眾說紛紜,大家紛紛質疑他的成績的真實性,但是看看他好像表現的蠻不在乎,也不爭辯,也不解釋,依舊是不溫不火!

說來也怪,從那以後幾乎每次大型考試,無一例外,高分名單裡都有他,慢慢的大家習以為常了,開始對他頂禮膜拜!後來是一次主題班會上,班主任給我們揭開了謎底,原來人家每天早上五點之前就起床開始學習、背誦、做題,整整堅持了近兩年了,那個時候對於我來說,除了驚訝就是佩服,算一算兩年的時間,他的學習時間已經整整比我們超出了近千個小時,想想都覺得可怕,當我們還在被窩裡睡得正香的時候,人家早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學習,他不成功誰又能成功呢?

原來成績的得來簡單的不能再簡單,那就是你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正常的上課、作業時間所有人都在同一水平線上,然而一旦有人充分利用好了課餘時間,那成績瞬間就拉開了!

二、勤奮踏實,認認真真的對待學習的態度!

選拔性考試,很公平,就是按照成績從高往低排名次,你進入名次了,你就能進入高中!如何才能有個好名次,那當然需要好看的成績,對於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成績的得來就是要靠認認真真對待學習的態度!

有太多的學生滿足於小進即滿,有點小進步就止步不前,其實成功對於多數人來講,哪有那麼簡單?就連我們敬仰的俞敏洪、馬雲,高考也都是考了三次才勉強擠進了大學,如果沒有當初的堅持,怎麼會有今日的成就!

認認真真的學習態度其實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1、嚴格按照學習的標準流程進行操作:預習、上課、複習、作業,一樣都不能少!2、聽話照做:老師說過的每一句話,講解過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要爛熟於心,如果你認為聽聽就可以,那還要老師做什麼?

3、認真就是對學習上的極致追求:什麼是極致?老師要求讀一遍,我要背過;老師要求做三道題,我要做五道;老師要求單詞見到認識即可,我要做到熟練背誦,這就是極致,只有做到極致,學習才會遊刃有餘!4、認真就是毫不鬆懈:學習有盡頭嗎?考完一次試,得了一個高分是不是就代表我可以停下來喘一口了呢?這樣想的話就大錯特錯了,現實當中,有太多成績不穩定的學生,考試成績忽高忽低,根源就在於知識掌握不全面,不紮實,僥倖心理必將帶來悔恨!

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南西北風,學習成績的提升其實說來說去靠的就是一個人的定力和韌勁,不要看一時而要看長遠,咬緊牙關、堅持不懈、毫不動搖的按照既定目標去拼,那麼笑到最後的就一定是你!

您對於中考過程中,天分與勤奮的界定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留言一起交流探討!

