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標局」寄來「到付快遞」,要不要收?

2021-01-21 健康產業呂丹丹

「對別人來說是商機,對正直的你我來說就是坑;揭露出來淨化市場環境、讓大家把心思都放在正途上——堂堂正正地把錢賺了,還能給社會帶來價值,難道不香嗎?」

01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昨天居然收到了兩個到付的文件,一個是順豐快遞員來電,因為手機號綁定了順豐微信公眾號,早幾天就收到了提醒,有個北京商標局的文件寄到了我公司經營地址。當時點進去看了,是寄付月結,我心想不會正好是之前看到的「商標坑」在我身上印證了吧?

沒成想,說什麼來什麼……

經營地址不好找,快遞員聯繫我了,一問代收貨款30元,我當時就拒收了。不到五分鐘,又一個快遞電話過來,說是京東的,同樣問我經營地址具體在哪,一問又說是北京知識產權局的文件,到付26元,這次我跟快遞員說了下…這就是騙子在網上找的商標註冊信息發的代收貨款的快遞,誰付錢誰受騙。快遞員附和說是的,現在蠻多這樣的,"那就拒收退回去吧,讓騙子也出點血"。

籤約過SF月結和JD月結,一般到北上廣運費7元,一個月寄件量越大、運費越便宜。四通一達會更便宜,月達到5000單甚至可以到3元左右。

商標局查詢頁面:查重、查狀態、公告

02筆者猜測和分析

顯然這就是這個某公司甚至有可能是個人發的代收貨款件,在商標局上搜到註冊商標的信息,註冊公司和地址很清晰;再通過天眼查、企查查之類的很容易找到公司對應的負責人和聯繫方式。用月結帳戶發一個代收貨款26-30元的件,不知道的人以為是商標局或者是重要文件就籤收了,雖然一單錢不多,但是也有20左右的利潤呀,要是籤收1000單甚至更多,那就是妥妥的2萬塊利潤呀!如此暴利,難怪這麼多人開始花心思搞這個生意了。

當然,可能有人會擔心,會不會真的是什麼重要的文件呢?

第一,要分清代收貨款和到付運費的區別,從單號可以查到是不是到付運費,從北京到武漢什麼時候運費有26-30的,普通的不用券、不走月結,順豐運費最多22元;不確定也可以問快遞員,代收貨款快遞面單一般是COD,快遞員肯定知道是運費還是貨款。

第二,我敢肯定並不是什麼重要文件,從我來講,我註冊過四次商標,前兩次是用代理公司,後兩次直接在阿里雲註冊的,受理通知書或者公告文件在代理公司或者後臺可以下載到,並不需要什麼第三方寄文件過來,即使是商標證書也是需要差不多11月左右才能下來,通過商標申請號自己可以上網查詢狀態。

百家號35類商標註冊信息

03拓展到其他行業

除了商標,還有很多行業也在被這麼玩,人民網科普就發過這樣的文章,有發數據線的、手機納米膜的、成本很低的產品都被這麼玩了。他們就是玩的籤收率,舉個例子:產品成本2元,運費平均8元,代收貨款30元,只要3個人有1個籤收了他就不賺不賠,如果高於33%的籤收率,他就是賺的。(可能還有1塊的代收貨款服務費未計算進去)

有人說那不籤收呢,對於拒收的快件,對方可以直接作廢,反正產品不值幾個錢比退回去的運費便宜多了。

04事情後續進展

這個事情舉報給順豐公司了,SF公司反饋很迅速,客服很快打電話過來溝通說:寄件人表示是有價值的文件、所以走的代收貨款,SF也不能不收客戶的快件;如果報警或者舉報詐騙的人多了,他們會凍結寄件人的代收貨款。

筆者只是不希望這樣大的平臺配合做這種無良的生意,雖然自己的一點舉動可能動了某些人的蛋糕,但是不希望這成為社會風氣——大家都去賺快錢、都去把心思放在這些歪門邪道上了,那誰去支持我們那些被卡脖子的領域?社會怎麼進步?人和人之間的信任還要破碎到何種地步?

這些領域才是我們應該挖空心思的方向

套用最近很火的一個詞發表最後的觀點:堂堂正正給社會提供價值,從中獲取應得的利潤,這樣難道不香麼?

