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外籍犯監獄:常現文化衝突 交流靠接力翻譯

2020-12-16 搜狐網

  外籍犯監獄那些事

  監區長:管理外籍犯就像你們做記者,每一天都是新的,總會有一些讓你意想不到的問題冒出來,叫你目瞪口呆

  無論此前是風光顯赫,還是顛沛流離,隨著鐵門沉重的關閉聲,他們就與自由隔絕。失去之後方懂珍惜,在高牆內發出的人生感悟,常常因撕開偽裝讓人覺得分外真實。服刑人員的故事,也因其警示作用而意味悠長。從今天開始,請跟筆者走進高牆,傾聽服刑人員和監獄警察的聲音,撥開往事的迷霧,讀懂自由的珍貴。這裡是南方日報和廣東省監獄管理局聯合奉送的《走進高牆》,敬請垂注。

  昨天上午,筆者穿越了一道又一道門,來到東莞監獄二監區探訪監區長朱曙光。他比現在年輕十歲的時候,就在東莞監獄當警察了。這裡是廣東外籍犯主要關押地,他看著外籍犯一年年多起來,膚色越來越多樣。

  「管理外籍犯就像你們做記者,每一天都是新的,總會有一些讓你意想不到的問題冒出來,叫你目瞪口呆。」整整一天,朱曙光都在講述外籍犯監獄的那些事。確如他說的,很多故事都讓人目瞪口呆。

  驚訝之後,朱曙光得想辦法解決問題,但這些問題前所未有,外省的外籍犯監獄也沒有經驗可供借鑑,朱曙光和同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以至於有人說東莞監獄是外籍犯監管的標本。

  ●文化衝突拒絕理髮,非洲犯人像一頭拼命公牛

  2006年6月,坦尚尼亞人丹尼斯在廣州環市路一酒吧打人致傷,獲刑3年半,被送至東莞監獄服刑。

  根據中國有關法規,犯人必須剃光頭,令監獄理髮師沒想到的是,當他準備給丹尼斯剃頭時,犯人像公牛一樣暴跳如雷,大聲嚷嚷著從椅子上跳起來。警察隨即趕到,了解事情起因。原來,根據丹尼斯家鄉的習俗,只有族長才有資格給他們理髮。

  這畢竟是在遙遠的中國,警察堅持要按章辦事,但丹尼斯竟以自殺相要挾,拒不接受理髮。

  東莞監獄舉棋不定:堅持理髮,可能真的會出人命;不理,則可能形成示範效應,引得其他犯人也不理髮,監獄監管規範還從何談起?

  無奈之下,東莞監獄只得向司法部徵求意見。司法部的答覆是:「按個案處理。」由於沒有明確的指示,東莞監獄依舊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先將此事緩一緩。

  兩個月後,當理髮師再次給丹尼斯理髮時,他接受了。在滿是光頭的監獄裡,惟獨他一人扎著一縷一縷的小辮子。每當集體活動時,其他犯人都盯著他看,竊竊私語甚至公然嘲弄,這讓丹尼斯漸漸接受了必須理髮的規定。

  「我們監區雖然只有300多人,但可以說是小聯合國,犯人來自世界各地,東南亞的、非洲的、中東的、英美的……」朱曙光說,各國之間風俗習慣差別很大,當他們一塊兒生活時,各種各樣的文化碰撞不可避免「理髮事件」不過是冰山一角。

  ●法律差異警察爆粗,加拿大犯人向領事館投訴

  東莞監獄關押的犯人中,早期以東南亞人居多,多因走私罪入獄。近年非洲籍犯人迅速增多,多因販毒罪入獄。英美加等發達國家犯人數量相對較少,但卻令警察印象深刻。

  2001年,一位年輕的警察在同一名加拿大犯人談話時爆出一句國罵「他媽的!」這位英國犯人不動聲色地將警察的警號,罵人的時間、地點、原因統統記了下來,打電話告訴加拿大駐華使館領事,使館於是向外交部發照會。外交部則將此事反映給司法部,層層追究下來,讓東莞監獄感到壓力很大。