相關焦點

  • 勤奮勝過天分?愛迪生都這麼說?
    首先說說引出話題的那句話,愛迪生其實說了兩部分,被人們熟知的只是第一部分。下半句是「而決定成功的往往是後百分之一!」。完整的就是「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而決定成功的往往是後百分之一!「很多人聽到這裡都是一臉懵。。
  • 李嘉誠的四大勤奮之道!人在年輕時,成功10%靠運氣,90%靠勤奮
    成功到底靠什麼?答案眾所紛紜、莫衷一是,有的人說是靠「運氣」,可事實並不是這樣,成功有一定運氣的成分,但主要還是靠勤奮,「超人」李嘉誠就認為:「勤奮是個人成功的要素……運氣只是一個小因素,勤奮才是創造事業的最基本條件。」尤其是人在年輕時,成功10%靠運氣,90%靠勤奮。
  • 成功不是光靠興趣就可以的!
    每個人都有喜歡的事情,如今有很多人都說要想取得成功,做你喜歡的事就容易成功!事實上真的如此嗎?其實最多只算說對了半句,沒有說全。如果說全的話肯定還有下句。就是堅持下去。我想在這個問題上孩子們覺得是可以的,多數家長們覺得可能還是太過遙遠,因為想通過唱歌取得真正成功是很難的。我也很喜歡唱歌,但是經過與專業一點的人接觸起來就會知道,唱歌我只能是一份愛好,並不能做到突出。因為想把歌唱好,要經過許許多多很枯燥的練習,一般人是經不起這份枯燥和寂寞的。
  • 初中生的4種「假勤奮」行為,吃力不討好,還可能考不上重點高中
    今天就總結一下:學生黨的4種「假勤奮」行為,吃力不討好,還可能考不上重點高中!1. 寫作業喜歡對答案寫作業能充分的看出學霸和學渣的區別,有些同學喜歡邊寫作業邊看答案,還有的學生不喜歡對答案,只有在遇到難題的時候才看一眼答案。
  • 為什麼靠勤奮可以上重點中學,但是卻拿不下530分,上不了好大學
    很多初中的孩子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以及刻苦,能夠考上一個理想的重點中學,而在考大學的時候,卻很難發揮出自己的實力,拿到這個成績呢。靠勤奮可以上一個重點中學,但是卻考不上一個重點的大學,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有很多原因。
  • 寒門貴子不僅只有自律+勤奮
    出身寒門的貴子,無不被貼上的是勤奮➕自律,似乎那些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就是非勤奮,非自律的學生。農村教育,家長看到的是結果,斥責的永遠是孩子不夠勤奮,孩子不夠自律。大家不願意承認的是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天資聰明。
  • 疫情過後,高三的同學真的能靠天分考取高分嗎?還是努力有用
    而沒有天分的,上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做筆記,課後積極複習,認真完成作業,可是到了考試的時候,只有4分之2的題會做。沒有天分的,不像有天分的,學東西快,運用起來比喝水還簡單。我記得我初中有個同學,他從小學開始,就獲獎無數,但是,每天的作息都不是按規律來的,這對他以後的學習帶來不好的影響。
  • 「原創」 高考復讀:少數人成功,多數人的坑
    03避開客觀條件以外,一個人的成功有兩大因素:一是你比多數人更聰明。比如文藝復興時期的達文西,他不僅是一個天才的畫家,而且是一個醫學家、藝術家、設計家、發明家。二是你比多數人更刻苦。在號稱「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安徽毛坦廠中學,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是高考復讀生。進入這所中學的復讀班之後,他們將帶著高考失敗者的標籤,把倒計時重新撥到300多天。
  • 誰說學書法一定要有天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漸漸把寫書法當做需要天分才能做得到的事,這很奇怪。可以理解的原因大概是,我們都把用毛筆寫字等同於藝術,但如此大張旗鼓的結果是很多新兵還沒上戰場就陣亡。此言非虛,許多人只因覺得自己沒有「藝術天分」便放棄了學習書法。
  • 勤奮和成功在一起
    但是只要你有執著的信念,一直堅持就能成功。只要我們養成了勤奮的習慣,勝利就在我們不遠處。我們要勤奮,要堅持,這樣我們才會勝利。有時候我們會羨慕別人比我們聰明,驚訝於別人的成功,殊不知,任何成功背後都流淌著很多汗水。所謂的絕招和絕活,就是把一個簡單的動作練到出神入化,就是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爐火純青。
  • 只有少數人擁有直線成功,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曲線前行
