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為幫助西藏地區發展,鞏固民族團結,強化西南邊防,西南軍政委員會和西南軍區組織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後方司令部康藏工程處,調配10萬軍民修築川藏公路(1956年前稱康藏公路),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四川路橋)的前身由此誕生。
68年過去,昔日英雄大多故去,唯有這蜿蜒在高山峽谷中的川藏公路,見證著神州巨變。作為英雄後裔的四川路橋,秉承「發展交通,造福人民」的宗旨,在68年的發展歷程中,共修建公路3萬公裡左右、大橋3000多座,多次創造了「全國第一」「世界第一」。特別是1998年,正式組建「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之後,四川路橋的發展逐步進入快車道,為國家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流淌著英雄血脈的四川路橋也在積極轉型,推動自身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為交通強國建設添磚加瓦。「我們將立足省內、面向全國、放眼全球,打造在質量效率、科技創新、品牌影響等方面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四川路橋集團黨委書記孫雲信心滿滿。
順應改革大潮 把握轉型機遇
20世紀60年代初,曾經的川藏築路大軍被陸續劃歸四川省交通廳,逐漸演變為四川省公路局、9個公路工程處及1個局直屬工程隊;到70年代末又精簡為3個工程處,分別是川交一處、二處、三處。
在此期間,這支築路大軍按照四川省交通廳「渡口橋梁化,橋梁永久化」的公路建設規劃目標,承擔以「保糧、保鋼」為重點的公路、橋梁新建和改建任務。隨後,又投入「大三線」建設,轉戰西南邊疆,建設了一批重點國防交通工程,為四川現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上世紀80年代初,三大工程處開展企業化整改。1985年,隨著改革的深入,行政指令性任務減少,川交一處更名為「四川省橋梁工程公司」,開始以企業自主經營方式參與市場投標、承包工程。1993年,根據國家「事改企」的要求,以3個工程處和四川省交通廳援外辦公室為主,成立了「四川公路橋梁工程總公司」及其直屬的橋梁工程公司、二公司和三公司。
1998年是四川路橋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這一年,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政企分開邁出重大步伐。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四川公路橋梁工程總公司及四川省交通廳劃撥的相關單位組建為「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次年,集團公司作為主發起人剝離部分資產成立了四川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四川交通系統首家A股上市公司。
2009年,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四川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和川鐵集團(原四川地方鐵路局)組建成立了四川省鐵路產業投資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強強聯合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2010年,四川路橋產值便突破200億元;2012年,經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四川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實現整體上市,增長勢頭更趨強勁。
經過多次重大機構改革整合,歷經市場洗禮,四川路橋迅速崛起。在四川路橋集團董事長熊國斌看來,四川路橋從一家基礎性施工企業發展為涵蓋生產建設、資本運營的綜合性現代企業,關鍵就是積極落實國家政策,同時敢為人先,抓住了重要戰略機遇期。
如今的四川路橋,擁有28家全資和控股分、子公司,員工1萬多人,資產規模近800億元。先後9次躋身「中國企業500強」,連續6年入圍《財富》中國500強,是四川省具備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公路行業甲級設計資質的企業之一,是西部地區最大的路橋施工企業,也是全國省級路橋施工企業的排頭兵。