  朱曙光說,英美加籍犯人維權意識極強,只要一點不周到,他們就會向使館反映,這也影響了東莞監獄的管理風格「我們教育警察一定要文明執法,即便犯人再怎麼氣你,警察火氣再大,也要忍住。」

  醫療方面,一些外籍犯特別喜歡看病,而且一有病都拒絕打屁股針,要求打吊針,他們覺得打吊針是一種昂貴的醫療服務。打針時他們喜歡把輸液速度調至最慢,一打就是七八個小時,可以逃避警察的監管。

  各國法律理念的差異,也讓警察管理犯人頗費周折。不少外籍犯剛進監獄時,都不願接受勞動改造。他們的理由是「法院只判處我們有期徒刑,沒說要參加勞動啊。」朱曙光說,這與中國犯人的想法截然不同,中國犯人覺得勞動改造是理所當然的。

  警察就得三番四次地給他們解釋中國的法律,但解釋經常不起作用,一些外籍犯就是不肯參加勞動,警察也拿他沒辦法「中國犯人常常為了減刑而好好表現,但一些外籍犯不管,他們覺得自己刑期長,減不減都無所謂。」

  如何把握管理的寬與嚴,是考驗外籍犯監獄的一大難題。管嚴了,容易引起犯人投訴,甚至可能引起外交風波;管鬆了,則得不到懲處教育的效果。

  ●語言障礙對話靠接力翻譯,信件翻譯費不堪承受

  外籍犯監獄是不是擁有很多外語人才?東莞監獄獄政科科長邱家成說:只有少數警察懂外語,而且只是英語。

  監獄通常地點偏僻,而且工資不高,難以吸引外語系的高材生。2004年,東莞監獄招了幾名英語八級大學畢業生,但不出一年,走了個精光。「小語種畢業生工資更高,更招不到。」邱家成說。

  那怎麼同外籍犯交流呢?東莞監獄使的是土辦法——— 層層轉換。邱家成舉了個例子,非洲小國犯人A因為販毒,一下飛機就進了監獄,一句中國話都不會說。要和他溝通,就得找一位既懂他的語言又會法語的犯人B,犯人B將A的意思轉達給既懂法語又懂英語的犯人C,犯人C再轉達給既懂英語又懂漢語的香港人D,D則轉告給警察聽「有時與一個小語種犯人談一次話,得花五六個小時。」

  中國法律規定,犯人的通信和電話內容都要接受檢查,東莞監獄只能找翻譯公司代勞,小語種翻譯公司收費昂貴,兩頁紙的信件一般收費要6000元。每年僅翻譯費用就令東莞監獄難以承受。

  由於語言因素,外籍犯人喜歡抱團,非洲人在一塊,中東人在一塊,東南亞人又在一塊,這常常引起管理困難。一個犯人因違紀遭處分時,就會有一堆犯人來替他求情,如果警察不答應,他們就會集體拒絕參加勞動。「抱團是嚴重違紀的事,但具體處理時,我們還是教育警察將心比心,以諒解為主。我們初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不也喜歡找幾個老鄉嗎?」朱曙光說。

  □南方日報記者 雷輝 通訊員 尹華飛 闞淼 統籌 戎明昌

(責任編輯:黃海)