    小王是富二代,爸爸白手起家,創造了地產帝國,所以他從小吃穿不愁,資源豐富,上最好的學校,接觸最優的資源,出國留學,回國開公司這些都是順順噹噹的,在普通人眼裡,小王不用走彎路,直接直線成功了。小李是小王某公司旗下的模特,家庭小康,不過命運坎坷,她從小就有哮喘的毛病,還經常發燒,那個時候她真覺得死了比活著要好。
  • 天分
    狂歡之後冷靜下來,才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成功不可複製」。不可複製的不僅是家庭出身、資源機遇,更是這個成功個案本身,這裡用這句話再合適不過了——ta就是ta,不一樣的煙火。他們生來就是做天才的、註定做楷模的、任務就是扮演別人家的孩砸,只要命運沒有耽誤他們的天分,只要客觀環境相差不太大,他們在哪所學校甚至不需要學校一樣會被頂級大學錄取!
  • anglababy的演藝天分和努力有幾分?
    anglababy曾經說過,我沒有演技天分,只能靠後天的努力是的,一切的成功都不是輕易說出來的,沒有人不經過任何的努力就會成功,每個人光鮮的背後,都有自己曾經默默努力的付出好的演員都是拿作品說話,而不是靠秀,而演技的修煉就在演員日常準備的細節,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演員如何對待演戲,演戲也就如何表現演員,在這方面Baby和胡歌就能給我們一個鮮明的對比。
  • 雷軍:我的成功85%靠的不是勤奮努力,是運氣
    而小米卻能夠在短時間內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並上市成功?這一切原來都是沒有順應時代,不能順勢而為啊!「核心的問題在於我一再研究怎麼提高戰術水平,而沒有意識到我們的問題出現在對形勢的判斷和考慮不夠上。」雷軍體會到創業能否成功要靠命,「所謂命,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排除掉團隊問題,那就是形勢問題了。
  • 哪有什麼天才,只有無比孤獨翻山越嶺的勤奮
    他在著作《解讀天才》(Genius Explained)中寫道:莫扎特在真正成為職業作曲家之前,他早期的作品並不出色。他在童年時期的多數作品,比如七首鋼琴與管弦樂協奏曲,大部分是在其他作曲家,特別是他父親的幫助下完成的,並在此後不斷被修改。
  • 天才=99%汗水+1%天分?絕大數人都漏掉了記憶力
    而這個「關鍵」有可能是學習的重點,有可能是教育的重點。昨晚下班回家,在樓梯間聽見隔壁鄰居正在教訓他家中的孩子,其中的談話內容讓我不禁側耳,無非還是家長嫌棄孩子成績差,覺得孩子還不夠努力,整天打罵教育可是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
  • 高考600分是別人的標配,卻是你的天花板,天分與努力誰更重要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能不能在高考中勝出,就看高中是否努力。但在我看來,高中三年固然重要,但高中之前的鋪墊和沉澱更重要,對於普通人家孩子來講尤其如此。1.要想高考600分以上,最好先考進重點中學。大家都知道一個客觀現象,即: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大多都來自於重點中學。雖然每個學校都有優生,但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的優生比例不同,而且優秀的程度也不同。同樣都是全校第一名,但普通中學的NO.1,放在重點中學可能就排在100名,甚至更後面了。
  • 【數學杯賽停了後】高中競賽教練再三提醒,這只是少數人的遊戲
    而目前,全國很多重點大學都參加自主招生,像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校,每年在浙江招兩三百人,但每年通過裸分招生,只佔10%左右。交大、復旦、中科大、國科大等省外高水平大學在浙江招生,也大多通過自主招生來招收優秀學生,可以說,不通過自主招生或者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想考進北大、清華、復旦、交大等名校還是很難的。
  • 是不是沒有天分,數學就一定學不好?是的!
    學了數學專業我才知道自己的天分有多有限,高中內容理解起來還算透徹,進了大學就越來越吃力,大概也就勉強下降到「群論」的那個地方,基本就踢到了鐵板,再也下不去了,那時候真的十分懷疑人生,聽課像聽外語,看教材像看天書,腦子都轉木了還是弄不懂。
  • 【一日一句】勤奮近乎成功.
    勤奮近乎成功。這個我們之前都有講過,好好記下。👀看到句中,並沒有「to」;這裡呢,「near」是作為「副詞」,指「幾乎」。⏸所以把這句話翻譯過來,應該是,「勤奮幾乎就等於成功」。說得簡短點就是,「勤奮近乎成功」。⚠️注意哦!它說的是「近乎」,可沒有說「勤奮就等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