主業領域方面,四川路橋堅持發展高速公路路面關鍵技術、深水大跨徑橋梁、特長隧道施工技術為代表的核心競爭力,重點跟進影響力大、科技含量高、經營效益好的項目。與此同時,通過發揮設計引領作用,發展勘察設計和設計施工總承包業務,開拓鐵路、水電、市政及房建領域,實現了「大土木」領域的多點開花。2009年,四川路橋進軍鐵路建設市場,先後承建了成綿樂高鐵、西成客專、成貴鐵路、成昆擴能改造、川南城際鐵路等鐵路工程,市場份額累計突破100億元。
多元產業方面,四川路橋借力資本市場,實現了「產融結合」發展,加快投資、施工和經營管理為一體的綜合型企業轉型。目前,四川路橋已建成運營成綿複線、成自瀘高速公路、江習古高速公路,累計控股、參股投資BOT高速公路總裡程2178公裡。四川路橋積極開發清潔能源,已經建成運營裝機容量300萬千瓦,在建裝機200萬千瓦,通過與國電大渡河公司等央企開展合作,5年內裝機規模有望突破500萬千瓦。四川路橋將礦產資源開發項目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積極拓展國內外優質礦產資源項目,成功收購厄利垂亞阿斯瑪拉銅多金屬礦,有序推進克爾克貝特金礦項目,礦產資源開發前景良好;積極參與川渝城市群和天府新區的新型城鎮化城市綜合設施投資建設。此外,四川路橋還大力開拓智能交通、軍民融合、節能環保、軌道交通裝備、新材料、物流貿易等多元領域,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形成新的發展動能。
「當前,我國正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成便捷通暢、綠色智能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建市場存量充足、增量豐富;此外,隨著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政策措施不斷完善和落實,產業升級擁有巨大潛力,這給整個行業提供了巨大利好,我們將充分利用好這個機遇期,推動企業轉型發展。」熊國斌說,下一步,四川路橋將以PPP、BOT、EPC項目為突破口,緊貼市場環境變化,深化項目經濟評價,切實防控投資風險提高收益。
打造品質工程 樹立行業豐碑
1993年,四川路橋成為一個真正獨立參與市場競爭的國有企業,但成立之初,其經營地域主要局限於四川及長江上遊,年產值只有幾億元,利潤微薄。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面對市場的迅速發展和激烈競爭,四川路橋人深切地認識到,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必須要有現代化的管理、先進的技術和強大的品牌實力。
為此,四川路橋以技術進步為發展綱領,持之以恆推動科技創新、不斷提高施工工藝水平,在創新的道路上一次次攻克難關、佔領制高點,取得驕人成績。
在橋梁建設領域,四川路橋更是有著驕人的業績:在長江上就先後完成了33座大跨徑橋梁的修建,成為國內在長江上建橋最多的施工企業。1979年建成的跨徑150米馬鳴溪金沙江大橋,是當時國內跨徑最大的混凝土箱型拱橋,首推纜索吊裝技術;1989年建成主跨200米的涪陵烏江大橋,是國內首座採用無平衡重轉體施工的拱橋;1990年建成跨徑115米的旺蒼東河大橋,是我國第一座鋼管混凝土拱橋;1997年建成主跨420米的萬縣長江大橋,建時為世界最大跨徑的鋼筋砼拱橋,並保持這一世界紀錄長達20年之久。
再如2009年建成通車的浙江舟山西堠門跨海大橋為主跨1650米的懸索跨海特大橋,跨度居同類型橋梁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在國內首次採用直升機牽引先導索過海技術,攻克了強颱風區海上施工等世界級技術難題,整個工程融入了多項現代橋梁建設先進技術,榮獲「古斯塔夫·林德撒爾」國際橋梁大獎。對於這件「作品」,時任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鳳懋潤評價道:「這是一個新工藝,在國內是一個很大的科技創新,意義非常重大,為今後在長江中下遊等航運繁忙的黃金水道架設大橋積累了先進經驗。」
公路施工方面,四川路橋通過現代化拌和、攤鋪設備和先進電子設備的運用,不斷提高路面平整度和整體質量;針對高速公路逐步向山區發展的趨勢,四川路橋大力發展路基深挖高填技術,解決高路堤沉降難題,使公司在山區高速公路施工方面保持技術優勢,如成都繞城高速公路東段工程,路面平整度均方差為0.51毫米,工程質量綜合評分高達95.1分,為四川已建高速公路的最高評分,榮獲了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陝西榆林至靖邊高速公路路面工程M-3合同段全長31公裡,2003年8月建成通車,這是我國在沙漠地區建設的第一條高速公路,獲得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多年的探索和積累,讓四川路橋在施工技術、工程工藝、設備裝備上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和巨大成就。在一次全國公路學術會議上,與會專家這樣評價四川路橋:「該公司在特大型橋梁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面的技術,已居國內前列。在這方面,四川路橋已成為推動我國公路施工技術邁向世界一流水平的為數不多的重要力量之一。」