相關焦點

  • 6月份北京寄來的快遞能收嗎 這些規定你知道了嗎
    只不過,疫情發生之後有網友問快遞可以接收嗎?其實6月份北京寄來的快遞能收嗎?畢竟現在北京疫情再次出現了。最近幾天時間,都是北京疫情最新消息,因為北京疫情發生了。另外有網友對於北京寄來的快遞是否能收引起了一定的熱議,其實現在北京郵政快遞迴應此事了,對於快遞業進一步加強行業疫情防控措施,所以北京寄來的快遞是可以收的。
  • 快遞郵費到付 價格貴了一倍
    近日,家住晉安區的許先生收到省外朋友寄來的郵費到付包裹,快遞費是40元。「沒多少東西怎麼這麼貴?」一問之下許先生才知道,原來到付價格是即付價格的2倍。記者調查發現,到付郵費加價已是行規,而有的快遞員對到付存在的郵費差異未盡到告知義務。
  • 當心,騙子盯上到付快遞
    快遞員電話通知居民前來取件。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 攝(資料圖片)網友爆料,不小心收了個「到付快遞」,結果被騙了幾十塊錢運費不說,還差點被坑幾百上千元的貨款。本報向廣州的多家快遞企業求證,暫未遇到「到付快遞」的騙局。
  • 快遞到付要兩倍郵資成行規
    溫州網訊 前幾天,溫州市民劉先生接到一份外省寄來的到付快件,120元的高價郵費著實讓他吃了一驚。「這個重量的郵件不是收60多元郵費嗎?」對此,市民劉先生打進本報維權熱線訴苦。  記者諮詢市區多家快遞公司,發現針對零散寄件人的到付,其郵費普遍比現付件價格貴70%至100%。市消保委工作人員表示,不少消費者像劉先生一樣直到收件時才恍然大悟要付加倍郵資,因此建議消費者一定要留心選擇,避免吃「啞巴虧」。
  • 小心「陳小姐的快遞」 網友籤收到付快遞被騙
    7月底,名為「陳小姐的快遞」的話題成了熱搜,引得不少網友發帖吐槽。這是啥情況?原來,不少人莫名其妙地收到名為「陳小姐」寄來的到付快遞,支付39元後,打開來看,包裹裡是非常廉價的產品。這是否又是騙子的新招呢?
  • 陌生人寄來一個49元的到付包裹 打開一看他拒收
    20日上午,渝北的秦先生犯了難,快遞員通知他去取一個陌生人寄的包裹,包裹上有他的名字、地址、電話,這讓他很擔心。陌生人寄來一串佛珠早上9點,秦先生接到了中通快遞的電話,快遞員告訴他,有一個到付的包裹,49塊錢,盒子裡的物品應該是一串佛珠。
  • 商標局:謹防以郵寄紙質「商標公告」方式騙取到付郵費
    4月23日,商標局網站發布了「關于謹防以郵寄紙質『商標公告』方式騙取到付郵費的提示」。特別提醒,自2016年5月後,商標公告就已採用電子公告的方式,不再對外寄送任何紙質商標公告,商標局向申請人寄送的官方書件均不需要申請人支付任何費用。
  • 杭州女子莫名收到9.9到付快遞,網友:我收到過更狠的,3398元到付
    一般來說,現在的商品都是包郵的,如果你收到要到付的包裹,而商家之前又沒有跟你溝通要付運費的情況下,就要留心了。前幾天,何女士手機上收到一條順豐快遞的消息,顯示她有一個包裹從溫州發出,運費需要自付。7月28日,何女士正好在家,順豐小哥上門送件時,她特地查看了包裹,面單信息顯示寄件人是「韓先生」,地址是溫州市龍灣區,託寄物是彩漂劑一瓶,需要快遞代收費用9.9元。
  • 陌生到付件竟為騙局:79元買垃圾 快遞員稱不付費不能拆
    昨天,市民吳女士向北京晨報反映,收到一份陌生快遞,快遞員要求貨到付款,否則不能拆開。她害怕錯過重要文件,無奈交錢79元收貨。誰知道,打開後卻是一份超市售價十幾元的乾貨。  吳女士告訴北京晨報記者,昨天上午接到了快遞員的電話,說有她的一個快遞,是到付件。「一共79元。
  • 到付快遞騙局揭秘:不明人士寄來的到付39元,千萬別籤收!
    莫名其妙收到一個包裹,還是到付的,但是你印象中又沒有買過東西,這時候你可要小心了,因為你可能遇到了一種新的詐騙方式。  做工粗糙的財神不請自來  財神上門絕對是一樁喜事,不少人還會專門請財神到家裡到店中供奉起來保佑自己發財。
  • 快遞公司怕收不到錢 「到付」比「寄付」貴很多
    原標題:擔心收不到錢 民營快遞竟然「拋棄」到付業務?近兩年來,隨著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不少用戶對到付業務也有一定的需求。但有需求,未必有市場。一些快遞加盟商對到付件並不「感冒」,甚至想方設法將業務「拱手相讓」。