相關焦點

  • 外籍犯監獄那些事:語言障礙對話靠接力翻譯
    從今天開始,請跟筆者走進高牆,傾聽服刑人員和監獄警察的聲音,撥開往事的迷霧,讀懂自由的珍貴。這裡是南方日報和廣東省監獄管理局聯合奉送的《走進高牆》,敬請垂注。昨天上午,筆者穿越了一道又一道門,來到東莞監獄二監區探訪監區長朱曙光。他比現在年輕十歲的時候,就在東莞監獄當警察了。這裡是廣東外籍犯主要關押地,他看著外籍犯一年年多起來,膚色越來越多樣。
  • 澳門懲教管理局參訓團到廣東監獄開展學習交流
    12月14日至18日,澳門懲教管理局代處長劉遠程率晉升警司職級培訓學員一行7人,先後到省監獄局、從化監獄、東莞監獄和深圳監獄,就監獄疫情防控、智慧監獄建設、外籍犯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入學習交流。張道坤介紹了廣東監獄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系列舉措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效,以及近十年來的發展歷程、「智慧監獄」建設情況和監獄發展宏偉藍圖。張道坤表示,此次是廣東監獄第二次承辦澳門懲教管理局的職級晉升培訓班,希望藉此學習交流的機會促進粵澳之間的了解,強化同行之間的聯繫,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共同提升監獄管理水平。
  • 揭秘燕城監獄:廳官犯在此服刑住雙人間
    與之同級別的是,被稱為「中國第一監獄」的秦城監獄,直屬於公安部。       根據燕城監獄的介紹材料,司法部要求燕城監獄除履行監獄關押改造罪犯的基本職能外,還要承擔四項特定功能,即「依法行刑的示範、國際司法交流的重要窗口、監獄工作改革創新的實驗田、司法部培養年輕幹部的基地」,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 500老外東莞坐牢 裡面就有普京校友
    52歲的Roman笑言,這兩點改不了了,以後找  位於東莞石碣鎮新洲島的東莞監獄關押著來自53個國家的5000多名犯人,其中外籍犯近500人,還有一些無國籍人士。  有些人喜歡「生病」  大部分外籍犯都因販毒而「進宮」。
  • 天津一分院:「三個重視」助力外籍罪犯教育改造
    本報訊(記者張寧 通訊員張璐 許斯文)「在監獄裡服刑好幾年了,從來沒有家屬來看過我,只有檢察官經常來看我、關心我……」日前,在天津市女子監獄裡,外籍女罪犯米莎(化名)對約談她的檢察官說。  米莎是越南人,因犯走私毒品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 廣西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監獄)舉辦開放日活動
    民主與法制網廣西訊(通訊員蒙剛 簡愷瑤) 2020年11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監獄)舉辦監獄開放日活動。   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監獄)黨委書記、所(監獄)長韋鵬輝致歡迎辭,並向各界人士介紹了該所(監獄)依法開展罪犯刑罰執行、教育改造、規範管理、保障罪犯合法權益、組織罪犯打贏疫情阻擊戰等方面的情況。
  • 常州鐘樓區5人翻譯工作小組 24小時遠程值守為外籍人士復工提供服務
    作為鐘樓區外辦5人翻譯工作小組中唯一的志願者,有著15年海外求學工作經驗的她,和其他4名小夥伴從2月6日開始就提供24小時電話值守服務,為返常外籍人士提供遠程翻譯等便捷服務。 3個關鍵節點以及到社區申報的外籍人士提供電話、微信等在線翻譯服務,並同步提醒他們遵守鐘樓區相關防疫要求。」
  • 綜合運用翻譯策略 推動社會文化交流
    綜合運用翻譯策略 推動社會文化交流 2018年07月10日 07:3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姜秋霞 楊正軍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東莞24所學校可接受外籍學生
