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鬨娃睡覺,真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些寶寶非常乖,吃完就睡,根本不用媽媽怎麼哄,但是有些寶寶就非常鬧,一到睡覺就鬧個不停,半夜驚醒又是一波,一家人都沒法正常休息,鬧覺的娃真讓人崩潰啊。
事實上,哭是寶寶表達情緒的一種行為方式,媽媽們只有了解寶寶哭鬧背後的原因,滿足寶寶的真實需求之後,才能將問題妥善地解決。
事實上,寶寶每次困了都會提前發出信號,比如揉眼睛、打哈欠這些都是初級信號,如果寶寶在信號初級階段沒有及時安撫入睡,那麼接下來寶寶就會開始哭鬧發出高級警報。
哭鬧會刺激寶寶的大腦神經,身體和精神一直在抗衡,導致寶寶無法安靜下來,而大腦又無法支配身體,所以就引發了大型鬧覺現場。
解決辦法:
當寶寶開始鬧覺的時候,說明已經錯過了他這一階段的睡眠時間,家長不如不要強迫他睡覺。
這時可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用玩具或者身邊的物件吸引他的注意力,等寶寶安靜下來,等下一個睡眠信號來臨前再安撫寶寶入睡。
如果寶寶玩得太嗨或者解除新事物興奮起來,會刺激到他們的大腦皮層,而他們的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完善,會導致他們很長一段時間都處在興奮的狀態。也或者是因為他就是貪玩,捨不得剛入手的新玩具,就是困了也不想睡。
解決辦法:
如果寶寶睡眠比較規律,那麼在睡前媽媽要儘量避免讓他太過於興奮。睡前儘量不玩太刺激的遊戲,不錯劇烈的運動,不逗寶寶大笑。
睡前可以通過講故事、聽聽音樂等方法來引導寶寶入睡,讓寶寶在睡覺之前有一個平穩的情緒。
因為寶寶小,不會說話,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此刻自己是餓了還是尿了,即便寶寶非常困,但如果身體上出現不適,那他依然會哭會鬧,如果家長不能適時察覺到寶寶哭鬧中隱藏的原因,那他再困也會一直鬧。
解決辦法:
這種情況下的哭鬧,對家長來說很容易,首先檢查寶寶的紙尿褲看是不是溼了,再摸摸他的身體,看看是不是太冷或太熱,如果都不是,是不是餓了、渴了或者因為什麼身上不舒服了。
一項一項檢查、排除,最後再根據不適因素進行改善,寶寶就能在舒適的狀態下快速入睡了。
這種是屬於月齡比較小的寶寶會表現出來的。寶寶出生前一直在媽媽肚子裡,四周都是羊水包裹,很有安全感。出生後,這種安全感會消失,他會害怕獨自睡覺而哭鬧不止。
解決辦法:
如果是因為離開媽媽寶寶哭鬧不止,那就不要儘早把寶寶放在獨立嬰兒床裡睡,可以放在自己身邊,或者把嬰兒床安置在床邊,寶寶和媽媽的距離縮短了,安全感就提升,也就更容易接受入睡這件事兒了。
雖然寶寶人不大點,但是好奇心是很重的,如果身邊出現有讓他感興趣的東西,即使再困,他也會一直盯著東西看,最後精神支撐不住了,才會出現哭鬧現象。
解決辦法:
家長可以選擇滿足寶寶的好奇心,或者避免寶寶的好奇心。滿足是說直接一點把寶寶感興趣的東西放在他身邊,讓他看仔細,避免是指把東西移出寶寶的視線。
寶寶早期的認知能力較差,不會去找東西在哪,拿走了他就不在意了,沒有了「幹擾物」,失去了興奮點,寶寶就比較容易睡覺了。
end
其實,每個寶寶都不是顧及哭鬧來挑戰媽媽的底線,只不過不會說話,不會正確表達罷了。
面對哭鬧的寶寶,媽媽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去了解寶寶背後的需求,撫平他們焦躁不安的情緒,幫助寶寶順利入睡。