  • 莫名到付快遞 居民憂心信息洩露 順豐:快遞不使用手寫底單
    順豐:已不使用手寫單 不明來源快遞不要籤收  昨天,家住大興區舊宮鎮秀水花園的王先生反映,上周五接到了一名自稱是順豐快遞員的電話,說他有一個到付的29元的快遞。快遞上手寫的姓名地址等信息都正確,他便付費籤收了快遞,打開后里面卻只有一保險公司的抽獎單。
  • 不明人士寄來的快遞?到付,千萬別籤收!
    莫名其妙收到一個包裹,還是到付的,但是你印象中又沒有買過東西,這時候你可要小心了,因為你可能遇到了一種新的詐騙方式。 「陳小姐的快遞」積少成多騙錢 與武漢的這種騙局類似,據媒體報導,不少地區還出現過一種名為「陳小姐的快遞」的詐騙。 民警介紹,「很多網友爆料,接到來自陳小姐的快遞,到付39元,裡面是不足10元的化妝品。
  • 莫名收到9.9元到付快遞 發朋友圈三個人都說收過
    昨天下午,何女士打進快報熱線:我和兩個同學媽媽還有一個朋友這幾天都收到了一個到付的包裹,但我們並沒有購買。這個需要收貨方付快遞費,我有兩個朋友都選擇了拒收,還有一個朋友拆開看了。
  • 98元收「到付包裹」 打開一看是廉價皮帶 來源不明的到付快遞最好...
    近日,城區雙旺路某餐飲店的周女士就遇到這樣一件糟心事,付了錢的快遞,打開一看,裡面的東西卻不是自己的。「貨到付款」98元打開竟非自己物品14日,市民周女士向記者反映,她日前收到了一名自稱為快遞員的人打來的電話,讓她籤收包裹。由於她本人不在,就讓同事幫忙籤收。
  • 到付快遞成詐騙新渠道:對到付包裹要先核查或拒收
    可層出不窮的詐騙「陷阱」,卻隨之而來,花樣百出的新型快遞詐騙讓人防不勝防。業內人士和專家提醒,對於到付包裹要謹慎接收,有疑惑要先主動聯繫發件人,無法聯繫的果斷拒收。到付快遞成詐騙新渠道近日,湖南省的田先生收到一份標註「重要文件」的「貨到付款」快遞,以為是公司發的,沒多想便籤收了,打開包裹發現「商品」竟是幾張廢紙。田先生給發件人打電話,卻一直聯繫不上。
  • 擔心收不到錢 民營快遞竟然「拋棄」到付業務?
    近兩年來,隨著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不少用戶對到付業務也有一定的需求。但有需求,未必有市場。一些快遞加盟商對到付件並不「感冒」,甚至想方設法將業務「拱手相讓」。日前,記者從多家快遞公司了解到,順豐、EMS、德邦都支持到付業務,收費標準和寄付相同,EMS要求寄件地和收件地均為市區,「鄉鎮不可以做到付」。
  • 快遞到付詐騙案頻發 記者調查濟南快遞網點 實名制為何有「名」無...
    本以為是熟人寄來的重要文件,可付完快遞郵費後卻發現裡面竟是廢紙。近日,有多家媒體報導了各地頻發的快遞到付詐騙案例,一方面是個人信息洩露惹的禍,另一方面也帶來了社會各界對快遞實名制落實的拷問。據悉,今年4月起,全國31個省(區、市)將試點城市郵件快件實名收寄信息系統的推廣應用,力爭到2018年底基本實現實名收寄信息化全覆蓋。近期,北京、長沙、佛山等城市已經開始對快遞實名制動真格。連日來,本報記者走訪濟南市多家快遞網點後了解到,儘管多家公司願意試行快遞實名制,但受到寄件人及公司運行成本等方面的壓力,除寄到個別地區的郵件外,一般不會主動要求市民提供實名信息。
  • 蘭州郵政快遞提醒:到付包裹有陷阱 您可千萬要當心
    對此,郵政快遞提醒——到付包裹有陷阱 您可千萬要當心  近日,家住安寧區某小區的陳女士反映稱,自己並沒有網購卻收到了快遞包裹,快遞員稱貨款要「到付」48元,因懷疑是騙子,陳女士便拒收了此包裹。隨後的幾天,陳女士再次收到一個快遞件,要求是「到付」98元,但她沒有網購也不知道寄來的是什麼物品,所以不敢拆開,並再次拒收了包裹。記者走訪了解到,現在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貨到付款類型的快遞玩起了騙錢的花樣。他們藉助快遞貨到付款和代收貨款這兩種業務,趁消費者不備詐騙錢財。
  • 到付快遞成新騙局 快遞到付騙局怎樣處理
    38 元香水莫名送上門  王女士經常在網上購物,快遞上門送貨已經成了常態。6 月底的一天,王女士正在家中替家人等一個貨到付款的快遞,不一會兒,某快遞員就將快遞送上了門。因為包裹的大小和家人描述的貨物差不多,她就直接收了貨,付了 38 元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