    (原標題:東莞24所學校可接受外籍學生) 近日,東莞市教育局公布了全市接受外籍學生學校名單
  • 靠翻譯軟體暖心服務外籍居民,順義這個社區書記被點讚了
    發信人是住在社區裡的外籍居民戴女士。疫情期間,她和家人因語言不通在生活上遇到了種種問題,多虧王巖靠著翻譯軟體,幫他們一家一一耐心解答,暖心服務贏得了他們的稱讚。戴女士一家三口來自菲律賓,平時都用英文交流,說不好中文。1月初,受疫情影響,社區組織全體居民緊急開展核酸檢測,可面對語言不通的戴女士一家該怎麼通知他們?「我有這家女主人的微信,我來通知她吧!」
  • 製片人王晶澳洲監獄曝光,獄中苦學英文,已能熟練交流
    據相關媒體報導,在高雲翔保釋出獄之前,與王晶被關押的監獄就是不一樣的。高雲翔當時被關押在相對而言條件比較好的銀水監獄。而王晶則比較命苦,他被關押在西北地區很偏遠的Parklea監獄。早在去年,王晶律師對他保釋的時候,曾當庭抱怨澳洲法律,100名犯人住在同一間牢房,只有王晶不會說英語,平時要靠手語交流,還一度受到排擠。時隔一年多,王晶現在的監獄生活如何?
  • 防疫最前線|東莞醫生張煜:發揮英語優勢,做好入境外籍人士溝通翻譯
    她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除了做好入境旅客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還發揮英語優勢,做好入境的外籍人士進行溝通翻譯和排查工作。張煜之前多次報名去湖北支援,因為內分泌專業不對口的原因沒有去成,這次接到招募翻譯志願者支援白雲機場的通知後,她主動請纓,並獲得批准。作為一名資深內分泌科醫生,張煜對英語一直保持濃厚的興趣,最近一次雅思考試考了6分,大學時曾經在大學英語廣播臺做主持人以及參加省大學生英語比賽,也有提供翻譯以及英語授課的經歷。
  • 三一帕爾菲格李智敏:是翻譯,更是中外文化的橋梁
    一說起翻譯這個職業,大多數人都會立馬想像出一個渾身上下洋溢著精英範兒的「白骨精」。對於三一帕爾菲格的李智敏來說,作為一個合資公司的翻譯,段位還需要再升一升,必須得幫得上老大,翻得好行話,還要協調得了企業文化。
  • 東莞:一封感謝信,揭開一段愛心接力故事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 通訊員 虎宣2020年12月13日下午,東莞虎門威遠炮臺收到了一封滿滿5頁的手書感謝信和一面印著「助人為樂 情滿人間」字樣的錦旗,從而揭開一段愛心救助遊客的暖心故事。
  • 他翻譯了《紅樓夢》,父親是民國金融大亨,娶外籍女子為妻
    文 人文視角編輯 九歌《離騷》、《紅樓夢》可以翻譯成英文嗎?這兩本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古籍,翻譯成英文出版,似乎是不太可能實現的。楊憲益用一生的時間,翻譯了大半個中國的古籍,他曾獲得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楊憲益,出身在民國的富貴之家,他的父親楊毓璋曾是天津中國銀行行長。楊毓璋早年間不學無術,甚至吸食鴉片,後來他浪子回頭,東渡日本留學。回國之後,楊毓璋成為民國金融界大亨,更和袁世凱成為了好友。然而讓楊毓璋頭痛的是到了而立之年時,膝下卻還沒有兒子。
  • 國足戰前爆發內訌 翻譯與陳濤激烈衝突互相推搡
    由於周末剛剛打完聯賽,這堂訓練課主要是身體恢復為主,但就是這樣一堂再常規不過的訓練課卻出現了「極為激烈」的一幕,由於不滿翻譯對卡馬喬所發指令的錯誤傳達,來自大連阿爾濱的國腳陳濤與國足翻譯周毅發生了激烈衝突。大賽將至,國足卻出現了內訌,實在令人遺憾。
  • 6國語言提示、社工翻譯解圍……這個超大型社區溫暖了外籍居民
    根據新安社區外籍居民的國籍,這些內容被翻譯成「中、英、日、韓、德、法」6種語言,版面上還加了漂亮的美工裝飾,看起來既溫馨又美觀,方便轄區外籍居民。超大型社區「國際化」居民眾多作為全市最大的基層社區之一,新安社區佔地2.4平方公裡,14個低密度、開放式的苑區裡,住著200多名外籍居民,主要是企業高管、雙語學校教師,還有一些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