四川路橋並不滿足於此,熊國斌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正依託興康特大橋、赤水河特大橋、米倉山隧道、寧波三官堂大橋等重點項目加大技術攻關,持續鞏固公司行業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積極布局建築工業化、智能化、橋梁裝配化等新興領域,深化應用BIM、PM等現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技術、綠色建造技術,加大科研投入和科研費用歸集,啟動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級技術中心申報工作,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科技實力和品牌形象。
行走「一帶一路」 鑄就輝煌歷程
20世紀60年代,為密切與第三世界國家的聯繫,我國開建了多個對非洲的援助項目。成功攻克川藏天險的第一代四川路橋人,以極大的熱情參與了坦贊鐵路的建設,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四川路橋的「走出去」自此開始。
改革開放後,四川路橋積極開展對外合作項目,1979年開展對外承包以來,先後承擔幾十個海外工程。1993年,四川路橋獲對外經濟貿易部授予的對外經營權。熊國斌介紹,歷經50多年的不懈努力,四川路橋的海外工程業務版圖涵蓋「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以優質的工程連接了深厚的中外友誼,多次獲得「外經貿合作一等獎」,是中國最重要的對外工程承包商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路橋積極搶抓國際化發展的戰略機遇,緊跟國家經濟外交戰略和資源戰略,優化海外業務布局,拓展海外業務領域,加強海外合作聯營,著力構建「大海外」的市場戰略格局。
坦尚尼亞曼辛公路、葉門薩那—塔茲公路、葉門金吉巴爾大橋、葉門莫夫拉格—莫哈公路、杜拜市政道路工程、索馬利亞貝萊特溫—布勞公路、葉門洛岱爾—莫卡拉斯公路、挪威哈羅格蘭德大橋……一個個經典工程讓四川路橋贏得廣泛讚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挪威哈羅格蘭德跨海大橋,該橋是我國建築企業首次在歐洲發達國家承建大跨徑現代橋梁,有力地推動中國建造走向世界。2017年,四川路橋又以挪威哈羅格蘭德大橋為依託,在全球多國承包商的激烈競標中,中標挪威貝特斯塔德桑德大橋項目,中標金額約為3481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37億元),這為四川路橋在歐洲發達國家市場立足,進一步夯實了基礎。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深入推進,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產能合作」共贏模式已經形成,四川路橋「走出去」面臨更好的發展形勢。
2016年,我國先後與30個國家籤署了推進「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的合作文件,為四川路橋深度參與相關國家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開闢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我國近年推動設立的雙多邊合作基金,都為四川路橋參與相關地區基礎設施項目創造了有利條件,如2016年11月,資金總規模達100億歐元的中國—中東歐基金正式成立,為四川路橋拓展中東歐乃至西歐基礎設施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了支撐「大海外」戰略,四川路橋在組織機構、職能分配、制度流程、薪酬激勵等方面構建海外業務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改變各駐外機構「畫地為牢」的經營格局,積極實施本土化、屬地化經營,建立公司總部——海外公司的管理架構;以海外項目部和辦事處為依託,向周邊國家和地區輻射,構建較為完善的海外經營網絡,逐步擴大海外市場份額;除工程施工以外,四川路橋利用管理、資金和技術優勢,深度參與亞非拉國家的基礎產業起步與發展,探索投融資承包工程模式,積極穩健啟動海外投資業務,實現總承包業務和投資業務「兩輪驅動、協調發展」。