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犯監獄那些事
監區長:管理外籍犯就像你們做記者,每一天都是新的,總會有一些讓你意想不到的問題冒出來,叫你目瞪口呆
無論此前是風光顯赫,還是顛沛流離,隨著鐵門沉重的關閉聲,他們就與自由隔絕。失去之後方懂珍惜,在高牆內發出的人生感悟,常常因撕開偽裝讓人覺得分外真實。服刑人員的故事,也因其警示作用而意味悠長。從今天開始,請跟筆者走進高牆,傾聽服刑人員和監獄警察的聲音,撥開往事的迷霧,讀懂自由的珍貴。這裡是南方日報和廣東省監獄管理局聯合奉送的《走進高牆》,敬請垂注。
昨天上午,筆者穿越了一道又一道門,來到東莞監獄二監區探訪監區長朱曙光。他比現在年輕十歲的時候,就在東莞監獄當警察了。這裡是廣東外籍犯主要關押地,他看著外籍犯一年年多起來,膚色越來越多樣。
「管理外籍犯就像你們做記者,每一天都是新的,總會有一些讓你意想不到的問題冒出來,叫你目瞪口呆。」整整一天,朱曙光都在講述外籍犯監獄的那些事。確如他說的,很多故事都讓人目瞪口呆。
驚訝之後,朱曙光得想辦法解決問題,但這些問題前所未有,外省的外籍犯監獄也沒有經驗可供借鑑,朱曙光和同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以至於有人說東莞監獄是外籍犯監管的標本。
●文化衝突拒絕理髮,非洲犯人像一頭拼命公牛
2006年6月,坦尚尼亞人丹尼斯在廣州環市路一酒吧打人致傷,獲刑3年半,被送至東莞監獄服刑。
根據中國有關法規,犯人必須剃光頭,令監獄理髮師沒想到的是,當他準備給丹尼斯剃頭時,犯人像公牛一樣暴跳如雷,大聲嚷嚷著從椅子上跳起來。警察隨即趕到,了解事情起因。原來,根據丹尼斯家鄉的習俗,只有族長才有資格給他們理髮。
這畢竟是在遙遠的中國,警察堅持要按章辦事,但丹尼斯竟以自殺相要挾,拒不接受理髮。
東莞監獄舉棋不定:堅持理髮,可能真的會出人命;不理,則可能形成示範效應,引得其他犯人也不理髮,監獄監管規範還從何談起?
無奈之下,東莞監獄只得向司法部徵求意見。司法部的答覆是:「按個案處理。」由於沒有明確的指示,東莞監獄依舊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先將此事緩一緩。
兩個月後,當理髮師再次給丹尼斯理髮時,他接受了。在滿是光頭的監獄裡,惟獨他一人扎著一縷一縷的小辮子。每當集體活動時,其他犯人都盯著他看,竊竊私語甚至公然嘲弄,這讓丹尼斯漸漸接受了必須理髮的規定。
「我們監區雖然只有300多人,但可以說是小聯合國,犯人來自世界各地,東南亞的、非洲的、中東的、英美的……」朱曙光說,各國之間風俗習慣差別很大,當他們一塊兒生活時,各種各樣的文化碰撞不可避免「理髮事件」不過是冰山一角。
●法律差異警察爆粗,加拿大犯人向領事館投訴
東莞監獄關押的犯人中,早期以東南亞人居多,多因走私罪入獄。近年非洲籍犯人迅速增多,多因販毒罪入獄。英美加等發達國家犯人數量相對較少,但卻令警察印象深刻。
2001年,一位年輕的警察在同一名加拿大犯人談話時爆出一句國罵「他媽的!」這位英國犯人不動聲色地將警察的警號,罵人的時間、地點、原因統統記了下來,打電話告訴加拿大駐華使館領事,使館於是向外交部發照會。外交部則將此事反映給司法部,層層追究下來,讓東莞監獄感到壓力很大。
朱曙光說,英美加籍犯人維權意識極強,只要一點不周到,他們就會向使館反映,這也影響了東莞監獄的管理風格「我們教育警察一定要文明執法,即便犯人再怎麼氣你,警察火氣再大,也要忍住。」
醫療方面,一些外籍犯特別喜歡看病,而且一有病都拒絕打屁股針,要求打吊針,他們覺得打吊針是一種昂貴的醫療服務。打針時他們喜歡把輸液速度調至最慢,一打就是七八個小時,可以逃避警察的監管。
各國法律理念的差異,也讓警察管理犯人頗費周折。不少外籍犯剛進監獄時,都不願接受勞動改造。他們的理由是「法院只判處我們有期徒刑,沒說要參加勞動啊。」朱曙光說,這與中國犯人的想法截然不同,中國犯人覺得勞動改造是理所當然的。
警察就得三番四次地給他們解釋中國的法律,但解釋經常不起作用,一些外籍犯就是不肯參加勞動,警察也拿他沒辦法「中國犯人常常為了減刑而好好表現,但一些外籍犯不管,他們覺得自己刑期長,減不減都無所謂。」
如何把握管理的寬與嚴,是考驗外籍犯監獄的一大難題。管嚴了,容易引起犯人投訴,甚至可能引起外交風波;管鬆了,則得不到懲處教育的效果。
●語言障礙對話靠接力翻譯,信件翻譯費不堪承受
外籍犯監獄是不是擁有很多外語人才?東莞監獄獄政科科長邱家成說:只有少數警察懂外語,而且只是英語。
監獄通常地點偏僻,而且工資不高,難以吸引外語系的高材生。2004年,東莞監獄招了幾名英語八級大學畢業生,但不出一年,走了個精光。「小語種畢業生工資更高,更招不到。」邱家成說。
那怎麼同外籍犯交流呢?東莞監獄使的是土辦法——— 層層轉換。邱家成舉了個例子,非洲小國犯人A因為販毒,一下飛機就進了監獄,一句中國話都不會說。要和他溝通,就得找一位既懂他的語言又會法語的犯人B,犯人B將A的意思轉達給既懂法語又懂英語的犯人C,犯人C再轉達給既懂英語又懂漢語的香港人D,D則轉告給警察聽「有時與一個小語種犯人談一次話,得花五六個小時。」
中國法律規定,犯人的通信和電話內容都要接受檢查,東莞監獄只能找翻譯公司代勞,小語種翻譯公司收費昂貴,兩頁紙的信件一般收費要6000元。每年僅翻譯費用就令東莞監獄難以承受。
由於語言因素,外籍犯人喜歡抱團,非洲人在一塊,中東人在一塊,東南亞人又在一塊,這常常引起管理困難。一個犯人因違紀遭處分時,就會有一堆犯人來替他求情,如果警察不答應,他們就會集體拒絕參加勞動。「抱團是嚴重違紀的事,但具體處理時,我們還是教育警察將心比心,以諒解為主。我們初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不也喜歡找幾個老鄉嗎?」朱曙光說。
□南方日報記者 雷輝 通訊員 尹華飛 闞淼 統籌 戎明昌
(責任編輯: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