同時,與國內大型央企的合作,「攜手抱團」「借船出海」,利用央企成熟的國外營銷網絡平臺和相關資源優勢,合力共贏。不久前,四川路橋與中建材成都建材院有限公司、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形成聯合體中標了埃及蘇伊士運河新建鐵路橋與舊橋升級改造項目。
展現鐵軍風採 總見赤誠擔當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四川路橋迅速組織人力物力開赴搶險救災一線,從都江堰到汶川、從綿竹到北川,四川路橋人在三千裡戰線上展開了道路搶通攻堅戰。四川路橋下屬7個專業化公司,近4000名搶險隊員,100多臺大型設備在崇山峻岭之間全面投入搶險救災。在岌岌可危的絕壁下,在萬馬奔騰的江水上,在如雨傾斜的飛石中,四川路橋人開動機器,推開巨石,劈開山體,使生命之路不斷向前延伸。
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曾被認為「至少3年才能修復」的都汶公路全線通車。從2008年5月底到9月初,100多個日日夜夜,幾千名四川路橋搶險突擊隊員在都汶公路這條生命線上攻堅克難,從老虎嘴、麻柳灣、徹底關,到草坡、桃關、汶川,在無數個充滿垮方、泥石流和飛石的艱險路段,全體搶險隊員經歷了無數次的生死考驗,最終科學、安全、快速地打通了這條最重要的災區生命線!
在災後重建工作中,四川路橋利用專業優勢,積極在災區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參與修建映秀至臥龍、映秀至汶川、汶川至馬爾康、雅安至康定等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及重要經濟幹線項目;新建內威榮、自隆、巴南廣、宜敘等多條高速公路。同時,利用四川省鐵投集團融資平臺的優勢,控股、參股成德綿、成自瀘、成都二繞、綿西等15條川內高速公路。2009年12月,四川路橋承建的映秀百花大橋改線重建通車,為震中映秀恢復重建打通了交通要道;2012年5月,四川路橋投資的災後重建的第一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成德綿高速公路通車,為災區經濟建設帶來巨大活力,幫助數十萬受災群眾恢復生產和生活。目前,四川路橋正積極加快推進綿茂公路、綿九高速公路、綿西高速公路、雅康高速公路等災區道路的建設。
2013年4月20日,雅安蘆山發生7.0級大地震,四川路橋人又一次衝鋒在前,第一時間搶通保通了210省道等多條災區生命線。公司青年職工張磊,在搶通至夾金山海拔3500米的公路彎道時,突遇山體坍塌,他所駕駛的裝載機被飛石擊中,墜下300多米深的山崖,不幸犧牲。他的英雄事跡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肯定,被追授為烈士,永遠被災區人民和同事銘記。
事實證明,在每個危難關頭,四川路橋都能不負重託,挺身而出、不畏艱險、不惜代價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無愧「交通鐵軍」和「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的光榮稱號。
在全力參與抗震救災的同時,四川路橋積極響應國家脫貧攻堅部署,近年來先後參與南江縣橋壩村、石灘鄉鋪埡廟村、廣元朝天區大自然村、簡陽燒火坪村、營山縣城南鎮等地的扶貧工作,投入4.2億元用於基礎設施扶貧、產業扶貧、村民安置點建設等。四川路橋發揮交通建設的優勢,重點推進藏區、彝區、烏蒙山區、秦巴山區等深度貧困地區交通扶貧建設:「川藏第一橋」——雅康高速公路興康特大橋今年通車後將極大促進藏區經濟發展;金陽、布拖溜索改橋項目的完成和峨漢高速公路的建設,將為彝區脫貧打開了交通之門;「川黔最美大橋」——江習古高速公路赤水河特大橋通車後,將成為烏蒙革命老區的致富路;山嶺隧道——巴陝高速公路米倉山隧道通車後,秦巴山區人民將走上「康莊大道」。
新時代承載大夢想,新時代開啟大事業,新時代呼喚大擔當。如今的四川路橋,已經成長為我國交通建設行業的一支中堅力量,新一代路橋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開拓創新、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加倍實幹,在交通強國建設新徵程中奮力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